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的交流与探讨
从未显得如此重要
《设计·互视》是深圳一群活跃的建筑师自行发起的设计沙龙,迄今举办至第三届。主要目的是分享大家在本年度内有新意、有想法、多元化的设计作品,交换创作经验、分享思考心得。
关于沙龙的缘起,是很有趣的,建筑师的微信群常常很活跃,但是基本很少涉及专业方面的互动,在渐渐的熟络之后,大家觉得是不是业余时间也可以聊聊建筑?所以促成了《设计.互视》系列沙龙的诞生......
摄影©袁小宜
一声锣响,本次沙龙策划人来自深总院的张莉建筑师宣布《设计.互视》第三届沙龙开幕,同时回顾了沙龙的成长历程。
19位建筑师参与,19个先锋话题,360分钟专业分享。
在现场,观众们或坐或站,沉浸在一场真诚、热情、创新的行业聚会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建筑的传承。
2019.1.5
建筑师合影

2019.1.5
设计·互视
2019.1.5
现场观众 
摄影©袁小宜、李天雄
深圳观筑作为专业媒体应邀出席,除直播分享外,将以图文形式再现当日沙龙盛况。
陈 皓
《坑里的建筑》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城市建筑设计公司
摄影©袁小宜
汕尾文化艺术中心
该项目是为了打造一个集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多个功能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在用地的西侧是汕尾老城区,东侧是新城区。在考虑到当地无论是从城市规划到街区面貌以至单体建筑都比较陈旧和凌乱的情况下。建筑师希望通过该项目,能对周围无序做出一个比较适宜的引导,为城市未来带来一个好的影响。
所以将艺术中心的各功能进行整合,用一个方盒子将其复杂的功能和结构体系包裹起来。但考虑到与周边暂时的小尺度建筑环境融合,需要尽量降低项目的体量感,使建筑轻盈。正好有一个泄洪渠从场地间通过,顺势将建筑托起,与其形成一横一纵的关系,使建筑漂浮起来。用穿孔的铝板作为建筑的表皮,弱化体块,营造出轻盈的水波感。
为了模糊进入者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差异感,轻抬建筑与水的交汇处,打造了一个过渡空间。同时,将泄洪渠打造成供人休憩、交流及玩耍的景观带,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导人们进入建筑

汕尾品清湖酒店
汕尾品清湖酒店地块方整,距品清湖较近,视野比较好,甲方对酒店的定位偏高端。在设计时,建筑师为了保证客房的视野景观及朝向和酒店入口的质感,将建筑用地一分为二,并在底部引入游走之趣使进入到酒店的体验变得极其丰富和自然。建筑形态通过收拢、扭曲的手法化解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压迫感,更使建筑形成山坡、内峡谷的形态,同时优化建筑的通透性微环境
陈皓认为,建筑虽然是凝固的,但它应该有一种势,代表人们相互间的情感和对社会、自然的态度。
《校园开放度》
深圳市坊城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陈泽涛
摄影©袁小宜
云上塾•广州万科运城城市营地
这是一个用商业用地和新型学校理念去探讨教育的项目,位于广州天河区,已落成投入运营使用。
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通过现状研究发现,学校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希望通过广州云城城市营地项目,旨在用商业用地建立对新型学校的探讨,设计一个全时段全周期,高效的利用率的新型学校。
采用垂直划分的方式,进行商业、教育和共享设施三部分的组合。场地集合运动场地、展览培训、休闲娱乐、国际学校于一体,是科技园高新片区青年们交流聚会,康体运动,持续再教育的目的地场所。
林中学堂•龙华三智学校
项目是一所全日制学校,位于深圳龙华。针对未来教育多元化的趋势,设计师通过研究学生、老师、家长、社会、后勤五大人群的需求,归纳出五个设计要素:开放空间、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社区共享、终身学习、高效组织。再通过功能组团,并划分成三个管理层级。从空间模式到使用创新方面,对学校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陈伟航
《和风水师打太极》
深圳市联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袁小宜
江西三百山某温泉度假村
通过江西安远某温泉度假村案例,探讨了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与风水先生意见的价值判断。分别从大堂位置、酒店的格局、以及建筑坐向等方面举例,如何把风水先生的意见与项目实际地形地貌等因素做结合取舍。
项目位于江西安远,地处三百山风景区,具有非常丰富的温泉资源,以及优越的自然环境。在现场勘查后,设计中确定了主入口位置、产品、景观轴等关建要素,并且利用地形所产生的高差设计退台,给予客房更好的视野。
为了增加更多的客户体验和开发更多的产品类型,根据甲方的反馈,将设计整改,充分利用台地建设更多客房,建筑成村落,结合基本风水对居住的方位要求以及在合理的空间格局间做平衡,建筑单体结合客家传统宅院格局,以大小院落及厅堂元素作为重要空间体验载体引入建筑设计中。

