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乐、观舞、暂歇、轻吹、散宴,古人的家庭聚会弹丝吹竹、清歌艳舞、主客揉杂、调笑欢乐好不热闹,这正是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景象。还好观复猫也有此盛况,这次把轰趴开到了《韩熙载夜宴图》的第一个段落——“听乐”。
为什么每次轮到本编都是长卷
早间颈椎操……一二三四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 顾闳中作 
宋摹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韩熙载与状元郎粲坐在床榻上,正倾听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弹琵琶,旁坐其兄,在场听乐宾客还有紫微朱铣、太常博士陈致雍、门生舒雅、家伎王屋山诸人。
演职员表
韩熙载由严肃小干部孟大咖扮演。这次是个正经C位了吧,小同学刚来就接了这么个大戏还是男一,带资进组的都是这气势?……状元郎自然是风度翩翩段花花的菜,一袭朱衣罗汉床上潇洒地一坐,这又是要迷倒万千少女的节奏呀!
一众人正在倾听李对称演奏琵琶,或拍手击节或沉醉其中,嗯……现在的图都有声音了?
二二三四,颈部运动继续
大图来喽!
01
曲项琵琶
琵琶是中国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释名·释乐器》曰:“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可知琵琶并非中原固有乐器,最初与游牧民族的生活联系一起。晋傅玄《琵琶赋序》记载: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莫),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知音者,裁琴、筝、筑、经侯之属,作马上之乐。
琵琶最早在马上的演奏姿势为横抱,但随着演奏技艺的不断提高,绝对横向抱持琵琶的姿势,逐渐被淘汰。为了充分发挥左手技巧,琵琶向斜上方抱持的姿势逐渐普及开来。至五代十国,斜上方抱持琵琶的演奏姿势更为普及。
02
耀 州 窑
陕 西
铜 川
窑址以今陕西铜川黄堡市为代表,宋代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唐代已开始烧黑釉、白釉和青釉瓷。北宋时以青瓷为主,兼烧酱色釉器。五代至宋是耀州窑的鼎盛时代,橄榄绿色为耀州窑的代表颜色。装饰以刻花为主,线条刚劲流畅,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印花装饰。1953年北京广安门外曾发现大批刻有龙凤及花卉图案的耀州青瓷,证实耀州窑确曾烧过贡瓷。金、元时期继续烧造,但开始走下坡路,颜色也逐渐被姜黄色和月白色替代。
耀州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带盖执壶 
五代  观复博物馆藏
03
注    子
上图这种器形被人们称之为“壶”,非常常见,但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注子。这是唐代人对壶的称谓。唐代李匡文《资暇集》云:“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承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嘴、柄皆具。”后宋、明之人仍引此说。
越窑青釉宝珠钮带盖执壶 
五代  观复博物馆藏
04
越    窑
      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今人所说的越窑是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
越窑青釉锥花
双龙纹粉盒 
五代  观复博物馆藏
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越窑青釉五瓣花口碗 
五代 观复博物馆藏
什么是古人最热情的待客方式?看看韩熙载和状元你就知道啦,自然是热情地请你上床啊嘤嘤嘤!
请你矜持好吗?
这样的大型Home Party正应了今天中秋佳节的景,月满人团圆的好日子,观复猫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对啦,只要开始放假观复猫大轰趴就开吃啦,中秋节&国庆节观复猫约你来赴宴,咱们博物馆见吧!
放  假  啦
ps:不要问编汪大人是怎么回事,狗子也是要过节的,嗯!
出镜猫:段花花、孟大咖、李对称
插画:观复檀仁
观复猫摄影:观复二白
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文案编辑:观复江离
(↑这是一个超链接啊没看过的快戳它)
关注“观复猫”微博及微信
喜欢要置顶
精彩不间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