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能杰
现任《母基金周刊》创始合伙人兼CEO,商业思想类畅销书《新商业图景》作者。曾任和君集团合伙人。
今年是公司两周年,正处在“2.0”迭代的临界点。
“二”在哲学里代表对立统一,是大部分人认知世界的底层逻辑。大部分人情况通过“二分法”理解世界:阴阳、内外、你我、上下等等。
在《易经》十二消息卦的第二卦是临卦,“临”又指“面临”,展示面对各种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序卦传”云:“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发生事端,面临挑战,应当紧紧抓住良好机遇果断地决策,积极参与、行动,然后才大有发展,但也不可就此满足,时运会很快消失,要不断开拓新领域。
今天从二元对立和边界的角度,聊聊行业面临哪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如何面对。

一、全球2.0:中美的边界

 “环球同此凉热”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所有组织和公司要在某个“时空”(时代和地域)里面创造自身价值。现在所处的这个“时空”,最大的变量是这两个圈的交互——中美关系。
全球化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750年到1950年之间的200年,由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推动,欧洲强国主导的“殖民全球化”时代。这200年里,欧洲强国借助工业革命的发展,占领新大陆,旗子插到的地方就是我的地盘,然后殖民统治。当时全球金融的中心是在英国伦敦,全球技术创新的中心在德国。
第二次全球化在二战之后启动,美国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金融体系,用美元主导了国际贸易。用全球最顶尖的制造的能力和商品化、品牌化的能力,通过全球贸易输出到全球。世界性组织其实都在美国,世贸组织、世界银行都产生于这个历史时期。过去的几十年是美国主导的世界,以华尔街为核心的金融中心替代伦敦,以硅谷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中心替代德国。这两个引擎让美国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把其它国家远远甩在后面。
而现在,世界格局正在渐渐产生新的变化。经过几轮周期的洗礼,全球治理从200多个国家变成20个国家主导的G20会议,现在变成“G2”,今年G20会议中,全球最关注、最大看点特朗普跟习近平会面。(“G2”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在国际关系研究学者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中美博弈可能是一代人的事情,绝对不是三五年的事情,要打持久战,是持续的过程。这里面包含了:
1)中国模式和美国模式的博弈,在一带一路,非洲的模式输出;
2)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的博弈,我刚才讲到之前全球这些冠以世界的名称的组织机构都在美国,现在我们自己要搞上合组织、东盟、南南,要形成新的共识;
3)东方文明跟西方文明的博弈。
4)普通法和大陆法的博弈,最近香港问题的导火索关于立法。深圳前海有设置双边特别法庭做试点。
中国现在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在博弈中获得主动权。
比如,金融话语权,刚才讲到金融话语权从伦敦到美国,现在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推科创板,建立石油交易所,很多的事情背后是中国要在金融上面有自己的话语权。
比如,技术创新话语权,以前是德国或者美国,中国推出制造2025,千人计划,力挺华为等等。
比如,贸易生态话语权。“一带一路”就是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国想要构建的新的贸易、金融以及在技术上面的输出的网络。
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连在一起,所有的人和业务都在这个大的力量的博弈、扭曲、冲撞之中生存,要对这个大的力量有感知,这中间的所有判断都意味着对机会的捕捉和风险的防范。
中美两个大陆板块的冲撞在变得更激烈。两个大国挤压、碰撞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是生存空间?我在图中间打了问号:要去哪里布局作为国际化业务的支点,美元业务要怎么开展,包括投资的项目,出海要去怎么布局,都需要在做好提前的布局和思考,才能未雨绸缪。
大方向不把握,很可能错过重大机遇。“船要开向什么方向”是每个机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大方向不把握,很可能错过重大机遇。

二、资本2.0:¥和$的边界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卢梭
前段时间,创新工场把硅谷的办公室撤掉,经纬说我只投中国。如何去思考才能够理解市场在发什么什么变化。
GP为什么要设双币基金?
全球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基本只有中美,而中美资本市场开始割裂。如果国内的科技企业没法去美国上市,怎么办科创板没有出来之前,港交所会变成缓冲的地带。科创板的快速推出和落地,意味着中国正在建立能与美国竞争的全球化资本市场。
要在全球捉创新机会。全球能产生真正的技术创新的地区就在下图这些区域。图示内容从产业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经济、基础研究四个方面解读全球主要区域和国家的综合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明显看到西欧和北美创新能力称霸全球。中国三大城市圈近20年高速发展,缩短甚至反超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全球创新城市群
数据来源:《GP生存发展报告》
如果非国有的GP投资地域和币种是单一的,那么未来生存空间会很逼仄。如何在全球视野里面怎么去抓住中美博弈下的业务机会?在国际化过程中想抓住这种机会需要具备怎么样的能力,怎么跨越双边市场,帮助客户走出去和引进来?
这是面临的第二个挑战,资本2.0,双边市场的新格局。 

