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连着写了几篇文章,说了一些作为二胎妈妈的心里话:
后台也挤满了很多童靴的有感而发。
家有一娃的妈妈,有说羡慕二胎的,也有表态坚决不生的;
和我一样的大龄二娃妈,感同身受地表示生俩就是“痛并快乐着”;
还有双胞胎宝妈,比喻“生崽就像抽盲盒”,实在是太精准了
从中我也读到了大家的鼓励,大家互相支撑前行的力量,真的很治愈。

前几天看新闻,我发现咱们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二娃,殊不知已经有人在呼吁“开放三胎”了。
这个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已经正式开始。此前的研究调查显示,我国的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生育意愿大幅降低,老龄社会加速到来。
于是,很多专家学者提倡“全面放开三孩,鼓励生育”,给予家庭更大自主权的同时,积极应对人口少子化老龄化现象。
新闻下面的留言区,大家纷纷说生不起、不敢生、政策支持跟不上、社会对妈妈不友好……我虽然很爱我家俩宝,从不后悔生了他们,但对网友们的抱怨和担忧万分理解。
想当年,二胎政策刚放开,就各种有人劝我再生一个,其中常被cue到的理由就是:
“二宝会让大宝变得更好,不会让他沾染上那些独生子女的臭毛病。”
但这么说,对大宝和二宝都不公平。二宝不应该被当成预防或修正大宝问题的“灵丹妙药”,而曾经是独生子女的大宝,当时也很优秀。
孩子,本应是带着父母的祝福与爱而降生的,怎么还因为独生or非独生,搞出鄙视链了?!
我觉得,二娃不错,三胎或许也挺好——
但是,独生子女,绝对不差。
独生子女的“原罪”,是怎么来的?
相信很多独生子,都被贴上过这样的标签:

•自私,自我中心,不愿分享
•骄横,任性,被惯坏
•攻击性强,合作性差
•容易孤独,不擅人际交往
无一例外全是“臭毛病”,这样看来,身为独生子女,简直就是从娘胎里带着“原罪”出生的。
然而,这些“臭毛病”和“原罪”,到底是谁定义的?
1.早期的研究结果
为独生子女贴标签的第一人,大概就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斯坦利·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了。
霍尔在1896年发表论文称,独生子女“言行古怪,难以适应环境”,甚至得出了“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疾病”的结论。
从此,西方学术界和知识界便热衷巩固和发展这个结论,越来越多的文章,开始传达对独生子女的负面评价。
而我国在相关研究展开的初期,延续了欧美学者的观点,往往认定:独生子女,是拥有各种性格缺陷和行为问题的孩子,比不上非独生子女。
2.媒体的推波助澜
如果说,专家的观点和结论,本来只是学术界和知识界的一种声音;那么,
媒体舆论对“典型”的传播发酵,则把独生子女的负面形象立在了世人眼前

我印象中,新闻媒体对独生子女群体“黑”得最狠的那阵,是2000年前后。当时,身为80后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即将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却遭遇了铺天盖地的“敌意”。
03年的一场非典,更是让媒体预设的立场有了发泄的渠道。“高校生擅自离校,与其独生子女身份有关”“独生子女犯罪增多”……类似的报道不胜枚举。
▲极具偏见的新闻报道,还是大平台
曾有学者抽样调查了1998年-2008年间、数千条关键词为“独生子女”的新闻。统计结果表明,无论在标题还是在内容中,
对独生子女的负面评价占了绝大部分
,大约有60%-70%之多。

3.大众的惯性思维
在我国传统的家庭文化中,多子=多福父亲=权威
但“只生一个好”的政策,强行打破了固有观念,更把家庭的重心从父辈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观念上、习惯上、行为上的种种冲突。

