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打开音乐阅读以下文字
「总有一种远见,超越我们的未见。」— 许倬云
紧接着 2020 年,一个书单里的远见与未见(一)2020 年,一个书单里的远见与未见(二)、2020 年,一个书单里的远见与未见(三),这是一个滚动播放的书单,凑齐十本就会发一次。高质量阅读的魅力在于,你不仅与同一时代的缔造者携手,还可以跨越世代,沿着人类进步的轨迹,接棒前一代大师们的衣钵,并影响下一代革命者。所以,天才的孤独,都是现世的,在人类滚烫的星河里,我们彼此心有灵犀。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老先生的旷世之作,用一种非常独特的历史观还原了明代历史中的一个个瞬间。他对于官僚制度的谴责,对于少数精英对抗帝国局限性的思考,对于道德法制意识形态的辩证,非常有启发。作者开篇就指出在明代登峰造极时,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中国近代落后问题的症结。谴责中国历史上的官僚制度,并不是要否认全部的中国文化。世界上任何国家以任何主义解决问题都不可能是依样画葫芦,都是要处在绝境与柳暗花明之中突破难关,创造出一种新环境。
在作者眼中,皇帝就是一个牌位,是官僚体系在真正治理国家。一千多个县郡的父母官才是帝国的权力核心。帝国的本质是由几百万个农村聚合而来的社会。皇帝之所以能贵为天子乃是天意,天意能否长久保持不变则在于人和。天子只是一种制度需要的产物,统治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而这一切需要朝廷以自身的行动为天下作出表率。天命是什么?天命就是毫无主见。同时,官员之间关系复杂,各有后台老板和提拔的后进,得罪一个人就是得罪一批人,得罪一批人就是得罪了全国。天子管理帝国,就是管理文官体制,要用灰度管理,不能非黑即白的重典。
书中对官僚体系剖析深刻,帝国有一个特点: 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理论上的完美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国家为解决问题设计文官,而国家最大的问题也是文官。朝廷最大的任务是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与和谐。文官体系就是拥有共同思想的利益集团。科举制度的寒窗苦读背后是个人、家庭、家族、社会关系的巨大付出。一旦金榜题名,各路恩人就会开始要求变现。所以读书入仕途是一个巨大的金融杠杆工程。这是官僚体系腐败的根源。
穷查理宝典
芒格——巴菲特背后的男人的故事同样激励人心。职业早期挫折不断,逐步悟到商业与投资的本质。书中记录了他的成长经历和一些著名演讲和文章,或多或少都跟投资相关,但读来感觉更像是一个长者在说哲学与人生。查理的外在是一个投资人,灵魂本质是一个哲学家和学者,即商才士魂。查理的哲学体系是向内求圣、自我修炼、帮助他人,跟曾国藩和王阳明的思想是高度类似的。士大夫的价值观所体现的就是一个如何提高自我修养、自我超越的过程。
查理的思考永远从逆向思维开始,这种思维的基础是对于知识的诚实、跨学科的博览群书获得的普世智慧。他的名言是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读书,特别是人物传记,就是跟已逝的伟人交朋友,这比在现实生活中结识请教牛人要简单很多。查理指出职业生涯最大的失败不是来自于错误决定,而是正确决定时没有下重注。机会只会落到不断寻找和等待,充满求知欲而又热衷于对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作出分析的人身上。他一辈子都在研究人类灾难性的错误以及背后的原因。那些看似独立存在的东西,往往万物相联。一个人需要建立多元思维模型,拥有生态思维模型。
查理的投资纪律包括: 不做空,不人云亦云,耐心,专注,以及被大量诟病的护城河理论。巴菲特认为查理最好的品质是诚实正直。“唯有在童话里,皇帝才会被告知自己没有穿衣服”。这是一种不自欺的精神。“赚钱靠的是记住浅显,而不是掌握深奥”。巴菲特说查理是可恶的 “说不大师”,而查理指出,耐心是一门不厌其烦等待的艺术。当我们做了一个需要不断追加决策的决策时,一切灾难就开始了。好的决策,应该是消灭决策的。所以他认为投资最重要的四个词是: 准备、纪律、耐心、决心。
乡下人的悲歌
一本深入理解美国社会现状的好书,每一句话都渗透着贫富差距之下的绝望与焦虑。这个世界的割裂和敌视可能已经超越了知识分子精英们可以理解的范畴。这本书的问世得益于作者的身份跳跃,从一个底层白人工人阶级群体来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中上层阶级群体。这使得他既具备了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影响力,又让他可以完全写实的记录那些底层家庭的真实生活。本书皆在探讨富人和穷人、知识分子和文盲、上流社会和工人阶级,以及这两个群体越来越分化的现象。
