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炒股拌饭关注我们
从经济历史角度聊社会现实,讲金融故事,谈投资方法
今年至今已经过去大半。从年初开始写公号到现在,不少刚开张就关注的读者已经陪伴我快一年了。
最近很多人让我讲讲指数定投和楼市投资。
这两天正在电脑上玩大富翁,感觉每个人都该试试这个游戏,尤其是对投资有兴趣的。
其实你人生面对的多数投资,道理和大富翁是一样的。
游戏开始时候每走一圈都会发200块,这个钱开始并不少,积累下来可以买地盖房炒股票。
随着时间的流逝,买房会变得越来越贵,过路的租金也越来越贵。股票会逐渐升值,只拿每圈工资的会变得越来越穷直到破产
后面要想赢,你需要买房再买房,炒股再炒股,才能保持优势,不然很快就会在某一次停留中被对手建起高楼的租金压榨的干干净净。
你可以用红卡黑卡操纵股市,想办法把别人的地变成自己的来赚更多的钱。
但是你越多赚钱,越会遭到别人嫉妒。你会三番五次被送到监狱,被人用均(富)贫卡拿掉你的积蓄,被狗追着咬伤,掉进阴沟里去。
到最后杠杆越高,人就越危险,直到图穷匕见有人破产生活的真相游戏早就告诉你了,只是你没在意。
像不像简化版的现实世界?
在这个游戏要想成为赢家,开始就要买地和低位的股票。后面随着玩家赚的钱变多,物价指数也会跟着成倍上涨。
最终其他电脑玩家就是被高涨的租金和过路费搞破产的。
以前总有读者问我,外面很多教理财的课程各种忽悠,听了屁用没有,我们这个号叫“炒股拌饭”,可为啥不多讲讲投资?
因为投资是很个人的事情,讲太多本身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其实对多数普通人来说,人生面临的处境和大富翁里的主人公阿土伯,钱夫人并没有区别。财富增值的主要手段也基本集中在楼市和股市。
其他手段不是不可以,但是陷阱和大坑太多,一不小心就亏的底掉。比如各种贵金属、区块链、P2P,这两年被坑的倾家荡产各种维权的案例不在少数。
都说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几万块的小钱当然可以博,这种高赔率事件在新兴行业也发生过,比如前几年的比特币。万一赚大了呢,毕竟小钱亏了也不伤筋动骨。
不过这种操作对多数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积累的人来说显然不适合。这批需要大额投资理财的人,最终还是得回归股和楼两块这才是财富增长的正道。
其实如果你期望在股市和房市赚钱,对多数人来讲,最需要学习的不是什么狗屁理财技巧,而是看懂政策。
比如从2015年底开始的楼市去库存政策。
2016年初,我们曾经讲过,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三四线楼市去库存。
后面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从放松限购限贷到货币化棚户区改造,从拆迁给房到直接给钱让拆迁户买房,各种政策层出不穷,资金也源源不断。
三四线人民从当时不信会涨,到后面暴涨不信会跌到处抢房,也就用了2-3年时间,未来的资本市场也会是这样。
总有人以为股和楼是慢牛平均涨。不要幻想慢牛,我国的楼市和股市从来不存在慢牛这个东西。一直都是脉冲式、爆发式上涨,之后就是几年阴跌。
股和楼上涨的本质上都是在经济需要的时候通过政策驱动做的短期刺激,是引导钱流到了哪个池子的问题。
二者基本是交替出现,轮番使用。上次用了楼市,下一次需要刺激时候就会把股市拿出来
任志强著名的楼市“夜壶”论就是这么来的,夜壶不就是需要时候才从床底下拿出来嘛。
其实不光楼市,股市一样也是夜壶。
只不过楼市是货币的蓄水池,而国家又不允许楼跌太多,回调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放松政策让购买力进来稳住横盘,所以看起来更稳定。
很多小白总觉得房价是年年稳步上涨,其实一直是脉冲式,几年爆发一次,后面持续阴跌几年。炒过房的人应该都明白这个道理。
2014年地产公司还是债务压顶,到去年底为止,三四线去杠杆的任务已经完成,债务已经成功的转移到群众手里。
很多人幻想在目前的位置再翻倍不是做白日梦嘛。这个位置再吹气球,球就要爆了,慢慢撒气阴跌把底部做实,等大家存首付才是王道。
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做,那就是解决股市质押盘,所以你才看到这两天并购重组收购在暂停3年以后又放开了。
所有市场上涨的本质都是资金推动,想在里面赚钱,要做的就是顺周期。政策走向就是影响周期最重要的因子。
加杠杆,去杠杆都是历史的进程。从来没有不停加的杠杆,自然也没有不停去的杠杆,你要做的就是驱动加杠杆时候上车,去杠杆时候下车。
为啥政策是这里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决定着钱的走向。钱就是水,资产价格就是船。
钱到哪里,价格上涨就在哪里,我们常说的水涨船高就是这个道理。股几次上涨也和美联储货币宽松和公司回购呈正相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对照下。
如果你能理解上面这段话,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先来讲讲股市定投的误区,为啥你做错了。后面如果看得人多,我们再写个楼市的姐妹篇。
01