于是,独生子女,成为挑战价值观、反抗权威的代言人,而冲突的代价,就是主流话语权的施压,把种种负面词汇与独生子女的身份锁死:
看看,这孩子这么自私/任性/娇气/浮躁,就是因为他/她是个独生子女!
大众毫无根据的想当然,更是强化了对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比如:
“没有兄弟姐妹,一定孤僻、抑郁”
“什么都是独占,一定不懂分享”
“全家围着一个孩子转,一定被惯坏了”……
就连很多独生子女本人,都默默接受了社会的定义,对这个身份抱有不小的偏见,难以获得自我认同。
独生子女的“臭毛病”,真的存在吗?
虽然,独生子女浑身上下都被贴满了“臭毛病”的标签,但这些“臭毛病”,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只是层层叠加的“有色眼镜”呢?
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对照研究,从心理健康、行为特征、家庭关系、社会能力等维度切入,比较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群体间的异同。
在针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的SCL-90(一种心理健康状况量表)测试中,独生子女的心理状态,并没有表现得更糟
有社会学者,专门对比了青少年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过程,发现独生子女擅长和同龄人交往,不会常常感到孤独
总而言之:独生子女群体,不比非独生子女差。
这样的研究结果,推翻了一百多年前的结论,也有力回击了流行的偏见:谁说独生子女孤僻、抑郁了?谁说独生子女不擅社交了?谁说独生子女是种“病”了?
可见,许多“臭毛病”的标签,都是世俗偏见强加而成的,这些不友好的声音,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独生子女群体的“特殊化”和“妖魔化”。
不过,在阅读研究报告和论文时,我还是发现了一些独生子女的不一样,不能叫“臭毛病”,算是“弱项”吧:
1.易偏执,弹性差
一项关于偏常人格维度的研究指出,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更爱钻牛角尖,容易陷入偏执情绪难以自拔。研究者认为,这或许与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更强有关。
2.懒惰,责任感弱
在不同的调查研究中,最为一致的结果是:独生子女相对更“懒”。尤其表现在家务劳作和自理能力方面,不管是家长的评价,还是孩子的自评,独生子女的表现都差于非独生子女。
3.易失去耐心、寻求帮助
某个对高一学生应对问题方式的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在忍耐方面的得分较低,在寻求帮助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就是说,独生子女在遇到问题时,会更容易失去耐心,更倾向于求助于他人。
4.依赖父母
独生子女的亲密关系模式,较非独生子女更为单调,尤其是在年幼期,基本就是与父母长时间的相处和互动。于是,独生子女更容易对父母产生依赖,特别是情感、精神方面。

在这些方面,独生的孩子有优势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并没有想象中巨大的差别,更不存在那么多劣势。相反,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在某些方面可能做得更好。
1.更健康的心理状态
多项心理范畴的对比研究都已证实,独生子女拥有明显的心理优势。特别是在抑郁、焦虑等因子的差异表现上,独生子女的表现,要好于非独生子女。
说起这个差别,有学者认为,独生子女,可以获得更多父母的爱和关心,精神上更容易感到愉快和满足,幸福指数也往往更高。
而多子女家庭中,孩子之间有着天然的竞争意识,父母的注意力和精力也必须做出分割,容易让有需求的孩子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从而缺失安全感,产生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
2.更强的自信心和动机
独生子女常常拥有强大的自信心,愿意去挑战难题、争取成就。
一项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卷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对自己的记忆力、反应能力、智力的评价都更高,也更能接受竞争性的学习环境。
这些结果表现出,独生子女的自信心要强于非独生子女,力求成功的动机也更大。
3.更好的智力和能力表现
更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
独生子女在智力和学业上的表现,略好于非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儿童,在灵活性测试中表现更好,更善于横向思考。核磁共振进一步显示,这些儿童的大脑中,与语言处理、记忆力相关的区域发育得更大。
究其原因,也许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关注、陪伴孩子成长,投入的教育资源也更优质、更集中。长期影响下,独生子女会拥有更发散的思维能力,和更全面的学习能力。
4.更会与自己相处
美国作家Lauren Sandler,在自己关于独生子女的书
One and Only
中提到:“对抗孤独最大的武器,是学会在独自一人时减少孤独感。”

