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新媒体不多,请关注美国华人杂谈
作者 | 木子立风
全文共2960 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提起美国华人最先进入您脑海的是一幅怎样的形象?是硅谷的工程师?还是唐人街的餐馆老板?是居住在郊区社区的白领?还是一家子挤在公寓中的租客?在美华人众生相究竟应当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虽然目前202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还没出来,不妨我们来看看2015年的北美华人的数据统计,试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北美的华人都在东西两海岸吗?他们的教育程度真的都很高吗?华裔社区是否和电影“疯狂的亚洲人”中描述的一样夸张?
不管你是留学生,还是生活在北美的移民前辈,也许下面这些数据,也许会让你感到吃惊。顺便一提,下面数据概括均为针对华裔的整体评论,和个人的情况多有出入,喜欢研究数据的朋友点击原文。
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
1. 增长快,住城市
美国华裔在过去二十年内至少翻了一番,大量的华裔新移民涌入美国,也许我们不难猜到,这和中国甚至东亚经济腾飞密不可分。
大量的华裔居民定居在美国东西两海岸的城市地区,以及加州的一些大城市。在地理上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城市地区。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 2000年和2010年”人口估算,“亚洲人口:2010年”人口统计摘要(表6)。2015年美国人口估算值来自于2015年美国社区调查的一年估算值(美国FactFinder)。
2. 讲英文,有困难
在美国的成年华裔,整体上只有一半能用英语交流。
中文作为我们的第一语言,华裔移民语言方面存在障碍。在美国的所有亚裔能使用英语的依然只有七成,而所有的华裔大概有六成;美国多元的语言和文化社区共存,同时也伴随着交流障碍和沟通的问题。比起全美95%英语使用者,有显著区别。
3. 整体学历高,但也两极化
四分之一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美国出生近七成有本科学历
美国华裔的英语水平虽然显著比平均低,但是咱们看看下面这张图不难发现,华裔上大学的比起美国总体四成大学生的比例高出了不少。一代移民的教育程度是最两极化的,拥有高比例的高中及以下移民,同时也有高比例的高学历人才。
4. 缺资源,有贫困
华裔中贫困人口百分比基本和美国的整体情况差异不大,而研究也表明美国亚裔是美国最难接触到各种社区资源,尤其心理和精神健康资源的美国社区。
比起美国整体的贫困程度来说,华裔的贫困人口百分比并没有比美国平均低。这也表明,除了我们熟知的投资移民和高知移民群体,华裔底层居民的生活依然充满挑战,甚至华裔的贫困人口比例比整体亚裔更高。

5. 更年轻,更两极。
华一代整体老龄化严重,而华二代非常年轻。
从年龄上看,整体美国华裔的年龄比起美国年龄的中位数38岁,虽然区别不大,而且华裔和移民的年龄还稍微年轻一些。华裔中新生儿在美国出生的数量相当大,不过两代人的特点依然区别巨大,如果我们仔细看,美国第一代移民和美国本土出生的华裔。
我们需要更多年轻的华一代,更加平衡和丰富的人口,才能帮助新老移民共同的成长。
5. 少公民,少参政
整体华裔中有42%依然是非美国籍的美国居民,也就代表着整个华裔社区人口中,只有不到六成可以参与大选投票,不过今年可喜可贺的是,华裔社区的投票比例创新高,北美华裔应该更多的参加到公民决策中。
而北美华裔广泛依然存在恐惧讨论政治,和避免讨论政治的气氛。
6. 少单身,多夫妻
比起美国15岁以上半数结婚的比例,华裔中有近六成是已婚状态,近七成是已婚夫妇共同居住。看来,中华民族的家庭观在美国依然很强,而成年人中只有三成是未婚,单身狗的笔者瑟瑟发抖,不过可以预感到这三成,不管是随着中国新移民的特点,还是美国千禧一代的特点,会随着未来逐渐增大吧。
人口的两
政治的两极

