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底的party季,但是我一点也不害怕和陌生人社交了。

什么?难道你的社恐治愈了?

并没有。

我只是有了更怕的:新冠。
我忙活一年才完成了四次的小目标,美国12月基本天天都达到:

10万加。
情何以堪啊。
所以今年无论如何也不出去浪了。
这篇是一年前的,现在看来感慨万千。
那些正常的生活,哪怕不在你的舒适圈,失去了才知道多可贵。
再发一次怀念过去的日子

你们知道牛妈在美国最怕什么吗?
先别鄙视我!我是认真的!
现在是节日季,三天一个Party五天一个年会,

我的社交恐惧症已经在爆发的边缘!
要是你们参加过美国人的趴梯,肯定就明白我在说什么。
(参加过也不明白的,你这么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你爸妈知道吗?)
中国人的聚会就是四个字:和谐社会。
一般都在人声鼎沸光线充足的场合,一群朋友死党最差也是同事的人聚在一起。
大家面对食物围成一圈,各得其所,不到万不得已不用挪窝。
气氛自然有主持人或者人来疯搞high,内向的你可以镇定自若的做一枚安静的女纸,一边看尽人世繁华一边把最后一块粉蒸排骨划拉到自己的碗里来。
但是美国人的party完全不是这样!
灯光昏暗音乐悠扬。大家就像散养的鸡一样伸长脖子溜达,碰见,交谈,离开,继续溜达。
以前我听过用“社交蝴蝶”形容会交际的人,但是一直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叫。
直到来美国参加了party,才明白了这是个多么准确的形容:
如果这种人是社交蝴蝶,那么牛妈在这种场合就是个“社交毛毛虫”。
什么?走到陌生人面前微笑,自我介绍,寒暄交谈,拥抱告别?
我直接表演胸口碎大石好吗?
这是刚开始在美国参加party的人会经常碰见的场面!
这里我犯了两个错误:
1,担心自己说的话不够有趣。
2,认为别人的态度是针对你个人。
现在已经在美国社交场混迹多年的牛妈告诉你:
我们中国人聊天喜欢直奔主题,要么解决问题,要么聊点大家都感兴趣的。
但是在美国的社交场合,说什么是次要的,最关键的一点是:有话说!
不要担心话题无聊!只要能说上话,就不停地说下去!
不要担心自己的名字发音困难,或者出生的城市无名偏远,那些都不重要!
我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管这种没有营养没有内容的话叫“淡话”。
“一天到晚只知道扯淡话!以后绝对没出息!”
我的语文老师要是来美国肯定要气死。
因为party里90%聊的都是这种“淡话”。
不管你觉得多无聊,多没有必要,多缺乏干货……
不要怕!不要躲!
坚持尬聊下去!
然后你就会产生一种错觉: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演着演着,不仅看的人信了,你自己都信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交谈都会一帆风顺。
这时,第二点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或者这种人:
如果你性格内省又缺乏经验,说不定社恐就这么被打击出来了。
是我讲话有口音?
还是表情不够友好?
或者得罪了人我不知道?

还是有人在背后讲我坏话?
这是不是种族歧视?
……

错错错!
不要想太多,认真你就输了!
正确的方法: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正好省口水。
跟贱人一秒都不用浪费,出了这party谁还认识谁!
对了,牛妈忘了提中美party最大的一点不同:
在中国party,都是别人劝酒,我尽最大努力拒绝喝。
在美国party,我尽最大努力保持微醉的状态。
因为,作为一个内向型人和轻微社恐患者,要做到以上两点,必须不能太清醒。
最后,牛妈还要告诉你个好消息:
随着年龄增大,对party的恐惧感会越来越少。
因为那些尴尬的事儿,年轻的时候你会一直想一直想,不停的折磨自己。
年纪大了以后,过段时间再想想,就想不起来了。
牛乱七八糟 2019年12月24日 于西雅图

如果你喜欢这篇,你也会喜欢:

你的灵魂散发香气,我的灵魂散发笑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