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8年,三省一市以占全国3.7%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5%的经济总量
5月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 会议指出,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 会议强调,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重点和关键。要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产业链水平。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抓好统筹协调、细化落实,把《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主体。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加强各领域互动合作,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长三角调研,形成如下一组5篇报道:
《长三角一体化 瞄准强劲增长极》
  • 一体化正逐步从物理性“对接”,迈向化学性“融合”
  •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不能避谈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要拿到桌面上来谈,形成一套管用的制度体系
《长三角产业地图呼之欲出》
  • 长三角地区间产业结构存在明显梯度差异,但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尚未充分发挥整体联动效应;共建园区等“飞地经济”仍存在发展规划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 以城市为发展和竞争主体的现状,与一体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各省、各市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对接机制,产业生态圈亟待深度融合
《“一网通办”破题一体化核心》
  • “一体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一样化”
  • 需将上海的“一网通办”注重顶层设计、高度信息化,江苏提出的“不见面审批”重塑流程,浙江承诺“最多跑一次”的“群众视角”等特色和优势叠加起来
《打通省际断头路需过“三道坎”》
  • 在“寸土寸金”的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紧张和基本农田红线的矛盾突出,部分断头路因涉及基本农田推进困难
  • 省际断头路打通后,社会治理压力成为交界双方必须面临的新挑战
《打造新发展理念“样板间”——长三角区域合作办主任马春雷谈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 选择在长三角三省市交界地区建设示范区,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全新尝试
  • 示范区的建设绝不是要走传统开发区的路线,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
长三角一体化,瞄准强劲增长极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季明 何欣荣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
5月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将迎来更加清晰的行动指南。
  自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中重要的“一着棋”加速了落子布局的速度。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从1992年建立长三角15个城市经济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算起,区域合作机制迄今已是第28个年头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2018年,实体化运作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挂牌,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编制完成为标志,分解了300多项具体任务,明确了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2018年,三省一市以占全国3.7%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5%的经济总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展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窗口。
  站在全面提速的新阶段,按照中央部署,长三角一体化瞄准了更广阔深远的目标:
  • 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长三角的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 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排头兵;
  • 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要完成这一国家使命,长三角一体化还有一些重大任务需要完成。目前,长三角一体化仍存在区域合作不够充分、改革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面临进一步打破区域市场壁垒,通过产业布局一体化破解同质化竞争;通过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要素流动,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等任务。受访的多位专家指出,当前,需抓住基础性、关键性领域与环节,充分发挥地方改革的积极性。
▲ 2018年12月25日,杭州至黄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杭黄高铁建德站 徐昱摄/本刊
一体化进程按下“快进键”
  “本车由东方绿舟站开往黎里古镇……”今年3月中旬的一个晴天,连接上海青浦和苏州吴江的7618公交专线上,乘客挤得满满当当,很多人是特意赶来“尝鲜”这班新开通的跨省公交车。
上海市民老朱从南浦大桥附近的家中乘了一个多小时地铁,赶到东方绿舟站乘车。对他们来说,7618路即将前往的黎里古镇虽不陌生,但此前从未纳入过他们的旅游计划。“乘公交车笃笃定定地过去,很适合我们年纪大的人。”
  来自交通部门的信息显示,当前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的跨省公交线路已初成规模,串联起了江苏吴江、上海青浦以及浙江嘉善等地,形成了与常规公交线路融合而实现全境通达的交通网络。
