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小阳郡主
                                             小编 | 盖提台
【Who Gets In and Why】这本书多少有点标题党,因为我听完后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
Who gets in :
符合那个大学那一年想招的人的模样,
碰巧被招生官相中的人;
Why : 
天时地利人和,一运二命三风水
这本书绝不是教人如何把孩子塞进藤校的指南,这种指南我兴趣全无,
就算感兴趣,也太晚了:因为
“most of the real screening for selective universities is rooted in the home and school environment of children from infancy on” 
—- MIT admission officer
我的翻译:进这些藤尖上的学校,是需要祖上积德,从精子时期就要赢在起跑线上的造化。
这本书的作者是和高等教育打交道了20年的资深记者,他花了一年时间深入三所大学的招生办公室,密切跟踪了三个高中应届毕业生申请大学的全过程。这三所排名前列的大学是:私立大学 Emory University, 公立的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文理学院 Davison College 。三个孩子也各自有代表性,一个对大学申请很懵,一个立志要进Upenn, 一个家境有困难。
作者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中心思想:
1
好大学为什么越来越难进?
基本上 
Colleges are a business [you have little control over] and admission is its chief revenue source. 
— Dean of admission , Tulane
我的翻译:招生对于大学来说是一件大买卖来的。
自从那个倒霉的杂志 US News 想出来这套给大学排名的馊主意,大学们就削尖了脑袋把排名往前排,最直接的一招就是降低录取率, 让更多孩子申请,提高入学标准,拔高录取SAT平均分。就是这本书里面写的:《数学杀伤式武器》。其直接的恶果,就是把大学申请变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rat race)。
2
招生这场生意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他们发出各种诱人的邀请,从早期的批量垃圾邮件到现在的批量电子邮件, 让孩子和家长产生美丽的错觉:这学校很想要我呢!得赶紧申请;
第二步,他们招专业人士打造招生计划,仔仔细细研究早申轮(ED/EA)和常规轮(regular) 招生的比例,在哪个阶段招哪些州哪种性别哪类学生,都做过精心策划;
第三步,目标是把入学率(yield rate,指实际入学人数占录取人数的比例,反映学校受欢迎程度) 升上去。大学从”Why us?,为什么选我们学校“, 这个问题的回答里嗅出来这个孩子是不是把我们当备胎?甚至把学生点击学校发的电子邮件的速度都作为考量,设计各种别开生面的录取新生招待会来让这些容易上头的孩子冲动之下做出决定,签字画押,交出学费。
3
好大学到底要招什么样的人?
而招生标准,并不是一个数学公式,而是一系列复杂的不可言喻的变量组合(recipe) , 所谓全面考量(holistic standard), 目的是:顺利招到足够多的交钱的学生,把该发的奖学金发出去,把这一年的新生群体(incoming class)塑造成色彩斑斓有文有武贫富花差来自五湖四海的~~满足学校多样化要求的样子。
面对着越来越低的录取率, 越来越复杂的招生公式,家长和学生是最惨的,他们把招生想象成一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 他们面对拒信最常问的问题不是:Why not me? 为什么不是我?而是,why him/her? 为什么是他/她。那个谁从学校成绩(GPA)到标准化考试(SAT) 到课外活动都不如我娃的,凭什么进去了?!说好的merit based admission择优录取呢?
可这个merit (成绩,优点)是很玄的东西,就像一个男子,他就立志要找一个32D 的波霸做老婆,你苦口婆心你义愤填膺对他说:娶妻娶德啊!有用吗?
4
让我们进入招生官的世界:
ROUND 1丨他们首先看到的是成绩单
无论如何,招生官首先关注的还是高中十和十一年级的成绩单,有没有拿最难的课,得到最多的A?
嗯,这孩子11年级怎么有C 啊?看看申请文书 , 里面的确有说在冰店打工贴补家用占用了很多时间,可是也没有太详细的说明。扔进待定框。
嗯,这个孩子的成绩不稳定,上上下下的,他上的高中我们也不太熟,SAT也普通。扔进拒绝框。
嗯,这个孩子都是A,课程也挺难,高中那么大还能排到前 10%, 不错,学术实力可以打个高分,再看看她别的方面吧。
ROUND 2丨那就看看SAT吧
这个始于军方的智商测试的考试已经越来越有成为美国高考的趋势,毕竟,每个高中都不一样,美国又没有统一的教案。唯一能够统一标准的考试就是SAT 和ACT了。
数据统计显示:
  • 大多数学生的平时成绩是和SAT 正相关的,也有不一致的,比如女生平时成绩更好,男生SAT更好;
  • SAT考的次数多的确会提高成绩,
  • 而亚裔女生考SAT的次数最多。
无论多少华人家长追求满分,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把SAT变成可选项。加州大学甚至表示,不要给我们送分数了,送了我们也不看。
招生官对该考生傲人SAT的态度是:过了一个线,就可以了。
ROUND 3丨那么课外活动呢?