在作者眼中,白人工人阶级是美国最悲观的群体。一个典型的美国小镇是这样的: 处方药和毒品泛滥,一半的人生活贫苦,几乎没人考得上大学,产业衰落导致失业和低薪,失业和低薪导致消费乏力,消费乏力导致了人口流失。所以,乡下人最好的出路就是出走。白人工人阶级中形成了一场把责任推给社会或政府的文化运动。当地人认为成功只能来自两种途径: 出身好、天资好,辛勤努力完全不重要。穷人家的孩子凭借自己的才能高升的概率比人们可以想象的要低。因为居住隔离,穷人和穷人扎堆在一起。互害模式一旦开启,没什么比一个穷人去欺负另一个穷人更卑劣的事情了。
作者原生家庭的天花板,充满了绝望与焦虑,看不到通往正常生活的道路。而且童年创伤对于后来的成年生活产生了影响。好在身边的其他家人用爱抚养了他,让他免于恶性循环的困境。作者见过太多真诚地渴望改变的人,但当他们意识到改变有多么困难后就丧失了自己的勇气。而作者的改变来自于海军陆战队的服役经历,“军队经历让我明白了领导力是赢得下属的尊重,而不是发号施令。全力以赴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往地狱的路正是由一个个好的出发点铺成的。政府通过福利国家体制加剧了社会崩溃。白人工人阶级的预期寿命正在不断下降。消费主义、与世隔绝、愤怒、不信任他人成为了这个群体的主流价值取向。这样的文化隔阂的后果是,认为成功的常规衡量标准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像作者这样的穷人所不应达到的。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一个私生子、同性恋、左撇子、注意力障碍者,一个工程师、画家、解剖学家、雕塑家、天文学家,完美统一了科学和艺术、理性和感性。达芬奇集合了一个艺术家所需的所有天赋元素,即是天才也是凡人。他通过自我训练提升能力,包括热切的好奇心、认真的观察、异想天开的想象力。作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诠释了文艺复兴的真谛 — 重新看待这个世界。达芬奇终身都在钻研科学和工程,是一个用第一性原理来创作的艺术家。他的著名口头禅是:“没有想象力的技巧是贫瘠的”。
他是心理肖像的伟大开创者,善于捕捉隐秘情感,以情绪共鸣为线条的重点而不是真实轮廓,并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达到巅峰。不过在他自立门户创业的早期,五年内只接到三单,而且有一单还是父亲介绍的。跟所有最后大成之人一样,他没有被困难打倒。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在学习如何生活,我在学习如何死亡”。所有创造性的工作都是这样:没有巨大的磨难就没有完美的礼物。创新需要一个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逾越现实和接受失败是成为真正有远见的人的必需品质。幻想是通向现实的唯一路径。而这正是达芬奇的天赋所在,这也是乔布斯的成功密码。
达芬奇很多作品完成的时间跨度都很长。他一边成长学习一边完善作品,所以很多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晚期时候的沉淀。比如《最后的晚餐》秉承戏剧叙事绘画风格,把时间和空间完美统一。原画经历过前后六次大的修复,在二战期间差一点毁于盟军的炸弹。再比如直到他去世时,《蒙娜丽莎》这幅画都在工作室里不断润色。他不愿意交付作品,不愿意宣布作品已经完成。永远半成品心态,永远在演化和进化,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力。
起源:万物大历史
本书以熵的观点贯穿,认为宇宙最终从有序走向无序,直到消失,是熵获得胜利。人的一生也是在为熵在纳税。低熵意味着整齐划一,熵增则是混乱和无序。宇宙中复杂结构的成型是向熵交的押金。越是复杂的东西越是容易坍塌,其自由能最终贬值。我们以为的熵减都是终极的熵增。恒星因为付不起熵的复杂有型税从而走向了衰败。星体最终坍塌成黑洞。无论多小概率的偶发事件在超长时间维度下都经历着必然性。这是熵决定的。生命要永无休止地对抗熵。生物体需要承担熵索要的能量税。熵最终会破坏所有的结构和秩序。
