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今天想讨论孩子的视力问题。
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18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14.5%, 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这个数据让人看了心里拔凉拔凉的。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上网课多,大家都很担心孩子的眼睛,我就是其中一个。这跟我自己的经历也有关系,我有一只眼睛是700度近视,带了二十多年眼镜。19年初的时候,我做了半飞秒 ,当时还写了经验分享
我现在不用戴眼镜看东西了,虽然视力被矫正了,可高度近视带来的风险,并没有消失发生眼底病变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更何况手术本身也是有风险的,能不近视才是最好的啊。
暑假的时候,我带蛋蛋去检查视力,先是在卓正做了视力筛查,后来又去唯儿诺做了专门的眼科检查,幸好他还没近视,但远视储备也已经不多了。想想我当年虽然近视,但也是差不多快初中的时候才发生,都算是班上很早近视的了。
而现在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少,课业压力大,近视的几率很高,而且发生的时间明显更早了,想到这里老母亲心都揪起来了。
这篇是我的好朋友心心和千千妈之前写的,她的公众号是心有灵熹,讲了孩子戴OK镜的经历,我也做了一些内容上的补充。希望给大家一些信息,能够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为防控提供点帮助。 
千防万防终失守
说说戴OK镜的经历
作者
心心和千千妈
心理学博士

也是一位高校老师
公众号:心有灵熹
故事很长,大概要从心心第一次眼睛检查说起,那时候她刚好一岁,我们还在美国。
医生检查后询问了一下父母的情况(夫妻都近视,一个三四百度、一个四五百度,高度伏案工作者)后,说:她肯定会近视的,不过是迟早的问题。
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医生这样说,还是难过。
医生还说,现在也没有好的预防措施,就是保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要用眼过度等。
他建议我们半年复查一次,监控孩子眼睛发育的情况,至少,当近视发病的时候,能及时知道。
就这样,我们大概半年查一次眼睛,回国后也不例外(4岁回来)。国内检查也很方便,家长有要求的话,眼轴也可以一起查
01
从隐患到发病
近视的发病是从什么时候起呢?
二年级第一学期,大概19年11月,她跟我说白板上的字如果写得淡,看起来有点吃力。我心里一惊,是字的问题还是眼睛的问题呢?
要知道,我们暑假才检查过眼睛,指标还正常,没想到这是近视发病前的最后一次检查。
我去跟班主任沟通,老师很好,说会关注她上课的情况。并告诉我学校刚刚检查过视力,她可以帮我先去看看结果。结果是她两眼视力为4.8和4.9,对应0.6和0.8,这是要戴眼镜的节奏了。
我马上给她预约儿童医院的眼科特需,果然,散瞳后两眼视力只有0.6,配了50度的眼镜。
直到疫情爆发,今年3月开始全面网课。网课期间我们每天还是有一两个小时到户外活动的,课间休息常让她在阳台远眺。
但是到了5月,我还是察觉她的眼睛不一样了。
02
近视再检查
这次,我带她去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看。换医院一是因为要找寻第二意见(seek a second opinion),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山眼科很有名,有专门的近视防控门诊。
挂了主任的号,进门就是开单子检查,做了一系列检查:眼底,眼轴,眼压,验光等。
(当时的报告)
果然,近视加深了,散瞳后已经到了150度了,半年的时间增加了100度,跟上次视力正常的时候相比,眼轴增长了0.7mm。她已经满8周岁,医生直接建议OK镜,写进了病历。
