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点:怎样让孩子不失去自信而又不是盲目自信?怎样把控孩子对外在评价介意的度?怎样才是真正的强大?
光而不耀,是什么意思?又为什么值得我们一生推崇?
 周二 
视野 🌏
全文共5209字,阅读时间14分钟
🌿🎨🌏
前几天看到一位妈妈说的一句话,让我颇有触动。她说她之所以要严格管孩子,促使孩子考试保持名列前茅,因为她担心孩子考试一旦排名落后,会失去自信心,放弃追求。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担忧有合理之处。如果一个孩子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可能会对自己的评价很低,从而失去学习的自信,以后也就不再付出努力。
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过于担心孩子的失败影响自信,我们或许会进入一种非常紧张的不稳定平衡状态——就好比必须维持小球处在山顶,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我们惊慌失措,可是小球在山顶上就是不稳定的。
我们需要回到根上问问:如何才能让孩子始终对自己抱有信心呢?
01
我先讲一个故事的开头。
在1935年1月的一个普通的下午,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日常会议上。有一个24岁的印度青年要做一场自己的学术报告。他叫钱德拉塞卡,是刚到英国的留学生,他要在自己的偶像——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爱丁顿爵士——面前宣布自己一个重要的发现。
钱德拉塞卡
报告开始之后,钱德拉塞卡讨论,当一颗巨大的恒星燃尽之后,会发生什么?钱德拉塞卡计算的结果显示:如果这颗星球的重量大于太阳的1.4倍,这颗星球会一直塌缩下去,变得越来越小……一直到成为某种神秘天体。
那个下午,本该成为科学史上载入史册的下午,因为那是对黑洞的最重要发现。
但是历史没有如此书写。
爱丁顿上台发言了。他说:“一定有一条自然法则阻止星体按这种荒谬的方法演化。”他说完,就把钱德拉塞卡的论文撕成两半。当时听众里就爆发出巨大的笑声。
爱丁顿
这个下午变成了钱德拉塞卡的灾难。很多年后他回忆道:“每个人都走到我面前说,‘太糟了,钱德拉,简直太糟了。’爱丁顿让我出足了洋相。我心情乱极了。我记得,我站在炉火前自言自语地重复着一句话:‘世界就是这样结束的。’”
会议结束之后,钱德拉塞卡和爱丁顿的争论又持续了几年,这使得钱德拉塞卡失去了在整个英国找到一个工作的机会。
这个理论也被束之高阁,此后几十年无人问津。
02
如果你是钱德拉塞卡,在这样的致命打击之后,你会怎样重建对自己的信心?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都希望获得成绩、权威、奖项、机构的认可,因为这些事物代表了公认的高水平,如果能获得认可,就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这种视角下,一个人从小的对外介绍就是“班里前十名”,中学时是“区重点中学学生”,大学毕了业是“世界五百强市场总监”,最后退休的时候是“央企前高管”。这些title成为了我们对外的称呼,也成了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定义。
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是对节奏非常敏感的人”,而是会说“他是某节目第六名”,就像《小王子》中曾经说过的,当我们对人说“这是一栋有美丽红房顶、天竺葵和鸽子的房子”,没有人会懂,而如果说“这是一栋价值500万法郎的房子”,所有人都说“多美丽的房子呀”
这固然是社会主流认知,但如果只坚守这种倾向,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旦缺乏这些社会认可,一个人就完全缺乏了个人价值感,以至于崩溃痛苦,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这种问题在两个人群身上最突出:
一个群体就是从来没得到过这些社会认可的群体——像留守儿童,从来没有父母老师亲友告诉他“你很好”,也没有成绩的认可,于是他们早早自暴自弃,并不相信自己能靠努力获得成就,生活早已不存希望;
另一个群体是从小到大早一直不断获得社会认可的群体——从小一直获得第一名的孩子,市三好、学生会主席、演讲比赛第一名、奥赛集训队、高考胜利者,他们经常会遇到突然的崩溃或者人生危机,因为从某一时刻开始,他们突然发现无法再获得同样多的外部荣誉,而他们没有其他自我定义的方式,于是整个人仿佛瓦解破碎了。
我有一个朋友在清华大学做学生心理咨询,他说每学期初开放预约的时候,心理咨询一学期的名额就被瞬间约满了,约不上心理咨询的学生太多,闹到校长那里,迫于校长的压力,心理咨询中心不得不开了门诊——可能是唯一开门诊的心理咨询中心了。
这种现象也不难理解,太多学生是荣誉满身进了清华,但到了清华发现所有人的荣誉都像虱子一样多得溢出来,每个人的简历都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在学校里再也争取不到任何值得一提的成就,没保研、没进大公司、没有奖学金都足以让一个人崩溃。于是很多人的人生碎了,没有根基了——存在感分崩离析,自我评价急转直下
如果让这些孩子遭遇到钱德拉塞卡一样的危机:在孤独的异乡,被权威的专家否定,被众人当做笑柄,找不到一份工作——他们还能保持自信而不崩溃、保持理想而不放弃吗?
