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知道一个让人遗憾的消息,英国著名教育家肯·罗宾逊爵士(Sir Ken Robinson)在8月21日去世了。
这样说,你可能没认出他来,但如果提到TED播放量最高的演讲,是不是有点印象了?
是的,那个仅TED官网的点击量就超过5000万的《学校如何扼杀了创造力》,演讲者就是肯·罗宾逊爵士(Sir Ken Robinson)。
TED中国推介文章,这样评价罗宾逊爵士的演讲——深刻清晰的观点、有力生动的引证、最重要的是那无可比拟的幽默。
在18分钟的演讲中,罗宾逊爵士富有逻辑又很幽默地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所有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惊人天赋,但是当我们接受过太多教育后,却无法找回这些天赋了。
换句话说现在的教育体制、学校正在扼杀孩子的天赋、天生的创造力。
听他的演讲,我们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原来我们对学校的诸多不满,很多只是表面。学校教育最根深蒂固的问题,实际上是它的一刀切、标准化。
公共教育,这个工业革命催生的“新事物”,为培养适应工业化生产需要的“标准化”人才而存在,事实上,它非常成功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只是,现在时代变了,面向更加不确定、全球化的大环境,我们需要的是多样化、更富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而公共教育根深蒂固的统一化、标准化,注定它必须进行深刻、彻底的变革,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TED史上播放量最高的视频在这里,一睹为快吧。
学校如何扼杀了创造力 | 19' 22''
为什么我们如此在乎教育?
世界上,应该没有比教育更能让我们不计成本还提心吊胆的事情了。从一个家庭收入支出比例,父母空闲时间的花费方式上,教育的至关重要就可见一斑。
为什么?
罗宾逊爵士说,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只有教育才能将孩子带入不确定的未来。
是啊,我们的焦虑、特别在教育上的焦虑源自哪里?仔细、深入地思考,根源是对未来变化的担心和恐惧。
80后的我们目睹和经历了这个时代的飞速变化,“摩尔定律”下每18个月产品更新换代一次,太多所谓的朝阳产业、大企业生生地没落了...未来的变化应该会更剧烈、更复杂。
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我们却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保证孩子将来是幸福快乐的。没有剧本,没有指导手册。不像以前,父母知道,教会孩子耕地、织布,他就不会饿死,就能活下去。
现在,养育儿女,越来越像一场即兴表演,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有时连石头都没有。
面对家庭教育,我们越迷茫,学校就越像一根救命稻草,抓住它,似乎就登上了救生艇,就拥有了希望。
教育正在扼杀天才孩子的创造力
只可惜,现在的公共教育模式非但不能帮助孩子准备好应对未来的不确定,反而正在扼杀他们的创造力。
罗宾逊爵士说,现在的教育提倡的是一个有奉献精神的老师去发现一个天才学生。
但他认为,事实上所有孩子都是伟大的天才,只是我们无情地扼杀了他们的才能。
他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6岁的小女孩坐在教室的后排,她的老师评价她几乎从不注意听讲。但在绘画课上,她却听得很认真。老师饶有兴趣地走过去问她:“你在画什么?”她说:“我画的是上帝。” 老师说:“可是没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 这时小女孩说:“他们马上就能知道上帝的样子了。”
看,孩子天生就是这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面对未知的事物,他们愿意冒险、愿意去尝试。即使尝试的结果是错误的,他们也不惧怕。
正如毕加索说过的: “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的关键是当孩子长大后,还能否继续保有艺术灵感。遗憾的是,伴随年龄的增长,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孩子都丧失了创造力(昨天和大宝一起玩积木搭建,他一直问我,为什么搭的东西如此普通,没有创造力?
)。
更令人无奈的是,正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学校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首先,现在的教育体系是最不能容忍错误的领域。
我们总告诉孩子上课要听老师的话、考试尽量考满分、要学好数理化、要考上名牌大学。
总而言之,走一条正确的路,不要犯错误。而往往忘记了,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们做错误的尝试,他们永远不会创造出新东西。
