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FS-Lily
本月,FindingSchool为家长们组织#国际教育衔接圆桌系列#讲座,汇聚顶尖美高Choate爸爸、安多福名师、美高招生官、美高大牛学长和知名行业顾问,共同探讨中国家庭关注的美高学术适应、申本规划、美高行前准备等话题,一揽全网最权威的美高留学信息,一起涨知识。
4位美高12年级学长,就读的美高各有特色,但殊途同归,最后都申请到了很好的大学。那么,他们眼中的美高生活究竟如何,美高校园带给他们哪些经历,他们有哪些宝贵经验给到大家呢?《在疫情后的世界里留学》 10万+文章原创作者携美高学长学姐团来啦!
5月30日,第四场讲座 预告
【5月23日 第3场讲座 学长学姐谈美高生活与社交 文字回顾】
嘉宾介绍:
David:10W+文章《在疫情后的世界里留学》作者,私立走读美高St John's High School 12年级、芝加哥大学2024届学生,小学初中均就读于北京的公立学校。
Lora:私立寄宿美高St. Mark's School 12年级、斯坦福大学2025届学生,初中就读于成都外国语的数学实验班。
Will:私立走读美高Bancroft School 12年级、布朗大学2024届学生,初中就读于北京师达中学实验班。
Erik:私立寄宿美高Cranbrook Schools 12年级、芝加哥大学2024届学生,初中就读于上海包玉刚双语学校。
内容概要:
主题一:住家生活 vs. 寄宿生活
Will:我学校的国际生都是住在寄宿家庭,我跟寄宿家庭的关系比较好,家里有7个人,住家爸妈,住家的2个孩子,2个住家学生,和一条狗,疫情期间家里6个人轮流做饭。我的寄宿家庭在情感表达上非常明显,我也学会了如何跟家人表达情感,这点很重要。以前在国内时,尽管特别爱自己的爸妈,但不敢说出来。当然也不是所有住家都好,我之前的住家因为中介破产遇到经济危机,说了些种族歧视的话,我觉得遇到冲突还是要为自己说话,现在换到新的住家,问题也算解决了。
David:确实不是所有住家都是好的,跟住家之间的问题有很多来源于双方的期望不对称。绝大多数住家对学生的期望是成为家庭的一份子,而不仅仅是住客和房东的这种关系,就像Will所说,大家就像家庭成员一样。无论做什么,学生要跟住家父母double check(二次确认),避免住家父母忘记或者学生没有听懂,确保双方能够相互理解。
Lora:我的学校大部分学生寄宿,包括美国本地学生,这种寄宿制学校非常促进同学关系,可能不仅上学时间,一周7*24小时都可以在一起。学校强调集体感和家一样的环境,所以寝室也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寝室长会经常组织活动,老师晚上帮学生们点外卖...等等各种有趣的机会,让同学能够互相了解。
Erik:我的学校分为两个校区,男生校区以运动、数学、科学著长,女生校区非常文艺和艺术。除了Lora刚才说的好的方面,寄宿学校也有不好的地方,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宿舍会让学生形成小圈子,比如学校会安排寄宿新生在开学的前一周熟悉寄宿生活,这时你可以结交很多寄宿生,然后正式开学后就不太有动力去认识走读的学生了。你也可能会遇到不太喜欢的室友,这时两人的关系会很难维持,也会很难为情。
Lora:在寄宿学校四年后,大家普遍的感觉:你最好的朋友不一定是你最好的室友。与室友需要在生活的很多细节上匹配,比如两个人的作息时间不一样,不管两人在其它方面多么默契,还是会出问题。
扫码,点击“讲座”,进入FindingSchool直播间收听本场讲座
主题二:学校的规模大小如何影响美高生活?
Will:我们学校一个年级最少的只有43人,学校小,大家相互认识,同学都很友善、包容,容易交朋友。但是小学校事情会传得特别快,一个人有什么事全校都可以知道,就看学生介不介意这种情况。虽然在学校交朋友简单,但是不一定能找到你喜欢的一类人,比如我想组一个乐队,但凑不齐人。总体而言,我喜欢小学校,喜欢这种友善风气。
Erik:大学校更像一个社会,每天能够听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情,会觉得非常有趣。
David:我的学校很大,但是我更喜欢小学校。在大学校,你能碰到一批跟你相似的人,但问题是,你已经有这几个固定圈子了,不容易再拓展到新的圈子里,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很难再打破壁垒,尤其对于国际生。比如,我不擅长体育,几乎就结交不到体育好的那些朋友。
Will:其实小学校虽然人与人之间很友善,但圈子分化也很明显,学生会分成很多小群体。我个人在高一和高二,感觉很难跨圈去交好朋友。随着大家渐渐长大变成熟,这些圈子会慢慢分开,但还是存在圈子的问题。
Lora:我有同感,在国内时,同学间的社交先是点与点、点和点之间距离远近的差别,也会有圈子,但是是建立在大家都是朋友,只是为了和几个玩得好的玩得更方便而已。但美国是先有几个圈子,然后你在某个圈子里面有几个跟你关系更好的,随着大家长大,圈子会有一个衍变过程,圈子会变得更小,到12年级,圈子会在一定程度上瓦解,变成了一锅粥,可能大家觉得快毕业了,希望抓紧机会认识更多不同的人,同时对自己的社交地位也更自信,能够去跟以前从来没说过话的同学交流。
主题三:在美高不要和中国同学玩?
