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西藏叛乱平定后,达赖一行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护送下,来到印度实际控制的藏南重镇达旺。
为了向印度表“忠心”,达赖开始在不同场合宣称《西姆拉条约》的有效性。
藏南达旺寺。达旺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故乡,也是藏民心中的一块圣地,目前被印度窃占
什么是《西拉姆条约》呢?
话说在1913年10月,中华民国政府(袁世凯执政时期)、英属印度和西藏噶厦政府三方在印度北部城市西姆拉举行了一次著名的会议。
这次会议详细讨论了西藏与中国的关系、西藏与内地领土分界,以及西藏与印度领土分界等问题。
会上,英国外交官亨利·麦克马洪将传统上被认为属于西藏的约九万平方公里领土划给英属印度和英属缅甸。
此即臭名昭
著的“麦克马洪线”。

1914年3月,时任英属印度外务秘书的麦克马洪在印度德里和西藏政府代表秘密签字换文,双方约定:
若英国可促使新成立不久的中华民国政府让西藏独立,则西藏将认可形同割让部分西藏土地的麦克马洪线。
此即《西姆拉条约》。
当时参加会议的中方代表陈贻范曾在条约草案上签名,后袁世凯政府电令陈贻范取消“草签”。
最终,西姆拉会议没有产生中华民国政府作为缔约方的协定。
噶厦政府因中央政府没有接受《西姆拉条约》,也转而不承认麦克马洪线。
1959年“拉萨平叛”后,流亡印度的达赖开始重提《西拉姆条约》,在原本就不太平的边境问题上火上浇油。
种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中印战争终于爆发。
西姆拉会议合影。前排左三为中国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左四为英国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左五为西藏噶厦代表夏扎·班觉多吉
本篇的主题并不是1962年的边境战争,所以这里只作为背景一笔带过。
战争结束后,东段(藏南)的西藏军区部队趁着大雪封山前的“窗口期”,退回到了喜马拉雅山山脊以北。
关于当时为何要“胜而撤军”,后来众说纷纭。

最现实的情况是后勤保障问题,再者当时的国际形势对于中国也空前不利。
往事已矣,此处不评论。
此后的几十年间,在中印边境东段,双方基本形成了以山脊为界的“实际控制线”。
由于藏南紧邻印度东北部平原,战败后的印度逐步蚕食山南地区。
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印度已在我藏南地区建立起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并广设甘地铜像、医疗诊所,普及国民中小学,妄图造成实际控制的所谓“现状”。
伪“阿鲁那恰尔邦”的印度寺庙。该伪邦至今已有约140万人口,占地八万余平方公里
1986年底,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
翌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意为“旭日之邦”(印度最东部的邦)。
“建邦”的同时,为了应对中国的反制,前线的印军在藏南各个关键据点附近侦查解放军动态,评估中国方面的军事动向。
就在1986年的年底,印军情报人员在藏南重镇达旺北侧的桑多洛河谷中,发现了中国军队建立的半永久性建筑。
桑多洛河谷的位置非常敏感,除可以直接威胁藏南重镇达旺外,更重要的是这里位于印度认为“麦克马洪线”以南。
新德里顿时一片哗然。
中国方面则非常淡定——你“麦克马洪线”都是非法的,我管你以南以北。
所以印度的表现被中国官媒戏称为“定期发作的兼则马尼•朗久综合症”。(“兼则马尼”和“朗久”是中印边境两个交锋地点的名字)
藏南墨脱县。墨脱位于岗日嘎布山脉南坡,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县(2013年)
为了应对可能的军事冲突,当时的印度政府批准了一个代号为“棋盘行动”的大规模军事演习。
这次演习中,印度将10个师和数个空军中队的重兵运到了藏南,摆出了一副“不服来战”的嚣张态势。
同时,达赖在西藏的间谍也纷纷躁动,计划鼓动西藏内乱和印度里应外合。

为了防止印军进一步蚕食中国领土,西藏军区山地步兵53旅(常驻日喀则)迅速赶到山南地区的林芝与52旅会和,并带来了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以备不测。
在交锋激烈的“桑多洛河谷”,中印双方剑拔弩张、冲突不断。

随着我军的增援力量不断赶来,印度方面判断我军可能要对其发起全面进攻,新德里遂向印军东部军区发出了战争总动员令。

接下来的两周里,印军向藏南地区调集了1个军部、2个师共约7个旅的兵力,开始部署与我军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行动。

鉴于印军反应迅速,部队调动又快又多,我方判断印军有扩大和升级战争的可能。
于是,解放军总参作战部向第13、21、54集团军下达了预先号令,要求三个集团军的部队做好入藏作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成都军区在西藏开设前进指挥所,组织先头部队分批入藏,并将参战部队师以上指挥员用飞机送达前线,勘察道路和地形。
一线的西藏军区52、53山地旅官兵也在实际控制线附近挖好大量的“猫耳洞”,准备作战工事。
形势一触即发之际,小平同志定下了“保持克制,坚决反击”的前线作战方针指示。
接到命令后,成都军区前指决心如下:
1、部队在六月底前完成集结,利用西藏最适宜作战的七月份作为战役开始时间;
2、以13集团军指挥山地步兵52旅、37师和160师在瓦弄和巴普卡方向作战,准备歼击位于该方向的印军第2师;
3、以西藏军区前指指挥53旅、149师和21师,在德让宗至拉鲁地段作战,准备歼击击印军第4师,相机打击印军第17师。
战役以歼灭印军前线两个主力师、收复藏南争议土地为目标,借此一举解决我方主张的领土边界。
为配合东线解放军作战,中国人民的好兄弟巴基斯坦调动了5个师的兵力至克什米尔地区,准备和我新疆军区部队一起,牵扯住新德里以北的印军主力,使其难以增援藏南。
中国当时甚至已经向美国通报了相关情况,指出如果印军继续蚕食,中国将给之一个教训。
形势与1979年越战之前非常类似。
喜马拉雅山脉南部小镇巴卢蓬景色
眼看解放军大军开始入藏,新德里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印度高层讨论了半天后得出的意见,竟然是向“老大”苏联请求援助。