其次,教育体系都存在学科等级制度。
排在最前面的学科是数学和语言,接下去是人文学科,艺术排在最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如此。
即使,艺术学科范围内也有等级制。美术课和音乐课比较重要,然后才是戏剧课和舞蹈课。每个国家的学校每天都会安排数学课,却不会天天安排舞蹈课,为什么?
事实上,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关注教他们走和跑;随着他们长大,我们更关注的是他们的头脑,且略微偏重大脑的一侧(左还是右?)。
还有,现在的教育过于“功利”。对工作“没用”的科目就放弃,只让孩子学习对工作最实用的科目。看似理由还很“有力”:不这样学就找不到工作。别玩音乐了,你成不了音乐家;别画画了,你成不了艺术家。
这些温和的忠告将铸成未来的大错,我们正慢慢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公共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整齐划一、循规蹈矩的“合格人才”,而非多样化、有个性的天才。
因材施教,培养有个性的天才
教育改革、学校变革,迫在眉睫。
且罗宾逊爵士认为,这场教育领域急需的大变革,除了政府、教育从业者的投入之外,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应该有意识地加入其中。这是新时代父母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虽然,罗宾逊爵士没有那么直截了当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但从他讲述的世界著名舞蹈创作家Gillian Lynne的故事中,我们似乎能悟出一些道道。
Gillian Lynne是一个舞蹈编剧,所有人都知道她的作品,例如《猫》、《歌剧魅影》等等。
但在上学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希望。老师给她的父母写信说:“我们认为Gillian患有学习障碍症。”她无法集中注意力,她老是坐不安生。用现在的话讲,她有多动症。
于是,妈妈带Gillian去看病。医生让她坐在椅子上,她把手压在腿下,这样过了20分钟。妈妈一直在向医生讲述Gillian在学校的表现:她在学校坐不安生,总是晚交作业等等。
最后,医生走过去坐到Gillian的旁边对她说:“Gillian,你妈妈跟我说了很多,现在我想和你妈妈单独谈谈。你在这儿等一下,我们马上谈完。”
医生和她妈妈出去了。但医生在出去时把办公桌上的收音机打开了。在他们走出房间后,医生对她妈妈说:“我们就站在这儿观察一下她。”
他们离开房间后,Gillian站起来,随着音乐跳起舞来。他们在门外看了几分钟,医生对她妈妈说:Lynne太太,Gillian没病,她是个舞蹈天才。让她去上舞蹈学校吧。”
后来,妈妈把Gillian送去舞蹈学校。她说:“我无法形容那里有多棒。那里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坐不住的人。我们必须在动态中才能思考。”
后来,她考入皇家芭蕾舞学校,成为芭蕾舞女主演。从皇家芭蕾舞学校毕业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Gillian Lynne舞蹈公司,担任过一些极其成功的音乐剧的编舞,给数以万计的观众带来了艺术享受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位亿万富翁。
如果当时真的按照“常规”,认为她有多动症,需要专业帮助和治疗来让她“冷静”。世上就会少了一位杰出的舞蹈家和舞蹈创作家,我们可能就看不到《猫》、《歌剧魅影》等等经典剧目了。
所以,在演讲的最后,罗宾逊爵士这样总结:正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创造力,而且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培养他们。
焦虑之下,我们该何去何从?
因为这个演讲,第一次认识了罗宾逊爵士。
除了这个史上最高播放量的演讲之外,他还在TED上做过名为《展开学习革命》和《逃出教育的死亡谷》两次演讲,对我们重新思考孩子的教育,也很有帮助。
他在《逃出教育的死亡谷》里讲了一句让我“毛骨悚然”的话:大多数的孩子,并没有心理问题,他们只是在忍受童年的煎熬而已。
慢慢又知道,他的身份很复杂,集作家、演讲人,政府、非营利组织顾问等等于一身,当然最重要的身份还是教育家。2003年,因为在艺术教育的杰出贡献,他被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
在看了《学校如何扼杀创造力》演讲之后,我还特意找来他新出版的《让学校重生》(Creative Schools),想从其中寻找一些答案(等了两个月,拿到的原版)。
但正如罗宾逊爵士所承认的,很多时候他并没有提供变革教育体系的路径和方法,但他的观点和理论实实在在能给我们灵感,启迪我们的思考。
我们可能没法像他所鼓励的那样,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学校重生,但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所能掌控的家庭教育范畴内,大展拳脚。

