本篇为“十大元帅”系列的第一篇,讲述罗荣桓元帅的故事。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在北京逝世,年仅61岁。

他去世后,毛泽东非常伤心,写了一首《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以示哀悼: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首七律的最后一句说得“很重”——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那么罗荣桓到底有怎样的特殊经历和本事,让毛泽东发出如此的感慨呢?
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图片摄于1960年前后
192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年初,国民党闹分裂,蒋介石和汪精卫各自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
从此,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党树立了“一言不合就分裂”的优良传统,直至今天。

虽然蒋汪二人隔空对峙,闹的不亦乐乎,但都启动了强势的“清党”运动。
大量共产党员被捕,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布破裂。
面对气势汹汹的国民党,苏联派来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之后,全国各地的起义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
民国时期的武汉

汉口的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携夫人杨开慧和儿子来到长沙。
当时他只是一个政治局候补委员。
今天的影视剧出于各种原因,往往从秋收起义开始,把苏区岁月、反围剿、长征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主角光环一股脑加到毛泽东头上。
这其实是一种误导,很容易让人们忽视正大位之前的艰辛。
到达长沙后,毛泽东先把妻儿送回娘将板仓,然后便开始和当时湖南省委的负责人彭公达同志开始策划秋收起义。
起义的地点,他们选择在湘赣边界。
两个行政区的交界处,通常是统治最薄弱的地方。
对于起义的时间,定在了9月9日——历史就是这样巧合。

起义前的一个周,有一位年仅25岁的年轻人带着从通城、崇阳组织起来的100多名农民武装到达江西修水,合编进了起义队伍。
这位年轻人,就是罗荣桓。
湖南和江西的交界处文家市镇,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辖镇,当年曾是秋收起义主战场
罗荣桓1902年出生于湖南衡阳,1924年6月考入私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工商预科。
在校期间,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为当时的青岛学生领袖。
1927年4月,罗荣桓进入武昌中山大学理学院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他被中共湖北省委派往两湖交界处的通城从事农民运动。
凭借着强大的号召能力,罗荣桓成功组织了100多人的农民武装。
8月底,他率这100多人抵达江西修水,与秋收起义的主力军——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合编。

在这里,罗荣桓第一次见到了“潜龙岁月”里的毛泽东。
1927年9月9日这天,筹划良久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终于爆发。

起义的主力军是上面我们提到过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
该团的团长卢德铭是我党秘密党员,时年22岁。
除了这支勉强还正规一点的部队外,剩下的义军都是类似罗荣桓带来的这种“武装工人”或“武装农民”。
起义后的义军大概有5000多人,编成一个师,四个团。
原国民党警卫团团长卢德铭任总指挥,原警卫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余洒度任师长,毛泽东任师党代表。
军事作战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
像我们市面上见到的军事书籍,基本都是“战史”和“武器”类的,真正的“兵书”是找不到的。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学校里几千名学生在操场上排练,想搞个队形变换,统一指挥起来,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在打了国民党一个措手不及之后,作为一支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军,秋收义军很快遭到了失利。

义军之前占领的平江、浏阳县城纷纷失守,溃不成军。
失利后的义军开始了内讧。
4团邱国轩部为抢劫辎重队,突然袭击打散了1团的第2、3营,1团长钟文璋离队。
2团未能攻克萍乡,随后攻占醴陵县城,后遭偷袭被打散,团长王新亚下落不明。
卢德铭,黄埔军校二期步兵科毕业,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是毛泽东革命早期重要的伙伴,在秋收起义和进军井冈山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论资历是妥妥的元帅配置。
起义十天之后的9月19日,义军余部在文家市汇合。
此时,师长余洒度主张直捣长沙。
听到这个让人智熄的方案,毛泽东一边努力按捺住自己崩溃的心情,一边苦口婆心的劝说大家放弃以卵击石,并建议队伍向南方三百里外的井冈山进发。
除卢德铭外,绝大多数的指挥官都不同意进山。
很多人起义就是为了吃香喝辣,去山里落草的活谁愿意干呢。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大家最后表面上勉强服从了往井冈山进军的决定,暗地里则各自筹划出路。   
9月23日拂晓,部队行至芦溪更田村时,受到江西保安团的突袭。

这种在《亮剑》里被李云龙鄙视不如土匪的“国民党保安团”,竟一举重创义军。

卢德铭在掩护主力突围时被一颗子弹击中右胸阵亡。
9月29日,义军抵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
原本5000多人的队伍,这时只剩下不足千人。
军中思想混乱,军纪涣散,与军阀土匪无异。
于是,在三湾村“泰和祥”杂货铺,毛泽东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
改编首先资遣一部分不愿留队的人员,将剩余人马缩编为1000人左右的一个团,共700多支枪。
之后,在剩余部队中建立党组织,做到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并规定了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问题。
湘赣边界的井冈山
罗荣桓是那留下的1000人中的一个。

考虑到他带了一百多人的队伍来参与起义,所以三湾改编期间被委任为“特务连党代表”。 

除罗荣桓外,这1000人中还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人物。
比如:谭政,三湾改编时任前敌委员会秘书;宋任穷,三湾改编时为团部文书;张宗逊、陈士渠、陈伯钧等,三湾改编时都是排长;黄永胜,三湾改编时为士兵。
当然,还有时任团党代表、地位远高于以上这些人物的何……
不过,像罗荣桓这样信念坚定的人毕竟是少数。
眼看要“落草为寇”,大部分人选择了离开。
像秋收义军的师长余洒度,便脱逃部队投奔了国民党。
后来他在国民党那混了一个少将,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利用职权贩卖毒品。
事情败露后,被蒋介石下令枪决。
我们花了这么多篇幅来讲“记得当年草上飞”的往事,只为了说明一个问题。

