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难道"BBC中国学校"里的中国老师错了喵?(上)的后篇,请点击文章标题先查看前篇~
3.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
化学课,杨老师用英文讲化学让我还是挺印象深刻的,因为那些化学词汇真的是蛮难的。但是遗憾地是她还说了一句话:“我的课上就是学生要很守纪律,然后我才能很清晰快速地把我要讲的内容传达给学生。我说,学生记笔记。” 后来记者采访,除了个别学生说能听懂,讲得很清楚以外,剩下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很无聊。
国内大多数老师都专注于知识本身,而不是如何高效地传递知识。我相信这位化学老师的化学知识是很扎实的,要不然不会有学生说以前不懂,她讲完以后就明白了。但是这种学生都是学霸型的,不调皮捣蛋能坐住了听课的,这样的学生在国外是蛮少见的,多数出现在私立学校和好的公立学校里面。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很难接受单方面的一直听老师在上面巴拉巴拉地讲,尤其是他们听不懂的时候。这样就会导致像校长所说的:“他们只是在等着你闭嘴。”
所以国外课堂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是教师主导型(teacher-centered/ teacher-oriented)而是学生主导型(teacher-centered/ teacher-oriented)。学生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老师只是起到一个主持人和协助者的作用。比如老师只讲一点点,然后主要是学生在做实验,小组讨论,做报告,等等。
至于如何教科学(理化生),我在念教师资格证的时候,有一门课就是教你如何教科学。我们的教授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他总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少说话,科学课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讲的。然后他给我们介绍了科学地讲科学课的方法:5Es
Engage(激发学习兴趣)
Explore(探索)
Explain(解释)
Extend/ Elaborate(扩展)
Evaluation(评量)
其实我觉得这套方法不仅适用于科学,还适用于社会科学,比如历史什么的,当然语言教学也可以借鉴。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engage),比如我们教授就总喜欢做个类似于魔术的小实验,然后问大家为什么会酱紫,然后引出这节课的主题,比如摩擦力。然后老师的任务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本身,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探索(explore)。如果你只是告诉他,因为是摩擦力,所以才怎样怎样,摩擦力的公式是什么,背下来,记住。他们是不会喜欢的。学生要探索未知的事物,这才是学习如何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学生探索完之后,老师要解释(explain)现象背后的原理,而不是上来就解释。讲完之后,如果有时间,可以扩展(extend/ elaborate)一下所学过的知识,比如摩擦力的应用,或者其他的力之类的。最后是考量(evaluation)一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assessment。
不知道是不是BBC剪辑的问题,我们没有在片中看到杨老师前两步的教学(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而是自己做的),而是直接做后面三步。结果就是当她在做评量的时候(突击考试),学生的表现令人不是很满意,所以她还后来跑到英国老师那里询问,要怎么办,是不是要重讲。
4.说话方式
我很欣喜地发现片中的老师说话的时候还是挺注意的。回想我的上学生涯,老师辱骂学生的情况屡屡皆是。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英语老师让班上一个女生站起来,当着全班的面破口大骂:“你名字里怎么有个春字呢?你为什么不叫蠢呢?!”我至今还记得她低着头,满脸通红,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这场景过于震撼,以至于十年以后还历历在目。
但是即便这些老师如此注意说话方式,却还是引起了部分学生的不满。比如化学老师就说:“我上课没有时间管纪律。知道你们为什么学得那么慢吗?因为每当有人说话,我都要停下来等你们。你们比同年级的中国学生的教学进度慢了三年!” 结果Sophie就说:“这太过分了,她是说我们比中国学生笨么?即便是真的,她也不能这么说!” 于是矛盾就这么激化了。
其实我相信老师没有说英国学生笨的意思,但是学生就会这么理解。因为拿不同学生之间比较是不可以的。我在实习的时候老师就跟我说,你不能拿小朋友比来比去,他们只能和自己比较。有些人就是学得慢,或者家里没有帮助,这样会伤他们的自尊心。所以在美国看不到什么全班甚至年级大排名。
然后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英国体育老师的一番话。当时有个学生跑步很慢,然后他很自卑,他说中国的体育课就是激烈的竞争,让你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地差劲。然后那个英国老师就跟他说:“你虽然没有跑得很快,但是你也坚持跑完了对么?你有没有为自己感到骄傲?我相信你如果体育不好,也一定会有其他科目很厉害对不对?” 然后Joe才逐渐觉得好受一些。我不知道BBC是不是剪了中国老师和他的对话,但是我希望中国老师有鼓励他。
在西方国家,老师总是说一些很正面的东西来鼓励学生,即便是你想批评,也要先鼓励。比如我以前就见到上课的时候有学生小声唱歌,然后老师说:“你唱得很好听,但是现在是上课时间,请你下课再唱好吗?” 而不是“谁再唱歌?再哼哼给我出去哼哼!”
还有一点就是老师尽量避免过多地使用否定词。比如你说“不要跑”,那学生可能本来没想跑,你一说ta就开始跑了。而且你只说“不要跑”,只告诉ta不要做什么,那ta应该做什么?所以如果直接告诉ta“慢慢走”,ta就知道应该做什么。所以我很少听到老师说“Don’t touch it.” 而是说“Keep your hands away from it.”
总结
BBC为了制造噱头,弄了这么一个节目,一个不严谨的实验来吸引大家的眼球,毕竟中国那么多观众,英国才多少人。你在中国随便怎么教都可以,但是如果想要出国当老师,还是入乡随俗地好,这样才能减少文化冲突和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你才会好过。
而进修美国教师资格证就是一个很好地了解西方教学方式的方法,因为你会有很多机会去参观正规公立学校的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教课。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参考这篇文章:http://zhuanlan.zhihu.com/USA-edu/20065027
如果看完还有问题,想要咨询李小喵,可以回复“咨询”来调取这篇文章《有问题问李小喵?看这里~》
我今天和沈老师还录了一期广播来讨论这个节目,等勤奋的沈老师剪辑完之后就可以发给大家啦~
听说打赏李小喵课会教得越来越好哦~
长按喵爪识别二维码即可~ ≖‿≖✧


美国教育漫(bā)谈(guà):录完节目很开森的李小喵 出品
微信号:USA_edu
个人微信:李小喵(lixiaomiao_edu)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