  跨省公交是一个缩影。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马春雷说,原来长三角三省一市间也有不少合作,比如省际断头路的打通、黄浦江漂浮死猪的治理,但这些合作都是基于单个项目,成果是零星的、局部的。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推进,制度性、系统性的成果开始批量出现。
  由上海市松江区发起的G60科创走廊,是此类系统性合作的代表。依托G60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沪苏湖高铁这两个交通大通道,2018年6月,苏浙皖8个城市齐聚上海签署了共建共享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湖州、杭州、金华,江苏苏州,安徽宣城、芜湖、合肥,长三角的九个城市(区)组建了全国首个跨省实体化运作的一体化发展集群。
  平台搭就,区域协调发展的红利持续释放。比如在产业一体化布局方面,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在金华成立了新材料产业联盟,在芜湖成立了机器人产业联盟。
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成剑说,企业在上海松江建设正泰启迪智电港,在浙江嘉兴布局华东智慧能源与电气产业基地,在安徽合肥设立智能电力制造设备基地,在G60科创走廊沿线开启了“三城”模式,实现了产业链、价值链的最优配置。
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在G60科创走廊自由地奔涌,协同创新,在“卡脖子”重大领域实现了联合攻关合作。
  为推动5G的落地,三省一市的代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倡议书》,提出在长三角率先布局5G网络建设,开展综合应用示范。长三角的档案部门牵起手来,提供民生档案“异地查询”便民服务
政府的心态也更包容,松江区副区长高奕奕说:“近年松江有一些利税大户转移到长三角其他省市,我们乐见其成,还扶上马、送一程。”
 “现在长三角各地各部门制定文件时都会想到一体化,搭建平台也是基于一体化。”马春雷表示。以三年行动计划为例,里面分解了300多项具体任务。不仅步子实,而且突破了以往本行政区给自己做规划和上级部门给下级做规划的传统。由四个不同的行政区,平等协商制定了一个跨行政区的规划,这在以前是没有先例的。
  安徽是长三角“扩容”后的新加入者。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说,合肥正在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重点推进合肥与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横向错位、纵向协同,支持跨区域的创新主体待遇互认、人才柔性流动、社会保障政策“通兑”。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周振华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在从过去垂直化的产业分工、贸易分工,转向水平化的要素分工、价值链分工,资源分布也从过去外围向中心集聚的等级结构转向区域网络式结构,合作大于竞争
四大关键领域重点突破
  “长三角不仅是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更应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要实施重点突破,抓住基础性、关键性的领域与环节,推进一体化发展。”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说。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发现,以下四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在长三角发展大局中需求迫切、作用关键:
基础设施优化配置。长三角是全国交通网络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高层次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已不再局限于打通“断头路”,而是在整个长三角区域内优化配置基础设施资源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表示,当前以上海港和上海机场为中心的长三角港口群和机场群整体能力和集中优势还不突出。比如在机场方面,上海航空枢纽的国际门户功能仍需强化,而区域内机场容量和空域资源非常紧张,各地机场在远程国际航线开辟方面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需要加强统筹和协调。
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记者调研发现,长三角区域的市场壁垒、地方保护等现象仍然存在。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在跨地区的销售中,不能享受相应的资金、政策、保险等支持。跨省市的执法联动力度不足,尤其是在保健品市场整治、传销监管等重点问题上,联合执法合作仍待加强。
推动产业一体化布局。适度竞争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和形成产业集群,但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也浪费了很多资源。像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如果长三角各地一窝蜂上项目,蕴藏的风险不言而喻。
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记者调研了解到,尽管在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轨道交通跨省扫码通行等方面,长三角在全国率先示范。但公共服务领域的堵点仍不少,如卫生健康领域,目前长三角的医疗机构间缺乏医学影像、检验结果互认机制,导致患者异地就医体验不佳。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表示,要探索加强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制度的衔接,在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实现“一卡联通”“一卡结算”,切实增强百姓的获得感。
竞合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
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4以上,机器人产能占1/2,信息服务业占比1/3,集成电路的产业规模占据半壁江山,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占全国的1/3……长三角三省一市2018经济年报“成绩单”里,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蓬勃增长,已经成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
  数据显示,2018年,G60科创走廊九城(区)GDP占长三角三省一市总量近1/4,研发投入达到1598亿元,发明专利授权3.8万项,高新技术企业15816家,成为最有条件打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示范走廊之一。
