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最近湾区精神心理科专家杨怀瑜医生又一次来到“潇洒星期五讲座”,给大家带来又一场精彩的亲子和心理健康讲座。杨医生介绍了心理学著名的依恋理论, 和大家讨论建立安全的亲子关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主持人Vivian Wang也分享自己对亲子关系的思考和经历,他们的对话非常感人。晓霜根据讲座的内容整理此文与更多的朋友分享。
嘉宾:杨怀瑜医生 (Huaiyu Yang, MD, MPA) ,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和哈佛大学,曾任哈佛教学医院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和 McLean Hospital 精神科住院医师和住院总医师,后在斯坦福医学院及Palo Alto VA继续精神医学专业进修,并获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嘉奖。目前为湾区中半岛San Mateo 精神科执业医师。
主持人:Vivian Wang, 毕业于云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波士顿大学。旧金山湾区资深房地产经纪人。疫情期间创办潇洒星期五沙龙,为沙龙讲座主持人。
*  *  *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我们又一次邀请到杨怀瑜医生来和大家分享心理健康和亲子关系的主题,今天她会和我们聊聊 Attachment Theory (依恋理论)。
杨医生:谢谢Vivian!在我参加过的一些心理健康的公益讲座,最常见的主题是抑郁症,焦虑症之类的心理疾病,往往都是等到孩子出了问题,再来讲怎么解决,我想慢慢介绍一些心理学的知识给大家,从预防的角度,以促进心理健康养育为目的作一些尝试。
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快乐,幸福,正直,诚实,希望他们健康,成绩好,有个成功的人生,与父母有良好的关系等等。今天要分享的Attachment Theory (依恋理论) 认为小孩从婴幼年开始与照护者(尤其是父母)的互动形成的attachment style (依恋模式)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望Attachment Theory 对我们如何做更好的父母会有启发。
(一)什么是依恋理论?
Attachment Theory,中文有人翻译为“依恋理论”,“依附理论”,也被人称之为关于“爱”的理论。
这个理论是由英国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分析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研究婴幼儿与父母分开时出现的分离焦虑,在1958年提出的,它描述了婴幼儿与父母(照护者)建立的情感纽带的重要性。
鲍比认为婴幼儿需要与母亲,或者其他至少一名主要的看护者建立可以信赖的亲密关系,才能在以后与其他人建立社交关系和发展健康情感纽带。
小时候孩子跟父母的关系,除了对一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有影响,对身体健康的也有长远的影响。
哈佛大学做过一个研究,用35年追踪一批哈佛男生。研究者发现35年后那些回忆自己早期与父母关系比较好,在温暖的环境下长大的毕业生, 他们得病的机率是45%;回忆自己早期与父母生活的记忆不愉快的,35年后他们得病的机率是90%,得病的风险增加了一倍。
照片来自网络
依恋是怎样形成的?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经历,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时,父母尤其是母亲已经开始憧憬未来与孩子在一起的生活。当医护把新生儿抱到妈妈怀里,你第一眼看到自己孩子的样子,马上会不由自主地爱上他/她,那就是一种本能的bonding(链接)。你看到那么弱小无助,完完全全依靠你的小生命,在你的怀里,一切都需要你的照顾,你本能地要去照护,保护他/她。
新生儿从生理到心理的一切需要都要依靠与父母尤其是母亲(或者其他主要看护者)建立的联系基础上去满足。比如说,看似同样的哭闹可能是饿了,渴了,冷了,热了,湿了,或者是吓着了,吵着了,或者累了,烦了,或者哪里痛,不舒服,都需要父母去识别,回应。
在养育互动的过程中,慢慢地,父母对于孩子越来越了解,越能精确地解读婴幼儿的需求,也越能及时,恰到好处地满足孩子不同的需求。孩子也一样,他/她也在学习,积累经验,陌生的世界居然有人可靠地在自己饿的时候,渴的时候,害怕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照顾自己,嘘寒问暖,自己不是是孤独无助的,在生命的初期就有这样的体验,是多么深刻和宝贵!
小孩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这对于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与其他人建立亲密的感情联系有重要意义。
杨怀瑜医生在11/20/20 讲座
依恋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小孩与父母的分离焦虑与见到陌生人出现的陌生人焦虑。婴儿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愿意靠近建立了依恋关系的依恋对象(比如母亲)。婴幼儿与依恋对象形成的依恋好似安全基地一样,婴幼儿可以从这里出发逐渐扩大向外界探索的范围。
四种依恋模式
发展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进一步发展了这个“依恋理论”,设计了“陌生情景”(the strange situation)来研究婴儿的依恋方式。
照片来自网络
安斯沃思和其他研究人员提出以下四种依恋模式:
  1. Secure attachment (安全依恋)
  2. Avoidant attachment (回避依恋)
  3. Anxious attachment (焦虑依恋)
  4.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混合杂乱的依恋)
八十年代,更有研究人员把该理论扩展到对成年人的研究,尤其是在成人时期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可以追溯到婴幼儿时期形成的依恋行为模式。
“依恋理论”认为最好的一种依恋模式,就是Secured Attachment(安全依恋),它是安全的,健康的。其它三种依恋模式,表现形式虽有不同,都算是不安全的依恋。
照片来自网络
孩子小时候,他们的语言能力还不够发达,他们会根据父母的情绪来猜测和感受父母的情绪,然后回应和互动。如果你能够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能感受,那种情感的共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命经历。有些孩子会因为你兴奋他们会同时兴奋。在以前的讲座里我曾经讲过,小孩大脑里有一组神经元,叫镜像神经元,它们像镜子一样,看到你兴奋或生气,它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感应。小孩就是从大人那里慢慢学会对情绪的调控,安全的依恋可以促进小孩健康的心理和生理发育。
鲍比说两岁半可以预测人的一生,虽然不是说人生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你小时候没有与父母或照护者建立亲密安全的关系,过分溺爱,或者没人管,或者有被abuse的经历,如果你知道自己早期的经历对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有影响,就能够有意识地去改善。
(二)如何补救亲子关系?
