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三,喵~喵~喵~
文学中秋天都是萧索、寂寥的,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不是这样的,苏汉臣《秋庭戏婴图》中两位小朋友在庭院里玩着推枣磨的游戏,旁边绣墩上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精美有趣。
宋代  苏汉臣  秋庭戏婴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背后盛开着芙蓉和小雏菊,这样的秋天哪里寂寥了?猫就喜欢这样气候绝佳的初秋,和小幺、郑小墨一对兄弟钻回宋代,替你们摆弄一下这些有趣的玩具。怎么样?没玩过吧!
小幺又要靠美颜反串小姑娘了,白衣衬着一根红腰带。不说,谁知道我们是漂亮的男孩子呢。
1
枣  磨
“庭院秋声落枣红,拾来旋转戏儿童。”乾隆皇帝的诗写的正是“枣磨”这种常见于北方的民间游戏。利用两个枣子,加上一个剖了一半的枣子做成支架而制成的枣磨玩具,是一种旋转、平衡的游戏。游戏时,谁能让枣磨保持平衡、转得久,谁就获胜。所谓庭院秋声,说明这类玩具正好应时应景在枣子成熟的季节游戏。画中的小幺显得年纪稍长一点儿,正在用手轻轻推动枣磨,给弟弟做示范。
2
三彩玲珑球
画面右侧的绣墩上放着一颗颜色艳丽的三彩玲珑球。三彩以含铜、铁、钴、锰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做呈色剂,入铅做助熔剂,即可以直接施彩釉入窑经800℃左右低温一次烧成。也可以先烧素胎,再施彩釉入窑低温二次烧成。所谓“三彩”即多彩之意,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有的一色单用,有的多色混合使用,而黄、白、绿三色在三彩器中最为常见,三彩器始创于唐高宗时而盛于开元朝。
三彩玲珑球一对 唐代 
观复博物馆藏
3
陀螺、人马转轮
《武林旧事》称“若夫儿戏之物,名件甚多,尤不可悉数,如相银杏、猜糖、吹叫儿、打娇惜、千千车、轮盘儿”。所谓“儿戏之物”,便是儿童玩具。
其中“轮盘儿”即图中的人马转轮。“千千车”则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陀螺,清人杭世骏《橙花馆集》描述过这种陀螺:“形圜如璧,径四寸,以象牙为之。面平,镂以树、石、人物,丹碧粲然。背微隆起,作坐龙蟠屈状,当背中央凸处,置铁针仅及寸,界以局,手旋之,使针卓立,轮转如飞。复以袖拂,则久久不能停。逾局者有罚。相传为前代宫人角胜之戏,如《武林旧事》所载‘千千’。”
图上的那个玳瑁盘与小陀螺,便是“千千车”。
4
宝塔儿
图上的小佛塔,宋人又称“宝塔儿”,一般为陶土烧制。宋代用陶土炼制的玩具很多,如泥娃娃、泥建筑模型,统称“山亭儿”。
宋话本《山亭儿》就写了一个叫做合哥的小贩,“挑着两个土袋,搋着二三百钱”,到玩具制造商那里批发了一批山亭儿。“唤做:山亭儿、庵儿、宝塔儿、石桥儿、屏风儿、人物儿。”
《东京梦华录》说,每年清明时节,开封市民都要携儿带女,带着“黄胖、山亭、戏具、鸭卵、鸡雏”出城踏春,这里面也有山亭儿。“黄胖”则是泥娃娃,“戏具”是面具,“鸭卵”与“鸡雏”也应该是泥塑的小鸡小鸭。
青铜塔形盖罐 唐代 
观复博物馆藏

5
鸠  车
鸠车是一种古代流行的玩具。此件青铜鸠车,以鸠鸟为原型,圆脑尖喙很是可爱,双足变为两个车轮,长长的尾羽下也带有一个小轮。鸠鸟胸部设置一环,可以穿绳拉动行走。鸠车在宋代时已经非常普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幼儿五岁玩鸠车,七岁骑竹马,是小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
青铜鸠车  宋代 
观复博物馆藏
 陶制的小鸡、小鸭,亲手做的枣磨,有点古代手办的意思了,现在正是吃枣子的季节要不要也手作个枣磨感受一下呢?
秋庭戏婴,而现在的观复博物馆时刻都上演着《秋庭戏猫图》,既然不能像观复猫一样穿越到古代,还不快来观复博物馆和猫豆们一起入画,过个开心好玩的秋天。
悲秋?不存在!

插画:观复檀仁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观复猫摄影:观复二白
文案编辑:观复江离
(↑这是一个超链接没看过的快戳它)
关注“观复猫”微博及微信
喜欢要置顶
精彩不间断
商务合作请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