  基于全球经济放缓、国内经济主动调结构等诸多因素,长三角地区一边放眼全球前沿产业,寻找新的发展动力,一边用信息化、智能化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用“壮士断腕”“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
区域经济结构在升级中逐步优化,浙江日益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的沃土,杭州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逾50%;江苏加快形成集智能设计、智能产品、智能装备和智能技术及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上海认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安徽科技制造业全面发力,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不断加深,区域内各城市发展新动能不断释放。以浙江嘉兴为例,2018年嘉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41.3%,居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比重12.6%,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39.7%,均居全省第二位。嘉兴市市长毛宏芳说,嘉兴区域面积较小,这些成果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密不可分。
产业园合作模式进入新阶段。被称为苏南发展模式“撒手锏”的苏州中新工业园,在经历20多年开发建设后,从发展初期的学习借鉴、要素集聚为主,进入了辐射带动的新阶段。在以市场化形式与安徽滁州跨省域建立了苏滁现代产业园后,2018年底,在浙江嘉善打造升级版苏州工业园,聚焦发展智能传感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更高水平规划、更高起点发展的区域合作新探索。
  金融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核心,“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成效显著,初步形成功能互补,优势叠加的区域金融发展新格局。”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军说。
  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不久前在上海正式落地,这一由上海国际集团牵头发起的总规模1000亿元的产业基金将通过对“硬科技”等方向的重点投资,加速长三角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发起方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实现了资本在跨行政区域、跨不同行业、跨所有制企业间的深度合作。
  为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的9个城(区)日前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上交所将设立上证G60科创走廊综合指数和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分指数。“两个指数的编制,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与科创板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反映长三角科创活力和竞争实力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上海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说。
打破制度壁垒深化区域融合
  从上海松江出发,行车半小时后,陈磊驾驶的汽车驶入浙江嘉善“归谷智造”小镇,这里是他上班的地方。和很多创业人才一样,陈磊走的是“安家在上海,工作在嘉善”的道路。
  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是陈磊将公司落户浙江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三省一市合作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比打通有形的道路更难的,是突破无形的制度壁垒。比如,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小规模研发在上海张江,随着产能扩张,到了江苏或浙江,虽然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能比原来的档次更高、用的设备更好,仍然要二次认证。如此一来,企业的生产成本、开拓效率都会受到影响,像高新企业15%的所得税优惠就无法及时享受。
  地方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苏州市常务副市长王翔说,苏州的轨道交通S1线去年已经开工建设,未来将与上海的轨交11号线实现跨省衔接。在硬件日臻完善的基础上,今年苏州将持续推动长三角的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包括加快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与其他城市共建养老服务设施。推广医保异地结算系统,努力实现退休异地安置人员医疗费用联网实时结算。
跨省市利益共享机制在长三角地区已有尝试。流经皖浙两省的新安江是目前国内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2012年,安徽、浙江以水质“约法”,共同设立环境补偿基金。若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则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若年度水质达不到考核标准,则安徽拨付给浙江1亿元,专项用于新安江流域治理。2018年,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已进入第三轮,由此形成的“新安江模式”在国内多个省份推开。
  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是一个缩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不能避谈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正确的态度是不仅要谈,还要拿到桌面上来谈,形成一套管用的制度体系。”周振华说。
  跨省市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市场化的方法。比如,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浙江海港集团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签署了小洋山综合开发合作协议。浙江方面以土地和现金作价,向小洋山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经营主体增资。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通过股权合作方式,沪浙双方在小洋山港区的合作开发中实现互利共赢。