主持人:谢谢您的解释。我们生孩子时很年轻,而且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听过您的讲座,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地方做得还好,但也走过一些弯路,希望年轻的父母能够受益。对于有些家长,如果孩子小时候失去了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那么现在还有什么办法补救吗?
杨医生:理论指导实践,但是更重要的是改变的意愿,在生活中继续学习的态度。例如,面对一个哭泣的婴幼儿,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把他抱起来,用语言或其它方式去安慰,满足他的需要。这个并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当然,如果有理论知识,我们就知道,及时,准确的了解和回应孩子的需求,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是不是会做得更好?
只要我们开始有这个Awareness,任何时候都不晚。
来我这里心理咨询的病人,我经常问,上次你父母什么时候对你说过“我爱你”。很多会回答,记不得,或者我父母不会说这些话,他们很忙。有些人会说,我父母给我做好吃的,但是不会说爱我。今天来听讲座的家长,如果听了这个讲座后,有一位家长回去能对你的孩子说“我爱你”,我就会很开心。
主持人:中国家长一般不会对孩子说“我爱你”,这似乎不是中国家长的日常语言。这些语言,我都是从我的孩子那里学到的。我女儿常常说:“Mom, I love you” (妈妈,我爱你),我也会对孩子说,我爱她。
我分享一个自己的经历,我和其他中国家庭一样,以前也不会对父母说“我爱你”。一次我父亲住院,我去看望他。我已经离开了病房,正在下楼的时候,忽然间有一种感动,我想回去对他说我爱你,以前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回到爸爸的病床前,对他说:“爸爸我要走了,但是我很爱你。”
当时,爸爸听到这句话,他的眼泪都快落下来了。父亲去世后,我常常想起那个情景,我觉得很欣慰,也很感恩当时有这样的灵感,能在爸爸生前对他说我爱他。我想起来也觉得自己没有遗憾,让父亲走得很安心。
杨医生:非常感人。心理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要让病患感受到有人在倾听,有人理解他们,赞扬他们,有人爱他们,这在治疗过程当中是非常powerful 的。不少病患在心理治疗的中体验到安全,接纳,鼓励,才开始走上康复的道路。
疫情期间我常常在想如何能够表达善意?以前觉得自己很忙,可以做的很少,但是在疫情期间,我就想:我能不能稍微多做那么一点点,可以让这个世界好那么一点点。有机会我会对周围的人,哪怕是清洁工,我都会问问他们:“你怎么样?还好吗?”我发现这样小小的问候很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给人带来微笑。
虽然作为个人,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多做那么一点点,是可以让这个世界多一点点温暖和善意的,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
主持人Vivian在11/20/20 讲座
(三)如何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
主持人:我们大家都在忙,忙工作孩子,自己有很多事情,我们怎样才能保证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我记忆中,小时候父母也没有很多时间陪我,但我总是记得,夏天妈妈给我扇扇子;爸爸哄我睡午觉。这些情景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让我感觉到父母之爱,他们给了我一种自信和面对困难的勇气,让我不会害怕,知道有父母的爱,那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
杨医生:在依恋理论的框架下,你与孩子安全的依恋就是给他一个安全的港湾,良好亲密的关系,就是小孩探索未知世界的secure base, 她/他什么时候都可以回来,也可以再次出发。
小baby几乎粘在妈妈身上,当开始从妈妈身边爬出去探索,往往会回头看,确定妈妈还在附近,然后再继续探索,这是一个发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安斯沃思的“陌生情景”就是观察一岁左右的小孩在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分离几分钟后的反应,有Secure Attachment孩子在妈妈走开后会不高兴,但妈妈回来会很快开心,然后又继续玩,即使在陌生的环境或有陌生人,只要妈妈在,孩子就觉得安全。
如果妈妈走开了,孩子大哭大闹,即使很快妈妈回到他身边,他还在那里闹,不能安静下来。这种孩子长大后,也可能会有人际关系的问题。他们即使在事业上很成功,但是在个人关系上可能会回避亲密关系,或者不知所措,没有安全感。
主持人:我们应该如何把自己的人生智慧传给孩子?我希望自己能有一个非常好的状态,给孩子做人生的榜样,让孩子觉得我的妈妈也不那么差。
杨医生:看到今年你跟孩子开房车一起去旅行,这是非常有质量的陪伴,她会终身难忘。
有质量的陪伴,第一点,就是你要在场(Be Present)。你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你要专注在他们的身上。小的孩子还需要身体的触觉,要多抱抱他。你要全身心地倾听和观察他们,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和他们交流。
(四)与美国长大的孩子,如何沟通?