03
这迫使我们追问:有什么能让一个人建立信心?除了社会成绩和权威认可,一个人的价值感从何而来?
归根到底,这涉及到一个人内在自信的基本来源。很多时候,我们心中都有这样一个隐含的公式——自我价值=能力水平=社会评价标准。按这个传递等式,排名不好的人就找不到存在感,被爱丁顿打击嘲笑的钱德拉塞卡几乎不配有自尊了。
这个公式的问题在哪儿呢?
两个等号都有问题。首先社会评价标准是否一定等于自身的能力衡量?其次自我的能力水平到底是指什么水平?
对这些问题,很多人没有深挖过。
04
回到故事的后半程,钱德拉塞卡后来的人生怎么样了?
1937年,钱德拉塞卡到了芝加哥大学,他把他之前的理论写进了一本书里,并不再去理会它。他研究了许多新的课题:磁场中热流体的行为,旋转物体的稳定性,广义相对论等,在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贡献。
在差不多50年后——1983年——钱德拉塞卡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获奖的理由恰恰是他1935年讲述的发现——而1.4倍太阳质量这个数量,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而载入史册。
很多人叹息这个迟到五十年的荣誉,但钱德拉塞卡自己却不这么看。
“如果爱丁顿当时承认了黑洞理论,他将会使这整个领域变成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钱德拉塞卡说,“但我不认为对我个人有益。爱丁顿的赞美之词将使我那时在科学界的地位有根本的改变,我会在天文学界里大有名气。但我的确不知道,在那种诱惑的魔力面前我会怎么样。”
钱德拉塞卡的话是有理由的。在他最初踏上登向英国航船的时候,他是野心勃勃渴望着“以某种方式一举成名”。这个天才少年的叔父拉曼在1930年就获得过诺贝尔奖,少年的钱德拉渴望成名,看重荣誉,梦想自己的工作获得天下人的褒奖。
可是命运跟他开了半生的玩笑。
当他回忆起这一生的波折,钱德拉塞卡心里感谢这样的挫折。  
“有多少年轻人在功成名就之后,还能长久保持青春活力呢?即使是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也同样未能始终如一。”
“为什么科学家不能使他们的思想越来越精呢?我只能说,似乎是人们对大自然逐渐产生了一种傲慢的态度。但是,大自然曾一次又一次地表明,作为大自然基础的各种真理,比最聪明的科学家更加强大和有力。”
“我认为在理解大自然的过程中具有某种谦虚精神,是持续进行科学探索的先决条件。”
看出来了吗?在这里,钱德拉塞卡道出了一个最重要的核心——为什么他在24岁的重大打击面前没有一蹶不振?他是如何在自尊心遭到践踏之后破茧重生?
答案都在他上面说的这段话里。
能帮助钱德拉塞卡走过心理危机的是“大自然的真理”。这是他比一般人多的心理财富——对科学的追求,让他在“社会标准”之外拥有了一种更为稳定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然真理。他在滑铁卢之后回到内心中对自然真理的追求,因为相信真理而相信自己。
“我的余生应继续斗争下去吗?”他回忆说,“……我真的认为不断唠叨地反复讲已做过的某些事是无效果的。对我来说,更好得多的,是改变感兴趣的领域和研究别的问题。如果我是对的话,那么它终究会被人知道是对的。
——如果我是对的,它终究会被人知道的
在钱德拉塞卡心里,自我价值=能力水平=自然真理评价。是这个潜在的内心公式让他超越外界的评判,在余生的五十年里做出了无数杰出成就。最终,他不仅迎来奖项,更成为内心清明而超脱的哲人。
对大自然的谦逊,恰恰就是对自我的骄傲
05
我们往往急着扣上外在的社会标准,却常常忽略感知内在的真理标准。
什么是真理标准?