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央层面的统筹和指导。记者在三省一市调研了解到,长三角各地在飞地经济、共建园区的经济指标统计、农地占补平衡以及税收分成等利益关系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性安排。期待国家层面以税收和经济统计为突破口,加强对跨省市利益共享机制的研究,在探索建立有利于跨省市重大产业项目迁移的分税和统计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同时加强对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是一个大课题,在实践中仍需继续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马春雷说,只要长三角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推进,就能产生合力效应,形成中国经济强劲增长极,参与全球竞合。LW

长三角产业地图呼之欲出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刚 屈凌燕 姜刚 郑钧天
  长期以来,产业“同质化竞争”是制约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产业竞合关系进入新阶段,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发现,当前产业结构相似性、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地区间合作机制不完善,仍需大幅提升产业布局规划高度、转移承接有序度、资源要素流动自由度,科学构建长三角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协同式、嵌入式的长三角产业生态圈
▲ 2017年7月12日,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的集装箱码头 胡锦渠摄/本刊
产业一体化呈三大新特征
  随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推进,市场主体闻风而动,各地积极行动,氛围浓烈。
  “市场主体主动提前布局、提前转移。去年6月之后,洽谈签约的长三角项目有56个,上海的占8成。”安徽宣城经开区副主任张旗会说。据统计,2018年,宣城市来自沪苏浙的投资占比达8成、重大项目占比过6成。在浙江嘉善县,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落地,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第一个区域合作的重大产业平台。
  记者调研了解到,从企业自发到政府引导布局,从竞争到协同,当前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呈现一些新特征:
从产业布局看,由垂直分布向水平分布、从梯次布局向块状布局过渡。同时,企业总部、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在长三角内协同布点趋势明显。以往主要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安徽,也出现了占据产业链高端、在全球布点的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泰州民用造船量2018年超过上海,以前是不可能的。”新扬子江造船董事长任元林说,企业的总部和生产基地在江阴、泰兴、靖江,研发中心在上海,在太仓还有一个海装工程中心。
从产业转移看,由自发点状转移向区块转移,由单纯企业承接转变为管理承接和平台建设。“过去是来一个项目落一个,现在松江企福集团等运营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纷至沓来,着眼于打造平台,迎接下一波分工协作。”张旗会说,通过园区共建、精准招商等,宣城当地正在推进的松江产业园、即将新建的数控机床产业园等项目,将有针对性接收沪苏浙产业转移。
从产业协同看,促进产业内部联动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产业联盟、产业基金等登上舞台。如由40多家纺织服装协会、企业成立的“长三角时尚产业联盟”,探索加强区域联动、产业升级服务。沪苏浙皖四地“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通过组建长三角健康产业基金等,促进产业链在长三角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
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
  记者调研了解到,目前长三角产业结构仍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共建园区等“飞地经济”,仍存在发展规划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资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动仍待破题等问题
——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统计显示,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被长三角半数以上城市列为主导产业或者优先发展产业;在长三角区域“十三五”规划中,有26个城市将汽车产业作为优势产业或者重点发展产业。同时,长三角146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分别有32、28、23家将电子信息业、装备机械、汽车及其零配件作为主导产业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4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长三角地区间产业结构存在明显梯度差异,但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尚未充分发挥整体联动效应。部分地方干部和专家表示,以城市为发展和竞争主体的现状,与一体化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各省、各市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对接机制,缺乏地区间的规划协调机制
——地区间合作机制不完善,共建园区等“飞地经济”发展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认为,产业转移的输出区与输入区域税收等利益存在冲突,产业输出方政府意愿不高,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和有效的产业协同。