看完《让学校重生》这本书,我一直在反思:我们倾尽全力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终极目标又是什么?我们究竟想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让我们很不安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很像《相似》这部动画里所描绘的那样:一边磨掉孩子的棱角、剪掉他的翅膀,一边又怪他太普通;最后,再用“我的子生而平凡”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
Alike《相似》| 08'01''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段这样关于体制的思考:
刚开始的时候,你痛恨它;
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
最终你会发现你不得不依靠它生存,
这就是体制化。
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历漫长的求学生涯、然后工作融入社会,早已被磨掉了棱角,被“体制化”了。
包括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未来的成长之路,似乎也一定程度被“体制化”了。趋之若鹜地去追求、一种看上去“理所当然”的成功路径。

不可否认,教育还是绝大部分孩子突破出生轨迹的最可能路径。我从小县城来到北京,在这里生根发芽,靠的只有好好上学(当我去了好学校,更加知道读书无用都是骗人的)。
但正因为爬的高了一些,看的更高更远了一些,我们才更明白,原来支撑我们向上爬的的那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放在今天、我们的孩子身上早已不适用了。
那些透过教育实现逆袭、走向卓越的孩子,不再是其中的循规蹈矩者,而是打破、创造新体制的创新者。

我们更清楚,“被体制化”之后,我们心中还保留的那点不安分,让我们期待自己的孩子可以活得更自我、更洒脱一些。
以前,我们可能会被问到是否有勇气,为孩子保留一片“绿洲”,让他能够释放个性、发挥创造力。
现在,体制本身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不确定,多元、裂变、模糊已成为新常态。原来那条通向“铁饭碗”的成功之路,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正如罗宾逊爵士所说,保护孩子的天赋、激发他的创造力已经不是勇气的问题,而是教育的必然方向。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很多学校已经开展积极的尝试,还出现了一些新理念、新学校。

但我觉得,现在和将来,家庭永远是最重要的教育阵地,是我们决定了孩子教育的终极方向。
大到选择学校,小到报什么样的兴趣班,我们的种种决策汇集在一起,塑造了孩子的未来之路。
大道理我们都懂,但实际操作起来,就像走在迷雾之中,各种纠结彷徨。
但有一点,我现在很确定。
有天,我们出门办事,车里播放着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川爸随口感慨了一句:“王菲真的很厉害,随口一唱都好听。”

“是啊,人家真的是老天爷赏饭吃,天赋在那里。”我很认同。
说完,突然联想起这段时间看的一本书,《优势养育》。我跟他分享了书中的大致内容,我俩讨论了半天,一致认为:
人的生存也许依靠的通识能力,但成长、优秀靠的还是特长和优势。
我们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八面玲珑的全才(事实上也不现实),而是发现、保护、极致发挥他们的天赋,帮助他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他们自己。
肯·罗宾逊爵士有句话说的特别好:“Organic farmers aren't focused on the plant, they are focused on the soil. This should translate to education.
别老盯着孩子,他要怎样怎样,先想想我们能给孩子什么的土壤。
以此,和大家共勉。
最后,还要向他致敬。大师虽已不再,他的思想依然在启迪我们,感恩安好。

川妈说说
TED经常邀请教育界的专家、资深从业者来分享他们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论。之前,还特意为大家挑选了11部最适合父母看的演讲。
1. 肯·罗宾逊—《学校扼杀创造力》
2. Jennifer Senior—《为何养育儿女伴随这么多焦虑?》
3. Julie Lythcott-Haims—《正确的教育方式——不要过度养育》
4. 卡罗尔·德韦克—《请相信,你可以进步》
5. Angela Duckworth——《决定孩子成功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坚毅力》
6. 拉姆齐—《激发学习兴趣的三条黄金法则》
7. 吉佛·图利—《让孩子做五件“危险”之事》
8. 黛安娜·劳芬贝格—《如何学习?从错误中学》
9. 邹奇奇 —《成人能从孩子身上学到什么?》
10. Logan LaPlante—《让孩子告诉你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11. 丽塔•皮尔逊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坚定的支持者》
之前的文章只提供了观影链接,需要一个个拷贝到浏览器观看,比较麻烦。这次为了方便大家,我把这11部TED演讲和罗宾逊爵士的《展开学习革命》和《逃出教育的死亡谷》2部,共13部,都放在了板牙APP上。点开就能直接观看,手机、pad、电视都能看。
识别以下二维码,直接获取视频观影地址。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