从非生命演化到生命是一个神奇的奇点,介于非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地带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病毒,它们处于有生命但无生机的类别。书中提到,光合作用是生命圈一次巨大的创新。人类区别其他生物在于可以彼此分享对周围环境的图谱认知。感知、情绪、思想共同造就了所有人类共有的内在主观世界。直到智人的出现,人类才真正问世。文化圈、精准语言、积累文化演变、集体知识、是人类独有的。特别是文字的问世得以让知识和智慧储存,过剩产能推动文明发展。
农耕是聪明的单一物种对能源和资源的充分摄取。农业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获取能量。能够被驯化的动物比野生的动物数量多了好几个数量级,所以真正的保护是驯化。为了对抗熵增,农业有了群居、集体智慧和等级。但也有了争斗、天灾和病毒,从而熵减。战争、饥荒、瘟疫、死亡是人口负债表清理的几大方式。财富本质上就是压缩的阳光。重大的创新通常能够释放新能源,比如化石燃料革命。他们是埋藏在煤层、石油层、天然气层中数亿年积累的太阳光。
农业文明是把太阳能流变成了剩余价值和财富。过剩的财富意味着等级制度和社会分工。由于传统农耕社群先天虚弱又相对孤立,数千年来只需要少量的统治者和官员就能成功控制大量农民群体。世界范围内暴力不断降低,是因为强制作为控制人类行为的手段在最近一两百年越来越不奏效了,慢慢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的奖励。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余华在这本书里,用很多国内国外的小故事,或明或暗的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和讽刺。书中指出了个人价值和家庭价值的失衡和再平衡、社会单元小型化的趋势,以及这个趋势下的人文人伦的变化。本书有很多金句非常经典,值得玩味,摘录如下: 
 “忽悠就是加杠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中国头等舱的常客,也是桑拿会所的常客”。
 “伟大的阅读应该是后发制人的,而不是先入为主,以空白之心去阅读,因为文学从来都是未完成的”。
 “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所做的一切,其实不过是对童年经历的一些局部修改”。
 “文学的神秘力量,就是让人们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环境的作品里读到属于自己的感情,甚至是生活”。
 “好作家的标准是医学标准,即看完作品后是否会有阅读后遗症”。
 “爱国病,在骨子里展示了人类的虚荣之心”。
 “热情好客的民族传统更多存在于中国的贫穷家庭,而不是富贵家庭”。
 “命运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人和人制造出来的”。
 “人类关心也野史总是超过关心正史”。
 “给一百个学生上课叫上课,给一百张椅子上课叫行为艺术”。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恐怖分子,有些是拿着炸弹的,有些是拿着意识形态的”。
 “知道自己无知不是完全的无知,完全的无知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
潜规则
“潜规则” 这个词就是作者吴思创造的,代表了一种约定俗成又非明文规定的灰色规则,一套独特的社会运行艺术。作者从各朝各代的故事里层层解密,还原了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规则。什么是官吏的潜规则?合法地祸害别人的能力。这是古代官吏们的看家本领。合法伤害权,反过来就是,合法恩赐权,即选择不伤害你。所以,在很多时候,大官是怕小吏的,这是一种有趣的制衡。
在古代,各级官员都是聪明人,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大家都认清了局势。结论: 民不斗官。同时,为天子牧民的食肉者都知道羊是狼生存的根本,简称民本,所以要王道仁政。这毕竟比不加掩饰的霸道上了一个台阶,这是流血牺牲换来的经验。在稳态体系内,潜规则的交易成本最低,摩擦系数最小。潜规则是人们私下认可的行为约束,是对任何越界必招报复的厉害后果的共识。潜规则的生成参与者不是两方,而是三方,除了交易双方,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制度代表为对手盘。违背潜规则,意味着互动中的的某一方要擅自涨价或者压价。
古代帝国制度很善于把常人难免的弱点和毛病培育为全国性的灾难。恶政是一面筛子,定向选择恶棍,淘汰清官。自我毁灭的循环中不断萎缩帝国的根基。所以,仅仅从经济方面考虑,清官是很难当的。清官究竟去哪里了?清官都光荣牺牲了,成了大家的好榜样。新官堕落也是一个接受再教育的过程,第一次接受圣贤书的教育,第二次接受人间大学的教育。中国史书倾向于把太监和女人描写成祸水,目的是为皇上和专制制度开脱责任。权力方面,皇帝处于优势,官僚处于劣势。但是在信息方面,官吏集团处于绝对优势。皇上有权,但贪官污吏可以通过信息战打败他。