——区域竞争缺乏底线约束,需强化统一市场标准体系和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在不同地方竞标,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招标,还是有区别对待,需要减少地方保护。”长三角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说,其实只要疏通兼并收购机制,就能够突破人为的市场壁垒,消除产能重复和过剩。地方干部指出,产业承接地区还面临产能、能耗等指标不能同步转移的限制;项目转移还面临土地指标制约影响,存在项目等地现象。
全面提升产业布局规划高度
  部分干部和专家认为,长三角仍需大幅提升产业布局规划高度、转移承接有序度、资源要素流动自由度
其一,制定地区产业规划的协调和后评估机制,“绘制”长三角“产业地图”。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学良等人认为,需要建立地区间产业规划协调机制和规划后评估机制。如,由第三方机构对地方政府的产业规划进行评估。
  部分基层干部认为,产业转移是科学调整产业布局的契机,但以合作园区为例,“高端的他们也想留,我们也想要;各地都搞合作产业园,缺乏统筹,需要有一张规划引导的产业地图。”记者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获悉,目前正在研究制定“长三角产业地图”。
其二,发挥好开发区的平台作用,建立科学运行体制和利益共享机制。部分基层干部反映,园区合作中需要的财税分享等尚无制度层面安排,建议可探索“双方各计或分配政绩”、给产业迁出地缓冲期等制度安排。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建议,借鉴新加坡在国外合资建设园区经验,推动开发区管委会向开发运营集团公司转变,鼓励并购重组,真正发挥市场机制优势,探索国内一区多园共建等模式,提高园区合作层级与成效。
其三,启动产业合作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宣城市市长张冬云说,上海白茅岭农场位于安徽郎溪、广德境内,形成天然四省市无缝对接的功能区块,通过共建产业合作基地,打造跨区合作、绿色发展样板,有助于三省一市更加便捷深化产业一体化分工合作。
其四,落实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具体项目,推动合作协调。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认为,包括航空和港口的联合、重大的科技合作研究项目、新能源汽车使用和充电设施的一体化等,在这些以市场为导向的活动中,应逐步打破行政壁垒,发展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LW

“一网通办”破题一体化核心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徐海涛 龚雯 陈刚 朱涵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公司部门负责人张卫纲在这里,用了不到一分钟时间,自助打印出一张由安徽省合肥市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太方便了,再不用像过去那样两城奔波。”张卫纲说,因为业务需要在合肥成立新公司,按之前的政策必须去当地办理,至少要跑两到三趟,耗费一两个月时间。现在有了跨省“一网通办”,异地办证只用了3天。
  在上海市松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前来采访的《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这里专门设置有G60科创走廊九城(区)“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和自助服务区,配备电脑、打印机、高拍仪、评价器等硬件设施,还配有1台安徽合肥市场监管局的自助打证机。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区)自去年9月底以来,在全国率先探索跨省市“一网通办”,打破行政壁垒、畅通经济要素流动。迄今,G60“一网通办”已为企业、群众提供信息推送服务超过8.2万次,提供异地咨询服务超过2000次,提供异地证照服务超过400次,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大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受到企业和群众的欢迎。
  记者采访了解到,长三角地区规划到2020年底前,推进政务服务业务流程标准化,实现区域统一受理、地区全覆盖。
▲ 2018年9月28日,上海一家企业的工作人员在G60科创走廊九城(区)“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咨询 蔡斌摄/本刊
全国首个跨省“一网通办”
  2018年6月,地处G60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合高铁通道两大交通动脉沿线的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和安徽宣城、芜湖、合肥长三角九城(区),签署了共建“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
  九城(区)地域面积7.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900万人,人口稠密、地缘相近、经济活跃、互动频繁。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九城(区)将跨省“一网通办”作为实质性一体化的破题之举。
  2018年9月28日,全国首批异地办理的11张营业执照和1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诞生。目前,G60“一网通办”已提供异地证照服务超过400次。
  今年4月2日,浙江省龙庄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甜甜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办理连锁超市营业执照,就尝到了“新政”的甜头。原先在吴江区办理此事,要求法定代表人持身份证实名认证,现在则参考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的规定取消了该项;在住所要求上,南湖区学习吴江区实行住所承诺制,无需再提供房屋产权证书;在办理时限上,吴江区原先承诺办理时限为3个工作日,现在和南湖区一样压缩为2个工作日。
  据了解,长三角地区下一步将推动“跨省一网通办”两个扩大:地域上扩大、事项上扩大。从今年4月到年底,试点范围将从九城(区)逐步扩大到26个城市全覆盖,将增加面向个人的交通、社保、医保、户籍等政务服务事项,试点跨省办理包括居民身份证、驾驶证、结婚证、居住证等8类证照。
精准“治堵”
  跨省行政审批的一大难点,是各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人力投入不同,办理的流程、材料和时限各异。那么,如何求同存异,自觉对接,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速?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九城(区)“一网通办”涉及到数据连通、服务共享、证照互认、电子签章等一系列瓶颈突破,许多政策没有先例可循。
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商务组组长吴雅静告诉记者,要实现“一网通办”,离不开各地互相打开“心门”,用新发展理念打破传统思维束缚。