独生子女(尤其是来自双职工家庭),会经常面对独处的情况,即便有老人、保姆的照顾,也较少获得有效的情感沟通。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与自己玩耍、交流,能更适应和自己相处的模式。
5.也更擅长社交
独处的经历,会让独生子女乐于和外界建立情感上的连接;丰富的校园生活、社区活动,也提供了充足的社交机会。
有专家研究了在校青少年的社交表现,发现比起非独生子女,生子女擅长和同龄人交往,更加合群。而非独生子女,可能因为兄弟姐妹的存在,对外社交的意愿相对稍低。
生几个好?有爱、负责才是真的好
受方法、工具、样本等影响,关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各种研究,并不能称作权威,甚至会有矛盾的结论出现。
也正因如此,才表明了,“独生子女更糟糕”的理论,根本没有什么决定性证据支持。独生子女不比非独生子女差,两个群体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所谓的“独生子女综合症”,也并不存在。
真正导致一个孩子出现心理、性格、行为问题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不尽责、错误的教养方式。
比如,“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就是家长溺爱、纵容造成的;“独生子女内向害羞”,也许与大人过度的保护有关;“独生子女心理脆弱”,可能是被父母设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压得喘不过气……
多生一两个孩子,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可能引出新的矛盾:父母被分走的精力、注意力,不能再独享的物质资源,或许会让情况雪上加霜。
孩子的优秀和快乐,在于我们正确的教养方式,和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环境,而非家庭的规模、有没有兄弟姐妹。
那到底生几个孩子好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我认为,让一个新生命降临在这个世界,始终都是父母因为爱、且只因为爱而做出的决定
只要夫妻双方达成了共识,能负起父母的教养责任,建立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那么,生三个,生两个,生一个,都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资料(向下滑动,可查看全部链接):
[1] 2019年中国大陆出生人口数、全国各省人口数量分析及2020年中国城镇化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测, 智研咨询.
[2] 风笑天. 独生子女:媒介负面形象的建构与实证[J]. 社会学研究, 2010 03: 177-193.
[3] TIME: The Only Child Myth,  19 Jul 2010(176).

[4] 包蕾萍. 独生子女公共观的变迁:一种刻板印象的社会心理溯源[J]. 当代青年研究, 2008 06: 56-64.

[5] 观察:非典蔓延高峰期大批学生为何擅自离校?[N]. 中国青年报, 2003年12月26日
[6] 独生子女犯罪增多[N]. 华商晨报, 2003年9月11日
[7] 方拴锋, 经承学, 王琳琳.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 2010 05; 3(10): 40-50.
[8] 姚齐和, 赵传昌.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8; 5(4): 427-429.
[9] 张小远, 俞守义, 赵久波, 李建明, 肖蓉.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7(4): 482-484.
[10] 风笑天. 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J].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6: 118-131.
[11] 孙倩, 陈图农, 徐静.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偏常比较[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 24(3): 181-182.
[12] 谢芳. 高一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吉林,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05.
[13] 杨涵珏.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比较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 2009 05; 42(3): 96-98.
[14] 詹以森, 唐久来.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智商分项差异性比较[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2 Jun; 37(3): 216-218.
[15] Lauren sandler. One and Only: The Freedom of Having an Only Child, and the Joy of Being One[M]. Simon & Schuster, 2013 Jun.
[16] Jack Rear. Is only child syndrome real? Here are the health implications of being an only child[N]. The Telegraph, 6 Nov 2019.
[17] Corinna Hartmann. Is Only-Child Syndrome Real?[G]. Scientific American, 21 Jan 2019.
[18] Polit D F, Falbo T. Only Children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 Quantitative Review[J].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1987, 49(2):309-325.
[19] Falbo T. Only children: An updated review[J].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2012.
[20] Jiao S, Ji G, Jing Q.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 Only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Siblings[J]. Child Development, 1996, 67(2):387-395.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川妈说说
这段时间,和大家多聊了一些作为二胎妈妈的感受。有朋友说,怎么你也成催生婆啦?我不反驳也不同意。我当然很欢迎更多的爸妈加入我们二胎军团,我会跟他们实话实说,很累但是值!不过,我也不会主动建议大家生二胎,也是一样的道理,真的是苦辣酸甜
但我特别不赞成,“大号有问题,开个小号练练”的思路。真的别抱这样的打算,老二不是用来修正或者弥补我们在老大身上犯下的错误的。更有可能的结果是,在老大身上的失误在老二身上继续重演......

所以,除了父母的爱和共识之外,先想如何养好老大,再考虑要不要生老二吧。只有这样,1+1才能大于2!
推荐阅读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一连三击:“赞”“在看”和“分享”,或者直截了当给【mom看世界】加个星标,茫茫人海我们不走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