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于中旻   (JAMES C M YU)
来源/ www.AboutBible.net
编辑排版随手君(ID:suishouchuanfuyinjun)
明熹宗天启五年 (A.D.1625) ,在西安附近掘得一古碑,碑额书“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景教在华传播的记录。这碑是唐德宗建中二年元月七日(A.D. 781年二月四日) 所立,大秦寺僧景淨 (Adam) 述,吕秀岩书,碑文汉字有一千九百多字,并刻有六十八个波斯僧名;此碑经湮没八个多世纪,字迹仍清晰可辨,是景教在华的主要记录。
景教是来自波斯的基督教一支,亦称聂斯託利教。其创始人 Nestorius (c.late 4th cen.-c.451),曾为君士坦丁堡主教,深为皇帝 Theodosius II 所器重。后来因为有人拒绝承认马利亚为 Theotokos (上帝之母), 因基督的神性不是由马利亚而来,所以不能尊崇为“上帝之母”,如同人类关係的父母观念;后来演变成对于基督神人二性的争论。在431年的以弗所大公会议中,被定为异端。聂斯託利本人被放逐。但其教训在波斯等地继续流行。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A.D.627-649),由于涉及残酷宫廷斗争的罪咎记忆,寻求各种宗教。其为人和圣经中的波斯王古列 (Cyrus) 不无相似,对各宗教採取容忍。景教派遣的教士阿罗本,于贞观九年 (A.D. 635) 来到中国。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记载:他“占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险”,抵达长安,太宗皇帝派宰相房玄龄至西郊“宾迎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闱,深知正真,特令传授”。至贞观十二年,秋七月,皇帝更特别下诏书说:“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详其教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济物利人,宜行天下”。并且拨款建寺(教堂),甚为支持,一时颇为兴盛。
虽然当时的译经,难以充分传达原义,却得一些人欣赏,而称为“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是说知道圣道的简要,不是重複,而使人得知真理。这比不明真道的人,任意轻侮圣经的态度好得多了。
碑文中有这样的记载,表明其对于基要真理的认识:说到人犯罪堕落,崇拜偶像,或靠自己的功德,行了善事,就夸伐向人骄傲。“我三一景尊弥施诃,戢隐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庆,室女诞圣于大秦;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来贡。”这是说,他们接受了三一真神的道理,承认“弥施诃”(弥赛亚)隐藏原来的荣耀,成为肉身同人一样,降世代赎;有天使宣告,从童贞女生而诞生。“大秦”是指波斯以西的地方;更直接把朝拜圣婴的博士们,说为从波斯去的。后说到:“亭午昇真”是主耶稣的復活升天;“经留廿七部”,是新约的二十七卷。并且记载:“七日一荐”,是说到那时也是每週有主日聚集敬拜。但他们对十字架的道理知道多少呢?碑文说:“判十字以定四方,鼓元风而生二气”:不仅望文生义,更看见十字,就以为是定四方,而没有说到救主受死赎罪的真理;又把圣灵称为“元风”。
中国所传播的景教,有的地方与原来的信仰相差甚远,几乎可说面目全非。为了适应当地文化,为了儘量讨好朝廷,不惜牺牲真理,与异教溷合,甚至可能要争宠。就如欢迎景教来华的唐太宗,于景教传来的前六年,即贞观三年,差遣玄奘去印度取经,就是小说所载的“唐三藏”;于贞观十九年返长安,受到盛大的欢迎。
唐太宗李世民崩逝,景教碑记为:“青驾西升”,当然是佛教语词;他们把皇帝的御像画在教堂牆壁上:“将帝写真转摸寺壁。天姿泛彩,英朗景门;圣迹腾祥,永辉法界。为了讨好皇帝,把他的像弄成偶像,装饰堂中,当作是荣耀,可谓卑贱之极。
嗣位的高宗,封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并“于诸州各置景寺”(景教教堂)。景教在全国兴盛起来,“法流十道国幅元休,寺满百城,家殷景福”。但当时在景教,佛教之外,还有本土的道教,因为道教徒拉上了道家创始人李耳作招牌,跟唐朝的皇帝同宗,道教成了皇帝的宗族宗教;唐高宗于乾封元年 (A.D. 666),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而这些都成了碰不得的“圣牛”;景教也需要这几位皇帝的大力支持。
以后从武后则天皇帝,到睿宗 (A.D. 683-712),约三十年间,政局变迁,景教也不会得意,大概颇有一段时候,“法栋桡,道石倾”,是说凄凉景况。
到玄宗皇帝,诏令宁国等五王子,修復景教堂寺,外表更加辉煌壮丽。“天宝初,令大将军高力士,送五圣写真寺内安置”。大概是五位王子,每人捧一幅“圣像”:“五圣写真”即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的遗像,都安置在寺内,彷佛教堂就是他们的家庙,少不得会烧香并隆重礼拜。寺既然是官家造的,皇帝愿弄些偶像点缀崇拜,谁敢说不愿?因此,得到皇帝御笔写的金字招牌:“天题寺牓,额载龙书”!是多大的光荣!