主持人:今年在疫情期间,我跟孩子的房车之旅,还有更多地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对我来说疫情期间既是充满挑战的,也感恩有更多的时间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因为孩子在美国长大与我们的文化不同,您觉得我们应该如果去理解孩子,如何保持沟通,建立更好的关系?
杨医生:亲子关系中,我们要先建立联系再去纠正孩子(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其实我不愿意用“纠正”这个词,因为孩子不一定是错的。你要找各种机会去建立跟他们的联系,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跟他们一起玩。我以前不会玩电子游戏,为了与孩子一起玩,我就去学,小孩喜欢Pokémon,现在我也帮着抓。你就是要花时间精力,要用心。美国的文化不同,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孩子学习。
孩子和父母有一种安全的关系,他就可以面对生活中各种处境,他们就不会害怕困难,他们知道任何时候都有父母的支持,他们会感觉到安全。
主持人: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话,父母有很多的期待,会把我们的生活想法强加给孩子,这会造成一些家庭的冲突。对孩子我们不能只要求他们听话,而是要鼓励孩子去冒险(explore things)。
杨医生:中国文化希望孩子听话,如果孩子什么都听你的话,那你就是他的ceiling,他无法超越。如果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得比我们更好,恐怕不能样样都听我们的。我们需要区分开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应该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孩子的人生和父母的人生彼此都是独立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独立的个性,并鼓励他们成为独立的人。
有些家长后悔,只是重视孩子读书,没有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一直觉得street smart 比 book smart 更重要,因为学习知识,任何时候都可以学,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但是人生中的一些好习惯是一辈子的事情。
孩子要从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好的待人处事的能力和态度,他们一辈子才能走得更远。
主持人:这方面,我倒是比较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我女儿大概九岁到十岁的时候,她很怕火。我就拿出一盒火柴陪她一起玩。我说今天看看我们能不能把这一盒火柴都划了,我划亮一根给她看,一根一根地擦火柴,就是为了克服孩子对火的恐惧心理。最后把一盒火柴都划了,女儿不怕了,还很自豪地到学校去说。
杨医生:你的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行为治疗中的暴露疗法,你可以做心理治疗师!
(五) 你期待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杨医生:回到讲座开始的问题,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第一,是人品。人品好,通行天下。
第二,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情。
比如你们办了艺术,音乐和电影的各种讲座,这些都非常有趣,非常好,这些兴趣要从小培养。它能够增加我们对美的感知。
我观察到一些学生病患,除了会念书,没任何兴趣爱好,当抑郁,焦虑来袭,书也没法念了。有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却不想再弹琴,因为他弹琴就会想起父母逼他弹琴的痛苦,所以他再也不愿去弹琴。
如果我们培养孩子学这学那,只是为了自己的期待,为了功名,他们没有任何的兴趣,我们去逼他们学习,最后是没有用的。这也不利于建立亲子关系,对孩子心理发展,身心健康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家长把自己的期待常常强加到孩子身上,有时会适得其反。亚洲父母与孩子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没有界限感,认为孩子没有隐私。不少藤校的学生学习没有动力,他们从小学开始就不断学习,周末也不停,到高中、大学,他们已经没有力气了,已经 burned out,油尽灯枯了。
有时我想除了EQ, IQ,还有一个“玩商”。和孩子一起玩,最好不要看成绩,成绩可能一个比一个好。我们要让孩子有一个正常的生活,让孩子做孩子,有个有趣的灵魂,有颗玩心。除了孩子的学习,家长一定要关心孩子的精神健康。
我认为,我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在为孩子的未来铺路,养育的过程就是发现孩子作为一个天地间独特存在的过程,我们父母要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做他们自己Become themselves; Be themselves)。
主持人:谢谢杨医生的精彩分享。我非常喜欢纪伯伦的这首诗《孩子》,它是我的座右铭,给我力量。我给大家朗诵一下作为讲座的结束。
《孩子》
—— By 纪伯伦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推荐阅读的书
杨医生:关于亲子养育的书籍多如牛毛,网上有各种的书单推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很难一一推荐。
我个人多次现场听过两个很popular的作者的讲座,一个是Daniel Siegle, MD,他是UCLA的儿童和成人精神科大夫,他结合小孩的大脑发育的特点写了不少parenting的书,有自己的网站,Youtube上也有他的视频;另一个是心理学家Laura Dr. Markham, PhD,  她的育儿主张就是“connection”,她也有自己的网站,可以sign up 她的newsletter, Amazon上有她的书。还有前两个月我有幸做心理学家Tsabary Shefali, PhD 讲座的panelist听她讲“The Conscious Parent”,她有自己的网站,Youtube上有很多她的视频。
阅读以往育儿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