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美国要求WTO改革的诉求之一,是要求取消一个支柱性原则——发展中国家享有WTO中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1995年至2018年11月,美国作为原告向WTO发起诉讼123例,而作为被告的案例则高达151例。WTO很多贸易诉讼都源于美国。
美国政府制造了世界贸易体系最直接的危险:长时间阻挠WTO上诉机构任命新法官,以此阻挠争端仲裁机制
近一年来,中国一系列开放“组合拳”彰显了扩大开放决心,表明中国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来推动全球自由贸易
附文:提速RCEP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
  • 2018年3月,由日本主导推动、11国参加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签署
  • 2018年7月,日本和欧盟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
  • 2018年11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国领导人签署《美墨加协定》
  • 欧盟和美国之间还有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的谈判
  • 发达国家力图通过高标准的双边或区域自贸安排,掌握制定高水平贸易规则的主导权,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发达国家群体内部的经济闭环
  • 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 RCEP涵盖了中日韩、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16个国家,人口超过35亿,占全球的近48%。在全球GDP和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比在30%左右。一旦建成,有望成为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
  • 根据设定的近期及中长期目标,中国逐步形成了构建周边、“一带一路”和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的“三步走”规划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延棠
  以2001年12月加入WTO为开端,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快速融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并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这一过程中,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始终致力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在当前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挑战和改革的背景下,中方认为应始终坚持多边贸易体制总体框架,所有成员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共同努力推动世贸组织改革,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WTO改革:主导权之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认为,WTO作为一种多边贸易体制,并没有一个名义或法理上的领导者,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在事实上充当这样一个角色。通过WTO这一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发达国家推动了于己有利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扩大全球统一大市场,也将广大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纳入到了西方主导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由于占据产业链顶端以及在技术、金融领域的巨大优势,这一体系总体是有益于发达经济体的。加上已有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机构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
  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快速增长,加之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贸易格局变动剧烈美国在WTO中的领导力日渐下降,已无法左右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在WTO中的主导意愿随之变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对WTO的作用表示怀疑,要求其进行改革,甚至以退出相威胁。美国要求WTO改革的诉求之一,是要求取消发展中国家享有的WTO中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庞中英认为,这是美国的釜底抽薪之策,因为“特殊与差别待遇”是WTO的一个支柱性原则。WTO一开始就是把贸易和发展联系起来的,为贸易要兼顾和促进发展,而非摧毁发展。设立“特殊与差别待遇”原则,就是要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不会在开放市场中挤压掉自己的发展空间,仍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美国政府这么做,对现存世界经济秩序具有颠覆性,比美国“退群”的攻击性还强。
  除发展中成员特殊与差别待遇外,美国还阻挠WTO争端解决机制。美国今年3月1日发布的一份由美国贸易代表起草的报告,列出了白宫2019年的贸易议程,宣称美国贸易政策不会遵从WTO的指令
  正是由于美国,WTO上诉机构和争端解决机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成员间在WTO框架内通过谈判、申诉等方式解决贸易争端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
 一方面,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基础的贸易政策,令2018年的WTO面临自成立以来最为繁重的工作。面对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各国反向制衡,一场场官司诉至WTO。根据美国广播公司一则报道,2018年初至8月WTO启动的国际争端解决程序高达30多起,数量与上一年总数相比几乎翻倍。按WTO的统计,1995年至2018年11月,美国作为原告向WTO发起诉讼123例,而作为被告的案例则高达151例。WTO很多贸易诉讼都源于美国。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制造了世界贸易体系最直接的危险:长时间阻挠WTO上诉机构任命新法官,以此阻挠争端仲裁机制。欧盟委员会警告,WTO最重要的功能因此“正陷入严重危险”。当前,WTO上诉机构仅剩下3名法官,这是维持该机构运行的最低人数,有两位法官将在2019年底结束任期,届时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仅剩的一位法官完全无法保证机制正常运行
▲ 2018年11月10日,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出的扇子舞机器人 沈伯韩摄/本刊
WTO作用无可替代
  WTO自成立以来,就充分展现了作为世界贸易稳定器和推进剂的作用。WTO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关税约束、最惠国待遇、特殊与差别待遇等,有助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降低贸易壁垒,同时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收益创造了条件。