《都市边缘的再更新》
深圳厘米制造设计有限公司
陈丹平
摄影©袁小宜
麦克维尔SMOORE工厂区改造
该项目位于宝安的上世纪80/90年代的工业园片区,紧邻凤凰山,地处城市主要干道。
四十年来,深圳从昔日的小渔村成为科技之都,设计之都,城市建设以地毯式快速向外蔓延。随着传统制造工业向技术研发产业的转型,曾经的城市边缘地带逐步迸发出新的城市活力,基地周边区域大面积八九十年代兴建的工业厂房急需在这样的城市发展中升级再利用。
在SMOORE方案设计中,场地北侧现有的L型宿舍楼将被改造成新的功能,一层为食堂与设备机房,二三四层分别为研发办公,技术培训,会议,休闲餐吧等,五六层为公寓。同时将办公楼与公寓建筑朝向场地内部,立面做折型玻璃,形成完整通透的建筑立面,拉大与厂房建筑围合的相对封闭的内向型场地空间,让它成为可以与建筑互动的舞台。有机地整合现有场地内多重功能与形态空间的关系。
SMOORE工业园区项目改造目标是引导都市边缘未来产业升级的复合型空间再更新,旨在为新的办公研发及生产创新试验场所提供合理独特的城市空间更新模式。
厘米制造追求在设计的尺度范围之内控制每一个设计作品的完成度。
冯果川
《褶子》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工作室
摄影©袁小宜
身体游戏:身体与空间的纠缠
从德勒兹《褶子》一书激发的灵感,褶子代表了单一的复杂性,模糊,而且是弯曲的,不区分内与外。尝试用褶子运用到建筑,颠覆了内外空间,“复杂”蕴含在“单一”里面。
在平面上,从一个简单的褶子开始延伸为三个不同复杂程度的褶子,然后分别投射在球体上。形成内外不断变化的空间。
大沙河文体中心
项目位于深圳大沙河绿色走廊中的重要社会生活结点。本案将成为一个集体育,健康,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多元化体验中心,试图在自然,体育,文化之间建立起深层联系,从而更广泛地服务于不同年龄层和不同兴趣人群的使用需求。
该设计的主旨概念着力于文体中心的集约化发展,很好地回应了对于运动场地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旨在引入一个更有趣的、人性化,社会化和可持续性的,区别于奥林匹克式体育设施的新空间模型。运动仍然是最重要的功能,然而空间之间的互动促使更多的开放空间的生成,从而刺激了不同的运动体验和社会活动的发生。本中心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城市界面,也希望通过激励当地居民和游客在多功能城市空间里的互动,强化了社区归属感。
深圳书城湾区域
把一块平地,做成一块褶皱。通过褶皱的处理,不停迂回旋转,使得内部和外部产生一种对话的机会。项目的每个地方像撕开的小口,地形的起伏形成雨水汇聚的小湖。

《造境2018》
悉地国际•境工作室
胡 铮
摄影©袁小宜
天马大厦
项目紧邻深圳北站,由办公楼,酒店及商业配套空间所组成,塔楼与裙楼采用三块板的体量进行有机组合,板块之间的偏转呼应了城市肌理,也定义出城市广场和空中花园。




简上体育综合体
项目位于深圳,共有8个场馆。建筑采用双向正交网架实现大跨,通过伸臂桁架实现大悬挑。通过10多种材料的比选,考虑到体育馆不需要大量采光的特殊性,采用铝拉板网与磨砂玻璃双层表皮。在室内网球场中,为了满足采光需求,设计了324个天窗,保证了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网球场不需要人工照明,同时保证了自然照明不会出现光斑和眩光的出现。

