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春天来了?是的,2021年是房地产之年!
道理也非常简单:最近一次大限购是什么时候开始的?2016年9月底。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了,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一次调控。这次调控的最主要的政策是很多一二线城市,住房公积金必须缴五年才能买房。那么到了现在,2020年底,很多人已经满了五年;到了2021年,更多的人将满五年。
当这些年轻人加入买房大军,加上很多大城市的住房供给不足,房价能不大涨吗?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可以看看2016年10月,全国二十多个一二线城市出台的限购政策。下面是当时一篇新闻的内容:
(2016年)“十一”长假期间,楼市迎来了新一轮的政策调控大潮。截止10月8日晚10点,北京、天津、苏州、郑州、成都、济南、无锡、合肥、武汉、南京、南宁、广州、深圳、佛山、厦门、东莞、珠海、福州、惠州、上海、南昌等21个城市出台了楼市调整政策,限购限贷则成为最大亮点。
  简单地说,北京的情况是:没有房子、但有暂住证,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的 ----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上海、深圳也是五年,广州三年。
苏州、厦门两年,南京一年。
  很多城市,对本市已有一套或两套房的暂时限购,限购时长不清楚。
这是2016年10月的政策,后来各城市又有加码。但是最严厉的政策显然是:对于非户籍的没房人士,五年限购。
而现在,越来越多人的已经到期。
京沪深,限购到期了。
  深圳率先“井喷”。12月份的新房供应相当大,但都“日光”。
截止到12月份,深圳供应的新房住宅套数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12月到12月19日,深圳住建局已经发出近20张预售证,有些房子要看房,需要“提前预约并验资100万”,但仍挡不住排队购房的大军。深圳房价本来就是过去五年最坚挺、最昂扬的,看这趋势还会延续到2021年。
简单看看深圳的供需情况,一切都一目了然。
  最近十几年,深圳常住人口每年约增加30到50万。目前,深圳常住非户籍人口有900万左右。假设三个人组成一个家庭,大约300万个家庭。
每年深圳推出多少套新房呢?
2019年,深圳共计推出商品住宅43376套,供应面积同比增长15.1%。2020年,深圳计划供应4万套,实际供应可能超过4.5万套,创下过去十几年的新高。
但是就算过去十年累计供应45万套,相比于300万个非户籍家庭来说,也远远不够。
远远、远远不够哎。
2020年,深圳宅地供应同比上涨289.6%,可谓暴增。因此业内人士估计,明年可能再增5万套新房,2022年或许会增加6万套。
但这个数量,还是远远不够。
这就是深圳房价全国第一的根本原因。深圳人多地少,大家早都知道。
  但人们为什么还往深圳跑呢?因为深圳的经济好,政策好,这是原因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
  上海这几年的经济不温不火,房价也是温吞水。北京吗,呵呵,经济和政策大家都知道,所以是一线城市中最疲软的。其实北京的房价就像手里的一只鸟,你想让它怎样就怎样,不多说了。
  北京不愁吃喝,上海也基本不愁,但是别的城市就不一样了。其他一二线城市一看到经济疲软,就会尽量钻空子,促进经济,不断降低吸引人口的门槛。
所以,人口必然进一步向长珠三角、热门省会聚集。加上深圳的房价领军全国,2021年,必然是房地产恢复性爆发的一年。
  没办法,有买房资格的人太多,但新房有限。总不可能限购十年吧?
  宏观形势就是这样,道理非常简单。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万一,未来的中国经济不好呢?
  这的确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对此,老邓的回答是:要看更大的“势”。
  什么是更大的“势”?
  更大的“势”,就是现代经济的本质
人类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城市就在日益扩大。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更是如此。工业和信息社会,要求经济必须是规模经济,所以城市必然会越来越大。
那么,哪些地方可以“养得起”大城市呢?
