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赵婷,是谁?
在她一举拿下第77届威尼斯影节金狮奖之后,电脑屏幕前的观众发出了自己的疑惑。
这位华裔导演在网络上的信息支离破碎,只有宋丹丹“继女”的标签被人最先注意到。
导演 赵婷
一般而言,舆论对于女性导演是宽容的,但这种宽容的背后本身有着一种误解,女性导演能拍出好作品吗?女性导演能比肩世界一流的电影大导吗?
答案很明显,她可以。
无依之地》是赵婷的第三部作品,在此之前,她拍过《哥哥教我唱的歌》与《骑士》两部长片,已经在坎城崭露头角。
《无依之地》
《无依之地》是一部不可思议的作品。首先,这是一部反类型的影片。
怎么个反类型呢?不少评论指出,这是一部公路片,也是一部描绘边缘人群的艺术片,但它又不是那种我们习以为常的公路片与艺术片。
影片改编自杰西卡·布鲁德的报告文学。这种跨界甚远的改编为影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误读和改写是必须的,影片必须在原著基础上重新去虚构一个前所未有的故事。
影片中,麦克多蒙德饰演的主人公弗恩是个正在步入垂暮的女性,她一头短发,身躯健朗而扎实。

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颠覆了传统男性视觉惯例。弗恩的形象,是对男性视点的一种冒犯,她不试图去取悦银幕前的男人,而是需要男人克服自己的偏见,积极主动地去接近她。


01

弗恩和丈夫原先生活在内达华州的一个石膏矿小镇,随着经济的衰退,石膏矿公司也随之倒闭,小镇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甚至连邮编都不复存在。
这俨然是一个“失土”的隐喻,弗恩的身份在这一刻走向了不确定。


她不再是一位小镇的住户,一位石膏矿公司的文职工作者,当丈夫去世后,她连某某某妻子这一称谓都丧失了。
她成了真正的无家可归之人,一个homeless people。
她唯一拥有的身份是美国的子民,这让她可以找到临时工作,住在厢式货车中穿行于广袤的国土之内。
这显然正是
《无依之地》
与其他公路片与艺术片迥异的地方。


在以往的公路片中,所有偶遇的人们都是主人公最终转变的动力。

换句话
说,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而是人的某一个侧面,某一种极端的境遇体现。


但《无依之地》却不是这样。


他们都是真真切切的,完整的个体,同弗恩一样的真实存在。
影片中,弗恩的轮胎破损,她敲开了一位货车邻居的车门,邻居恼怒道:你没看到外面挂着旗子就是我正在休息的意思么?但随即邻居又温和了下来,帮她解决问题。
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显然已经颠覆了现代社会的秩序。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被牢牢地固定在一个确定的位置上,人们之间的交际都具有一种持续性。


但在影片中,所有的交际都是即时的,这种边缘化的生活方式也因而获得了一种诗意的美感,更加接近生活的本真。
赵婷似乎在告诉观众,生活的本质就是人与人的相遇与离别、人对都市生活的警觉、人对大地、山川、海洋的拥抱,以及人对孤独的拥抱。


孤独,是人类最真实的存在形态。


02


在旅途中,弗恩偶遇了一位俊朗的大叔,两人显然互生情愫,但是彼此却没有热烈的表达。两人一起打工、淡淡地相处着,直至大叔的儿子将他接走,她也没有明确表达心迹。

这显然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表达手法,也是影片想传达的:我们的语言之所以伟大,在于我们的语言背后有着无穷无尽的含义;我们的表达之所以优美,在于语言之外,我们的动作与表情也在传达着无穷无尽的信息。


越是深沉的情感,越要用淡泊的方式去表现。
大叔和弗恩有着一种属于游牧民独有默契,两人有过争执,境遇并不相同,但二人之间却心心相印着,在大叔离去的时候,只留下了一张字条和一块石头:
“有机会来访的话,还会有很多。”
很多什么?是石头么?这显然是一语双关,很多,带给了弗恩很多的遐想,这是关于生活的一种设想,或许是爱情,或许也不仅仅是爱情。

随着车子的抛锚,弗恩只能暂时离开自己赖以为生的居所。当修车铺告诉她不如换一台新车的时候,弗恩拒绝了。她虽然穷困潦倒,但她同样也知道,车和她早已融为了一体,她就是货车本身,只有在货车里,她才是一个有身份的人。

Homeless就是弗恩的身份,她的身份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货车游牧民。
这显然也是一个有趣的颠覆,无家的本身就是一种“有家”,家的内涵被重写了。弗恩的家在哪里,在那一望无际的公路上,惊涛骇浪的海边,怪石嶙峋的山谷、惊奇神秘的丛林。

弗恩的家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居所,而是在路上。但不同于嬉皮士对生活的反讽与解构,弗恩对待生活的态度始终是积极和严肃的。
这也是导演想告诉观众的另一件事:不要认为弗恩是怪胎,也不要认为她是边缘人,甚至也不要为她可怜或者惋惜,因为她和我们没有任何区别。
唯一的区别在于,她住在厢式货车里。
03


在夜深人静时,弗恩也会回忆起往事,回想起过去家庭的幸福时光,天亮了,一切都尘封回记忆,新的旅程,再出发。
这些记忆在旅程中会随时跳出,弗恩的妹妹感慨自己应该多关心姐姐,大叔也希望她留下。


她偶遇了一个流浪小伙,彼此分享食物,小伙告诉她,自己不知道给远方的女朋友写些什么,弗恩则想起了自己婚礼上的誓言,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
“只要人能呼吸眼不盲,这诗和你将千秋流芳。”
只有在无依之地,人类才可以真正地拥抱自己的生命。


04

影片中有个不起眼的设计,弗恩的厢式货车十分狭小,她不能伸直双腿入睡,只能蜷曲着身体,这样入睡十分难受。



但在大叔的房子作客时,她却深感不适,半夜从床上惊醒,偷偷地回到了停靠在院外的货车。清晨,她抚摸着大叔房子的墙垣,把一张餐椅归位,悄然离开。

这张餐椅注定不是她的归宿,她这么做,还有另外一层寓意。
弗恩不是《局外人》中那种颠覆社会秩序的怪胎,她只是对都市生活与家庭生活保持礼貌的尊重和拒绝。
保有自己的个性与尊重他人的生活并不是对立的,他人并不是地狱。
就像故事的最后,弗恩重遇了一位曾经遇见的老汉,失去儿子的老汉告诉她,生活的本质并不是永别,再见是下一次的相遇,在萍水相逢中帮助他人也可以觅得生命的意义。
这是现代社会不会教给我们的,在线性的时间中,人们不相信来世、不相信永恒、不相信时间的循环。
但在游牧生活中,相遇与重逢不断循环着,所有的关系都转瞬即逝,却又永不终结。
在影片的最后,弗恩重回了恩派尔小镇,看着颓败的矿场、废弃的办公室与曾经的住所,深深地缅怀后,她重新走上旅途。拥有记忆与享受孤独,原本并不冲突。

好文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一键三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