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看到这篇文章的你,环顾一下四周,会看到不同的人正在做不同的事。
仔细琢磨每一个人的行为,似乎自由随机、杂乱无章,但又是井井有条、蕴藏着奇妙和谐的秩序和规律——
街边的菜场中,农民与市民正在进行交易,你也许会觉得这是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一种默契:这或许是一种人造秩序。
当你走进一家手冲咖啡馆,点一杯埃塞俄比亚的耶加雪啡,这时,我们对人造秩序的信念可能会发生一些动摇:只要四十块钱,一杯由埃塞俄比亚出产咖啡豆做成的咖啡就摆在了面前。
而当我们面对一个静止的iPhone时,这种对“人造秩序”的信念可能就彻底崩溃了——这么神奇的东西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又经过了怎样的辗转,才来到我手里的?
从菜场,到咖啡,再到一个iphone,越来越复杂,“人造秩序”的解释就越来越立不住脚了。
这种秩序与规律背后,一定有一些力量在暗暗操纵,那就是——经济学
说起“经济学”,不知道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是各种复杂的公式、抽象的概念、又或是股市大盘起起伏伏的图形?
没错,这些都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全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曾说过:“经济学家应该走入真实世界,探讨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本着探寻真实世界的目标,看理想策划的「大型散步节目」——田野里的经济学家:一平方公里内的经济学 和大家见面了。
经济学并不神秘,大量理论都从现实生活中得来,也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每个人都能理解它。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主张应该“在散步中思考和学习”,经济学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学习。
来源 | 看理想App《一平方公里内的经济学》
文字 | 梁捷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
现执教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通常在大学的经济学课上,我们会用哈佛教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作为教材——从个人选择讲到市场交易,从微观经济学讲到宏观经济学,这是一套经典的经济学逻辑,也很可能是大家眼里“经济学”该有的样子。
不过这些知识,往往并不是我们认识真实世界中经济活动的逻辑。
事实上,经济学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说田野调查、田野研究正在成为经济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美国很多著名经济学家,都热衷于跑非洲、跑印度,从各种不同环境里提炼经济学理论。
就说我自己吧,每次我带着田野调查的视角走在真实世界里,不管在中国还是外国,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总能发现大量有意思的经济现象。这些经济现象,有时可以印证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经济学知识,有时却能得出一些与我们直觉完全相反的结论。
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们传统的经济学课本错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先卖个关子。不妨我们一边走,一边慢慢讨论。
1.
逆向归纳:通过倒推与计算来确定选择
现代人很多选择的背后,往往是精心、周密的算计。这些计算都令人佩服,比如很多年轻人在结婚前,就开始规划购买未来孩子入学所涉及的学区房了。因为在一些地方,学区房要考察户籍,户籍必须在这所房子里放满五年以上,而孩子六岁就要上学——如果等孩子出生再考虑这个问题,恐怕就来不及了。
这种计算方法叫做「逆向归纳」,是一种很厉害的算法。也就是说,要想完成最终目标,就要先完成前一个目标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希望孩子未来处于社会顶尖,那么华尔街的金融家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身份。要想成为华尔街的金融家,那么就要看这些金融机构的招聘来源,你会发现,他们多半只从美国常青藤名校招聘。而进入美国常青藤名校也是个极富挑战的目标,倒推一步,可能只有中国顶尖的私立高中,才能有进入美国常青藤名校的机会。
一步一步倒推,就会发现最有机会进入顶尖私立高中的人,是顶尖私立初中的毕业生,顶尖小学,顶尖幼儿园……在这过程中,每一步都存在风险或不确定性。但是从当下的社会环境来看,总有办法付出一些代价来降低风险,换取最有利的起步位置。
过去人们常说,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是高考,所谓的“一考定终身”,但那是逆向归纳能力不足的时代,人们没有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源,所以也普遍没有作出最优的选择。
既然今天我们能够算得更远、算得更准,为什么不认真地算一下,从而保障自己沿着最优路径前行呢?
2.
「计算」真的靠谱吗?
