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消夏图
宋代 佚名绘 签题王齐翰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炎炎夏日,暑气难熬。而在这副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的宋代小品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景象。盛夏的槐树绿荫下,一位文人坦胸赤足仰面而卧。在享受着阴凉之时或许还在听着树上的鸟啼虫鸣。旁边的案子上摆着几件文房,也许下一秒,卧在榻上的主人就要起身翻阅书卷。在宋画中,文人士子消夏大多是配上古玩文房的酣睡场景。虽是酷暑,也能让观画之人体会到一丝闲适带来的清凉。所谓慢生活,大抵就是如此吧。
王情圣表示,这种享受型的穿越之旅,赶紧放着我来!
01
磁州窑划花卧鹿纹腰圆形枕  
宋代 观复博物馆藏
枕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而这种陶瓷制作的枕头始于唐代,流行于宋。枕上一般用彩釉绘制各种图案或题以诗文进行装饰。早先很多人认为瓷枕只是作为陪葬的冥器出现的,然而一些瓷枕上出现的文字显然不符合这种这种观点。比如有的枕头上这样写:“众中少语,无事早归。”这种句子显然不是为了提醒一个故去的人如何处世。所以说在宋代,瓷枕作为日用品出现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这件瓷枕是常见的腰圆形,正面装饰的是卧鹿纹。鹿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神兽,是升仙的坐骑。所以用鹿作为装饰图案以为祥瑞。酷热难熬,瓷枕带来的清凉舒爽是古时别样的夏季体验。
02
龙须木黄花梨面板剑腿酒桌
时至宋代,家具制式基本定型,一直延续到明清。桌的功能在宋代以前主要由几、案等家具承担。宋代以后桌子开始大量使用木材来制作,这才让早期的“卓”字演化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桌”。宋代桌子实物非常稀少,以出土文物为主,所以才选择了形式接近宋风的明代小桌入画。
龙须木黄花梨面板剑腿酒桌
明代 观复博物馆藏
这件龙须木黄花梨面板的剑腿酒桌个头不大。四根桌腿不与板面的四个顶角垂直,而是在两端缩进些许的地方,这种造型被称为为“案形结体”。两侧的桌腿间有横枨,整体造型秀气之余也带着些许霸气在其中。
03
青铜天鸡形带盖水盂
天鸡是古代传说里的神鸟,《古小说钩沉》中记载:“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借用天鸡的神勇威猛的形象祈求平安,是古人的一种美好愿景。
青铜天鸡形带盖水盂 
宋代 观复博物馆藏
水盂是文人钟爱的文房用品,读书人用它贮水方便磨墨。这种看似小巧玲珑的罐子置于桌案之上,一可赏心悦目,二则能体现主人的审美趣味。
04
青釉辟雍砚
这种造型独特的砚台砚面居中,中心隆起四周留有深槽。砚台之下用为数众多的珠足承托。辟雍砚大概成型于南北朝时期,唐代成为瓷砚的典型器型。名字中的“辟雍”两字历史却更悠久一些。汉代班固的《白虎通·辟雍》中写道:“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
青釉辟雍砚 
唐代 观复博物馆藏
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於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 辟雍本来是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为圆形又有水池将它围住,正如辟雍砚的造型一般。
要说闭着眼都能出戏的猫豆,非观复猫王情圣莫属。梦回大宋,当一次文化猫~钻进的这幅古画,应该是带着“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的诗意吧。
没有繁杂琐事扰人心魂,就这样静静地在槐荫之下乘个凉。整个身心都会轻松惬意起来吧,说不定连呼吸之间充斥了盛夏热烈但不躁动的气息。有这样平和的状态,“苦夏”?不存在的!
插画:观复檀仁
摄影:观复二白
文案编辑:观复阿若
(↑这是一个超链接没看过的快戳它)
关注“观复猫”微博及微信
喜欢要置顶
精彩不间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