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置顶,每天一句话,学英语看天下
晨读 第615期
01:25起词汇讲解 | 08:30起只听点评 | 19:38起原文朗读
 怕太长你不听 
▸ 「开启疫苗接种」怎么表达更高级?
▸ 以色列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即将实现全民接种?
▸ 以色列,为什么学不会?
Israel Vaccine Data Suggests Decrease in Covid-19 Infection Rate After First Dose
微词卡和晨读营见文末
Early data from Israel suggests Covid-19 infection rates began to decrease among a group of vaccine recipients two weeks after they received the first shot of Pfizer Inc. and BioNTech SE's vaccine, offering important insights to other countries as they roll out their own campaigns.
来源  华尔街日报
本期57词  |  累计28937词
先预告一下本周的大事件——新总统的就职典礼。
这一回,
从台前到幕后,
从小细节到大格局,
我们的全线产品都会跟进——
本周,无论是我们的精读课程、外刊摘要,
还有各位听到的晨读推送,
都会聚焦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并且从不同维度、不同深度
进行观察和分析。
敬请期待~
┄┄┄┄┄预告分界线┄┄┄┄┄
说回过去的这个周末。
全世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最让人关注的新闻还是疫情。
而且眼下,随着河北、东北的确诊数字仍在走高,这真的是国内外第一次在新冠话题上保持了心态和事态的同步。
事实上,就在我们的周六,全世界几乎所有媒体都推送了一条消息——
截至上周五,全球新冠的死亡数已经突破 200 万。
但在令人焦灼的数字背后,这几天——
只有一个国家的情况似乎是在逆势飞扬,并开始被视为地球上可能最早实现「全民免疫」的地方。
在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ta 的故事到底能给全世界怎样的希望和启发?
今天,我们来个点面结合,从「全球形势」说到「个体优势」
1
老规矩,这屏说英语,对外语不感冒的朋友扫描下方进入「纯净」干货版:
不卖关子,《华尔街日报》直接把谜底放进了标题——
以色列疫苗数据显示,在只打了第一针以后,新冠的感染率就已经在下降
这句话的主语直白「以色列疫苗数据」(黄色下划线),其实就是这个国家在大规模接种疫苗后统计出来的情况;
注意后面的谓语动词——
看似平平无奇的 suggest,ta 最为我们熟悉的意思有两个:
一个是建议
比如,我建议应该去度假:I suggested a holiday.
再一个就是暗示,≈imply
比如说,你们是不是在暗示我,说我的女朋友对我撒谎了:Are you suggesting my girlfriend has been lying to me?
但是在这里,晨读的老听众们应该知道,就这个 suggest,尤其在一些学术语境中,ta 的意思不是暗示,而是明示,意思其实就是「表明」或者「揭示」,≈ show/indicate。
比如,消费的增长表明经济的缓慢恢复:Increase in consumer spending suggests a gradual economic recovery.
而且作这个意思讲的时候,经常看到的套路是:
有证据/结果/研究/数据表明……
evidence/results/studies/data suggest(s) that……(都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像这里就是说,以色列疫苗接种的数据表明,然后后面直接跟的就是 suggest sth.:
这个 decrease(绿色下划线)是名词,也是常见词,表示下降
但要说一嘴的是,这个词作动词讲时,毫无疑问重音在后面;
而作名词的时候,两种念法中比较正统的是重音放在第一个音节(像牛津或者朗文词典都是这样标注的)。
不过嘞,在实际语用中,很多老外还是把重音放在第二个音节上。
在美国人写的韦氏词典上,这两种发音皆可。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正统一点,用 /ˈdiːkriːs/;但考场以外随意~
回到原文,接种疫苗后,什么下降了?是新冠感染率。
这几个熟悉的热词已经从去年热到了今年:
infection:感染;rate:比率,所以感染率就是:infection rate。
而且关键喜人的发现在于,感染率的下降并不是整个接种过程完成后才出现的,而是后面说——
只在打了第一针以后就出现喜人的变化。
这个 dose 我们之前也看过,它表示的是:药物的剂量,所以「一个剂量」通常就是只打了第一针,叫 first dose。
具体什么情况?我们来看正文——
来自以色列的早期数据表明,新冠感染率在疫苗接种人群中已经开始下降……
这个句式还比较简单,基本就是标题基础上的扩展。
主语就是来自以色列的早期数据:Early data from Israel(下面红框框);
然后表明的内容,这里的谓语 suggest(黄色框框)后面直接跟了一个从句,suggest that……:
然后从句里的主语就是新冠感染率(上面红框框),说 ta 开始下降:began to decrease(黄色下划线)。
而且这里还进一步说了,这个感染率的下降是在什么情况下:
在疫苗接种人群中(红色下划线)。这里的 among = in the middle of:在 XX 当中。
对了,注意最后这个词:
recipient:接受者、接收方。比如各位发邮件的时候,你邮件上的收件人就是这个词。
这里,疫苗接种者的感染率变化喜人,这是在什么背景下?