在接到印度的“求援”后,戈尔巴乔夫当即表示,不能支持印度对华战争,并要求印度放弃战争打算,与中国进行谈判。
(这一时期苏联已经着手改善对华关系,参考钱其琛《外交十记》之“中苏关系正常化”
同时,苏联还派特使来北京,向中国表示苏联将尽力制止印度的战争行动,请求中方暂缓行动。
失去老大支持的印度顿时“怂”了下来,开始主动后撤部队,脱离与我军的接触。
拉吉夫·甘地(1944-1991),是尼赫鲁的外孙、英迪拉·甘地的长子。1984年母亲被刺杀身亡后任印度总理,1989年下台,1991年遇刺身亡
1987年5月,印度外交部长蒂瓦里在前往赴平壤参加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期间,“顺带”停留于北京。
他向中国领导人带去了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的口信:“新德里不打算继续使边境地带的局势恶化”。
当年7月,拉吉夫·甘地在一次北方邦国大党支持者的集会上说:
“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
这样氛围便一下子缓和了下来。

最终,这场一触即发的大战就在各方的“斡旋”中烟消云散。
错那以南约100公里处就是达旺
1987年的中印边境虽然双方摆出的“阵势”很大,但一线的冲突规模并不大,大概紧张对峙了一个月的时间。

印军先后被击毙16人,受伤人数不详。
阵亡的印军中,有6具尸体是由我方交还给印方的,说明是印军入侵我方控制区然后被击毙的。
此次冲突中方最大的胜利是在“麦克马洪线”以南建立了据点。
中印双方沿克节朗河形成新的实际控制线——从克节郎河折向兼则马尼,再向东在桑多洛河南岸,通过旺东与麦克马洪线相接。
虽然争回的土地不多,但从现实占领上否定了“麦克马洪线”作为“实际控制线”的事实。

为与1959年实际控制线相区别,这条线又被称为1987年实际控制线。
2020年4月15日至16日,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深入山南市错那县踏雪调研

在边境局势紧张的形势下,拉萨的气氛自然也紧绷。

1987年9月,达赖喇嘛在美国召开记者招待会,大放厥词。
不久后的10月1日国庆节,拉萨爆发大规模骚乱。
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是伍精华。

熟悉红军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一个故事——“彝海结盟”。
1935年,红军在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遭到部分彝族群众和彝族部族武装袭扰。
为了避免民族矛盾、使红军安全过境,红军先遣队司令刘伯承会见彝族首领小叶丹,二人以彝族习俗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后来小叶丹被国民政府支持的彝族武装袭击身亡,终年49岁,没能看到新中国的成立。
伍精华,便是小叶丹的后辈。

1987~1988这段时间,因不停的处理各种复杂事件,伍精华劳累过重,于1988年下半年病倒。
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决定调遣当时最年轻的贵州省委书记(时年四十六岁)入藏,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就是这则任命,改变了他的一生。

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视察入藏增援部队
新书记上任不久后,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在1989年1月28日因为突发心肌梗死于日喀则病逝,享年51岁。
拉萨局势迅速严峻起来,示威游行不断。
1989年春,随着中国国内大形势日益复杂,西藏的境内外势力蠢蠢欲动。
3月5日,拉萨八角街武警班长袁石生(藏族)被暴徒打死。
随后发生了暴徒冲击佛协传召办公室,攻击自治区领导干部,打伤武警和其他工作人员,洗劫北京路上的饭馆商店等一系列严重暴力事件。
与此同时,印度自1987之后再次在边境增兵挑衅,与境内暴徒遥相呼应。
关键时刻,驻守四川的解放军13军149师连夜疾驰入藏,接替西藏军区52旅、53旅和武警西藏总队,执行拉萨戒严任务。
149师的入藏为稳定拉萨局势,平定骚乱和震慑边境印军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表现给当时的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成为我军重点保障的快反部队。
雅鲁藏布江
对于驻守在形势复杂边疆地区的封疆大吏来说,能够稳稳掌控住局面是最重要的事情。
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一般经济性工作。
经历了1989年3月份的风暴后,拉萨局面迅速稳定了下来。
之后一段时间,尽管内地一片风声鹤唳,西藏却始终保持了很好的稳定局面。
当事人的行事果断和对党忠诚,给小平同志和其他领导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三年后,携带这段辉煌的履历,他开启了一段新的仕途生涯。

后记
本篇改写自《一触即发的大战:中印边境1987》和《中国边境往事 西南篇》,补充了部分内容。
参考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