真理标准是恒定的、超脱的、不受人为的因素影响的。社会标准受太多因素影响,他人的观念、名额的限制、人际关系、社会偏见和相对竞争结果。
因此你要不停地关注其他人做到的水平,采取军备竞赛甚至恶意相互阻挠。但如果你关注的是绝对真理,你只需要思考2+3=5,而不需要管其他人的结果。
自然界存在真理,这是所有追求科学探索的人的信念。因此无论怎样的权威都不会被神化,无论什么样的机构和奖项,在真理面前,都轰然倒下。
除了自然的真,人世间的善与美也是人内心中可以秉持的真理标准。对善与美的感知固然可能是每个人不一样,但是一个人心里有没有自己对于善和美的内在标准,是决定一个人能否笃定面对外在得失压力的最重要因素
06
我自己在清华大学的岁月,也经历过自我评价坍塌、怀疑自我的灰暗岁月。后来我跟一位心理学老师回顾的时候说: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从“表现型自我”到“感受型自我”的转变。从心心念念只想着能用什么成绩证明自己,到放弃掉对成绩的苛求,只感受心里想做什么,这中间的转变是巨大的。
后来就不会被杂志的拒稿搞崩溃,不会因为通不过公司面试而自卑,不会在同学聚会的时候为自己的庸碌自惭形秽,而是能为其他同学欣喜——我和我内心中的感受在一起,我在做我感觉到美的事情,这就够了。
前几天在读《穿越平行宇宙》,作者泰格马克也描述了类似的过程,他先是以为自己发现了划时代真理——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兴奋的夜晚。这一切太完美了,完美得简直不像真的。”然后发现这个结果早有别人发现了。“一个月后,我正准备上传我的论文,但忽然一切都崩塌了。我的时间全都白费了。我的快乐瞬间消逝了。”最后他回到自己的内心感受,获得了释然。“慢慢地,我对自己被抢先这件事逐渐想开了。我选择科学作为毕生事业,正因为我喜欢发现的快乐。不管我所发现的东西是否已经被别人发现过了,那份快乐都一样深刻。”
这就是内在感受的力量。能坚持内在追求,才能不为外在得失所左右。
内在价值是光,外在荣誉是耀
君子光而不耀,这是古代哲人给我们留下的片语箴言。
有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要太焦虑,是因为太焦虑于班级的排名,反而让孩子远离了内在感受。我们能不能让孩子静静体会追求知识的乐趣,感受宇宙自然中永恒的真,人心深处令人感动的善和美。
我们敢不敢告诉他们:成功不是分数、不是财富、不是地位名利,成功是你自己和心中的价值在一起.......
我们能不能鼓励内心有光的孩子,鼓励光而不耀的人生。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或许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打破俗套的惊喜,和隽永绵长的感叹。
光而不耀,是内在的力量,是一生的修为
这也是雷克萨斯旗舰车型新LS的智慧哲学。
1935年,钱德拉塞卡从印度只身到英国求学,正如1989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初代雷克萨斯汽车登陆美国,都是年轻的东方个体在传统西方的优势领域寻求一席之地。
东方精神自有其内涵和底蕴如果按照西方个体主义和英雄主义风格,在遇到权威压力的时候,或许持续不断地斗争,但钱德拉塞卡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放下
这背后恰恰是更大的自信与胸怀——“如果我是对的,它终究会被人知道的。”这是对“大道”的信任。
同样地,在西方设计领域被奉为经典的Less is More原则,到了雷克萨斯设计师须贺手中,变成了反其道而行之的More is Less——大量丰富细节,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细节设计感,同样意味着一种内在哲学:相信繁复的“多”最终会被完美统一在一起。这是对“和谐”的信任
在汽车业中,雷克萨斯可以说是走自己的路、发展自己的技术和设计风格的典范
如果你不太熟悉雷克萨斯的车型,在进入新LS内的一瞬间,真的会被惊艳到。新LS上有很多体现东方韵味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细节
比如灵感来自古筝线条的中控台设计,
比如凌光切子衬鹤羽折布的车门饰板,
比如隐喻“海上月光小径”意境的白金叶箔衬西阵织锦饰板,
比如叶脉式花纹设计的Mark Levinson®扬声器盖板……
我自己也去过京都,很喜欢日式行灯的感觉,纯色的灯光就像日式白米饭,看似单调却耐人寻味,久品不腻。新雷克萨斯LS也把行灯用到了车内氛围灯上,充满了家的温馨。
在看不见的地方,新LS的动力系统也是独树一帜,应用了同级唯一的多级全混动技术。
当我们内心有光,便能够欣赏“一栋有美丽红房顶、天竺葵和鸽子的房子”。
也许别人介绍LS的时候会说,这是一款价值百万的豪车;而我更喜欢的方式是说,这是一款拥有细腻又艺术的装帧、温和且安静的灯光以及环保动力科技的车,它那些富于匠心的细节,自有一种让人心灵宁静的力量。
一整天的疲劳过后,坐在车里,放下一切负担,身体被隽永的琴声、温柔的座椅抚触包围,有种被全世界呵护的感觉。
就这样,平静下来,自我照亮
点击⬇️ 了解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