注:OK镜,指角膜塑形镜,它属于隐形眼镜的一种,是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晚上佩戴。它本身没有度数,通过给角膜施加一定的压力,让佩戴者白天能暂时拥有清晰的裸眼视力。更重要的是,OK镜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近视的发展。
03
正式配OK镜
接受现实后,就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不干预,近视发病后,孩子一年近视可能加深50-100度,这样等不到18岁,就会超600度。600度以上属于高度近视,就有很大可能会发生眼底病变。
现实一点说,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能在18岁之前,将心心的近视控制在600度内。
我又把她带回上海儿童医院,其实也考虑过五官科医院,但是那里人不是一般的多,儿童医院的医生也不错,就不去五官医院挤了。
我功课已经做好,所以一看到医生我就说明来意,省了医生跟我分析OK镜利弊的时间,但他还是跟我强调了OK镜三个的缺点,我只记住第一点,
医生看了中山眼科的检查报告,又开了几个配OK镜的常规检查(见下图)。检查下来,医生说心心的眼睛是适合戴OK镜的。
注:当时中山眼科虽然散瞳后时150度,
但是验光配镜只到125度,
才隔了几周,125度只能看到0.8了。
儿童医院的OK镜有两个选择,对角膜塑形效果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戴镜感觉,日本的阿尔法舒适度会高一点。虽然这个“一点”难以量化,但我家是敏感型儿童,就选择了阿尔法,价格10600 (五官科医院便宜几百块,不到1万,价格差异大概是因为两家医院病人基数不同,售后成本不一样),定制后一个月取镜。
等待期间我内心是着急的,我担心这一个月她近视又要加深了。
终于,7月初,配镜室的医生通知去拿镜了,手把手教我如何戴摘OK镜。
简单来说,戴镜要用护理液把镜片洗干净,用食指推入她眼睛,覆盖在瞳孔上,没有移位且无气泡算戴好;摘镜就要用吸盘把镜片吸出来泡护理液里。
这是新一轮的挑战,我是连隐形眼镜都没有戴过的人,手指笨拙,而孩子很敏感,平时要给她点眼药水,眼睛会紧闭着,扒都扒不开。现在要她睁大眼睛,完整露出瞳孔,让我把OK镜推进去,挑战极大
不过孩子理解目前的状况,愿意和我配合,一起克服困难。我们两个戴OK镜路上的菜鸟,战战兢兢地拿着镜回家了
第一天晚上,戴了一个多小时,主要是我还不习惯给她戴左眼,不过她一直忍耐着,最后给我戴进去了。
戴镜难,摘也难,摘镜还怕吸力太大伤害角膜。
这些艰辛的心理过程就略过不提了。
04
波折
戴到第三天,我发现她每天都超10小时(晚上戴镜建议8-10小时,她前几天戴镜后不容易睡着,早上我不忍心叫醒她),配镜师建议给她停一天,再继续。
停后又戴了3天,左眼发生严重的移位。
这个怪我没有经验,给她戴了左眼后我去清洗右眼镜片,当她说不舒服的时候我拿着洗好的右眼镜片,没有在意,想着让转一下眼睛就好了。她也没有经验,大幅度地转眼睛,结果移位更严重,镜片都跑到眼白上,痛。
等我放下右眼镜片,用吸盘把左眼镜片拿下来时候,心心已经吓得哇哇大哭。又停了一天。
这样,我们还没有凑够连续戴7天后去检查,意外发生:右眼镜片碎了
而且掉地上的时候还没有发现,直到晚上要戴镜时,一摸盒子里没有才惊觉早上摘镜后镜片没有放好。
我之前详细研究过儿童医院的帖子,ok镜8种常见的碎法,以提醒自己不要犯这种错误。没想到,我的错误属于第九种。
右眼镜片没有透明无色,泡在护理液难以看出来(下图是加护理液前),那天早上我看了一下不放心,用手指头碰一下以确认镜片在。没想到,镜片被手指沾出来了,我毫无感觉……
满屋子找镜片,在不同角落里找到成渣渣的碎片。
只好重新订一只镜片,再等一个月。加拿大也带ok镜的朋友说,她们是两幅镜片轮流戴的,当出现意外的时候,不至于停下来。不过她们的收费跟我们不一样,她们服务和一副镜片加起来2千加币出头,但是要再定一副镜片,只需要加2-300加币。
新的镜片8月中才拿回来,重新戴镜后操作总算熟练一些。连续佩戴7天后检查,一切正常,下一次检查是一个月后,老母亲小心翼翼,希望接下来也能顺利进行。
