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交流.思考
《设计·互视》是深圳一群活跃的建筑师自行发起的设计沙龙,迄今举办至第四届。主要目的是分享大家在本年度内有新意、有想法、多元化的设计作品,交换创作经验、分享思考心得。
2020年1月11日下午,第四届《设计·互视》在南山区劲嘉科技大厦 (悉地国际) 3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18位设计师为在坐的听众带来了一年一度的分享盛宴。
下面,ATU观筑将带您重新回味这次讲座,再现18位设计师分享的精彩内容。
发起者的话
第四届《设计·互视》论坛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应该说,这是历届活动中呈现内容最丰富、作品形式最多样、演讲者个性跨度最大的一次。
五个半小时的论坛不但展示了深圳建筑设计界的中坚力量,也宣告了新生代建筑师锐利、多元的发展态势。
这让我们再次确定了活动的意义所在:“设计”是载体,“互视”是核心——彼此看见,才能互促共生。愿2020年一切更好!
——张莉、沈驰、朱雄毅、冯果川
发起人从左到右:张莉、沈驰、朱雄毅、冯果川
傅卓恒
(深总院.界工作室)
分享主题
《下探溶洞,上拾天阶》
前海公共空间国际竞赛反映了城市管理者对开放空间的观念从景观向城市综合要素转变。界工作室代表深圳建筑总院,与荷兰LOLA、深圳蕾奥组成设计联合体,中标并获得项目委托。
项目中的一个片段,地下空间和跨街公园组合——连通地铁9号线前湾站与桂湾河公园的 “溶洞天阶”,是界工作室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室内化的一次尝试。200米长、28米宽、9米高的地下穹拱无柱空间和G11跨街公园,将兼容未来该片区日常生活和城市事件。
设计提取原型空间“溶洞”的意向容纳公众多样性活动,大台阶连接跨街公园强调了仪式感与事件性。
王晶晶     
(一乘建筑)     
分享主题
《一个老社区的9㎡》
这是一个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一部分老旧的公共空间被现代文明(如停车)所挤压。在一个90年代的老社区里,我们有机会介入一个只有9平米的生活杂货店铺的改造,希望通过设计为老社区增添一处可公共交流的空间。
门头模型
主要的策略是通过对店铺门头展开光线和空间的设计,从而实现店铺前区公共空间的营造。
店铺剖面
经过设计后的店铺,在店长的用心经营下,开始为老社区的居民提供一处可以交流、停顿、放慢节奏的公共空间。
改造后立面
在夜幕降临时,灯光与前导空间为社区的街道增添了一点温度。
货架设计
由于项目的空间和造价都有限,所以对内部家具采用了整体设计的方式。货架由金属方通与亚克力组成,并从货架体系中生长出小型对座形成休息区。
吴林寿     
(WAU建筑事务所)     
分享主题
《年度工作报告》
吴林寿以流水账形式盘点事务所的项目情况,时长6分钟的简报是为数不多的可了解该事务所近况的渠道,全场反响热烈。
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结了两种类型项目不可接:1,与甲方或使用者沟通不直接的项目;2,甲方只要求服务态度而对设计创意无视的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合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战长恒
中国轻纺城时尚发布剧场
©夏至
中山联友家具园区
©WAU建筑事务所
刘 珩     
(南沙原创)     
    分享主题
      《 无 界 之 城 》
通常理解的基础设施, 例如水源、污水处理、交通等,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支撑着我们日常的城市生活,另一方面也占据了城市中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
随着可利用土地越来越稀缺,城市和公众如何能够从这些基础设施的日常生产中受益, 这种受益不仅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功能性使用,而是更多地让这些基础设施成为城市日常的公共体验和教育场所,换言之,常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公共建筑或者公共空间。
如何让原本常规的基础设施设计超越工程学的范畴,有更多公共性、社会性、美学甚至精神范畴的追求,成为了南沙原创近几年思考和探索的设计方向。
我们的2019年依然是这样的一年, 坚持本体、探索未知、不忘初心、力求完美,我们永远在路上 …
《地表的记忆》- 2019 UABB宝安分展场观念景观。
在原河涌箱涵的场地上重新植入一条L 200m x W16m新”河涌”
(南沙原创)
罗 琦     
(物 言 建 筑)     
分享主题
《隐于街区的小世界》
工作室名为物言,简言之——造物为言。希望通过建筑空间营造新的小世界。以《隐于街区的小世界》为题,介绍了两个隐藏在深圳南山区蛇口街道的小项目,希望为这个城市街区的人们提供心灵之所,注重人的感知与体验。
