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备受关注的杭州西站枢纽正式开工建设。
按照规划,未来杭州西站将引入沪乍杭铁路、商合杭铁路湖州至杭州西站段、杭黄铁路至杭州西站联络线、杭温铁路、杭州至武汉等高铁线路,形成上海—杭州—南昌间第二高速通道。不仅如此,杭州西站还将建设成为汇集轨道快线、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等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客运枢纽,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前建成运营。
说到成为铁路轨道枢纽,过去绝对是一座城市的荣耀。像河北的石家庄、河南的郑州、湖南的株洲这些城市,都是靠着一个铁路枢纽地位而崛起的。在此之前,它们要么默默无闻,要么压根不存在,结果就是因为两条铁路线这么一交叉,短短几十年间鸟枪换炮、屌丝逆袭,有的甚至成了省会。
难怪就连中学教科书里,都要专门写上一笔,还给它们起了个名称:“铁路拉来的城市”
但就像不是会说英语会上网就能成为马云,同样也不是所有城市的城运,都能靠火车拉动的。石家庄、郑州、株洲这些城市之所以崛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方面,那个时候高速公路、民航远没有现在发达,人们长途出行的唯一选择就是坐火车(当然也有少部分人选择轮渡);另一方面,彼时铁路线路也少,速度又慢,枢纽站更是一个省也摊不到一两个,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散地。
比如十几年前三土坐火车去合肥,过了南京站后,居然不是直接往西去向合肥,而是先要北上绕一下当时安徽的铁路枢纽——蚌埠,再南下折返合肥。如此“枢纽”,能不兴盛?
可现在不同了,随着这些年的高铁大跃进,全国铁路网大大加密,许多过去只是过路站的三四线城市,也都拥有了十字甚至米字型铁路枢纽。比如嘉兴高铁南站,未来将有包括沪杭高铁、通苏嘉甬、沪嘉城际、沪乍杭、嘉湖铁路在内的七八条铁路及城市轨道线路在此经过,妥妥的一个*字甚至米字型枢纽。就连湖州这样过去处于浙江最北端、太湖背阴面交通死角的城市,也有沪苏沪、杭宁、商合杭以及可能的嘉湖等多条铁路交汇。
但有句话怎么说的,物以稀为贵。就像早年的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最近这些年的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只有一两个时,含金量颇高,拥有者发展也都很不错。可一旦遍地开花,甚至排排坐分果果,每个省都摊到一个后,那就不值钱了,头衔所带来的加持作用也大幅减弱。
同样的,铁路枢纽也是这个道理。当一个省开始有多个铁路枢纽,甚至一众地级市都拥有十字甚至米字形铁路枢纽时,过去集中在一起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势必被分散到各个站点,所谓“枢纽”对城市的赋能作用也会自然减退。
更恐怖的是,现在不少城市,光市区就拥有五六七八个站,比如杭州,除了老的杭州城站,如今及未来的两个枢纽站——东站和西站,另外还有杭州南(萧山站)、萧山机场站、江东站、余杭站、余杭北等一堆已建或在建或规划中或在等批复的火车站。虽说杭州是省会,虽说杭州未来的人口目标是1500万甚至1800万,也不需要那么多火车站吧?
比如2013年7月1日杭州东站启用后便一直处于改建阶段的杭州南站(萧山站),之前的定位是很高的,按照当时杭州的铁路规划,要形成以东站枢纽为主,城站与新南站(萧山站)为辅的一主两副客运枢纽体系”。但就在南站改建的这些年里,横空杀出了一个杭州西站,而且也动工建设了。虽说今年底,南站就要建成投入使用了,但地位显然已大不如前。未来,东西南三站之间的客流如何协调,恐怕还得好好费一番思量。
未来,除了像郑州、武汉、合肥这类大区中心级,起码是省会级,拥有始末班线路的铁路枢纽外,其他城市的火车站,管你是十字*字型还是米字型,通通意义不大。相反,就像我在《高密度的铁路网络对苏南楼市是福是祸?》一文中所分析过的那样,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铁路系统过于发达并非好事,反而容易加速人口的外流。
这也是我对依托嘉兴高铁南站所建的高铁新城持谨慎态度的原因:
1、有道是“一任领导,一个想法”,这些年,从湘家荡到国际商务区,再到高铁新城,嘉兴的发展方向随着领导的更迭一变再变,结果是没一个发展起来的。万一哪天现任领导调走了,新官不理旧账,高铁新城会不会凉凉,不好说。
2、高铁新城距离市区太远,北面的国际商务区都还有大片空地没有填满,就冒然跳跃式发展高铁新城,你以为自己是上海啊?是杭州啊?能不能遵守点城市自然扩张的规律。再说了,即便是上海的临港新城、杭州的钱塘新区,也是投资界公认的、现阶段应该避开的深坑。
3、跳跃式发展新城的做法,放在2000-2010年这段中国城市大跃进的时期,或许还能成。但现在的中国,城市发展狂飙突进摊大饼的阶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像嘉兴这种三线城市,虽然人口还在持续流入,城市红利也还能持续一些时候,但未来城市的扩张速度不会再像过去那么迅猛。在近郊的湘家荡、国际商务区还没有发展成熟的情况下,就在远郊另辟新战场,搞什么高铁新城,说实话我是不怎么看好的。
4、即便未来高铁新城发展成功,那肯定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对于房产投资者来说,过早入场与太晚入场一样,都是错误的。前一种操作不仅风险大,而且容易造成资金站岗。这个道理我在今年2月,评论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文章《投资这片长三角“未来之星”,目前还为时尚早》中就已经提过,现在我还是这个观点。
事实上,不只是嘉兴高铁新城——嘉兴的情况就全国来说,还算是好的,毕竟区位摆在那里,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所有建在三四线城市、远离市区的高铁新城,大家都要警惕。千万别一时头脑发热,轻信中介的所谓“低价”忽悠,冒然入坑。否则,留着养老都未必合适。
│END│
本公号为“三土演义”的升级号,新增了留言互动功能,更多三土过去所写的“城市笔记”,也欢迎关注老号,或添加微信:tgnf1987
MORE
往期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