这里有一个问题在于,我们在作出选择的过程中,外界环境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
我家旁边的社区是一条繁荣的商业街,许多商店和餐饮店都看重这里的人流,选择这里开店。可是以我有限的观察来看,绝大多数店家都没能活过三个月。所以这条街永远有店在装修,新来的店主毫不客气地把原有装修彻底拆除,尽管这些装修不过存在了三个月。看着这些志得意满的新店主,我总会替他们捏一把汗:他们有没有使用「逆向归纳法」呢?他们知道三个月后自己会怎样吗?没有人知道。
今天的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大学毕业正逢经济低谷,那么他当年的劳动收入就会低于能力相同、条件相当但却在经济高峰时就业的大学生。不仅如此,第一份工作遭遇经济低谷的打击会持续伴随着他,影响甚至持续他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就业时期。也就是说:出来工作的时机不对,可能会影响一辈子的经济收入。这是一个大问题。
可是谁知道什么时候是经济低谷,经济低谷又会持续多久呢?
有人说,逆向计算能力最强的人可以直接避开经济低谷;而计算能力弱一点的人,在濒临毕业时才发现遇上经济低谷,那也可以通过考研、出国等延迟就业的手段来避开低谷。但问题在于,可经济低谷可长可短,短期经济萧条可能一两年就过去了,若是长期经济萧条,几十年都难以摆脱困境。
经济周期是由无数人的行为选择共同构成的,极端复杂,所以时至今日,经济学家也没有太好的预测经济周期的办法。
因此,在外界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自身为了选择决策而做的精心算计,其准确程度也就极为可疑了。
二十年前有种很出名的说法,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无数大学都因为这句激动人心的口号把生物学系的分数调到最高。然而在后来的很多年里,直到今天我都不断碰到有学生物的朋友向我抱怨,他们当初都被这句话给骗了
在今天来看,金融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发展路径似乎明显优于生物从业人员,今天仍然还是个金融学的时代,而非生物学的时代。
可也有人说,二十世纪还长得很,现在只不过是个开端。再过几十年,整个世界会不会真的变成一个生物学主导的世界呢?
没有人知道。我们的理性计算能力相对于整个社会,相对于我们漫长的一生,都还显得太微不足道了。我们确实一直在计算,但也必须明白,自己很难计算到一切事情,很难凭借计算,就得到最优的人生选择。
3.
选择的复杂与多样性
不同人的选择之间也因为个人的内在偏好而存在巨大差异。正所谓“甲之良药,乙之砒霜”,有的商品需求非常大众,人人皆爱;另一些需求则小众,几乎不为人所知。
而不管是甲的需要,还是乙的需要,绝大多数都可以在市场上得到满足。哪怕相隔千万里,身在上海,心系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这种愿望也能得到满足。一种商品越是受欢迎,提供这种商品的厂商就越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也越大。
还有一些选择为他人所不解,但也都有内在的逻辑。比如不吸烟的人,永远无法理解吸烟的人的真实感受。所有香烟盒子上都印着“吸烟有害健康”,可抽烟的人并非不知道或不承认这一点,只是香烟带来的即时快乐要远远胜过遥不可及的风险。这是他们经过思考后的认真选择,也为市场所尊重。
因此,在不同客观环境的约束下,在各种激情的刺激下,在历史实践的反思下,人类行为可能表现得千差万别。必然中充满偶然,规律中不乏例外。所有人的漫漫人生,综合起来,最终就构成了令人惊叹不已的伟大秩序。
经济学正是这样一种分析工具,能对这种秩序进行本质性的分析研究。经济学既表现为整个世界的秩序,也表现为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它不仅帮助我们认清人的行为规律,也帮助我们分辨人的行为差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不想走太远,也不想走太久。让我们尝试着从一平方公里内的人和事出发,从最生活化的日常场景出发,以小见大,共同探索和体验经济学的思考方式。这就是本节目名“一平方公里内的经济学”的由来。
这三十讲内容,将涉及各种“经济学原理”教科书的大部分内容。不过,我并不打算按照教科书的结构来讲,而是打算走到哪里、讲到哪里毕竟,在生活中理解经济学,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如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点击 阅读原文,进入节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