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摘要:未来的语文教育,将会如何变化?(点击阅读:从扫盲教育到文化教育,2020之后的语文教育变局

4-5年前我们曾经跟大家讨论过当时的一个新“科学词汇”,从日本舶来的,“经皮毒”,当时是作为一个新笑话来跟大家分享的了,过后就没再注意了,日常自己也很少看到,以为只是一阵虚假营销的风,吹过就没了。
结果没想到经过了这些年,最近又见到了,接连收到好几个读者咨询“经皮毒”的问题,仔细问了才发现,原来“经皮毒”一直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只是更加隐秘了,比如在朋友圈、微信群这些所谓的“私域流量”传播,所以我们没有看到而已。
因为“经皮毒”的营销采用了这种“圈子”的模式,对社交圈子狭小的宅系科普号来说,就很难去了解。经过了4-5年,有多少商家在使用这个概念进行虚假营销,又是什么产品在这样做。
所以今天想问问大家,你有看到过用“经皮毒”做营销噱头的产品么,是在什么渠道,什么产品呢?
如果你见过,请在留言区跟我们说。
几年前我们在分析经皮毒的时候,还用百度百科的条目内容作为例子,不过最近再查询的时候,百度、搜狗等百科网站都将这个条目删除了,从现存的“网页快照”来分析,应该是2016年我们刚扒皮不久就删掉了。为这几个百科网站鼓掌一下。

不过总有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比如360百科上依旧有这个条目,而且内容和当初百度百科几乎一致,腹黑一点:估计是360的产品经理只设置了自动抄袭的功能,忘了设置同步删除。
不过这也好,让我们可以能看看“经皮毒”是什么:
经皮毒是通过皮肤吸收的,例如洗护用品、洗涤剂、化妆品、防蚊液、涂抹于身上的药物等,这些日常用品中都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并且这些化学成分通常分子较小,容易通过皮肤吸收,沉积在身体内,对身体造成损害,这个过程叫做经皮吸收
对女性而言【经皮毒】可以进入子宫,对男性而言【经皮毒】容易进入睾丸,破坏体内荷尔蒙平衡,导致不孕不育。【经皮毒】还能引发过敏、哮喘等各种症状,也会破坏身体的免疫系统,最大的危害是会导致胎儿的先天性过敏症、胎儿畸形,以及诱发脑部疾病、神经系统、各种癌症等。
https://baike.so.com/doc/7597035-7871130.html
这个来自伪科学圣地日本的概念,这些年同刚兴起的诸多“新品牌”进行了非常有趣的结合,一边大量宣传“经皮毒”的可怕性,一边销售“绝对无经皮毒”的奇怪品牌产品。
在之前讨论荧光剂时提到过,日化这类行业,已经市场饱和、巨头垄断、利润率低下。因此很多聪明人会选择创造一个新的“营销概念”,通过恐吓用户,诱导其购买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经皮毒的概念也是在这样的市场营销操作下开始被人们所熟悉。
不算唐门的贡献,现代毒理学从创始人Mathieu Orfila开始算起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皮肤毒理学是毒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跟“经皮毒”没什么关系。“经皮毒”只是十年前日本人竹内久米司发明的新词汇,通过几本在日本算不上热销的书籍,以及某些品牌的炒作开始为人所知。
从毒理学的角度来看,皮肤的确可能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中毒”——接触某些特定物质会和一些皮肤疾病有相关关系:比如受到有毒化学品的腐蚀伤害;接触某些化学品产生接触性皮炎,或者过敏;被紫外线辐射或者出现光敏等等。
听上去这有点“经皮毒”的感觉,但实际上却是风马牛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看看“经皮毒”们鼓吹的是什么:
  • 对女性而言【经皮毒】可以进入子宫,对男性而言【经皮毒】容易进入睾丸,破坏体内荷尔蒙平衡,导致不孕不育。
  • 大部分的【经皮毒】能潜伏体内几年之久,往往一发现就是癌症等大问题。
  • 口腔等没有角质层保护的皮肤,对皮毒素的吸收是其他地方的40倍之多。
  • 经过皮肤进入体内的化学物质,经过10天后,排出体外的不足10%
……
这些吓人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甚至缺乏常识,比如口腔内的根本不是皮肤而是粘膜至于什么经皮毒能潜伏几年瞬间变癌症,皮肤吸收10天后排出体外不到10%等等说法,看文法就知道这不是实验结论,更像是某些玄幻小说的内容。
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具,用来防止身体被外界有害物质、微生物等等侵害,而不是用来吸收什么的。少数情况下一些物质可能会透过皮肤,比如遇到皮肤破损;或者是水、酒精这些小分子物质穿透皮肤;或者干脆直接腐蚀破坏皮肤后造成伤害等等。
在医学上,的确有一些外敷的膏药,通过皮肤吸收药物,这也成为很多人宣传“经皮毒”的例子。
但其实在这些膏药中,基本都会加入一些能协助成分穿透皮肤的溶剂,才能提高皮肤的透过性。
而日化公司不会没事添加这些东西增加成本坑自己的用户。