Will:我刚入美高时,听从了父母和顾问的建议,只找美国同学玩,但因为语言能力受限,怕说错话,有过说不出话的经历。而跟中国同学用母语说话,会有亲人的感觉,这是以前在国内没有的感受。如果你刚来美高,社交时不要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能聊到一起就玩,不用刻意说去找美国人,不能因为想要融入,而放弃跟同胞的亲近交流。我的大学文书里有个问题是:你的家在哪里?我写的是:“我的家在我学校的中文教室门口,我每天吃完午饭后会在教室门口停一下,这时我会想,我是去图书馆跟我的美国同学一起呢?还是进教室跟我的中国同学一起呢?这里是我的家,我在两个群体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David:我们学校95%左右都是白人,我感受是:不要做选择,在美国人里跟聊得来的聊,把自己当美国人,在中国人里跟聊得来的聊,把自己当中国人,保证在两个圈子里都是相对核心的人物。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主要是心态的调整,淡化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入的概念。
Erik:我在9年级也是听从周围人建议尝试交了一些美国朋友,我舍友是在美国长大的韩裔,我还会跟他请教美国同学喜欢的说唱音乐等等,尝试让自己沉浸在美国文化里来融入他们的小圈子里。现在我觉得在美高交朋友,找到了解你、跟你相像的人最重要,不管他是白人、黑人、亚洲人...只要他跟你聊得来,能够接受你的“真我”。
Lora:除非这个人很有趣,要么是思想、思路上我们之间有火花,要么是我喜欢这个人做的东西或者是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一件有趣的事情,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否则我会认为是一种很痛苦的社交。所以9、10年级,我经常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跟别人玩的不够,但是又会觉得有些闲聊没有意义,非常挣扎。11年级时因为很忙,有段时间甚至放弃了社交,当然在学校还是有一位好朋友,跟同学之间有一些交集,也跟校外的一些朋友有网络联系,后来发现这样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虽然我在学校没有很多社交事件,但我自己并不介意,我的同学们会觉得我是一个内向或者不喜欢社交的人,总体不影响她们对我尊重的态度。虽然我有点放弃美国式社交,但总体自己还挺满意这种状态,当然这是基于我是一个没有纯粹社交需求的人。
David:社交与否,选择什么样的社交,不是说一定是中国留学生应该做的事,而是看学生的性格和需求,看你想从美高得到什么。不要刻意社交,或在社交时模仿、遵循某个模式,这样不会让你开心,也得不到特别好的结果。“酷学生”一般都要展现不在乎的感觉,一旦你积极想融入别人,就会放弃自己的“酷学生”地位。美国文化里也没有模仿的大众文化,想成为“酷学生”,就要把自己的东西让别人去买单。我到10、11年级时,说英文就没有口音了,但我在做学生会演讲时,每次都会加一些口音,正因为我说话流利还带了一点口音,学校很多人都记住了我,这增加了我的个人魅力,成为了我个人品牌的一部分。
Will:在国内很多人会去纠正口音,但是在美国,周围人会觉得口音很性感。9年级时我有一段时间不敢说话,就有口音的原因,其实只要自己说的有人在听就好。关于觉得美国人社交聊天无聊这点,我其实到现在也会有相同的体验。但是我的体会是,跟一部分美国人,就算一开始聊得很无聊,在建立了信任感以后,如果你往那个方向上去引导,是可以进行深入对话。
主题四.中国学生是否能够适应宗教或有宗教背景的学校?
Erik:我的学校不是宗教学校,但是对有宗教信仰的学生特别体谅,比如周末派车送学生去教堂。9-10年级有哲学课,划分在历史课下面,学校把宗教和历史混在一起,比较中立的给学生体验。
Lora:我们学校是主教宗教背景学校,但是非常体谅没有宗教背景的学生。学校要求学生上一年的宗教课,其中必须要上的一门是学习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个宗教的发展进程和核心要素,另外一门可以选修。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在学校教堂有礼拜集会,除了唱圣歌和祷告,其实主要是12年级同学的个人演讲,演讲内容没有宗教性,如果你没有宗教信仰,集会时的圣歌和祷告可以不唱或冥想其它事情。唯一的一项要求所有人参加的礼拜仪式是在圣诞节,大家听听圣诞歌和圣诞故事。我个人觉得学校的宗教课很有趣,有位老师教得特别好,我还上了学校选修的宗教课,我觉得这是学习一个和自己文化和世界观非常不一样的文化的方式。学习宗教课程,了解到这个世界上各种不同文化的可能性,有了对比后,让我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中国文化或亚洲文化的东西,我所熟悉的模式只是万千可能性中的一种。包括我最近学习到的东方文化,从西方视角,来学习我有第一手经历的文化内容,也非常有趣。所以我挺喜欢学校有宗教背景,也没有给我增加额外的负担。
David:我的学校财务来自教会支持,是天主教宗教学校,宗教氛围很浓,学校的每个年级都有宗教课,一年4-5次大的集会,每天有各种形式的祈祷。学校提供的神学教育对我最大的启发是:世界上很多教会传统,归根结底有相当大的重合,不是表象的共同点,而是深层逻辑上的共通点,这也引导我对宗教哲学产生兴趣,包括我11年级在国内做的新儒学的研究。也让我学会,看宗教不是看仪式,而是看这个宗教背后有什么样的思维支持,信仰这个宗教的人的核心价值观里有哪些特点。也让我不那么轻易地去评价或否定某个宗教或习惯,而让我去思考背后有哪些共性。
Lora:宗教是很“人性”的,本质上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不同宗教是同一个东西在不同角度的折射。上了宗教课后,我会觉得追星“饭圈”也是宗教,它虽然很世俗,但在很多方面跟宗教是一样的。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宗教这个模型去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接受很多宗教同时为“真”的可能性,它们都是人们对自己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解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