  “我们根据企业所急所想,罗列出高频办理事项,再向相关部门征询意见,最终推出了首批30个证照办理事项清单。同时,本着先易后难、统筹建设原则,创新性地提出线上建立统一专栏入口,线下建立统一服务专窗,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异地通办。”吴雅静说,最忙碌的时候5天跑了苏浙皖8个城市,在意见一个个征求、疑虑一个个消除中,九城(区)坚定了“一网通办”的决心和信心。
  G60科创走廊作为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区域,在服务延伸、功能深化、标准规范、事项拓展等方面进一步挖深做实,3月份已经完成覆盖九城(区)全境,在市、县(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建立89个综合服务窗口,实现“足不出县,一网通办”。
  不仅是G60科创走廊,近日,地处沪苏浙三地交界的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三地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达成共识,将统一证照跨区域通办,初步实现长三角统一准入、统一审批,成为长三角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促进市场流通的又一探索。
浙江省嘉善县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渊告诉记者,“一体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一样化”,需将上海的“一网通办”注重顶层设计、高度信息化,江苏提出的“不见面审批”重塑流程,浙江承诺“最多跑一次”的“群众视角”等特色和优势叠加起来。比如跨省快递送达企业材料,由政府部门承担费用,这是非常细的一件事,但也需要提前考虑到,打破原有规定。
探索“无感换乘”新路径
  随着“一网通办”扩围,老百姓的生活将越来越方便。但基层干部指出,一些政策藩篱还需尽快打破:
一是业务标准有待统一。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赵小华表示,“一网通办”是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动异地投资便利化,同时也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区域内政务服务一体化的创新之举。期待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异地通办标准统一,宣传服务力度加大,让更多人知晓这一便民政策。
二是打通后台的政务业务系统,避免受理、办理“两张皮”。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有数百个政务业务系统,绝大部分是国家部委或各省直厅局开发的,数据共享、格式统一、权限下放等方面存在不足,地方政府突破有难度,期待从顶层设计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电子证照的互信互认。目前各地的电子证照格式不尽相同,比如多个省市推出了电子身份证,但上海制作的电子身份证,在江浙皖是否能被认可?目前尚没有统一规定。
  吴雅静说,G60科创走廊九城(区)将继续加强交流与沟通,打破行政区划障碍、协同发展。通过各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好的做法,因地制宜在其他城市推广,探索一条既有制度创新互认、又有城市竞争特色的“新路径”,助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LW

打通省际断头路需过“三道坎”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魏一骏 杨绍功 王辰阳 董雪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来到安徽省宣城市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的交界处,在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上,石砖砌起来的一堵路障墙格外引人注目,墙的对面是望不到边际的山丘,南京市高淳区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距此还有二十余公里。据当地交通部门介绍,这是宁宣杭高速的一段,宣城段2017年12月已完工,江苏和浙江段目前还没开通。
  这条路附近的安徽宣城市宣州狸桥经济开发区分布着75家企业,以碳酸钙及下游产品、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加工等产业为主,这些企业对物流的要求较高。然而,狸桥镇通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的高等级公路只有一条2013年通车的省道,这给当地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制约。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来说,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重要前提和保障。多年来,因行政间隔、规划脱节等原因,长三角地区仍存在一批省际断头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热度日益提升,这些路如今怎么样了?打通难在何处?
  近日,本刊记者在沪苏浙皖交界处实地走访部分断头路发现,尽快打通省际交通梗阻,助推民生服务共享更便利、生产要素流通更顺畅以及减费降本更有效,已成为当地百姓、企业、政府等各方的期盼。相关部门建议,从建立常态化的对话联动机制、探索土地等要素保障的创新等多方面着手,确保省际断头路逐步打通,让不同地域间心路融通。
▲ 4月25日,安徽蚌埠至宁波集装箱铁海联运班列首发 刘军喜摄/本刊
“断头路”“梗阻路”“羊肠路” 阻隔省际交通
  “我们当地的百姓和企业都盼着宁宣杭高速早日通车,这条路对我们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将起到重要作用。”宣城市宣州狸桥开发区内的安徽丰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国平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期望。
  长三角地区因行政间隔、规划脱节等原因,导致省际末端交通不畅。本刊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断头路存在形态不单是字面理解的道路终止,还有“梗阻路”“羊肠路”等多种形态
  浙江嘉善县姚庄镇通往上海金山区枫泾镇的枫美路上货车、中巴车、小客车络绎不绝,但枫泾双向四车道的柏油路过了浙沪省界便成了一条窄窄的水泥路,更引人注意的是路上经设计排布的5个水泥墩,来往的车辆不得不因此放慢车速,水泥墩上还可以看到不少汽车剐蹭碰撞的痕迹。从上海去湖州的司机王师傅跟着导航第一次途经这里,但因驾驶的油罐车无法通过只能掉头返回。
  在水泥墩不远处经营果园的陈师傅说:“途经这里往返于嘉善和枫泾之间的车辆很多,水泥墩还引发过翻车事故,这条路很有必要拓宽。”
  嘉善县交通部门介绍,设置水泥墩实为保护嘉善段较低等级道路的无奈之举,按计划这条道路的拓宽工程将于今年开工,总投资约2.8亿元,预计工期2年。