  统计显示,世贸组织成立的1995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2018年全球贸易总额增长到39.342万亿美元。中国加入WTO的2001年,进出口总额0.51万亿美元,到2018年已达30.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62万亿美元)。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01年,中国实际GDP对全球贡献率为0.53%,如今已超过30%。
直到今天,WTO的原则和框架仍被广泛认同,仍具有着其他组织无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与此同时,面对近年来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经济形势,WTO也面临改革和完善。WTO主要关注传统贸易问题,未能将信息技术、数字化等为代表的新兴议题纳入到贸易框架中,原有规则落后于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
  目前,这个市场受到各种不同规则的制约,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球框架,一方面消除跨境销售壁垒等障碍,另一方面加强对商品和服务方面的数字贸易的监管。1月25日,76个世贸组织成员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同意在WTO现有规定和框架基础上启动与贸易有关的电子商务议题谈判。这一谈判由日本和澳大利亚牵头,美国、欧盟、中国都参与其中。
  显然,WTO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尽管美国批评WTO协议是“史上最糟糕的协定”,威胁“退群”,但并未采取实质性行动
  除美国外,包括欧盟、日本、加拿大在内的一些美国盟友,已开始就WTO自成立以来可能对规则进行的首轮修改和现代化展开讨论、提出方案。
  2018年9月,欧盟先期拿出针对WTO改革的概念文件,提出的改革建议重点有三:
  • 一是更新现行国际贸易规则以满足全球经济发展需要;
  • 二是强化WTO对贸易活动的监督作用;
  • 三是摆脱WTO争端解决机制目前面临的僵局。
  • 总体上,欧盟明确将坚守自由贸易立场,捍卫多边贸易体系,推动WTO改革进程。欧盟希望加强与中国紧密合作,深度改革WTO。
  中国和法国今年3月26日发布的联合声明指出,两国支持WTO进行必要改革,以增强其有效性和权威性;倡导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透明、包容和非歧视的体系发展,维护以规则为基础、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在第二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4月9日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双方重申共同致力于世贸组织改革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并致力于遵守世贸组织规则。
发展的本质是人
  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盛行,使得WTO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挑战。WTO需要改革。但期待通过一次根本性改革来解决所有问题并不现实。
  从程序上,WTO改革面临的一个困难是,规则的任何修改都要得到164个成员一致认可才能实现,但当前各成员之间诉求差距不断拉大,谈判也已到了触及“核心和敏感利益”阶段,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农业、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问题上矛盾日益尖锐,导致谈判频现僵局。
  分析人士认为,WTO未来谈判方式可以更灵活,比如采取双边、多边、诸边谈判的方式,以提高谈判效率和执行力度。由于成员数量众多并时常很难达成共识,代表发达国家和代表发展中国家声音的关键成员也可率先在一些关键领域达成共识。在改革时,G20等机制可以成为初步讨论WTO改革的平台。
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支持WTO进行必要的改革。调整部分进口产品关税,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审议通过外商投资法……近一年来,中国一系列开放“组合拳”彰显了扩大开放决心,表明中国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来推动全球自由贸易。
  中方认为,WTO改革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不能改变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即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关税约束、透明度、特殊与差别待遇等等,以及坚持贸易自由化的总体方向,改革不能另起炉灶,推倒重来。
二是以发展为核心,照顾发展中成员的合理诉求。“发展的本质是人”,发展不仅是每个国家追求的目标,也是WTO工作的核心。发展中成员占WTO的绝大多数,在未来改革中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成员的困难,赋予它们必要的灵活性和政策空间。
  今年2月15日,中国与印度、南非及委内瑞拉联合向WTO提交一份关于发展中国家问题的联合文件,明确捍卫发展中成员“自指定”(自我声明)原则。文件指出,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之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全球价值链增值贸易、人均能源利用率、金融、研发能力、企业效率等诸多方面都有显著差距。在此情况下,WTO某些成员企图选择性地利用某些经济和贸易数据来否认发展中成员和发达成员之间的差距,并要求前者为了“公平”而遵守绝对的“互惠”,是在通过这种途径来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机会。
三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优先解决危及世贸组织生存的问题。中方不赞成个别成员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LW

提速RCEP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延棠
  当下,世界各国的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方兴未艾。主要国家纷纷加快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区域自贸协定安排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应加大与其他经济体的区域及双边谈判,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多层次对外开放。
各国加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年来,发达经济体推动的自贸协定屡有成果。
  2018年3月,由日本主导推动、11国参加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签署,并于当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CPTPP成员国家有约5亿人口,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比13.5%,在世界贸易中占比15%,涵盖了环太平洋地区一些重要国家。
  2018年7月,日本和欧盟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并在今年2月1日正式生效。协定生效后,日欧将形成世界上体量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覆盖6亿多人口,占世界经济总量近3成,占全球贸易总量近4成
  根据协定,日欧双方将立即或分阶段取消大部分关税。欧盟将逐步取消约99%自日本进口商品的关税,日本逐步取消约94%自欧盟进口商品的关税。分析人士认为,协定的签署不仅将加强日欧之间的经济纽带,还将促进双方在安全、战略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
  2018年11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国领导人签署《美墨加协定》以取代实施了24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不过,新协定需要三国立法机关批准,至今未正式生效。此外,欧盟和美国之间还有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的谈判