05
感受
第一点是和心理有关:
OK镜碎了后心心是松了一口气的,终于不用戴了(移位那次真的是把她吓到了)。再订的镜片回来她刚好参加完夏令营回来,我有点担心她可能要感冒,暂时不想给她戴。她开始天天念叨,今天要不要戴,要不要戴,很紧张。
我想这样心理压力太大了,再拖可能要有心理阴影了。跟医生沟通后确定如果有轻微的感冒症状(吸鼻子)是可以戴的,我就给她做思想工作:一个事情没有做之前觉得很困难,但是当你真正开始做了,其实也还好。只要做就行了。
就这样,开始戴镜后她反而不害怕了,我跟她的配合也越来越好,一次就能放进去。
第二点的感受才是跟视力有关。
有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能坚持每天两个小时的户外的活动,能延缓近视发病的时间。
要户外,是因为太阳光能抑制眼轴的增长而室内的灯光很难达到自然光的程度(但这不代表不用戴墨镜防晒)。但一旦近视发病,太阳光就难以抑制眼轴的增长了,戴OK镜也不过是(可能)减缓其增长。
除了基因,什么对近视进程的推动作用比较大呢?
除了上网课,心心一直以来看屏幕的时间是很少的,平均下来一天可能都不到20分钟,一个礼拜大概也就看了1-2次,每次不会超过半小时。
但是她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写字低头还有,非常喜欢阅读一进门就开始泡在书堆,做不到20分钟就休息。所以,除了大家紧张的屏幕时间,还一定要留意减少连续的近距离用眼。
06
结语
没有想到有一天我在小土这里发文,居然不是跟我的专业知识有关,但是能跟这么多家长分享这个历程,觉得很有意义。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好的保护,但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的心意不够,而是我们缺乏一些知识。多分享,多学习,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我们才更有可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最后想说,不管有没有父母有没有近视,都要注意孩子眼睛的检查,尤其是三岁之前,有些孩子一只眼睛弱视,因为另一只眼睛可以看见,可能难以发现问题。发现的岁数越大,纠正的可能性就越低,所以定期排查眼睛、是很有必要的。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明眸善睐,健康成长。
全文完,这篇的作者是心心和千千妈。 

小土补充:之前我们转发过护眼的科普,大家不妨再看一下
因为孩子的视力问题,我还看了《儿童近视防控——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不算长但基本的信息说得蛮清楚的(不是打广告)
“眼的屈光状态由角膜曲率、眼轴、晶状体屈光力决定。其中任何一项的变化都会对屈光状态造成影响。”
《儿童近视防控——从入门到精通》
书里强调了建立屈光档案的重要性,并建议3岁开始,每半年做一次检查,并将验光度数保存,同时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眼压和身高。 
有临床研究表示,可能因为冬天户外活动的机会少,冬天近视进展比夏天快。最后再强调一下,一定要重视用眼卫生:
原则一:  “一拳、一尺、一寸”
读书写字时,胸口距离桌子一拳;
眼睛距离书本一尺(33cm);
握笔手指距离笔尖一寸距离。这是避免在过近的阅读距离下产生过多的调节滞后,过多的远视性离焦。
原则二:20-20-20法则
每近距离阅读(写字、读书、用手机、电脑等)20分钟,眺望20英尺(6m)以外20秒。
做好这两点就能对预防近视、控制近视有积极的影响。
《儿童近视防控——从入门到精通》
养娃真是有操不完的心,从小到大牙齿、眼睛、鼻子、启蒙哪一样回想起来都是无尽的繁琐和不停的提醒,好不容易不知不觉也拉扯这么大了,有时候为人父母的辛苦,真的就是不容多细想,罢了罢了...... 
如果分享对你有帮助
请分享给更多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