代宗皇帝还会庆祝圣诞节呢!“每于诞降之辰,赐天香以告成功,颁御馔以光景众”。“景众”就是景教徒众,大家自然会皆大欢喜。景教碑就颂扬历代皇帝的恩德。
当时的政教关係是如此密切。
景教士对于讨伐安史之乱,倒还颇有贡献;当时,兵荒马乱,社会凋敝,人民生计困苦不堪,景教中人并作过社会救济事业:
大施主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试殿中监赐紫袈裟僧伊斯,和而好惠,闻道勤行;远自王舍之城,聿来中夏,术高三代,艺俜十全,始效节于丹庭,乃策名于王帐。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公子仪,初摠戎于朔方也,肃宗俾之从迈,虽见亲于卧内,不自异于行间;为公爪牙,作军耳目。能散禄赐,不积于家;献临恩之颇黎,布憩之金罽。或仍其旧寺,或重广法堂;崇饰廊宇,如翬斯飞;更效景门,依人施利。每岁集四寺僧众,虔事精供,备诸五旬,馁者来而饫之,寒者来而衣之,病者疗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清节达姿,未闻斯美;白衣景士,今见其人。愿刻洪碑,以扬休烈。
景教碑的记载的“大秦”,据说,是指波斯以西包括巴勒斯坦,也有以为是罗马帝国;但其所描述的模煳印象,却是神话般的极乐世界,说成不似人间的乐园:
案西域图记及汉魏史策,大秦国南通珊瑚之海,北极众宝之山,西望仙境花林,东接长风弱水,其土出火綄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璧;俗无寇盗,人有乐康。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字广阔,文物昌明。
在信仰上妥协,要求取当权者的欢喜,是景教不顾原则的唯一原则。为了得皇家的恩惠,就不传讲人的罪,也就没有悔改赦罪和救恩;只顾外面的扩展,教堂增加,却不管得救重生的真信徒。没有根的工作,自然经不起风暴。当权者能给你恩惠,在某一时候,也能够摧毁你。唐武宗时,道士赵归真向皇帝进言,痛抑佛教,结果,会昌五年(845年),下诏“毁天下佛寺,勒令僧尼还俗”;称为“会昌灭法之年”,取法佛教,仰望官方的景教,也连带受池鱼之殃,在取缔之列,而一蹶不能復振。
不过,中国佛教注重译经及文字事工,禅宗虽然说不立文字,但以后禅学的文字影响更广。佛教于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国,东汉桓灵间即开始译经;大翻译家鸠罗摩什 (A.D. 336-409) 来华,主要是为了翻译事业。因此,他们已有相当的文字传播根基;后来,更以“变文”(散文和诗溷合的通俗说教方式),小说,传扬宗教信仰。
景教来华后,在翻译技术上也受他们的影响,甚或借助于佛教徒。如:弥赛亚成为“三一分身景尊弥施诃”;耶和华是“三一妙身阿罗诃”;撒但则作“娑殚”;主日敬拜叫“七日一荐”;教堂称“寺”;教士则称为“僧”。至于“景尊”则是基督,所以“景淨”等名,是彷照佛教僧姓“释”,景教徒也姓“景”了。学者以为景淨其人精通汉文,并所撰碑文的语词典故,多处出于易经,诗经,春秋,及四书,史书,诸子。以他们同官方关係的密切,其语文程度,自然该是可能的。虽然,初译一种新语文,有不可避免的困难,但其借用许多佛道语词,到使人莫辨是不是佛道教变种的程度,是不幸的事实;以至宣教士称为“僧”,还有甚话好说?而且在表面的兴盛:“寺满百城”,风光之极,但似乎仍没有本地的传道人,更不必说华人宣教士了。推想大概是有花无果。遭受三武迫害后的佛教,还得以復苏;景教则连根也枯乾了,距得意的立碑,还不到半个世纪。
综观景教在华二百馀年,由盛而衰,所留给我们的,是重大的教训:逢迎王室,依附权贵,与政治势力结合,而没有靠圣灵能力,更新生命,更不要谈重建文化了;有教堂而缺少信众,没有得着灵魂的永远果子,在人民中间扎根,用真理栽培浇灌,自然不是宣教的正当策略。牺牲信仰,仰望官方恩惠,真是贪近昧远,讨人喜悦,得一时小利,而不能得神喜悦,要付出多重的代价!经过那麽长久的时间,在华人眼中,佛教的洋和尚,与景教的洋和尚,自然难以分辨其不同。至于忽略文字事工,尤其是不可补偿的损失。
在蒙古,景教称为也里可温教,意思是蒙福之人,一度甚受尊崇,皇太后也成了信徒,成吉思汗并曾诏令对其教士加以礼遇。不过,到入华以后,仍然被当作外来宗教,未能深入民间。
以后到十九世纪,更正教宣教士来华,自然是进步了,但仍然是扎根未深。而且即使到了晚近,牧师们还是想尽方法攀援,往上爬,热心作宫廷太监神学家,出卖真理,依附官方,不敢指责罪恶,对于贪汙腐败,噤若寒蝉,跟景教并无多大不同。幸赖主的恩典,经历狂风暴雨后,总算是在中国灾难的土地上滋生繁荣了。只是盼望华人信徒不要自满,要接受历史的教训,从以往的错误学习,传扬圣经真理,为主發光。
历史文章
今日经文
点击图片,可保存,可转发
随手传福音,始于2013年4月7日。
7年时间,总有一篇文章,给你带来爱与希望。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Paypal:[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