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秋,江青等人借远航罗马尼亚归来的国产远洋轮“风庆号”,安排发表大量文章,批判周恩来、邓小平“适当引进国外船舶”的航运发展政策。
这便是文革后期轰动一时的“风庆轮事件”。
“四人帮”一番操作,目的主要是鼓吹排外、反对国际合作,借机给小平等人扣上一顶“崇洋媚外”的大帽子。
后来小平曾回忆道:
“‘文革’期间有个风庆轮事件,我和‘四人帮’吵过架。才一万吨的船吹什么牛,1920年我去法国的时候,就坐五万吨的外国邮船。现在中国改革开放了,10万吨,20万吨的船也可以造出来”。
邓小平现存最早的照片,1921年3月摄于法国里昂。当时邓小平到法国刚刚半年,不满17岁。
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地区,有一个小城叫做巴约(Bayeux)。

小城只有约两万人口。
因为毗邻二战盟军登陆的诺曼底海滩,这里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
一百年前,小平同志在法国的第一段时光,就是在巴约度过的。
巴约市中心。一战期间法国因战争消耗故大批招募华工。蔡元培、吴玉章等人觉得可以用勤工俭学的方式来使华工掌握法国先进技术,对回国发展大有好处,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成立华法教育会,引领留法勤工俭学潮
“五四运动”后,怀揣“工业救国”思想的邓小平考取了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出洋学点本领,回来搞工业救国”以及“减轻家庭负担”。
(1964年2月16日邓小平会见泰国总理乃比里时讲述留法初衷。)
于是经过一年的短暂培训,邓小平(16岁)和远房叔叔邓绍圣(19岁)一起离开故土,踏上了前往法兰西的旅程。
1920年8月28日,搭载邓小平等83名学生的“吉庆”号客轮从重庆启航,沿长江东下。
此刻的邓小平并不清楚,这一去,将是对故乡和父母的永别。
在七十七年的余生中,他再未回到广安。

母亲淡氏于1926年病故,当时他人在莫斯科。
父亲邓绍昌1936年在逃难途中客死他乡,当时他刚刚随中央红军抵达陕北。
邓小平一行八十多人在上海登上法国邮轮“盎特莱蓬”号,1920年9月11日起锚,经过四十天的颠簸后抵达法国马赛。
完成侨民登记处的登记后,他们又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巴黎。
在巴黎,负责组织和接待的法中友好协会分配了这些学生的去处。
与邓小平一同来自四川的24名学生被派往诺曼底地区的巴约中学。
他们被安置在工商学科,一边学习法语,一边补习相关课程。
根据学校当时的财政记录,邓小平(当时叫邓希贤)在此读书时非常节省。
在巴约中学就读期间,他每月的杂费花销只有不到19法郎,而其他学员的平均花销在25法郎左右。

这段新鲜的读书时光仅持续了不到半年。

1921年3月,资助这些中国留学生的法中友好协会遭遇财政危机,无力继续支付费用,命运坎坷的孩子们不得不开始半工半读。

邓小平曾学习的巴约中学旧址
1921年4月,在回到巴黎向中法教育会求助不成后,邓小平、邓绍圣等十一人作为散工,来到法国南部的克娄梭城。
年轻的学生们进入克娄梭城钢铁厂,成为一名工人,从事极其繁重的劳动。
因不堪重负,他们不久后逃回巴黎。
重回巴黎的邓小平一方面从中法教育会领取一点微弱的补助,另一方面从事饭馆招待、码头送货、工地搬砖等零工。
说好的“勤工俭学”,变成了只有“勤工”没有“俭学”。
得知这批留学生在法国悲惨的遭遇后,1921年底,四川重庆各界人士捐款30万法郎汇至巴黎。
困苦中的邓小平与其他川籍学生一样领到400多法郎的补助,境况才稍有改善。
1922年春,邓小平和邓绍圣带着这些钱来到小城蒙达尼,成为哈金森工厂的一名临时工,被安排在胶鞋车间。
邓小平在法国哈金森橡胶厂的就业卡
不甘心放弃学业的邓小平在稍有积蓄后,曾重新回到巴黎郊区的一家学校学习,试图捡回丢掉的文化课程。
经过约三个月的学习后,缺乏语言基础的他发现实在无法跟上学校的课程。
就这样,年轻的邓小平被迫彻底放弃学业,开始了艰苦的旅法打工生涯。
四十年多后,被“打倒”的邓小平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工作。
在这里,他“重操旧业”,做起了钳工。
邓小平站在“台钳桌”边,熟练的操作着锉、锯、榔头、老虎钳,让旁边的工人师傅们感到很惊讶。
他们可能不清楚,眼前这位可是法国工厂培养出来的“高级技工”。