李 博
《建筑工房的设计方法研究》
丘建筑
摄影©袁小宜
讨论建筑的设计工具及方法
工作模型:贯穿在设计的过程中跟草图一样辅助设计。通过研究柯布西耶、密斯等建筑大师,站在不同的视角及侧重点去使用模型,得出的观感及概念也不同的。例如:如果从上帝的视角去观看模型,所得到的信息是建筑整体空间及物理结构;如果从人的视角出发,所以得到的是一种直观的体验。
双溪别墅
在项目进行之前,我们为废弃的别墅做了一个详细的实地测绘,通过测绘与模型还原双溪别墅的样貌。在1:20的模型里重现了建筑,还原地形、材料和植被,调动设计师的所有感官,来解读项目,从而在已有的建筑模型中,重新设计别墅的布局。
《18年一学校》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李 涟
摄影©袁小宜
 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  
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原为深圳清华实验学校。18年一学校,有两层意思:一是这所占地18万平米,现有师生近万人的学校,从2000年开始规划距今已有18年,二是在2018年学校实施的改建、新建建筑,新规划的校区项目比较密集。
○ 四期工程(新建)
四期地块为现有校区高差最大的一块用地山地,高差约有30-50米,我们通过合理设定首层建筑标高,通过在原始地形,以及建筑物的退台、平台、连廊设置多种活动和交流空间,以容纳丰富、多维度的校园活动。建筑构成与既有的校区,形成连续的建筑体量及庭院空间。
○ 科创信息中心(改建)
科创信息中心由原食堂改建。改造食堂为了增加学生的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设计在原有的建筑体量内改造出一个中庭,形成适宜的进深。因为原有食堂的设计并未考虑整体长边的东西晒及空调机位摆放,我们在面向主校区的东南和西南面增设一层带有格栅的遮阳系统以改善西晒及增加空调机位的位置,同时赋予建筑一个契合其新功能的“彩色表皮”。
沈 驰
《做我们爱做的事》
墨泰建筑&中外建深圳
摄影©袁小宜
自然既传统——群峰花园小学
项目用地面积2988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851.4平方米。探索“自然与传统”的关系,把中国文化演绎为充满童趣的现代建筑语言——山房书屋,聚落形态。
项目的设计理念是山房书屋,强调与山林的和谐共生,以化整为零的体量组合与跌落、山形屋顶的天际线、放射式观山视觉通道为设计手段。通过合理布局与动线组织,确保学生日常上下在正常高度内,不因为山地增加行动负担, 保证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表皮的记忆——惠阳兴华精品公寓
项目紧邻河边,地块只有一边是链接道路。基于地块很小和容积率的限制下,标准层只能按照传统思路将房间布满。设计的基点在于刻画建筑内部空间与城市、与自然的多样化、差异化的联系与感受,通过结合传统建筑中“月窗式”及“鹤子式”窗洞形式的研究演绎,以刻画不同框景,景异的多元感受,使有限的空间框架发生无限的外部城市、自然画境感受。
开放的首层架空及屋顶花园营造现代化的中国园林意境,演绎出东方文化的韵味腔调。立面材料采用现代化的实心穿孔玻璃砖,营造出晶莹剔透、低调高雅的建筑形态,与自然相容,刻画别样精彩的城市界面。
建筑首层为门厅、公共架空花园,二层为餐厅,三到九层为住宅,屋顶为休闲上人屋面及泳池,设计上将功能划分合理化、多样化。整体造型大方简洁,时尚现代,注重细部的比例刻画,在满足整体性的同时有较强的个性,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

《年度工作报告》
 WAU设计事务所
吴林寿
摄影©袁小宜
吴林寿建筑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分享了做建筑的酸甜苦辣及WAU工作室这一年所做过的项目。
在建项目:
○ 图艺综合楼
柯桥秀场
游客接待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
深圳梅丽小学
设计中项目:
中山倪宅
文体中心
丽江石鼓镇景观平台
深圳滨海大道天桥
徐昀超
《将错就错》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本原设计院
摄影©袁小宜
保定深圳科创园•城市规划展厅
原拟定设计一座城市规划展厅,然而团队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在保定已经有两座展览馆,经过多甲方多次的沟通修改,将项目转变为产品展示中心,为未来的产业园提供铺垫,提供空间,提供服务。
建筑分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项目面积约为14000平方米。建筑二层的展示空间为开放空间,并运用高科技手段营造沉浸式体验效果,体验者通过数据可视化实现对庞大的文件进行管理,并用图像识别网络为每张图片提供信息,打造震撼的沉浸式空间,让人们与视觉资料元素进行实时互动。
中间圆形展厅为多功能厅及城市规划展厅,同样采用高科技的手法,来营造未来感。在公共空间部分,建筑选择了悬挑的方式,希望可以通过解放地面的空间,将空间还给城市和公众。