  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曙光路在靠近上海市青浦区处戛然而止,茂密的树林间仅有一条可供电瓶车和行人通过的羊肠小道通往上海。步行穿越后,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两地间的新道路已在规划之中,他们非常期盼断头路的打通。
打通断头路面临三大难题
  2018年6月,沪苏浙皖交通运输部门联合签订《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加快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按照“规划明确、需求对接、就近接入、先易后难”的原则,第一批推进17个重点项目。
  目前,这批项目已先后开工建设,其中江苏省昆山市锦淀路对接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大道项目已于2018年10月1日打通,也是签订协议后首条打通的断头路。路通后,昆山与青浦间还开通了两条公交线路C3和C5线,均实行2元的单一票价。C3线现在每天发车19班次,日均有1300多人次搭乘,客流量非常稳定,可见两地居民巨大的往来需求。
  上海市交通委表示,打通省界断头路对提升跨省界区域路网功能、改善周边交通环境有积极作用,将有效促进跨省界区域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区划所带来的交通阻隔。
  下一步推进打通省界断头路项目建设仍面临三大突出难题。
首先,在“寸土寸金”的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紧张和基本农田红线的矛盾正逐渐显现,交通部门和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项目因涉及基本农田而难以推进。
  在浙沪间的善新至朱吕公路工地现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仅建设了配套的施工便道,建设单位负责人骆钱飞说,按自然资源部有关文件要求,国家高速公路、国道、省级高速公路等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可报部预审,但该项目属于县道项目未纳入文件范围,导致主体工程无法全线开工。
其次,“与上海交界地区普遍存在行政级别不对等的情况,沟通难免会有阻碍。”昆山市交通局副局长夏强说,以昆山为例,当地是县级市,对接的上海嘉定和青浦两区则相当于地级市,虽然与对方均签订了框架协议,但是在具体执行中不同级别间的报批仍会浪费一些时间。
第三,省际断头路打通后,社会治理压力成为交界双方必须面临的新挑战。在沪苏交界处的一户农家小院,本刊记者看到至少安装了10个摄像头。户主张先生说:“交界处情况太复杂,必须做好安保措施。”
  目前三省一市为破除行政壁垒和解决社会治理问题,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上海安亭镇和白鹤镇与江苏花桥镇成立共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推进办公室,三地人员一同办公,办公地点选在三个镇的中心点。打通断头路、处理民生纠纷、协调产业衔接,共建办成立后,联系更多了,对接也更精准了。
探索要素保障创新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尽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已经成为各地的共识。受访干部认为,各地各部门应形成合力,不仅确保物理道路尽早贯通,也要共同面对、协同联动解决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让心路融通。
南京市高淳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孙珊忠说:“从安徽广德、郎溪到我们高淳是一条生态走廊,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我们建议推进宁广高速(宁杭二通道)建设,这样可以带来更多便利。这方面,江苏已经纳入高速公路网规划,而安徽还有部分没有纳入规划。”
  “由于缺少区域统筹的综合性交通规划,各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效衔接,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上海金山区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认为,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建立各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的沟通机制,在项目前期规划、工程建设以及后期养护等各个环节都充分对接,至少能够“找得到人”,切实提高效率。
  针对土地等基本要素保障的问题,各地正积极进行创新探索。上海市交通委交通建设处副处长顾瑾说,涉及断头路的上海各区探索“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审批方法,有效提高了前期证照办理效率。如青浦区、金山区在供地批文、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等过程中由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容缺(土地手续)分段审批。
  交通部门建议,在确保基本农田总量占补平衡、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相关项目土地指标给予一定灵活调整的限度。同时,应拓宽项目融资渠道,防范化解项目建设中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LW

打造新发展理念“样板间”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主任马春雷谈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季明 何欣荣
  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抓手、重要载体。目前,上海市正在与江苏省、浙江省研究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方案。示范区将以落实国家战略为立足点,以制度创新和系统集成为关键,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探索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试验田、创新经济引领的新绿洲。
  选择在长三角三省市的交界地区建设示范区,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全新尝试。示范区到底怎么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改委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马春雷
▲ 2018年4月21日拍摄的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 徐昱摄/本刊
“一张蓝图”管全域
《瞭望》:今年的地方两会上,上海提出要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一体化示范区要示范哪些内容?