在 ta 们接种了第一针由辉瑞跟 BioNTech 公司研发的疫苗两周之后……
先看「接受疫苗注射」这个短语:
shot(红色框框)指的是打的那么一枪,也就是扎进去的那么一针。
这家疫苗我们也已经多次讲过,是由美国的辉瑞公司 Pfizer Inc. 研发,Inc. 指的是 incorporated,是很多美国公司采用的后缀;
之所以念做 /'faɪzə/,首字母 p 不发音,是因为这家创始人 Pfizer 是个德国人,所以这个名字不是按英语拼读规则来发音的。
后面这个 BioNTech SE 也跟德国有关:
这是德国的一家生物制药初创企业,专注于当下领先的 mRNA 疫苗技术的研发。
实际上 ta 们家这个名字就很明显:所谓 BioNTech,完整的意涵叫 Biopharmaceutical New Technologies:生物制药的新技术;
bio- 本来就是表示生物(biology)的词缀,在这里指代的是 biopharmaceutical:生物医药的。
后面这个 N 指的就是 new,所以 BioNTech 这个名字指的是生物医药新科技
当然这里各位可能好奇,名字后面这俩大写字母 SE 是什么意思?
其实看到这样的后缀,就知道这是一家欧洲公司——通常也是上市企业
因为这个后缀的全称其实是一个拉丁语,叫做 Societas Europaea。这个 societas 其实就是英语中的 society
然后后面的 Europaea 指的就是欧洲:Europe,所以这词说的是一个「欧洲的社团」European society,其实指的就是一家「欧洲公司」(European company)。
这其实是根据《欧盟公司法》所拟定出来的一个公司后缀。所以但凡看到 SE,几乎可以断定:这就是家欧洲公司。
像大家比较熟悉的空中客车,还有奢侈品企业 LVMH 都是用的 SE 后缀。
扯远了,回到原文。
在接受了美国跟德国公司联合研发的疫苗仅仅第一针过后,新冠感染情况就已经开始降低。这意味着什么?最后半句——
这就给其他国家在推出疫苗接种计划时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洞见。
这句话的核心词当然是 insight(上面蓝框框),表示对 XX 的洞悉、洞察。
实际上这个词既可以表示对一个事物的洞察力、洞悉力:
也可以表示洞察的结果,可以翻译叫做深刻的见解
举个例子:这篇文章对于当下经济危机的成因,真的是给到了一个深刻见解:
The article gives us a real insight into the present economic crisis.
所以,对 XX 事物的深刻洞见:insight into sth.。
那么,别的国家为什么需要以色列重要的洞见?
这个 as ≈ when,在这里表示随着这些国家……
roll out 我们多次见过,≈ launch,表示开始、开启
开启的内容——本句最后这个词:
campaign,表示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组织的活动乃至运动。
在这里毫无疑问,campaign 指的就是疫苗接种活动。
2
那么,以色列作为疫苗接种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哪些经验能给世界带来希望?
这块我们按下不表,先带各位看一看——
截止到昨天,全球疫情的最新情况。
首先,就在上周五,一个刷屏了全球各大媒体的数字——200 万。
这是根据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截止到上周五全球累计的新冠死亡病例数。
而且这 200 万掰开来细算,有两点尤其触目惊心。
一个就是美国
我看各大媒体都在说,美国人口仅占全球 4%,但新冠死亡数字却占到了全球的 1/5(很难相信这个结果居然出自全世界医疗条件最发达的国家)。
而且这 200 万病死者当中,有足足一半、也就是 100 万人死于过去的三个半月。
也就是说,千万别以为这场新冠疫情的死亡病例集中在爆发之初——现在你看,有一半死者都出现在过去这几个月,这就足以证明:
在当下,病毒不仅传播得广,而且后果依然严重。
赶在 200 万死亡数字的当口,我看周五的时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都出来了,专门发表一份声明,称这 200 万人的死亡是“一个令人揪心的里程碑”。
而且我看到声明里,这位联合国掌门人的措辞可以说是异常的温柔。原话里就讲到:
“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名字和面庞。他们的笑脸如今只能化为回忆,他们的座位空留在餐桌旁,而房间里空留下挚爱之人的沉默在回荡。”
你看,这样的文字都不像是出自一位政治人物,而此刻就是一位父亲、一个儿子、一位丈夫。
3
所以疫情之下,普天同悲。
其中最悲伤的,当属美国。
我看最新的几个数字:美国感染人数现在已经逼近 2400 万了,死亡人数很快要突破 40 万。
不过在过去这个周末,从我们一直在跟进的全球疫情的变化来看,应该说好消息比起坏消息还是更多一些。
比如像是周五的时候,美国当日新增的感染数字是 209,000 多,听起来很吓人。但要知道,比起之前一天,也就是上周四的 235,000+,已经在一天内锐减了两三万。
而且比起一周前的单日平均感染数字 29 万多,周五这个数字等于是降了将近 8 万。另外像是住院数、死亡数,这些数字其实都在呈下降的趋势。
另外我看周末多家媒体都注意到,美国现在大量的新增感染病例集中在南部——准确来说是占到了 42%。
而我们平时看新闻关注的那些重灾区,比如纽约所在的东北部,算是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其实只占到每日新增数字的 17%左右。
所以这两天,我看美国媒体的一个关注焦点就是:
当下的防疫形势为什么「北强南弱」?