厦门理工大学7号楼
如何延续厦门理工大学延续校园已有建筑风格和建筑造价问题,是该设计的难点及重点。设计首先保持校园已有的建筑风格,将其兴建一座标准化教学楼作为7号楼的“背景”。
教学楼由一单元化的教室经行排列组合形成了一座新的教学楼,然后在“背景”上分别穿插上四种不同功能的空间,包括多功能厅,讲堂,画室,排练室等,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甲方希望各个学院能共享这栋教学楼。
设计师为了让师生们得到更多的公共空间,在教学楼上设置了许多错开式的交流平台,营造和谐、友好的校园环境。师生们都非常喜欢,尤其是在晚上的时候。可以进行很多互动及交流的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肃木丁2018一个没建成》
肃木丁建筑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纪啸林
摄影©袁小宜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天音大厦 
天音大厦未来将是进入深圳湾超总的门户,肃木丁作为一家初创事务所与另外五家顶尖事务所入围了本次国际竞赛。肃木丁期望赋予这栋只有150米高的塔楼某种意义的科技地标感,但高度不足以支撑它的地标性,最终他们通过一种外露的超级纤细的结构传达科技企业在技术领域的极致感,也因此在结构和幕墙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
深圳华为科技新城坂雪岗艺术中心
紧接着肃木丁又入围了坂雪岗艺术中心。他们想要让这个庞大的公共建筑与场地里面的黄金山融为一体,让它成为城市公园的一部分。同时肃木丁也尝试在项目中传达他们对未来城市公共建筑可变性的理解,而这种可变性通过两套结构系统传达,一套是集成的永久性基础设施系统,一套是可变的轻质结构系统。
 晓书馆 
这是高晓松在南京的第三家图书馆,肃木丁与软装设计师葛亚曦合作,为晓书馆做了这个方案。肃木丁想在这个1800平米的室内改造项目中探讨书、人和空间三者间的关系。但很遗憾最后没有中选。
 深汕合作区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肃木丁与中规院联合入围了这个号称南方雄安的新城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他们想通过一个理论——分形,统筹整个50平方公里的山水新城。
 深圳湾超级总部城市设计优化国际咨询
肃木丁与立方联合,作为唯一的大陆团队入围了这次充满话题性的国际竞赛,并最终入围前三名。
建筑师,明天吃啥?
最后,有感于自身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状态,肃木丁基于三种未来产业变革的假想,推演了三种全新的建筑师业务。这三种产业变革分别是建筑集成与装配、无人机物流和空间信息与物联终端化。

杨沫阳
《研发基地设计实践》
UNIT 单元建筑
摄影©袁小宜
UNIT的建筑师杨沫阳分享的主题是《研发基地设计实践》,两个项目的业主,都是军事领域的世界顶尖高科技企业。
长沙景嘉微电子研发基地
项目位于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东入口,背倚桃花岭公园,紧邻二环线。项目总建筑面积6万平米。因为该项目具有极好的景观视野,设计首要着手的地方是,建筑如何与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发生关系。从大自然出发,融合随机的自然环境,建筑的布局保持较为随机及自然的状态。设计师试图想构造一幅画面:当人们在游走时,对景观产生不确定性,并可能产生一种期待感。
在建筑体量的方面,为了融合的连绵起伏的山体环境,将办公区域经行抬升,设计了高低起伏的建筑形态和连接上下楼层的坡道。在景观方面,增加了一些曲线元素及水体的景观设计,增加了柔性的景观带同时可以使建筑周边的景观保持多样化。