我们综上所述,看到华裔的社区在“一代移民”和“本土二代”之间存在诸多区别,今年大选出现华一代和华二代的政治观点两极化对立和冲突,也许一方面是美国加剧的贫富差距导致,而另一方面是华裔社区人口本身的不均衡。
图源:Medium
美剧fresh off the boat以喜剧方式讲述华裔家庭在美国的生活各种趣事,仔细一思考,这和我们上图中看到的人口特点非常吻合。
整个亚裔社区都存在着我们上面提到的一些现象:整体人口少,集中在城市,入籍少,家庭组成单一,第一代和第二代在教育程度和年龄上巨大悬殊,我们暂且先不讨论造成这种现状的是华裔社区内因还是外因,但悬殊的人口本身就代表着我们的多样性的缺乏,而我们都知道,个有活力的社区必然充满各行各业,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
笔者作为一个美国的华裔一代新移民,在这些图表中我也看到了自己在华裔整体中的尴尬处境,今年第一次参加大选,我甚至很难找到和我身份定位相同的人,讨论今年该投给谁。
我的同龄新移民还在反对H1B新规,华二代在中文环境中基本消失,而剩下的大多就是父母辈的华一代在谣言中获取大选信息。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对其他美国社区问题的分享,我们会发现这不是一个偶然你以为只有中文圈有假消息?其实亚裔们都被假消息围绕,英文水平有限的华一代在微信上逃不开中文的谣言轰炸。
整整百年以上
美国各亚裔根本无法成长

大家总说,历史过去了,没有,如果你看清楚了上面的人口构成,你就会明白美国对华移民的政策,以及美国排华历史的阴影,它们都直接造成了美国华裔独特的人口组成“断代”,和社区内的分割。
在美国历史上,亚裔移民曾多次去法院抗议差异化对待亚裔群体的法律:比如限制亚裔入境人数,没有公民权和投票权;比如1790年的法律说,只有白人可以入籍。随着1965年的《哈特·凯勒法》(Hart-Celler Act)取消种族配额后,60年代的民权运动开始发生变化。亚洲在50年代参与投票和竞选民选职位的人相对较少,所以从6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移民、难民、入籍和在美国出生的亚洲人数量的增加,这一比例才开始增加。
在1943年,移民配额限制为每年105个亚洲人,即使允许个别亚裔移民归化(natralization),美国亚裔也被禁止拥有财产或企业。1952年《麦卡伦沃尔特法案》(McCarran-Walter Act)在不改变名额之后,增加了入籍公民的资格
6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一系列由非裔美国人领导着反种族歧视运动席卷美国,反种族歧视也影响了移民法。1963年3月华盛顿游行,1964年民权法案出台,1965年投票权法案而开始改变移民法,过去的移民法严重限制了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移民涌入。
60年代游行的华人
图源:aafe.org
1965年的《哈特-凯勒法案》( Hart-Celler Act )取消了种族配额制度,允许特殊和亲属移民。如果没有非裔美国人领导民权运动,亚洲移民的增长和发展将被拖延未知数年。
自此之后,尽管美国亚裔人口从70年代到90年代每十年翻一番,但每个亚洲子群体有60-85%的人出生在亚洲国家/地区,造成了“永久外国人” 的历史现象,也让针对亚裔的“Go back to your place”这句排外的话在今年屡见不鲜。人口少,社区弱,也让能被选为地区代表人的亚裔美国人很少很少。
最后我们回到今天的数据吧,我希望在未来看到年轻的华一代来到美国,我也希望我们华裔社区的贫困以及高中学历及以下的人群被看到,被关注和讨论。优秀的移民人才是一方面,看不见的人群却依然有被倾听、被了解的权利。
多元的未来的不会让任何人失去TA所拥有的社会财富,北美华人应该有自由去当警察、去参政、去做电影,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突破传统的身份局限;而这一切也的确正在发生。
移民帮助我们创造更多的可能,在今天,我们不可能寄希望给历史还给我更多年长的本土“华二代”,但是我们可以迎接更多“华一代”共同建设美国华裔社区和美国。
新民族和新思想的移民,是国家新鲜的血液,我们需要新鲜的血液。
往期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