罗荣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

他是十大元帅里唯一一位从最初便跟随毛泽东的。

不仅如此,此后的岁月里,罗荣桓在历次站队中都坚定的支持了老领导。

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苏区中央局会议)上,毛泽东在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中落败,被撤消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实际上“靠边站”了。
罗荣桓因多次力挺毛泽东,被批判为“宗派主义者”,遭罢官撤职。
直到遵义会议后,罗荣桓才恢复工作。
川西往事中,罗荣桓再次毫无争议的站队,与有些人形成鲜明对比。
此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罗一直作为毛泽东最为信赖的心腹爱将执掌115师、山东军区、东北野战军一脉的政治工作,长期与林彪搭班子。

1938年,八路军15师343旅参谋长陈士榘、115师政委罗荣桓、343旅副旅长李天佑、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萧华(左起)在晋西孝义
建国后,罗荣桓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要职。
1955年评定军衔时,他自认为无甚军功,曾请辞元帅。
毛泽东不许,坚持让罗荣桓上选。
罗遂成为唯一“政工”出身的元帅。
由于身体不太好,建国后的罗荣桓有时一个会开完需要靠在沙发上休息好长时间,才能缓过劲来。
毛泽东知道后,曾在罗荣桓上报的一份干部任免书上写道:
“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于持久,请考虑。”
关怀之情可见一斑。
1956年,罗荣桓因心绞痛反复发作,写报告请辞总政治部主任一职。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毛泽东同意了请求;但在随后的八届一中全会上仍亲自提名罗荣桓为政治局委员。
1963年12月,罗荣桓逝世。
毛泽东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深深地向这位从秋收起义开始就坚定追随自己的老部下三鞠躬。
悲痛之余,老人家也发出了“国有疑难可问谁”的感慨。

一代政工巨匠,就此谢幕。
向罗荣桓遗体告别
番外
罗荣桓是一个可以对林彪形成强力制约的人物。

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1959年林彪复出后。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那么一点赵刚对李云龙的意思。
同为三湾嫡系的开国上将陈士渠曾任115师参谋长,对林彪、罗荣桓都非常熟悉。

他后来感慨说:
“可惜罗荣桓死得早,对军队建设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当时(指六十年代初)在军队中,已经没有人能同林彪的错误做法抗衡。如果罗帅活着,是可以制衡林彪的。”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林彪、罗荣桓(右)、刘亚楼在指挥作战
如果我们把开国将帅们做一个梳理,不难发现,“政工”出身的将帅们在政治敏感度上整体是要优于军事指挥官群体的。
实际上,罗荣桓早在1942年的“特殊时期”,就表现出一定的“反左”倾向。

在康生主导的“抢救失足者运动”中,当时全面主持山东军区和115师工作的罗荣桓对其予以了有力的抵制。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清楚,康生是何等厉害的人物。
六十年代林彪最如日中天的时候,对其都“敬而远之”。
不过当1942年康的《抢救失足者》小册子传到山东后,罗荣桓看了一遍便要求“不要下发”。
就像后来的“划右派”一样,此举保护了很多人。
这放在别人身上可是莫大的罪过,属于对中央政策“阳奉阴违”。
但由于毛泽东对罗极度信任,并没有追究。
1961年,复出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已经察觉出一些“不好的苗头”。
他在军队内部提出“反对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教条化”的观点,与当时刚刚掌权的林彪针锋相对。

可惜岁月无情。
罗的过早离世,使得林彪作为“军功集团代表”的地位呼之欲出。
再加上江青、陈伯达等为代表的“文人集团”,极左派的势力变的空前强大。
仅剩的温和派力量被完全压缩在了周恩来主导的国务院系统内,瑟瑟发抖。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尽管有时候一人之力无法扭转局面,但至少可以一定限度内减小对国家社会的损害与冲击,为拨乱反正做好积蓄。
六十年代风起云涌的那段岁月里,京城就这样痛失了一股重要的进步力量。
1961年,罗荣桓与贺龙、聂荣臻在成都金牛坝
本篇到这里就结束了。
番外的番外,我们讲一个电视剧《走向共和》里的小故事。
话说戊戌变法后,慈禧再度训政,想废了光绪,立溥儁(慈禧弟弟女儿的孩子)为皇帝。

下面一堆揣摩着老佛爷心思想拍马屁的人,纷纷上折子请愿。
当时连年号都起好了,叫“保庆”,预定庚子年元旦让光绪举行让位礼。
这种形势下,作为军机大臣、负责节制北洋的荣禄已经被逼迫的不得不发表正式意见。
在徐桐、刚毅前往荣禄府中要求他署名表态的关口,荣禄借口内急找到了下野中的李鸿章,征求“前任”的意见。
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如果我们抛开“历史人设”来听两位的交谈,从中可以体会出很多东西。
徐桐、刚毅这种人在任何一个组织里都有很多。
但某些关口,某些话,只能是最最心腹的人去和领导提。
心腹,很关键。

“特别是你啊,仲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