华天光电激光陀螺研发基地概念规划设计
激光陀螺仪的原理是利用光程差来测量旋转角速度(Sagnac效应)。通过研究该原理得出基地概念规划的设计理念。
在厂房设计中,将建筑地块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域,中间的条纹干涉区域,及两旁的生产空间。干扰区包含了庭院,展厅,办公休憩区和食堂的功能。同时曲线形的庭院穿插于办公区域之间。办公楼的外立面设计理念同样采用干涉条纹,并引入绿植空间。增加建筑立面的造型,并且可以树立企业的形象。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赢得勘察设计行业的未来》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杨 旭
摄影©袁小宜
深圳总院副总建筑师杨旭交流的主题是“从行业发展现状来分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他通过一系列勘察设计行业的大数据揭示了行业近年来的真实现状。
面对建筑技术服务收入逐年呈下降趋势、“盲目媚外”背景下的巨头围猎,本土团队生存环境恶化等诸多不利现状,杨旭表示,建筑行业仍然是一个有前途、值得热爱的人为之坚守的行业。但“自上而下”的宏观政策及深化改革,很难真正能激发行业的活力。
“唯有内部的变革才能激发新动力。”杨旭说道:“设计企业要有产品思维,围绕‘产品’的全周期需求来调整团队组织模式与发展战略;要有平台生态思维,打造扁平、协作、触媒式发展的生态型有机组织环境;要关注科技,并大胆尝试与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
最终他建议,以关注时代与行业的变化坦然面对建筑设计行业的不确定性。
张之扬
《局内小项目》
iNgAmE Office 局内设计
摄影©袁小宜
局内设计方案概念与亮点
1.体验式建筑:将登山架空人行步道与建筑交织成为一个整体,建筑不仅仅是一个从空中观赏的标志物,更重要的是能够营造一条路径,让将来的使用者可以体验其空间的变化,例如一个观者从山下沿架空步道上行,进入建筑的首层入口,可以直接到达米其林餐厅及其他的公共活动设施,也可以继续沿着坡道徐徐上升,跌落的水池逐步向他呈现;再往上走,则置身于无边际水池上空,观赏其空灵效果;转弯继续上行,可以到达二层的连廊进入1000平米的餐厅;从首层沿着环形步道向下,到达悬浮建筑主体的底部,直接来到沿地形而建造的户外剧场观众席;也可乘坐垂直电梯直达地下,通过一条隐秘幽暗的通道直接进入艺术长廊,或者禅意修冥想空间。这些空间如同一条很像的潜望镜,当观众直接带到通往光明的身体外侧,
2.有机生长于山体的建筑:建筑由各种不同的几何形式构成,最大程度保留地形地貌的特点,似乎是从土地中生长而出,充分体现尊重自然的归隐气质。
3.流线设计:在动线组织上,充分考虑了车行、步行、人流的方便。车行道路首先穿越二期酒店的门厅,顺利到达体建筑的屋顶水池;利用圆形公共餐厅的底部与人行步道的底部形成自然的架空遮雨的落客区,客人可直接拖到楼梯,向下进入到主体建筑内部。
4.仪式与休闲(制造网红的要素):“丹景天驰”主体建筑具有高度的仪式感,空间灵动而轻盈,精致而尺度宜人,呈现出一种“出世”而精致的科技感与未来感。与此同时,外围沿着山地放置一些独立的小型建筑空间,既有下部的露天剧院,也有嵌入在山体之内的画廊、健身房,以及冥想空间,这些空间都以一种跟自然融合的方式归隐而低调,为来访的打卡者提供一自然的回归感,两种体验形成强烈的反差,会产生高度的话题性。
 整体鸟瞰
 空中泳池
 空中餐厅
 露天剧场

《全至分享》
墨照建筑设计事务所
曾冠生
摄影©袁小宜
全至科技创新园
全至科技创新园地处沙井街道后亭社区,其前身为茅洲山工业园,2011年转型为全至科技创新园。
园区按照“厂房+写字楼”的复合标准建设23层的科创大厦,定位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的工业空间。本项目的立面改造设计策略,则是从功能升级和人性尺度着手,不论是开放的立面窗洞和挑台、律动变化的单元立面格子体系还是凹凸有致的商业平面布局,都力图创造低碳、舒适和尺度宜人的绿色人性空间。不仅如此,各个公共功能空间的植入,丰富了园区并带动园区的活力:种植体验、生活美学、艺术空间、有机厨房和运动健身,同时这些公共功能也建立更多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全至科技创新园——佳公寓
 全至科技创新园——籽舍种植平台
 全至科技创新园——会所
 全至科技创新园——生活美学馆
 全至科技创新园——至美术馆

朱翌友
《双环》
深圳市立方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摄影©袁小宜
大浪文体中心
方案主要围绕着建筑与城市的联系和使用场景深入探讨,旨在设计一个可以融入大众生活的公共场所。用草地和坡地来削减体量,衔接高差。抬高的平台规划为艺术展区、实验剧场、有机花园等主题场所,同时也是相应室内场馆功能的室外延伸。
通过把体育中心的户外、户内场馆进行叠置,化解大体量。对于各功能单元,综合运用水平并置、垂直叠加、交互嵌套等手法,在各场馆的水平、竖向间拉出“缝隙”,形成开放空间。各场馆既能相对独立运营,又通过公共空间、公共交通等组合成整体。
碳云大厦
项目位于深圳湾超级湾总部基地,北侧尽览华侨城湿地人工湖,西侧紧邻深圳湾景观中心轴平台,然而周边高层林立,并且还有200M的限高,使建筑个性的实现成为挑战。
通过研究碳云的企业文化及理念,抓取出健康之环的设计理念,将环的概念落实在建筑形体,功能分布,及室内空间。将不同的功能区连接一起形成一个联合办公体系,通过设计解读体验、大数据和人类紧密相连。
基本布局为两座大厦,一为总部办公大楼,二为专家公寓。并运用环的理念,对空间经行扭动,很好的回应了城市周边的环境。经过甲方多次的交流,设计师给予了5000平方米的放开式的标准层,使用率达到了80%。随着建筑高度的变化,上方建筑分成两个800平方米的标准层,作为专家公寓。