这个孩子做过家教, 弄过一个什么环保俱乐部的,参加过辩论社 ~~~ 看着像是check the box , 把应该有的活动打了一遍勾勾,但没有显示出她对任何事情有热情。
ROUND 4丨那么申请文书呢?
写的是因为小时候从玩滑滑梯悟出来的人生哲理:要经历挫折才能学到东西。
嗯,挺普通的,泯然众人,大家都写得差不多。
我的内心独白:
每篇申请文书都是孩子们多少心血和钱堆出来的?你们平均每篇文章就花7秒钟,然后结论是这篇太普通?
书里说,大部分申请文书都写得大同小异,看得人犯困,难得有不寻常的文章,会让招生官们在午休时间传阅,比如这篇:一个女孩子写说去了大学以后自己最怀念的应该是在家时候和家人为了喝有果肉还是没果肉的橙汁吵来吵去。招生官们觉得这就是她平凡生活中的亮点,与众不同,妙趣横生。
 标准是神马啊?
ROUND 5丨推荐信有用吗?
作者分享了一些数据:
  • 男老师的推荐信比女老师仁慈
  • 理科老师的推荐信比文科的严苛
  • 不过,99% 情况下,招生官并不在意推荐人是何许人也
回到这个学生,招生官打开她的推荐信,一看这些大公立的老师就不太了解她嘛,没有写出这个孩子的特点。
结果:这个女孩子被无情拒绝,理由是,too one dimensional (形象过于单调,不够立体丰满).
MYTH 1丨传说中的小中男诅咒是真的吗?
作者并没有单独列举小中男这个群体的升学问题。
关于大学生的性别比例,大学里面女孩子比男孩子多,今年已经达到了56%,而且趋势是女生越来越多。大学招生自然也会考虑平衡校园里的男女性别比例,所以说男孩子进大学并没有劣势。
虽然顶尖名校似乎对小中男特别挑剔,但这绝对和专业有关系,申请理工科的女孩子和申请历史系的男孩子都一样是香饽饽。而小中男都往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扎堆,自然会厮杀得很惨烈。
MYTH 2丨种族呢?Legacy校友子女现象呢?
其实,很简单。种族归于整体衡量的因素之一。大学要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新生集体,就像他们要考量球队的某个位置够不够?乐队吹大号的是不是快毕业了?今年第一代大学生的名额没有满啊!族裔作为这些秤砣之一,被扒拉来扒拉去。
可是大家都觉得体育娃是对黑人有利,但如果深入研究数据,就会发现其实受益最多的是白人,毕竟不需要砸钱就能进校队的运动项目,其实是少数。
但这些,都放在校友子女之后,这似乎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校友子女是优先保护的对象。
MYTH 3丨那么,钱呢?
作者把大学分为买方和卖方, 买方是那些根本不担心招不到学生的学校,卖方是那些上赶着拉你上船,交足学费的学校。可我倒是觉得,在这场混战中,每个学校在买方和卖方间做着转换。
而那些真正花出去仅次于房子的第二笔巨款的家长们,倒是从头到尾没考虑过钱,直到孩子们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而学费,尤其是第一年之后的学费,是深藏在文件里面,甚至需要家长打电话咨询才能问出来的。似乎在说,高等教育是多么精英的消费,你孩子的未来是多么重要,咱们谈钱,不就不上档次了?
5
终于看完了
本来是觉得应该尽到一个11年级家长的责任才选的这本书,咬紧牙关打开的。听完,却意外地觉得很放松。反正目标也不是HYPSM(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那么,面对大学申请最好的心态就是摈除那种我一定要进入真爱学校的想法,选一堆都还挺喜欢的学校,课业上做好自己该做的,课业外做好自己喜欢做的,只当扔了一把筹码, 只要能中其中一个,就特别好。
作者说,谁都知道Canada Goose(加拿大鹅牌)羽绒服穿在身上暖和舒适倍儿有面子,可是便宜一点的羽绒服也一样保暖好看啊。你就非它不可,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给家庭增加负担?
毕竟,
It really doesn’t matter that much where you end up, What you do in college matters much more.
不用我翻译了吧:大学之四年如何充实自己为职场做好准备,远比大学这块招牌的亮度重要得多。
往期精选

【无事生妃】MuchAdo_USA 原创文章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公众号及其他媒体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转载合作请写邮件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