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pixabay

很多刚生完孩子的妈妈都听过这句话:
“我们熬的不是夜,是自由!” 
全职妈妈白天在家带孩子,换尿布、喂奶、做辅食、哄睡、陪孩子玩。上个厕所孩子在马桶边守着。好不容易孩子午睡了,抓紧时间做家务。白天有时候自己饭都吃不上。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旁人很难理解这种辛苦。没有人在旁边添堵就不错了。
职场妈妈,白天赚钱下班带娃。白天工作忙得团团转,晚上回家打开门,孩子扑过来粘妈妈。读绘本、搭积木、看动画片、陪做作业,带娃态度要好反应要快。老人、保姆带了一天的娃也要歇歇,老公在外面应酬或者下班更晚,家就像酒店,住一晚就走。亲子互动、习惯养成、作业督促全靠老妈。
图源:pixabay
很多妈妈说带娃是体力活,但是心才是最累的。如果孩子还小,那眼睛是不敢离开娃的。如果孩子大点,更有无时无刻的操心。娃没有睡,一颗老母亲的心总是高高悬起,不敢放下。现在娃睡了,终于可以停下来看看自己的内心,感受自己的情绪,思考想做的事情。今天属于自己的生活才真正开始。一看表,嗯,时间不早了。但是不熬夜,哪儿来的时间?哪儿来的自己的生活?
看看电视剧,发现需要动些脑子的剧情看不太懂了。想起要给娃买点东西,顺便看看自己穿的衣服。刷朋友圈,看看大家都在做些什么,不要和社会脱节。在沙发上葛优躺,放空自己,也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和放松。当指针过了十二点,真是舍不得闭上眼睛,错过这么美好静谧的时光,翻身过去,手捧手机直到最后自己不得不向睡意屈服。
图源:pixabay
在第二天早晨起床的痛苦与不舍中,我们告诉自己今晚一定早点睡,再这样下去小命不保。但是当夜晚来袭时,我们又重蹈覆辙。妈妈们熬的不是夜,是自由,是今天活过的感觉,是活着的存在感。这个时候生活允许我们暂时不是妈妈、不是妻子、不是女儿,而只是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能宠爱自己一下?
熬夜对人的身体伤害有多大?大家看看不定期熬夜的自己就知道了。心悸、脱发、头痛、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内分泌失调、变丑、易胖。等我们缓过来神了,去弥补长期熬夜的危害,成本很大的。
敷最贵的面膜,熬最深的夜。这种体会到自我存在的方式也满悲哀的。我们用我们的苍老、健康、自我厌弃来买单。这不是长久之计。人活着,是时间的流逝。我们怎么分配自己的时间,就是在怎样活着。
图源:pixabay
网上流传的这样的话:
“人生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太多都是乍然离场!”
“女人一定要好好爱惜身体呀,万一哪天累倒了,孩子就会被后妈虐待,老公就会被别的女人抢走,家里的房子车子票子……都拱手送给别人啦!”
每个妈妈都要更好的照顾自己,只有自己的状态好,孩子才能可持续性的好。钱咱们慢慢挣,养孩子不要太追求完美,婆媳相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身体和情绪是自己的,别让自己太委屈。
除了半夜刷手机关爱自我以外,以下建议希望能帮到妈妈们。 
1
记录每天的生活内容和时间安排,思考性价比更高(一定程度的粗养)的带娃策略。
2
和家人积极沟通(威逼利诱),让爸爸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发光发热的点(很多时候要像养儿子一样给予爸爸及时关注和肯定,才能固化他参与带娃的行为)。每天半个小时抽不出来时间,就两天半个小时。周一到周五不行,就周末。请忽略爸爸及其不愿意的表情,为自己争取独处逍遥的时间。
3
选择更健康的放松方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比如看书、写作、会友、吃喝、瑜伽。在家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收拾干净整洁,做自己的事情。或者直接在外面的书店、咖啡店度过属于自己的时光。
4
保持运动。运动有很多种类型,跑步、搏击高消耗的有氧运动,对于每天葛优躺的人,靠墙站立5分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运动一方面是让身体的肌肉得以舒展,另一方面可以短暂的从忙碌中抽离,得到有效的休息。
5
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人们说结婚的人和未婚的人是不同世界的,有了孩子和没有孩子的人也是不同世界的。当了妈妈以后,我们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和家庭中,而忽视了自己情感支持系统的建立。老公、婆婆不能理解的事情,别的妈妈可以理解。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朋友圈,为自己建立一个坚固的社会情感支持系统。
图源:pixabay
每一个女孩成为妈妈以后,人生就多了很多挑战,请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可以自怨自艾的度过下一个十年,但是只要你不放弃,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可以活出精彩,加油!
往期回顾
19
-
2019-02
原创 | 打人,推人,咬人,你家有同款宝宝吗?
20
-
2019-02
原创 | 半夜睡不着,越害怕越睡不着
周娱菁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从业7年。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疏导;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矫正;青春期成长问题咨询等。
END
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
怡禾心理重新开放树洞信箱啦,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心理疑惑,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欢迎写信给我们。
怡禾心理每周会有一个心理小问答栏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每个月会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回复一封读者的来信。
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欢迎来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