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science photo library
本文原载于《留学》杂志
2020年第20期,总第160期
记者_俞梦婕   编辑_刘薇禛平   设计_李阳
笔者前言
1
根据韩国疾病管理厅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31日,已有83人在接种流感疫苗后死亡,死者的死亡时间多集中在年满70岁以上人群开始接种疫苗的10月第三周。韩国卫生当局强调,目前尚未发现流感疫苗与死亡的直接关系,并呼吁民众在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于冬季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韩国免费接种计划的一部分,约有1900万人具有接种资格,包括青少年及年长公民,迄今已有逾1150万人接受免费流感疫苗注射,接种率为60.9%。韩国的防疫原本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流感疫苗将成为冬季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要条件,此时的疫苗危机不免让接下来的防疫工作再次陷入严峻形势。
01
流感疫苗信任危机
在韩国,每年约有3000人因流感死亡。冬季的流感高发时期与新冠肺炎疫情二次暴发将带来双重风险,这使得2020年世界各地的流感疫苗需求量都比往年上涨不少。民众一旦对疫苗出现信任危机,接种人数将会大幅度下降,便会使冬季的防疫形势雪上加霜。
图片来源:德国之声
2019年曾有1500人在接种疫苗后死亡,但政府一直声称死因全部与疫苗无关。此时,韩国民众正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接种疫苗,副作用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不接种,双重感染风险增加。
科学家比民众更早开始质疑韩国疫苗,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全球疫苗竞赛可能导致生产商在药品审批程序上违反规定;另一方面,科学家们怀疑生产出的疫苗是否能得到妥善存储和运输。以流感疫苗为例,从生产到注射都必须在2到8摄氏度的环境中冷藏,即人们熟知的“冷链运输”。多国的领先候选疫苗都需要保存在最低至零下80摄氏度(零下112华氏度)的低温之下。
图片来源:路透社
在中美洲、印度农村和东南亚的地区,冷冻设施的缺乏都严重阻碍了疫苗的接种。如今全世界竞赛式研发疫苗的行动则加剧了疫苗保存的需求和难度。在美国,运输和仓储公司正争相建造“冷冻农场”。航空公司在飞机上安装了冷冻柜,玻璃瓶制造商也在研发保证药瓶在极低温度下不会破裂的办法。UPS和联邦快递(FedEx)等快递公司正在制造干冰。
韩国流感疫苗危机甚至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疫苗信任度。即便韩国政府已经声明死亡与流感疫苗无直接关系,但新加坡政府仍决定暂停使用包括韩国SK生物科学公司制造的SKYCellflu四价流感疫苗和赛诺菲生产的VaxigripTetra疫苗。赛诺菲发言人表示,将与新加坡政府密切合作,尽快恢复接种计划,目前当地未有流感疫苗相关不良反应。
随后,马来西亚也暂停了这两种疫苗的使用。中国台湾也出现了民众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截至10月23日,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已经接到了51例不良反应的通报,包括心肌炎、休克、呼吸困难等,其中1例为接种赛诺菲疫 苗。
在中国香港,往年市民和医护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只有15%和27%,随着流感高发季到来和全球疫情的二次暴发,香港地区的流感疫苗也陷入短缺,私人诊所已出现断供。香港媒体《明报》报道,在韩国疫苗危机暴发后,多名医生称近日接获不少家长查询流感疫苗品牌,有医生指“有人一听到(赛诺菲)就不打”。香港西医工会会长杨超发表示,多间幼稚园有小部分家长决定不让子女接种流感疫苗,呼吁港府进一步澄清本港疫苗安全性,否则今年接种率或倒退。
10月21日,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率领多名司局长和副局长接种流感疫苗助提高市民接种意愿。林郑月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上冬季流感高峰期将至,若同时患上流感与新冠肺炎,病情或会更严重。
疫苗信任危机一旦产生很难在短期内解除,尽管韩国政府一直强调疫苗的重要性,总统文在寅亲自接种流感疫苗让民众放心,但疫苗的不良反应以及反应的严重程度,正如新冠肺炎面对不同个体和环境的差异,症状将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国家的药品监管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应当严格监控疫苗三期实验中的不良反应,并对这些患者报告进行多次调查,尽可能排除疫苗与不良反应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如果接种疫苗的风险超出了疫苗对抗病毒的效用,则须重新考量疫苗接种计划是否有必要。
02
疫情下复杂的国际局势
加剧西方疫苗安全的不确定性
2020年的西方疫情与疫苗似乎走向了恶性循环的道路:疫情越严重,疫苗竞争越激烈,疫苗风险随之上升;由此,民众对疫苗更加不信任,防疫工作无法继续推进。原本拯救人类的疫苗,却变成了政府之间较量和拓展外交的手段。
在英国和美国,甚至存在疫苗民族主义,政府大量垄断了初始疫苗的供应。由于特朗普政府与鲍里斯都遭到了专家和民众有关抗疫不力的指责,为了挽回政府信誉,缓慢而复杂冗长的疫苗医学试验将被强行缩短。
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计划主任托马斯•波利基说:“研发疫苗并不难,难的是证明疫苗是否安全有效。而且如果各国只对疫苗本身感兴趣,他们可以走捷径。英美国家在疫苗研发方面显得特别冒进,主要是源于他们国内担忧外界对其抗疫表现的评 价。”
抗疫早期,呼吸机和口罩等防疫用品的缺乏,反映出一些发达国家长期依赖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在危机面前应对无能的情况。政府对疫苗研发的垄断也处于刺激国内生产业的刺激。此外,国际上有着“最先开发出有效疫苗的国家将决定疫苗分发优先顺序”的说法,但“疫苗外交”究竟是为了挽救生命还是为了主导全球经济,这种质疑的存在,很可能加剧公众对当局执政能力的担 忧。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8月18日,世卫组织负责人呼吁富裕国家加入一项全球计划:与穷国共享疫苗。谭德塞说:“我们要防止疫苗民族主义。”但波利基认为:“有早期疫苗供应的政府最终都会将其中一些疫苗用于外交。”他提到各国还通过向其他国家提供疫苗获得好感和建立国际支持。然而,率先上市并不一定意味着疫苗将是最有效的,这不是一场只有一个获胜者或终点的比赛,在研发和供应疫苗方面的竞争可能才刚刚开始。