帝国制度轮回十几次而基本结构不改,根本原因是不能形成冲出农业文明的力量。小农经济对于贪官污吏的耐受性很强。老百姓不构成一个压力集团,甚至连一个舆论集团都不是。仁政和苛政的临界点在于压榨老百姓的合理尺度。在古代,政府和百姓之间的这种致命性冲突,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制度性的解决。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作者开篇就说,中国历史上没有政治革命,没有社会革命,只有帝王革命。书中的游民主要指的是一切脱离了当时社会宗法秩序的人们,他们是过剩的劳动阶级,与过剩的知识阶级结合,形成游民文化,对抗贵族阶级。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中国大传统的代表是孔夫子,中国小传统的代表是关二爷。关羽的造神运动就是由游民思想推动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典型的游民思想和文化。阿 Q 就是一个典型的游民形象,鲁迅先生特别关注游民意识问题。自古以来知识阶级就非常摇摆,达则与贵族同化,穷则与游民为伍。皇权专制统治者都是反对人口流动的,要用行政手段加以控制,利于社会稳定。皇家与豪门强宗争夺对农民的所有权,也就是争夺剥削对象。中国农民的革命性在于生产发展、经济进步和财富积累。
小农经济的迟滞和宗法等级制度的僵化,不能适应人口激增,是大量产生游民的根本原因。农民的流亡,最重要的原因是多子平均继承和官府的税役导致了地权分散和破产。流民增加,本质上还是人口相对生产力过剩了。中国古代的城市繁荣是以农村经济破产与农民的苦难为代价的。大城市畸形繁荣的基础是廉价劳动力、以脱序人的激增为前提。这也导致了两千年的暴君专制—暴民乱治的恶性循环。一治一乱,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怪圈中无限轮回。
历史上有三个时期: 游士、游侠、游民。皇权专制的统治者对于流民还是抱有同情态度的。而游士和游侠,对于皇权稳定是一个挑战。唐有贵族精神,宋是世俗化。唐宋文化的巨大差距,是五代十国的长期社会动乱导致的。宋代开始,地主、官僚、商人三位一体,有权、有势、有钱的结合,土地、权位、资本的对民众的全面控制和盘剥,使得农业文明的古中国很难进入工商文明。古代中国的资本流散很快,不断在不同领域不同个体之间流转。所以人们懂得聚财的同时也要更懂散财。
中国文化有种先天的非规范性,游民文化把它推到了极端,与法治文明不相容。游民口中的家就是江湖。水浒传就是江湖,而义气是江湖的最高道德典范。投名状和结义是游民文化里的非血缘宗法制度。不求同日生,只求同日死,是因为一起冒险必然会共同面临死亡。三国演义的立场是拥刘反曹,是典型的游民思想,因为刘关张就是游民的代表。杜月笙也曾经有句名言: 一生吃三碗面,脸面,情面,场面。这就是江湖中人的处世哲学和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
造反就是一堆人的翻身立命,革命就是一群人的发迹变泰。游民不理会秩序,欢迎冲突。游民看重眼前的短浅实利,而很难陷入宗教的迷茫。在中国,夺取天下的武器,只存在儒教里,叫 “得民心者得天下”。缺少宗教信仰的汉民族,当他们的文化程度消费不了儒释道的时候,通俗文艺填满了他们的精神消费。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其他三部都有较重的游民意识在里面。四大名著是众多名著中的幸存者偏差,即之所以可以流传广影响力大,是因为符合了游民文化的需要,这是古代推荐算法的最大公约数。
长期投资
本书开篇就提到,政治、打仗两个行业和投资非常相似。这两个行业没有精准理论和模型,只能不断思考和试错。投资就是试图预测消费者、企业家、工人、政治家以及我们周围一切人的行为。金融资产的价值不是一个理性的理论模型的精确评估值,而是一个长期以来很多人很多次估值形成的主观价值的大致区间汇总。价值投资者只是理性的投资人。走人迹罕至的路,买别人没买的东西。同时又要刚愎自用,又要违背常规。牺牲眼前利益,是投资过程的一个关键指标。