一个是来自于民间的自发项目《帐幕》,利用自然光与体验路径的氛围营造打造一个与外部世界形成反差感的音乐与精神空间。
《帐幕》
另一个项目是来自街道社区的党群图书馆,用地位置深藏于建筑裙房的内部,完全无自然光。于是设计反其道行之,强化 “内部的内部”空间,让人探索发现并停留其中。在原有封闭空间内,用新建的钢结构和书架作为二次围合,人们必须经由外围展廊探索发现才能抵达真正的内核。对于纯人工光源也有宜人的设计处理。

社区图书馆-1
社区图书馆-2
张 烁     
(SURE Design)     
分享主题
《在二维和三维之间》
张烁分享的内容为他们作为从建筑师转行的平面设计师,在讲座中,他们希望用一些线索来贯穿5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试图在阐述平面图形与空间相互交织时,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
他们以平面的设计方式和语汇重新介入到建筑空间中,产生了一种从二维到三维结合的状态。以新的设计方式在阐述着对平面和空间的复合理解。
杨 洋     
(华汇设计)     
分享主题
《本 来 的 样 子》
建筑最初从何而来?最终又将成为谁脑海中的样子?通过三个小型公共项目,代入其对建筑本来样子的思考。
莲花山山顶公共卫生间作为深圳公厕革命的示范项目,以谦虚的姿态融入自然,同时充分利用基地景观资源,引景入室,凸显公园公厕的景观属性和生态属性。
北山栖鸢莲花山山顶公共卫生间
在另外两个展示中心项目中,试图剥离风格化的建筑语汇,引入自然与静谧,回归到建筑构成的本源。或以制式规律与递进关系下的平行时空诠释中国古人“流动时空”的观念,或以海外仙山山脚一隅,一叶扁舟停靠在书斋旁的场景营造,借喻归隐泉林、清心自好的惬意生活状态。
渔隐蓬瀛青岛华润西海岸展示中心
以无色之色、无形之形、无用之用寻求人们内心深处的自在之境,是对现今过度精致化、同质化的展示中心的一种反思,正如古人所说: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也许,去附存本,居微抱朴,将指引我们更多的放下自我,拨开浮华,发现建筑的本来的样子。

平行时空融创北方区域展示中心竞赛
王照明     
(悉地.东西影)     
分享主题
《无 问 东 西》
无问东西是告诉自己,职业之路何其漫长,在顺境中则不忘初心,值逆境下更当砥砺前行。在当下的建筑实践环境里,普通民众对城市、建筑及空间已经建立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建筑师的角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职业面孔,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用更普世的语言和更贴近生活的视角去解决众所周知的问题。
桂园中学改扩建项目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东西影将持续关注城市中密度提升带来的延展问题,如何系统性、结构性的释放公共空间,促进公共活力,改善空间体验,在场所中发掘差异性,在反复修正的过程中寻找适合的应对方策。
对特定类型建筑持续实践的同时,研究其在城市中的演变趋势和操作方法,呈现建筑与城市融合过程中有趣而多变的状态。
湾区产业投资大厦
钟 乔     
(筑博.联合公设)     
分享主题
《已 建 与 在 建》
来自筑博联合公设的建筑师钟乔分享了两个分别在2019年建成使用和在建的公建项目。
佛山三水文化综合体,延续了联合公设一直以来坚守的社会公共性原则,更大程度的开放性和可停留性让建筑为更广泛的市民提供使用的可能。并巧妙的通过形体上的“分”与“合”的关系同时满足了政府官员和城市市井生活的真实需求。
佛山三水文化综合体
而谈到正在建设的深圳贝赛思国际学校深圳总部的项目,经过细致广泛的社会调研,建筑的广泛开放性原则却受到当今社会体制和法制现实的制约和挑战,“中小学校园的开放”成为设计的伪命题,于是他们通过一所以内向型空间设计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国际学校来重新审视建筑的社会公共性限度,保护在广泛社会政治条件影响下的多元教育方向,探讨建筑的社会背景对公共建筑更深层的影响,开放并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深圳贝赛思国际学校深圳总部
张之杨     
(局 内 设 计)     
         分享主题
            《 任 性 》
2019年初遇到一个项目,在河北崇礼的滑雪中心山顶建一个集合酒店、餐饮、会议功能的会务中心。由于被场地吸引,我们从2月到5月做了7轮方案才联系甲方,甲方表示被我们无偿劳动、全身投入的精神所感动,要求与我们签订设计合同。
也许是因为过于投入,我对于场地持续的思考无法停止,6到9月又将方案彻底推翻,经过两三轮的尝试,终于找到更加符合场地关系、且在建筑学上更有价值的新方案。但甲方看了新方案完全懵圈了,说更喜欢原来的方案。由于我的坚持,我们丢掉了这个合同和委托。
2019年确实是我最任性的一年。但是这也让我开始思考建筑实践的终极价值:不论是甲方还是建筑师,应该共同成就优秀的作品。如果仅仅为了让业主满意或拿到合同而选择一个折衷品,代价却是建筑师宝贵的三到四年,真的有意义吗?