  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力图通过高标准的双边或区域自贸安排,掌握制定高水平贸易规则的主导权,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发达国家群体内部的经济闭环
  这一背景下,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自2012年11月启动至今,也已进入最后阶段,各方同意致力于2019年结束谈判。RCEP涵盖了中日韩、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16个国家,人口超过35亿,占全球的近48%在全球GDP和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比在30%左右。一旦建成,有望成为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
▲ 2018年9月13日,观众在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体验5G远程驾驶 黄孝邦摄/本刊
双边、区域自贸安排“三步走”
  2015年底,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国立足本国实际,提出这一自贸战略,体现出进取又包容的中国智慧。
  根据设定的近期及中长期目标,中国逐步形成了周边、“一带一路”和全球三个层次,即加快构建周边自由贸易区、积极推进“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网络、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这“三步走”规划。
 一是加快构建周边自由贸易区。力争和所有与中国毗邻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不断深化经贸关系,构建合作共赢的周边大市场。
二是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结合周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建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带一路”大市场,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畅通之路、商贸之路、开放之路。
三是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争取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大国、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和部分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构建金砖国家大市场、新兴经济体大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大市场等。
  立足于周边与双边,几年来从双边自贸协定到中日韩自贸区,再到RCEP,以及金砖合作机制、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等,中国在推动FTA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稳步前进,不断取得成果。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7个自贸协定,高于美国的15个,其中发展中国家17个。中国与自贸协定合作方贸易额达1.55万亿美元,占对外货物贸易总额的37.8%。
  “中国希望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持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当前,应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同推进RCEP谈判,进而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所长陈向阳说。
进一步释放亚洲潜力
  RCEP谈判是目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成员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自贸区谈判。谈判内容涉及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十几个领域。过去一年中,谈判取得显著进展,任务完成度从2017年不到50%迅速提升到2018年的接近80%。目前,RCEP各层级的谈判力度均在加强,谈判有望2019年内完成。
东亚国家对RCEP谈判也越来越重视。2017年11月,马尼拉东亚合作系列会议期间,RCEP磋商机制自2012年建立以来首次举行领导人会议,一年之后在新加坡举行了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各方一致同意尽快推进RCEP最后阶段谈判,最终达成一个现代、全面、高水平、互惠共赢的自贸协定。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所副研究员唐奇芳看来,亚洲既有中日这样排名第二第三的大经济体,也有中印两个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包含不同发展类型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经济禀赋各异、产业链高中低俱全,市场潜力巨大。在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在全球遭遇波折的背景下,推动RCEP建设的意义更加凸显。一方面,可以刺激区域内贸易,提振经济信心,盘活地区经济的同时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另一方面,由于RCEP国家代表性强,无论是参与谈判国家还是域外国家,对其都有很高的期待,RCEP谈判达成对于更广泛范围内的自贸谈判有很强的模板和示范意义,将为建立亚洲经济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RCEP谈判取得进展也为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增强了信心。2018年5月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同意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推动早日达成RCEP。引领推动制定东亚经济共同体蓝图,加强三国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产能和投资等领域合作。同时,打造“中日韩+X”模式,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RCEP的重要参与方,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RCEP谈判。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3月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谈到RCEP时说,中国今年7月份将召开一个大规模的技术级谈判会议,邀请另外15个国家的700多名谈判人员来中国谈判。谈判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大领域的准入,中国将积极推动各方在这三个领域早日达成一致。在规则领域,有15个章节,现已完成7个章节谈判,中方将继续推动剩余章节的谈判。
  专家认为,相关国家以RCEP谈判、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等举措为抓手,切实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主义,也将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东亚国家来说,相关谈判和达成自贸协定,也将为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积累经验,为加强“五通”先行铺路搭桥。LW
刊于《瞭望》2019年第16期
延伸阅读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杂志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