↑很多药膏贴成分里的二甲基亚砜就是为了增加皮肤的透过性
在化学、医学等学科中的确有“皮肤毒性”这个词汇,但它和经皮毒所宣扬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皮肤毒性”是说会对皮肤造成腐蚀、接触性皮炎等伤害的物质,一旦接触皮肤,需要尽快通过冲洗等方式去除。

在化学实验室中,操作有皮肤毒性或者强腐蚀性的试剂,是需要戴好手套保护皮肤。但日常使用的化妆品、洗浴用品中,怎么会允许加入有毒、或有皮肤腐蚀性的成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化妆品、洗浴用品的成分都有规范,如果这些成分都可以无视人体皮肤强悍的防御能力随意进入,我们也早活不到今天了。
不过等等,到底“经皮毒”是个什么东西啊?!
在宣传经皮毒的广告中,经皮毒有一个很高大上的名字“Transdermal Toxic”,于是我们用这个词去做了检索,在英文学术刊物中,关于“Transdermal Toxic”的研究论文数,为令人叹服的——零。
于是我们又跑去知网搜“经皮毒”,情况好一些,大概有三四个搜索结果是和经皮毒有关。不过无需看内容,只看一下这些刊物的名字风格,比如《人生与伴侣》、《家庭生活指南》、《恋爱婚姻家庭(养生)》,我们大概就对这些文章的专业度,有些许的了解了。

其实微商的“经皮毒”们基本不会告诉你“有毒化学成分”叫什么,这些成分如何进入皮肤,导致什么疾病。因为一旦说太明白,就是被马上打脸的节奏。所以在各种吓人卖货文中,你看到各种可怕的疾病,但病因不是某种成分名称,而就是“经皮毒”。就跟无荧光剂类产品的文案中一样,全然不顾荧光剂是一类成分的统称,具体哪种荧光剂有多少伤害,没有人说过。唬人嘛,就不能写的太详细了。
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随意给任何别人家的产品扣上经皮毒的帽子,然后鼓吹自己无毒,至于别人有什么自己没什么,不告诉你!这么丢人的营销方法没人管么?其实是有的。
“经皮毒”概念刚出来,在日本就是配合了某些厂家的营销。日本著名的经皮毒案例,是直销公司Neways在宣传中使用无证据的经皮毒概念,对其他同类商品进行攻击,诱导用户购买和参与直销,因为这类不实宣传及其他违规行为,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08年对其进行了处罚。至于我国那些方兴未艾的经皮毒们,估计会比日本前辈们活得更开心吧,毕竟“私域流量”的商业行为,目前还没有什么监管措施。
经皮毒和类似概念,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往往和直销、传销、多层分销等营销模式相关,毕竟这样的营销模式更需要唬人概念带来的高利润率。这些模式的问题大家都比较清楚,请多多保重吧。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更多虚假宣传产品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查询】,在搜索栏里输入扒皮”来查找。
  • 说句冬虫夏草不抗癌,怎么这么难?

  • 神奇的远红外真能治病么

  • 互联网庞氏金融骗局,怎么避开下一个钱宝网
  • 包治百病的“诺丽果汁”?还是欧美传销公司玩烂掉的骗钱货?
  • 拆一个日本VAPE驱蚊器,真心简陋…
  • 香港的神奇法国双飞人药水中80%是酒精,别再给宝宝用了
  • 雾霾再大,也别用这种奇葩的“日本便携空气净化器”
  • 抗菌保鲜密实袋?密封就够了,不用为“抗菌”花冤枉钱
  • 在一篇“撕防晒美容的神奇帽子”的文章背后爆发的暗战
  • 假日本无比滴全中国热销中,罗森、药店、淘宝都在卖,你被山寨骗了么?
  • 日本Dr. Betta奶瓶的山寨战争:这是个理直气壮勤勤恳恳努力骗人的年代
  • 扒皮硅藻泥,“除甲醛”的噱头不要当真
  • 扒皮山寨无比滴被投诉要求删文,看看山寨厂和罗森的奇葩回应 (附正品无比滴图)
  • 地暖辐射谣言始末,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 怎样忽悠中国父母?某著名美国儿童药商C的八卦集合帖
  • 爽歪歪等饮料能致白血病?【辟谣汇总】
  • 淘宝上最奇葩驱蚊产品揭底,及不同驱蚊成分安全性分析
  • 婴儿食品or下酒菜,齁咸的日本鳕鱼奶酪条来扒一下
  • 唬人新噱头产品来袭:日本水素水
  • 从气功到量子健康检测,中国人真的很好骗

  • 淘宝顺势疗法药物揭底
  • 精油治病的传销闹剧史
  • 小心坑,保险公司的伪科学体检

  • 怎样分辨是害人的隐形传销还是普通微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