在美国大选的背景下,特朗普一直希望加速疫苗开发进度以获得更高的支持率,疫苗研发集团甚至因此受到白宫方面的压力。然而,疫苗最终没能在大选投票开始前顺利研发,这表明政府想要不顾科学,强行推动疫苗生产并不可行。通常来说,疫苗的开发要经过数年时间,即便是迫于疫情的紧迫性,也必须经过三期临床实验。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在中国,由国药集体研发的一款疫苗于6月底开启了国际三期临床试验,8月22日晚,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在央视《对话》栏目中透露,中国已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限内建立起免疫屏障,以确保城市能稳定运行。

03
反疫苗团体的对抗
自由与保守主义共存的一场运动
反疫苗运动最早出现在1998年,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上的一篇论文认为疫苗接种会直接导致儿童患上自闭症。随后在西方世界掀起轩然大波,一些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闭症的名人,如好莱坞明星吉姆•凯瑞(Jim Carrey),坚信韦克菲尔德的理论,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父母因此拒绝或者推迟让孩子接受疫苗,使得英美等国儿童患麻疹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这篇论文由英国的一位肠胃病学家安德鲁•韦克菲尔德(Andrew Wakefield)撰写,她的确记录下12名儿童肠胃病患者中9名患者的表现达到了自闭症的诊断标准。韦克菲尔德认为疫苗接种会影响到儿童的大脑发育,引发自闭症。这样缺乏数据和临床支持的推断遭到了医学界的驳斥,最初13名共同署名的作者中的10人,也发表声明说:“文章并不能得出结论说麻风腮疫苗将导致孤独症,因为有关数据不充分。”

2004年3月,《柳叶刀》撤销了这篇论文并道歉。2011年,英国医学委员会取消了韦克菲尔德的行医资格,并建议对他以前发表的所有论文重新审查。但至今仍有许多人支持韦克菲尔德的观点。
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大规模的疫苗注射十分有效,自从美国开始注射嗜血杆菌疫苗后,因嗜血杆菌导致的疾病感染人数下降了99%以上。然而,公众对于疫苗的疑虑从未消除,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疫苗犹豫”列为十大全球卫生威胁之一。
西方反疫苗团体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观点。一方面,保守主义者对疫苗的安全性感到不信任,部分反对者甚至认为感染人数下降不是疫苗的功劳,随着经济与文明的发展,人们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个人卫生意识形成,这本身就会降低感染率。疫苗出现以前,各类疾病的死亡率就开始下降了。此观点尚无数据支持,美国疾控中心网站的一篇文章提到“我们要相信每个疾病都在相关疫苗导入时,恰好因为卫生改善而造成感染人数快速下降吗?”
图片来源:凤凰网
自由主义者则持有“强制性注射疫苗损害了公民人权和个人自由”的观点。拒绝接种者还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如果社会上大部分人都已经注射了疫苗,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将变得极低,是否注射疫苗已经不再重要。

这种说法有明显的漏洞,如果大部分人都想依靠其他人的免疫力,疫苗就失去了对抗疾病的功效。还有一部分自由主义者在意的是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他们担心用于疫苗研究的资金,可能会导致以争夺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群体冲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任何一种运动形成了规模,参与人数的过多将导致运动的企图变得复杂。《纽约时报》的报道指出,反疫苗团体比许多批评者认为的更有组织性和战略性。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以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为例,视频网站撤下了违反法律的影片《瘟疫大计划》后,反疫苗团体重新剪辑后再次上传。反对者懂得巧妙地抓住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和对未知事物的担忧,将疫苗存在的合理风险无限放大,疫苗的政治化特征不仅存在于大国竞争之间,社会公益运动在阴谋论的侵蚀下也逐渐政治化。

不论如何,人类想要从全球大流行的危机中走出,疫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人们看到了新冠肺炎的全面危害,”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传播教授卡西索马亚朱拉•维斯瓦纳特(Kasisomayajula Viswanath)说,“我想,如果有一种成功的疫苗,特别是在缺乏治疗办法的情况下,人们可能就不去理会反疫苗群体了。”
来源:《留学》杂志第160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编辑:俞梦婕
监制:
李璨
责任编辑:刘薇禛平
《留学》一周资讯(11.16-11.22)
韩国第三波疫情来袭!多所大学出现集体感染
学生公开悬挂旭日旗,南京师范大学回应:已批评教育
123页学术舞弊实名举报,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留学》快讯国际版
Life is more than just chess
11.28 | 加拿大官方教育留学在线展览会等你来
留学小众国|学俄语 除了俄罗斯,你还可以去……
2021,准备迎接奥运会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留学事务所】
微信公众平台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留学杂志↓↓↓

联系我们
读者热线:400-803-1977
商务合作WeChat:zuiyaojing
关注留学行业最新消息
客观深入报道行业事件
提供有价值的优质服务
想你所想 为你而来
入驻光明网、网易、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