邓小平所在的车间主任涂宗礼曾回忆道,“当时我们对比过,小平相当于四级钳工。”
1969年10月22日,邓小平离开中南海来到江西。在周恩来的关照下,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把邓小平安排在南昌市郊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
旅法打工的几年里,邓小平先后在大巴黎地区的哈金森工厂和雷诺汽车厂等企业工作。

工作之余,他也不忘“接受资本主义的腐蚀”。
年轻的邓小平在巴黎去过电影院,还看过一场足球比赛——这张比赛门票花费了五法郎(一天饭钱),是赛场中最便宜的位置。
改革开放初期,“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和“冲出亚洲”等口号,都是作为资深球迷的他提出的。
熟悉党史的朋友们会记得一个特殊的时刻——1977年7月30日,北京工人体育场。

那是一场北京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
当广播员介绍“观看本场比赛的首长有邓小平”时,全场八万名观众掌声雷动。
这是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后的首次公开露面。
1924年旅欧少共合影。这一年,小平同志(后排右三)正式转为共产党员
1922年6月3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少共”)成立。
当时少共的领导人赵世炎和王若飞也在哈金森橡胶厂打工,与邓小平结识。
这一时期,邓小平开始阅读《新青年》、《向导》等“关于社会主义的书报”。
1923年2月,邓小平加入“少共”,结识了当时的执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等人。
他们在法国创办刊物,宣扬反帝反封建,组织旅欧华人到达中国驻法公使馆示威。

因为频繁活动,旅法的共产党组织开始被法国警方通缉。

1926年初,小平一行人离开法国前往莫斯科。
他们先是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培训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国参加大革命。
就这样,邓小平结束五年零三个月的旅法生活。
莫斯科中山大学主楼。邓小平、蒋经国、乌兰夫等国共名人,均在这里就读过。
青年时期的这段经历,使邓小平对于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有着清醒的认识。
文革后期,他因力主与西方国家交往合作,成为当时被批判的“资产阶级代表”。

八十年代在决定派遣大量留学生出国时,也曾有过很大的争议。
许多领导担心学生跑出去不再回来。
也是因为小平同志的坚持,这一政策才得以贯彻,大批的中国年轻人开始走出去,“睁眼看世界”。
1975年5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法国。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西方大国
1975年5月,邓小平以中国政府第一副总理的身份,再次踏上了法兰西的土地。
此时距他离开法国,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
与当初在警察的追捕下仓皇逃离不同,这一次法国拿出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外交礼遇来接待他。
尽管邓小平的身份只是国务院副总理,但法国方面却安排总理希拉克亲赴机场接机,总统德斯坦亲自主持欢迎宴会。
希拉克专门找出了当年邓小平工作过的哈金森工厂档案赠送给他,上面人事部的评语是:“此人永不录用”。

那是1923年的春天,邓小平决心离开哈金森工厂,辞职原因填写的是“拒绝工作”。
这让厂方人事部门非常不满,所以才写下如此严厉的评语。
年轻的小平之所以放弃这样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新的人生目标——投身伟大的解放事业。
在此后的七十多年里,历尽坎坷,初心不改。
(全篇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