作者推崇奥地利学派,抨击凯恩斯主义。比如,德州是美国唯一一个建筑不受政府限制的地方,也是全美最容易购置到住房的地方。同时,作者认为中国政府并没有在广泛经济领域进行大规模干预,所以中国实现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这是市场不断深化的善果。作者觉得巴菲特唯一的瑕疵是巴菲特认为凯恩斯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很多各种干涉主义者也把他视为智力偶像。书中提到,投资者应该避开那些建立在央行低利率支持下的信贷刺激带来的经济活动和增长。货币贬值是流通货币供给量增加的结果。这是政府在用尽了增加税收手段之后,最不容易引起注意和敌意的融资机制。而政府之所以可以超发货币是因为武装力量被国家垄断。政治的选举周期、经济周期、技术发展周期等等不重合和叠加影响,使得市场运行更加复杂。
书中也指出一个人的主要资产实际上是自己,所以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可以非常大。在年轻的时候要在金钱上做出牺牲或在时间上进行投资。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归功于这些天才人类: 工程师、创新者、发现天才的伯乐以及支持这些天才们的投资人。作者的观点是投资要着眼于长期,并且允许只做最少的预测。避免重复犯错的关键是,首先你必须承认你的错误。想要打败市场极其困难,因为市场是我们所有人的平均水平,而大多数人都低于平均水平。书中提到人性三大弱点: 从过去推断未来、从众心理、参考点坐标系陷阱。对于已经拥有的东西存在额外的依恋和价值美化,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信念的证据避免前后不一致。
书中讲到增长时,提到了巴菲特对于增长计划的重视程度微乎其微。对他来说,公司制定正确的策略更为重要,因为增长将在适当的时候随之而来。许多短期增长目标阻碍了公司做出正确的长期决策。增长的负面影响是,降低固定成本的相对重要性,从而降低进入壁垒并刺激竞争。所以护城河和有壁垒的增长就很关键。形成进入壁垒的几种形式: 成本优势 (自然垄断、工艺优势、规模效应),存在转化门槛,品牌无形资产,网络效应。
穿越非洲两百年
世界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认知总是滞后十几年的时间。非洲大陆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作者全篇都在阐述一个观点: 非洲的问题更多是殖民体制遗留的不均衡造成的。非洲国家的命运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而是受到外界驱动,各国都与曾经的宗主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东方的两个国家对于非洲发展特别关键。印度廉价药在非洲完成了一次医药革命,拯救了很多生命。中国制造的商品和工业品让非洲享受了低价的物质文明。而西方环保主义者将非洲的动物看得比人还重要。
任何一个非洲国家都是多民族混合和多部落共存,这是他们政治复杂的原因之一。很多文明的思潮在这里也很矛盾,比如到底是应该国家主义,还是应该民族自决?非洲也存在严重的宗教冲突。宗教在非洲的传播,基督教没有跨过沙漠,而伊斯兰教做到了。非洲大陆一半的地区和人口是伊斯兰教。一个有趣的冷知识是,埃塞俄比亚人民是犹太人所罗门的后代,也是非洲唯一一直保持基督教信仰的古国。
真正影响非洲社会结构的是国境线的划分。这种冲突有三种:
1. 一个种族被强行分成了两块殖民地;
2. 多个种族被硬生生合并成一个殖民地;
3. 本来就存在多民族矛盾的国家被殖民者挑拨了更加严重的民族仇恨。
在非洲所有的殖民地里,最糟糕的都是由比利时控制的,比如刚果和卢旺达。卢旺达大屠杀的本质原因来自于两年前的索马里战争美军的失败 (电影黑鹰坠落),导致了各国对于该区域都事不关己。两年后卢旺达爆发了冲突,没有任何国家提前干预,最终酿成大屠杀悲剧 (电影卢旺达饭店)。

世界潮流决定了对于领导者的评价。二战结束时民族独立是最受追捧的,所以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很多民族斗士的政治人物。但随后,民生经济成了主流潮流,能搞好经济的领导人获得了赞扬。人类对于主权和人权的思潮变迁定义了政治家们的好坏。非洲的第一代领导人往往也是最相信人定胜天的一代。知识结构缺乏,无法带领过来完成第二次转型,从独立转到发展经济上来。非洲领导人中最独裁的是第二代领导人。第一代大多理想主义,第二代喜欢乱折腾。乌干达的阿明,电影末代独裁的原型,是典型的第二代领导人。再比如,卡扎菲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西方对于石油的定价权,促成了后面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成为了反帝的精神象征。而到了非洲第三代领导人,整个政治氛围就是训政时代。
更多分享,诚邀关注
添加小七
回复暗号「读书
加入读书群一起阅读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