一方面,是因为南部地区好多都是「共和党」和「特朗普」的忠实拥趸,所以当地执政者不肯下达严厉的防疫政策;
而这里的老百姓不仅不戴口罩,还热衷于搞室内聚会,所以像什么佛罗里达、德克萨斯、田纳西州,这些爱音乐、好聚会的地方,通通成了重灾区。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疫苗的铺开程度。
目前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数字,美国现在已经分发了大约 3000 万剂疫苗,其中已经接种的剂量大约是 1100 万。
但是由于现在用的主要是辉瑞公司那款(必须在极低温之下进行储运的)疫苗,所以疫苗的储运和可以实施注射的医院都有很大的局限。
所以,在一些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薄弱和地广人稀的地区(比如说南部),疫苗接种的进度就会慢一些。
所以我看同样是在上周五,还没有正式就职的准总统拜登就已经迫不及待出来发布政策,表示他上任以后将会「快速建立数万个疫苗接种点」。
而且人员不够,就拿老师傅来凑——他已经计划让退休医生来运营这些新的疫苗接种点,并将疫苗接种的范围覆盖到老师、零售店员工以及所有 65 岁以上的美国人。
拜登还作出了具体承诺,就是在他上任的 100 天内,要让美国人打完一亿针疫苗——算一算,差不多到 4 月底的时候,要让至少 5000 万美国人完成接种。
而且,新总统还计划启动《国防生产法案》,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国家的相关工厂像战争状态下那样满负荷地运转起来——其中不只是疫苗生产企业本身,还有像生产什么试剂的、玻璃试管的、针头针管的这些企业,统统要进入「战时状态」。
所以我看路透社报道中很有意思的一张图片,就是拜登在讲话时,摄影师截取了一个特殊的角度,让拜登身后一个圆圈圈的背景图案刚好画成他头部的一个光环,再配上拜登深邃的目光和托举式的手势。
懂宗教的朋友知道,这一幕正是像极了基督教救赎画面中的耶稣——所以这样的镜头语言背后,美国人民的水深火热和对救赎的渴望可见一斑。
4
当然目前看来,疫苗的普遍接种确实是曙光来源。
其中最新出炉的实锤证据不是在美国,而是中东的以色列。
目前,这个国家的疫苗接种人数已经超过了 200 万。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已经占到国家总人口的 20%。
而且早在上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就宣布,目前全以色列 60 岁以上的人口已经有 72%(也就是超过 7 成)打了至少一针疫苗。
而且以色列政府还计划将接种能力扩展到每天 17 万针——要知道以色列这个国家的总人口才 930 万不到,按照这个速度,最迟到 3 月份,以色列就可以完成16岁以上人口的全民接种。
实际上,都用不着到那时候。
因为我们之前就听说过一个概念叫「群体性免疫」,指一个社区中对某种病毒有免疫力的人能占到百分之六七十的时候,其实病毒的传播力就丧失了。
所以以色列现在作为全世界人口接种比例最高的国家,显然也是最有机会实现「群体性免疫」的国家。
甚至这个效果在眼下就已经显现了。
像今天我们在英语部分讲的那篇《华尔街日报》,说的就是以色列最大的医疗服务提供机构、也是这次疫苗接种的主要实施方,ta 们在 60 岁以上的人群中,对已经接种和没有接种的人进行研究比较。
该机构选取了约 20 万人——准确讲是把已经接种的 20 万老年人和另外没有接种的 20 万相比较。
结果他们发现:
在注射疫苗的 14 天内,两组人群的新冠感染概率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在 14 天(也就是完成疫苗接种两周)以后,很明显的变化出现了——疫苗组的新冠感染率,比起没有接种的对照组要低 33%,也就是 1/3 的水平。
而且注意:这还是在只接种了第一针疫苗的情况下。
所以从以色列的情况看,打没打疫苗,确实差别还很大。
5
但是这两天我看西方媒体都在分析,以色列这种全民接种疫苗的做法,还真不是别的国家想做就能做的。
一个最重要的先决条件:这个国家确实是人口少——全国人口才 929 万,比我们一个石家庄都要少。
