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数百年间被无数人解构但始终是谜的一幅画,或者很多美术作品都有着这样令人琢磨不透的含义,但这幅画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诡异”是被用来形容这幅画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南宋 《骷髅幻戏图》 李嵩绘 
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中心是一个头戴裹巾子的大骷髅,他手里提了一个小骷髅坐于地上呈游戏状。小骷髅为当时市井风俗的悬丝傀儡,单脚着地,两臂做招手状,对面一小儿,昂首伸臂,二者相互对应。小儿身后有一妇人,做阻拦状,对于这一组人物的关系一说为姐弟,一说为母子。大骷髅身后一对正在哺乳的母子。
本期《观复猫——钻进古画说文化之骷髅幻戏图》由令狐瞳和令狐花母女为大家演绎。
令狐妈妈略显焦急地阻拦前面的令狐花,而小花被悬丝傀儡所吸引,好奇心驱使着她伸爪去抓,这样的小孩子没有什么恐惧之心,对于一切事物充满兴趣。
相关知识
01  绞胎捧盒
右侧:绞胎捧盒  北宋  观复博物馆藏
画面家什担子中有一个北宋时期的绞胎捧盒。绞胎通常用两种不一样颜色的胎土搅在一起做纹饰。有点像做面食,先是揉面,然后像做饺子那样一个一个切成剂子,再把剂子一个一个排列出来。中间填有其他胎土,可以看出花纹是自然形成的,每个都不一样,绞胎器物纹饰千变万化,精美自然。这种绞胎器物在唐代非常流行,一直影响到宋代乃至金元时期。
02  酱釉盏托
 耀州窑酱釉盏托
北宋  观复博物馆藏
在画面中位于
家什担子最前方
      此盏托在观复博物馆收藏有一对。
托的第一个功能就是防烫。中国人讲究喝热茶,所以杯子一般都很烫,有一个托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第二个功能是礼仪,裸手拿杯的时候显得比较随意,而加上一个托就会比较庄重,双手执拿杯子表示对对方以及对自己的一种敬意。
该图就是将盏放置在盏托上时的样子。显得更加庄重,博物馆中的展品多用一个展托高高托起,同样有庄重的意味。

03  玉壶春瓶
家什担子旁地面上放置着一个黑釉玉壶春瓶。
唐代司空图《诗品·典雅》有“玉壶买春,赏雨茆(máo)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之句,从唐代起人们就以“春”字代酒。玉壶春瓶定型于宋代,早期为酒具其后逐渐向陈设器转变。它是中国瓷器造型的典型器物。
黑釉玉壶春瓶 
金代  观复博物藏
有酒具,有茶具,再加上担子中的一盘小鱼干,宋代喵的生活还真是不错呢!
04  两位妇人
画面中两位妇人身穿小袖对襟旋袄、长裙。宋代妇女的襦、袄都比较短小,颜色多以红、紫为主,黄者次之。正在哺乳的母亲盘膝而坐、怀抱婴孩面露慈爱。而画面右侧的令狐妈妈则希望能阻拦前面的令狐花不被诱惑。
05  顽童
      原画中顽童身穿交领短衣,鹁(bó)角发式。《宋史·五行志》载:宋理宗朝时,童孩削发,必留象大钱大一些的头发,于头顶左,名之曰:“偏顶”。令狐花演绎的顽童完全被悬丝傀儡吸引,开心地伸出右前爪张开嘴巴,充满童真。
06  大骷髅
大骷髅应为悬丝傀儡艺人。按照宋代制度,差吏和小商人都只许穿黑白衣。
他头戴裹巾子、穿衫、半长裤,盘膝坐于地上,手提悬丝傀儡。
07  悬丝傀儡
      由于都市发展,南宋时的手艺人各有专门行业,区分极细,专为安抚当时集中于临安的军士或供市民娱乐,有四城分设的大娱乐场瓦舍。平民聚居的街市坊巷,有各种手艺人小商贩。专为小孩子而准备的商品玩具和娱乐项目也有许多种。傀儡子和影戏,都是儿童所欢迎的,当时的傀儡有许多种,如提线傀儡、药发傀儡等(药发傀儡:以火药带动木偶表演)
两宋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使都市日益繁华,社会生活更加丰富,与此同时许多画家将视线转向世俗社会的各种场景和风俗上。
元代的黄公望作王玄真题写的小令《醉太平》是现存关于该图所描绘内容的最早文字记载: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丝线抽,弄一个小样子把冤家逗。识破个羞哪不羞?呆兀自五里单堠。原画背景中土台上的“五里”二字,暗示生死相近,如同城郊相望。
人生如梦亦如幻,画面中刚出生的婴孩与象征逝去的骷髅对观者的冲击力极强,青春枯骨瞬息之间,画中人神情全无恐惧,似乎又与观画者内心的波澜形成对比。在观复猫版的《骷髅幻戏图》中,我们请到了令狐母女,人会逝去,猫同样也会回归喵星,外界的诱惑极大但冥冥中有母亲的庇佑和指导,小花会健康活泼地成长,虽然有坎坷,但都是生命的馈赠,以一颗平常心去迎接每一天的生活。
今日清明
我们送上这样一幅画
怀念逝者的同时愿大家珍惜每一天
正如我们开篇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自己理解的《骷髅幻戏图》,所谓千人千解。不知道大家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留言区见。
插画:观复檀仁
摄影:观复二白
文案编辑:观复江离
(↑这是一个超链接啊戳它)
关注“观复猫”微博及微信
喜欢要置顶
精彩不间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