  有水的地方。水不仅可以养活几千万人,而且工业,包括芯片工业,都需要大量的水。
  交通还要四通八达,以降低物流成本。
  对于我国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长珠三角。对外贸易,物流成本最低。
  其次是长江流域的几个中心城市,比如南京、武汉、重庆、成都、长沙、南昌,扼守长江及其重要支流,交通便利,降低物流成本,又是局部的政治中心
  再次,是黄河流域的几个中心城市,比如西安、郑州。黄河再往西北,就没得说了。往下游,可惜济南不能算是一个区域性的交通中心,主要是泰山就在山东中间,虽然雄伟壮丽,但从现代经济的角度来看,其实极大阻碍了省内交通,让经济分散在各地。所以山东没有一个区域性的大经济中心。
  从山东地形可以看出,山东发展现代经济主要靠水和外贸。水资源山东不算少,但毕竟是北方省份,黄河也被西安、郑州截留差不多了,所以还是不够。外贸,主要靠日韩。但中国和日韩的关系又主要依赖于中美关系,所以改革开放的前四十年,山东沿海地区,包括北面的烟台、潍坊,南边的青岛,搞得都不错。但是自2018年以来……
  怎么说到山东经济了?打住打住,还是说房价。从大的形势来看,经济不行,也导致山东人口外流,山东过去几年的房价也相当疲软,济南、青岛都不行。
  不久以前,网上不是流行一篇文章吗?以前说投资不过山海关,现在说投资不过长江,也就是南宋的版图。
为什么这样?其实道理很简单,现代经济就是规模经济,需要水,需要规模,需要交通便利。只有长江和珠江流域,才能满足这些条件。所以,当大城市发展到千万的人口级别,甚至向2000万进军时,黄河以及更北方的城市,根本无法和南方城市竞争。
  除非我国不发展现代经济了,否则人口必然向长珠三角、向长江流域的几个大城市继续集中。
  可是,我国会不再发展现代经济吗?用脚趾头想一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就算搞内循环,嗯,以内循环为主,也得发展现代经济不是吗?否则怎么和美国竞争。
所以,中国房价的大趋势就是:
在现代经济和通胀的大背景下,人口日益向长珠三角、长江流域的几个大城市集中,也会向局部的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交通中心集中。
这个趋势,未来十年仍不会变!
好了,我们现在看看2016年以来调控,北上广深的房价情况。
下图是过去五年四大城市的新房价格走势。可以看出,2016年秋的严厉调控,的确让房价下降了两年左右,但2019年以来,新房价格不断创下新高。
  2020年以来,尤其是6月份以来,北上广深的上涨速度有加速趋势。
这个图不一定准确,因为不同的机构统计不同。但总体来看,2020年夏季以来,新房以及二手房价都快压不住了。
  作为苏州人,老邓尤其看好苏州的房价。
这是因为,作为GDP全国第六的城市,苏州在长三角地区是价格洼地,均价不仅低于上海和杭州,也低于南京。而且不是低一点,而是低很多,基本上比南京和杭州低25%左右,比上海低得更多了,基本上相当于上海的40%。但是苏州的工业GDP却是全国第一,苏州籍的院士也是最多的,2500年的古城格局基本上没变过,这应该是全国独一份。
作为工业、人文和旅游城市,苏州的房价相对来说,严重低估!这当然是因为苏州是个地级市,政治上吃了大亏。但在明清时期,苏杭是完全可以并列的。在清朝,江苏巡抚的所在地就在苏州,管江苏;而两江总督的所在地是南京(江宁),管苏北、苏中和安徽、江西。没办法,苏南太富,清朝只能这么办。
  现在,苏州房价又多了一剂强心剂:12月22日苏州发布新政:租房就可落户!这太猛了!毫无疑问,这会刺激人口继续流入苏州。
过去几年苏州哪儿最火?当然是高铁新城。苏州有四个火车站(全国有四个火车站的城市极少),最有潜力的是北站,也就是高铁站。因为这里往北极为开阔,交通也比老苏州站方便。当然,这是对苏州北部来说的,但有这么一个现代化的大车站,必然有利于人流的集中。
  苏州高铁站(北站)的房价,已经从2014年的均价7500元/平,涨到了目前的26000元左右,下图是几个新房价格。
六年,涨了大约2.5倍,猛不猛?
  我记得2016年调控时,高铁站附近的房价是16000元左右,但现在是26000元,又涨了60%多。
那么,高铁站附近的房价到顶了吗?
我在苏州有个做房地产销售的朋友,他说还远远没有到顶。由于京东已经在高铁站买了房子,准备做规模至少5000人的“京东智谷”,这是京东在全国除北京之外的第三家“智谷”(前两家在深圳和东莞),所以两年后京东的到来,必然带来一大批企业落户高铁站附近。
所以,未来两三年看到均价4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以后呢?”我问他。
“以后,要看苏州和全国的发展,以及通胀速度了。”他说。
  我的这个朋友30多岁,已经做了多年房地产销售,对苏州房产极为精通。当年我在高铁新城附近买房,就是咨询了他的意见。
他是苏州房地产专家。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加他,面是他的名片和号码:
 哈哈,只是顺便做个广告。老邓生活在苏州,我和顾建的交情和信任都没有问题,所以才敢在这里顺便推荐。以后我将在本号介绍苏州更多专家。这个完全是义务的,我保证没有问题。
打赏或传播邓元杰,继续看老邓的财经天地:
关注本号,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