而且全世界罕见、甚至连发达国家都比不上的是:以色列给每一个公民都建立了「医疗电子档案」,这样就能确保每一个人的疫苗接种状况万无一失地纳入监管之下。
再有,我看美国广播公司(ABC )的新闻,以色列这种大规模接种背后,跟政府钱袋子的松紧有密切关系。
根据时政媒体 Politico 的披露,以色列这次为了赶在全世界之前给 ta 家公民接种,给生产疫苗的辉瑞公司交了大价钱:每一个人交 30 美元——这个数字比起绝大多数的其他国家交的都要贵。
30 美元就是人民币 200 多元,而且是政府给将近 1000 万人拿的批发价,还不考虑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物流和注射开销,其实就很不少了。
而且这还只是一家之言。
根据另一份来自《以色列时报》的报道,以色列实际上花在每个公民头上的接种费用其实是 47 美元,约合人民币 300 多元。
这怎么理解?根据路透社报道,与美欧相比,以色列的平均采购单价要多 10 美元。
所以各位,现在你就能够理解了:为什么以色列能够在疫苗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在全世界率先拿到那么多的疫苗,率先开展全民接种?
说到底就一点——人家确实有钱,肯花费全世界最高的单价来率先完成全民免疫。
6
当然以色列这样的做法也并非没有招来非议,尤其是在世界人民都关注的、以色列实际控制下的巴勒斯坦部分地区,当地的阿拉伯人并没有像以色列公民那样享受到及时的疫苗接种。
甚至这件事还引发了联合国的特别关注,呼吁以色列要对其军事占领区内的巴勒斯坦人给予“迅速且平等的疫苗接种”。
对此,以色列方面虽然已经做出响应,但嘴上说是一套,行动上是不是足够诚实,还有待后续观察。
7
不过,这种疫苗分发的不平等,又何止体现在以色列这一个小国身上。
事实上就在上周末,世卫组织的高级官员都还在呼吁,说这些富裕国家拿走了疫苗中的绝大多数,而中低收入国家拿不到疫苗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问题”。
路透社的新闻标题还援引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博士的原话,告诫富裕国家:“不要再插队抢疫苗了!”
所以疫苗当前,我们其实再次看到——
虽然在病毒面前人人平等,
但在获得对病毒的治疗和保护上,
人类之间,却自始不同。
纵使已经有世卫组织的拼命协调,有像中国对塞尔维亚、墨西哥、印尼这些国家的供给,以及像印度跟发达国家药厂间刚刚启动的「疫苗接种计划」:
但是,
小小的一针疫苗之下,
人类社会发展的
不均衡、不平等
依然清晰可见,
甚至无可避免。
或许,
比起对病毒的防控,
我们
对人类文明自身的认识和把控,
恐怕更加无知、更为艰难。
来自2019&2020英语专业专属寒假晨读营的学生笔记:
<<  左右滑动可查看全部笔记>>
欢迎有定制需求的学校和老师联系小沈老师(tigerteacher2019)。
615期微词卡
recipient 
[rɪˈsɪpiənt] n. 受方;接受者
insight 
[ˈɪnsaɪt] n. 洞察力;领悟
roll out 
(新产品的)推出市场 
One Word, One World
今日重点词:

recipient 
重点词造句练习:
获奖者们的名单登在报上。
(参考例句下期公布)
上期参考例句(查看上期)
At the moment people are reeling from the shock, but soon they're going to start considering the future.
你认为中国什么时候能实现全民接种?
欢迎留言
原文 :
https://www.wsj.com/articles/israel-vaccine-data-suggests-decrease-in-covid-19-infection-rate-after-first-dose-11610658607
编辑 | 牛轧糖  校对 | 橙子  排版 | 张桥剪辑 | 阿锚  朗读 | Vivian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 华尔街日报:本周,中美三款疫苗除了关键数据,到底哪家强?
 -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