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需要在更大规模人群中进行更长期的随访研究,以便了解该疾病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全面影响。
新冠疫情自前年12月底暴发以来,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实时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月9日11点22分,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8882万例;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已超过191万人。然而,新冠肺炎造成的长期健康后果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
北京时间1月9日,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曹彬、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和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建伟共同领导的一项队列研究,评估了武汉金银潭医院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的健康状况,发现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患者仍存在至少一个持续的症状。
研究团队表示,目前对新冠肺炎的长期健康影响仍知之甚少,而且此前的研究仅在短期内(通常在出院后三个月左右)进行随访,而且仅对少数病例进行了检查。
研究通讯作者、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的曹彬教授表示:“因为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它对患者健康的长期影响。我们的随访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后仍然会继续受到至少部分影响,这意味着出院后的医疗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针对住院时病情重的患者。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出院的1733例新冠肺炎患者纳入了研究。其中男性897人,女性836人,患者中位数年龄为57岁。随访研究于2020年6月16日至2020年9月3日进行,中位随访时间为186天。
研究人员与所有患者进行了面对面访谈,以评估他们的症状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此外,还对他们进行了体格检查和6分钟的步行测试(测量受试者6分钟内的步行距离),以评估其耐力水平。其中,有390名患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肺功能评估。此外,作为另一项试验(LOTUS China)的一部分,对94名在感染高峰期记录了血液抗体水平的患者进行了随访测试。
研究发现,有76%的患者报告在发病后6个月时仍至少存在一种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或肌无力(63%);26%的患者报告有睡眠障碍;23%的患者报告出现焦虑或抑郁。
重症患者在发病六个月后,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表明其器官仍未完全恢复。
在390位接受额外检查的患者中,有349位完成了肺功能检查(41位因依从性差而无法完成检查)。病情更重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肺功能下降,在严重程度7等级量表中评分为5-6分的(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有56%经历了弥散功能障碍,这意味着氧气自肺泡向血流中的扩散能力下降;肺弥散功能障碍在7等级量表评分4分(住院期间接受氧疗)的患者中比例为29%;在评分3分(住院期间不需要氧气治疗)的患者中比例为22%。
住院时病情更严重的患者在6分钟的步行测试中表现更差,严重程度为5–6分的患者中有29%的人未达到正常范围值的下限;而严重程度为3和4的患者,这一比例为24%和22%。作者强调,由于研究对象患新冠肺炎前的肺功能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数据无法获得,因此该研究发现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异常不能直接归因于新冠肺炎。
六个月后,曾在感染高峰期进行了免疫反应测试的94名患者中,中和抗体的滴度下降了一半以上(52.5%)。作者表示,这可能会带来对再次感染风险的担忧。
研究人员还发现,部分患者在出院后出现肾脏问题。除了肺部以外,已知新冠肺炎会影响包括肾脏在内的其他器官。实验室测试显示,在住院期间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有13%在随访中肾功能出现异常。
作者表示,由于这项研究在急性期和随访期间都完成抗体检测的患者数量有限,因此未来需要在更大规模人群中进行更长期的随访研究,以便了解该疾病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全面影响。
此外,由于武汉疫情期间轻症患者均在方舱医院集中治疗,该研究未能纳入轻症患者,因此也十分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比较门诊轻症患者与住院患者之间长期健康影响差异的研究。
论文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2656-8/fulltext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作者:生物科技君
校对:臧恒佳
责编:潘颖
往期精彩回顾
新冠后遗症状大量增加!社交媒体涌现万人互助群
新冠后遗症:武汉新冠患者家庭的一手记录
世界首个新冠肺炎治疗药物获批,为何WHO说它没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