徐昀超     
(深总院.本原)     
      分享主题
      《有 用 没 用》
“有用没用?”,是建筑师面对甲方或客户时,最经常被追问的话。我们选取了今年这个词儿被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项目。
第一个是建成的大学校园,坐落在闽南地区的海边湿地。指标外的空中游廊体系将整个校园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成了师生们的最爱。
大学校园
第二个是在建的社区中心,在城中村的村头空地。计划外的共享平台和大沙坑儿将成为村中老少的新聚点儿。
社区中心
第三个是将建的小幼儿园。有点浪费的四个拱顶给未来的园方和孩子们争取到更多的空间与想象。
幼儿园
其实,有用还是没用,没必要纠结,答案取决于做事的目的与使用的效果。查理·芒格有句话很有启发:当你手里拿着锤子时,很容易看啥都是钉子。而面对现实的世界,你要做的是避免只是成为一把锤子
何宛余     
(小 库 科 技)     
分享主题
《我们的未来何去何从》
AI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了,并将以更快的速度渗透和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小库通过识别、评估、重构和设计这四个维度来实现AI的落地应用。
识别是认知特征的第一步,协助我们进行建筑分析与城市研究,比如我们连续两年在同济工作坊上的课题——图像风格识别和图像聚类模型。评估是对设计的评估与筛选,以达到需求的质量输出。
重构是从学习到重构的新物体,我们通过AI的学习能力,提炼出其内在逻辑,形成设计领域的新知识图谱。
小库研究:AI自动生成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正在展出的 2019“深双”主展馆,小库的 AI-chitect 互动装置通过输入建筑线条或轮廓实时生成建筑图案,实现人与 AI 一起创作。
最后一个维度—设计是通过小库人工智能设计云平台来实现落地,输入基础参数,快速生成符合设计规范的建筑方案。
小库人工智能设计云平台
胡 铮     
(悉地.境工作室)     
          分享主题
          《境 画》
境工作室一向强调建造的重要性,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建造技术,才能够将思想和情感落实到具体的物质存在上。将持久、精确的物质形式作为建筑终极存在的想法,引导我们坚信,只有回到建筑本身,而不是在建筑学之外寻找,才能创造出持久永恒、打动人心的建筑作品。
在本次讲座中,我带来了三个方案阶段的设计作品:梅纽因音乐学校、南湖当代艺术中心和宏泰金融大厦。试图说明,如何在建筑学自身的框架内寻求创造的可能,也就是说,通过空间、结构、形式的整合,与场地、功能进行积极互动,实现既单纯又丰富、既自足又融合的效果。
梅纽因音乐学校
南湖当代艺术中心
宏泰金融大厦
黄 伋     
yellow and blue atelier)     
分享主题
《现代生活的画家》
yellow and blue atelier主持建筑师黄伋以“现代生活的画家”为题分享了他的两个项目。
D艺术馆是他们的一个位于深圳的改造项目,建筑师试图在方案中展现他对于日常生活和都市空间里的碎片化的真实感的体验与思考。
这些不同的片段式的情绪与感受被转译成为不同的空间形式,并置于原有的空间框架之内,让人们在建筑内部活动的同时也是在不同的情绪空间之间穿行,从而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
“作为隐喻的零件”是黄伋与其合伙人杨志德在2019年深港双年展主展场的参展作品。这件长9米宽4.05米的大型装置综合性的表达了他们以零件为载体的对“建筑与艺术”和“个体与都市”的多种思考。
其中多层次的隐喻被四张图像一一呈现出来。
四张图像和配有的文字一起与实体装置之间产生出多重意义的震荡,期待着观者近距离地体验。
张建蘅     
(JS建筑事务所)  
  分享主题
   《 几 处 院 子 》
无我和无形,是JS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的实践。
郑州企业会所,全然是一个“自闭”的建筑,屏蔽周边的长期施工环境,在一个工棚边临时用地建立桃花源。方块是唯一的构成元素,实体如洞穴,虚空是庭院。自山门入,引廊强烈的秩序感是对客人精神的敲醒和情绪的净化。进入中庭廓然开朗;游廊极其轻巧化空间于无形;茶室和接待厅坚实蹉跌的体量界定庭院,人在室内如置身游园。