三、投资2.0:认知的边界

创新往往来自于边缘地带
——凯文·凯利
近两年,整个行业都在讨论以前投模式创新,现在投技术创新。以前投to C,现在投to B,硬科技,高端制造。什么是硬科技?模式和技术、to C和to B是不是二元对立?什么是真正的创新?是跟风概念热就搞这个,还是确实持续在某个领域进行深耕,能找到全球范围最有创造性的认知和技术创新?
我在十年前我看到的一张图,印象深刻。里面从三个同心圆是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普世教育,然后开始在专业细分领域深入,分别是大学本科、研究生,最后是博士。黑色的圆圈是全人类知识,人的学习和研究通过这个方式不断的突破认知,博士生面临的课题【就是】把人类的认知的极限突破这么一点点,真正的创新不易。
美国犹他大学助理教授Matt Might解释什么是博士?
人类发现了黑洞、引力波在全球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全球这么多国家投了几百、上千亿在基础研究,就为突破人类认知的边界。华为说自己在无人区迷航,因为在5G这个领域里面,已经突破到人类已知认知的边界外了,没有对比和参考。
回到投资行业,硅谷的吴军老师讲私募股权投资本质是:投资人有99倍的杠杆,加上一份固定的薪水,购买你超水平认知生意。
GP超过行业最高水平的认知
过去国内很多机构会说跟交易所关系好,政府关系不错,在某个行业里面跟哪个大佬很熟,能拿到别人拿不到的案子。以前这种机构有生存空间,未来可能不行了。如果这个投资机构投的创新和技术不代表全人类突破的部分,根本就不是投技术创新。所以,投技术创新对整个投资团队本身的认知水平要求会越来越高,现在有很多产业背景、或者工科博士进入投资领域,本身就在这个行业里面深耕,才能够找到这个行业里的超越全人类知识认知的创始人和企业。
最近我去某管理七百多亿的投资机构交流,所有投资团队的高管都不是金融专业出身的,都是学工科等专业的博士。
知卓资本的陶闯老师,他本人是地理信息里面的权威,想发空间信息地理基金的时候我就特别支持,因为我知道他本人是做这个专业领域的大学教授,并在相关领域创业把公司卖给微软,后来成为微软地图事业部的head,2)他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置专业,这个专业全球排名第一,他的同学,他的院士导师都在这个行业里面。他本人的认知和资源都能支撑在空间信息地理领域投资超过这个行业的认知水平。
未来,不管黑马、白马还是什么马,判断这个GP化繁为简归结为一点:真的有超越行业最高水平的认知和投到这个标准的企业。
这是面临的第三个挑战,认知2.0,投资能力构建和行业服务探索的方向。 

四、竞争2.0:行业的边界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以前行业分工,边界很清晰,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干自己的事,吃自己的饭。但新经济时代,产业边界开始模糊了。随着产业竞争开始头部化,大部分企业占到市场份额的80%,大家都分到一定的份额,现在不行,行业第一就可以占到市场的80%甚至更多,头部和长尾泾渭分明。
产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头部企业边界开始模糊,进入到很多新领域。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皆循此例。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整个产业生态已经不再是大家都有饭吃的情况,老大应该吃掉80%的份额,成为行业规则制定者。新经济的战投和产投也有这个趋势,任何做这个领域投资的机构都要拜码头。
整个私募股权市场其实是非常分散的,没有头部,没有老大,未来机构努力的竞争方向就要成为行业某个领域或者特征的头部,成为产业的组织者。
比如,某资本要占据创始人心智,把微信公众号做到投资行业第一,并第二名远远甩开。如果大家都差不多,就会陷入到低水平的竞争。比如XX资本,虽然年轻,规模也不大,但未来有可能在这个AI和新技术驱动领的头部机构,市场上这个领域最牛的头部公司能投进去。
 “头部策略”是很重要的竞争思维。要聚焦,要找准赛道,提前布局;组织行业的资源,形成组合拳的打法。迅速找到锚点,形成头部,成为这个行业的组织者、掌握话语权。以后每个投资机构应该在一两个业务会努力成为这个行业里面的头部,在细分领域做到组织者的位置,只有到行业组织者的位置才算真正站稳脚。要不然就没有立足之地,很容易被别人干掉。
这是第四个,竞争2.0,重新定义整个产业的边界和行业生态,不用传统的思维来思考竞争逻辑。
综合以上4点,我认为那些具备全球视野、能够跨越双边市场、能够超过行业认知的头部机构LP与GP才能生存。现在要找符合这四个标准的肯定不多,但是未来有生存空间的机构通常要符合这四个条件。
很多人问FOF Weekly的定位,我没法回答,是个媒体?还是活动公司、培训公司?是什么?不重要。子曰“君子不器”,要努力成为行业里不可替代的存在,存在的前提是站在全球视野,帮助行业扩展它的边界,能够超越行业的认知,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头部公司公司。围绕核心理念和策略去思考自己的业务,去整合资源,去提升能力,每个牛X的事物都有坚定的内核,需要围绕这个内核一层一层做大,夯实,最后你就变成非常独特的、有力的、有吨位的、有影响力的存在。
孵化的小鸟刚开始用嘴巴把壳啄出来一个小孔,再把这个小孔变大,足够大的时候,才能破壳而出,才能跳出生存的边界,走到新的天地里面去。
我们需要感受到临界生长的力量,生长一定会有阻力,但大家要聚集力量,形成压强,打破边界,然后才能看到新天地。
在这个风云际会的伟大时代,每个人和机构都可能成为传奇。
THE END
热文推荐
PE行业全面“入冬”,Buyout拐点正式到来
《母基金周刊》
FOF weekly
母基金周刊是国内首家母基金行业资讯服务平台,围绕母基金行业的相关的数据、动态、观点、人物以及深度报道和解读,通过媒体的力量,推动行业发展;同时依托媒体入口,组织培训、咨询、接洽会以及行业峰会,为行业搭建交流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