  马春雷:一体化示范区是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选择在沪苏浙三省市交界(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的区域建设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要探索不打破行政边界,引导交界区域从行政区向共建区演化发展。这有利于打破区域分割、深化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为全国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探索有益经验。
  具体而言,在一体化的制度创新方面,我们已经提出了八项具体的制度安排,努力成为一体化发展的共同行为准则。
  • 对于规划管理,要探索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
  • 对于生态管理,要探索统一生态环境标准、统一监测体系、统一监管执法的“三统一”制度;
  • 对于土地管理,要探索建立跨区域统筹土地指标、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的管理机制;
  • 对于投资管理,要探索建立统一的产业准入清单,实现“一张清单准入”;
  • 对于要素流动,要探索统一企业登记标准和流程,实现示范区内企业享受全生命周期无差别服务;
  • 对于财税分享,要探索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机制;
  • 对于公共服务,要探索在医疗、教育、养老和文化等方面,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制度的衔接,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
  • 对于公共信用管理,要探索统一区域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
缩回来是五指、打出去是拳头
《瞭望》:外界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期望很高,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方面有很多畅想。请问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将秉持什么样的理念?
  马春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定位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这样的定位意味着,示范区的建设绝不是要走传统开发区的路线。
  在我国,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命题。如何真正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统筹起来,长三角要率先破题。
  今年3月,我们在上海青浦区的金泽镇实地走访,那里火泽荡、大葑漾、小葑漾等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一条“蓝色珠链”。整个示范区内江南古镇林立,与自然美景相得益彰。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不是一对矛盾,不是一保护就不要发展,一保护就要国家转移支付,发展还是第一位的,关键是布局什么产业。华为研发中心落户金泽,就是非常好的选择。这里商务成本低,辐射长三角,古镇的优美环境也有利于研发人员舒缓心情。
《瞭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是产业同质化竞争。这方面示范区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马春雷:当今世界,国际的竞争与合作好比奥运会,单个城市参加的是个人项目,城市群参与的是团体项目,后者含金量更高。拥有约21万亿GDP的长三角,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种子选手。三省一市一定要各扬所长、形成合力,形成“缩回来是五指、打出去是拳头”的效应。
在一体化示范区的试点区域,我们要有统一的产业布局,要有利益分享机制。利益分享不是吃大锅饭,而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根据成本、付出来定。像洋山港的开发,浙江方面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就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通过股权合作方式,在开发中实现互利共赢。当然,单一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和整个区域的市场化运作还不同,后者的复杂性高出很多,需要我们持续探索,相信一定能有突破。
系统集成“三色”示范区
  《瞭望》:长三角承载了很多国家战略,一体化示范区如何与之联动?未来示范区将呈现什么样的图景?
  马春雷:过去的区域发展大多依靠要素(土地、资金)驱动,下一步要释放系统集成的改革动力。
  在示范区建设中,党中央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可以在地方试点的,示范区要集中落实,率先突破,进行系统集成。首先是争取国家批复沪苏浙实施的改革创新试点政策在一体化示范区内复制推广。比如,上海和浙江的自贸区试点、江苏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浙江的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和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试点等制度创新成果,要加快在一体化示范区推广实施。
  通过系统集成的改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未来的发展要体现在“三色”上:生态绿色是底色,创新发展是亮色,江南古镇文化是彩色,向世界呈现一个多彩绚烂的示范区。LW
刊于《瞭望》2019年第19期
延伸阅读
☞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杂志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