郑州企业会所
平遥天鹭湖文化交流中心,舍弃原建宏大入口,侧面另辟新径,以庭院作为前置体验,新入口朝向汾河,作水之隐喻。景观采用汾河上游之河石覆盖原入口大台阶,以旱景给人水的想象。转入前院,河石铺垫的太极池随风向水雾分置形成阴阳面,是动态的艺术装置。来自山西古刹的佛像基座形态、石窟壁画的色彩组合、加以周边的风土的收集,汇聚而成的改造建筑,与环境浑然一体。
天鹭湖文化交流中心
天鹭湖文化交流中心
张凌飞     
(同济人建筑设计)     
分享主题
《云 端 的 梦 想》
项目位于马来西亚著名的旅游和避暑胜地-云顶(GentingHighlands)以南约5公里,山峦重叠,林木苍翠。由香港IBN集团投资建造的超五星级高端酒店公寓,在海拔820米山谷中云雾环绕的蓬莱仙阁。
项目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让每一位团队的建筑师都能感受到山风、朵云、阳光、山林、溪水...无限的自然之美。这也是深圳TJA方案设计团队最初构思的起源,同时也提出依山就谷,将“易经、国学、风水”文化引入规划空间设计,形成了“依云,伴山,落谷。藏风,聚气,得水”的设计主题。期望能达到--源于自然,回归自然
在建筑平面上采用“叶”和“蝶”形态,看似自由的布局与被环绕的中间商业综合体,形成“蝶舞双鱼”诗意画卷
在每双栋塔楼均设计有不同高度的独立开放式空中健康中心和无边际泳池,畅游在晨雾流云中漂浮的天池中,犹如身处天宫仙境,同时每户的私家曲线阳台可以饱览山林美景。
场地地形高差达60m,通过梯田式的布局将2900余辆车位设置于地下5层车库,同时采用分层立体交通连接外部道路。
建筑师:张凌飞、秦英、欧召润、李新华、
周浩、赵小明、姜本印、陶强
陈丹平    
(厘 米 制 造)     
    分享主题
     《公 园 礼 盒》
厘米制造最新完成的“公园礼盒”项目位于河源客家公园的儿童游乐园区。基地三面分别为摩天轮,过山车等娱乐器械设施,临道路有近1.2米的高差。
我们的设计将建筑体量面向道路的广场悬挑,以简洁规整的方盒子体块来回应周边现状,体块内凹部分的微庭院,台阶步道,可开启的金属拉伸网窗等局部保持与周围环境、游乐器械的呼应及密切的互动,强调一种整体性的表达。
公园礼盒-1
这种表达无论在色彩上还是体量上与周边建筑都存在差异,差异并没有让建筑孤立,反而这个轻盈材料所覆盖的金属建筑跟整个园区融为一体,这个橙色盒子的空间为园区提供甜点,饮品,雪糕等售卖服务功能,也满足游客停留,休憩,观景活动。
公园礼盒-2
公园礼盒-3
赵守林     
(炎黄建筑)     
分享主题
《乡村非主流实践》
中国拥有最广袤的乡村和最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土壤,“炎黄建筑师事务所”十年一日致力于这方热土上的创作实践:
位于云南红河州世遗“哈尼梯田”景区的民宿——“云之蔚”酒店,民众眼中的“主流”(传统、守旧)老房子被以“非主流”(前卫、国际)的手法加以演绎,并无痕融入原生态村落和自然环境——全金属骨架和仿木色铝合金“茅草”构筑了纯几何造型的新生代哈尼族“蘑菇房”,复古的木材、夯土砖等原生态材料被以现代抽象的构成呈现……建筑与场地互为你我、相互成就。
广东梅州平远县石正镇“客家文化中心”(暨乡村图书馆),位于雄伟的南台山景区南麓、毗邻十里水乡,是一座1800平方米的全开放式的公共建筑;建筑师拓取了传统“客家大围”的结构脉络,和“石眉杆”等造型元素,利用“漂浮的杏坛”等构筑手法与南台山和传统围屋产生时空对话,生成能够传承传统乡村生活方式、弘扬场所精神的“河流都市主义”圣殿……
活动临近尾声,守林以“被建筑耽误的漫画家”身份,和大家分享了近四年来基于“设计.互视”活动平台创作的各位建筑大咖漫画秀,继续燃烧全场热情,把活动推向高潮!
特别花絮
熟悉《设计·互视》沙龙的老朋友都知道,每一届的沙龙现场都有一些特备的中场健身活动,今年也不例外。
依旧秉承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建筑师的宗旨,中场茶歇时,一场别开生面的建筑师“拔河比赛”激烈展开,快来看看我们从现场带来的特别花絮吧。
本次沙龙会场座无虚席,现场观众们或坐或站,沉浸在一场真诚、热情、创新的行业聚会中,也深刻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建筑师的热情。
-END-
采编 | Medea
摄影 | 袁小宜
审核 | 观小筑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