《建筑乌托邦》
一乘建筑事务所
张 博
摄影©袁小宜
建筑师张博分享了一乘建筑事务所最近所作的项目,并谈到“这一年,工作和生活需要同样的努力”。
生活上的用心,带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工作上,一乘继续保持在十人左右的规模,一年完成不超过五个作品。在项目的选择中,力求内容上实现差异化,从城市公共空间到概念装置,从几十平米的店铺到几万方的建筑改造,积累了大量和系统的落地经验。
2018年,一乘针对城市空间和存量物业的持续研究,也获得了一些实践机会。燕晗高地这个作品正是其中的一个,作为一个文化类综合空间,它的内容涵盖了城市展厅、画廊、剧场、艺术商店、和书店等,这个项目将于1月份正式启幕。以”对话的概念“为题的建筑成果展也将在本案的四楼城市展厅举行,这将是一乘第一次在自己的作品里办建筑作品展。
2018年,我们结缘了一乘的第一位设计合伙人,成立了质乘工坊这个专注于施工的团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可以继续保持对设计的热爱,保持专注和思考。
华侨城燕晗高地建筑改造
茶饮X城市公共空间
深圳万象新天地城品生活 MICARTSY旗舰店
2018深圳设计周主题展"设计的可能"空间设计
一叶宅

城市设计节美好玉田城中村C1广场概念设计

蛇口赤湾ABC亚洲自行车厂房(结合原有厂房的构建如何跟新方案产生关系)
朱雄毅
《大小东西》
悉地国际•东西影工作室
摄影©袁小宜
中国风投大厦建筑工程设计
项目位于前海桂湾片区,紧邻城市主干道并有城市景观带。对应这样周边坏境,设计希望尽可能多的通向城市景观带。所以在片区的规划设计时,利用交通流线的设计,引导人们跟周边的绿植带发生关系。
同时为了在方案中体现出项目高密度区域与周边低密度区域的呼应,相对放大了中间的绿化带,使其成为公共地带,目的为了提供人们进行活动交流的场所,并设计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际线。
希望通过这些设计手段能让项目成为该片区的中心区域。内部空间采用架空的手法,并通过小尺度的设计跟人发生不同程度的关系。而在建筑单体中,通过切开、扭转等建筑手法,使建筑跟片区规划中间的绿化带发生关系。
河源发昌村社区中心
项目位于河源区紫金县发昌村,周边地块多为村宅和农田,地块大致呈梯形,中间被东西向村路横穿划分为南北两块。基地西南侧有小河,竹林密布;西北侧有山景;南侧现状为荒地,地势平坦。
我们把南北地块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南侧、东侧设砖砌矮墙,向西北侧山体打开,形成场地空间界定。东北侧场地考虑东侧主要活动为流动电影放映等多功能活动。主体建筑置于西南侧,置于60公分的架空地板上,通过4×4米跨柱网的正交框架撑起斜屋面,北向高侧窗采光,屋面出挑1.5米开敞外廊挑檐空间,形成场地覆盖。主体结构为钢木结构,除了面向北侧村路一层外墙为青砖砌筑,其余均为玻璃木框门扇填充。室内空间划分灵活,适应未来使用需求的不确定性。

好嗨哟!
中场花絮&建筑师俯卧撑PK
为了显示建筑师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中场茶歇时,由建筑师冯果川主持开展了格外激烈的“健身比赛”,参与分享的嘉宾以及现场观众以俯卧撑等方式进行了体能PK,并为胜出者进行了颁奖。
做建筑之余不忘锻炼,拥有强壮体魄和乐观心态是做设计的基础啊!
发起/组织:张莉
策划/主持:沈驰/朱雄毅/冯果川
承办: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媒体:深圳市观筑建筑发展交流中心
点击阅读原文
可观看沙龙视频
采编 | Tofu、Roxy
摄影| 袁小宜、李天雄
审核| 观小筑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