2019年第一天,我发出了《写在2019的开始》这篇文章,结尾的时候说,2018的金融行业算是近几年最差的年景了,历史经验告诉我,2019是个丰收之年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从2018年11月开始,政策风向变了,这意味着钱的流向要改变了。那时候的资本市场一片哀鸿,后面不出预料股市开始启动了。直到四月中,开会决定时候口风微调,大家纷纷开始看万点大牛市,我开始看回调。
当然了,后面调整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我自己预期的调整周期在三到五个月,却没想到因为贸易谈判折腾了这么久,至今还没有完成,很多人也从四月份的信心满满,变成了现在的灰心丧气。
不过即使调整了这么久,今年股票型基金的收益并不差,是近十年来第二高水平,仅次于2015年大牛市。但是对个人来说,有没有盈利就不一定了,完全要看你自己的操作水平了。
其实对多数人来说,资本市场投资确实不太适合。
一个是标的难选。你要能看懂财务报表选择优秀公司,还得能剔除里面的炸弹,防止钱没赚着公司被退市的风险。
一个是你需要大量的学习不同行业的知识,比如你得懂疫苗才能琢磨怎么不碰上长生生物,懂网络才能琢磨怎么不买到乐视。再加上每天跟踪热点板块,资金流向,对抗每天电子盘价格波动带来的心理和情绪波动,这工作量实在太巨大了。
适合多数人参与资本市场的方式是什么呢?买指数。
指数是一篮子股票的组合,不存在退市的问题。指数不需要跟踪热点板块,资金流向。拉长看,只要买在估值低位,指数长期总是向上的。
伴随着指数投资,定投这玩意应运而生。
“定期定额投资”的简称。意思是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关于定投,随便在网上随便搜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困惑:“我在书上看到,假如现在25岁,每月定投1000元,到了60岁就会成为千万富翁。我不知道书上说的对不对,但我坚持定投到现在,结果却不尽人意。”
看他贴的图确实也不尽人意
华夏红利亏损最少也有-6%,华夏领先和中邮亏损接近30%,亏损百分之四十几的也不少。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因为方法错了。
定投不是啥新东西,07年大牛市的时候,曾经有一句话很流行:“每月定投1000元,以美国标普500指数过去25年12%的年化收益率计算,在复利作用下,20年后你就可以轻松地成为百万富翁!”当然了,现在大概是因为通胀,以前说这句话的人把单位从“百万”改成“千万”又继续用了。
当时很多人都信了并加以实践。
遗憾的是,07年高点听了这个话开始定投的,恐怕2014年还处在套牢之中呢。
因为这句话是一个谎言,最重要的东西他并没有告诉你。
这句流行的话里,美国标普500指数年化收益率12%左右。
这个12%是怎么来的呢?它是计算1982年一次性投资标普500指数,统计截止2007年共计25年投资的收益总和,然后倒推的年化收益率。
看出问题来了么?这个12%是期初一次性投资指数倒推的收益率。定投是按月分批投入,所以这个12%的收益率和定投根本就不一样。
实际上标普定投的收益率是多少呢?我算了下,1982年至2007年期间定投标普500指数的累计收益率为273.85%,年化收益率为5.42%!
如果把上证指数当做基金,从1991年开始定投,截止2015年,正好25年。定投累积收益率250.18%,年化是5.15%。
虽然大家总觉得美股牛长熊短,我们大A一塌糊涂。但测算定投收益率,其实和牛逼哄哄的美股定投也没差多少嘛。
就是按期初一次性投入计算的结果也差不多。
标普是从1941年开始的,起始点是10点。
截止2018年末,标普500是2506.85点,年化收益8.5%左右。算上标普股息率2-2.5%,过去的77年标普能给投资者带来10%至11%的年化收益。
沪深市场的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都是以2004年末1000点做起点的。
截止2018年末,沪深300指数是3010.65点,十四年3倍,年化收益是8%左右。沪深 300全收益指数是3755.91点,14年3.8倍,年化收益是10%左右。
2018年末的中证500指数是4168.04点,14年4.2倍,年化收益是11%左右。中证500全收益指数是4634.46点,14年4.6倍,年化收益是11.5%左右。加上1%左右的股息率,其实并不比标普差。
那为啥投资者赚不到钱,还天天抱怨中国股市牛短熊长呢?前面我们说了,因为方法错了。
02
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是个波动极其巨大的市场。
拿07年那次牛市来说,上证指数低点在998,高点在6124。单单指数在这两年里就翻了6倍。
2015年的杠杆牛很多人也历历在目,这年不是上证的超级牛市,而是小票的狂欢。这次中小票的狂欢里,中证全指从2000点出头涨到了8000点,接近四倍。小票十倍股更是数不胜数。
而上证只是从2013年6月的1849点涨到了2015年6月股灾时候的5178点。同样2年时间,上证指数只涨了不到3倍,因为银行地产这种大块头并没怎么涨。
我们在上一节说,这些赚不到钱的人是因为定投方法搞错了。
错在哪儿呢?错在买入的位置和时间都不对。
我们说投资三原则,低估,重仓,确定性。
正确的定投方法从来不是让你不管市场位置和估值高低不停的按月买入,而是要在低估位置加倍投入,低位买到重仓才能获得高收益。
后面的确定性怎么来?靠政策驱动来。
什么叫低估的位置?下面红框区间就是低估的位置。
会不会更低呢?不知道,总想买到最低点是病,得电!还得是高压电!!我是帮不了你了,也许杨永信能帮你。
虽然从概念上说,定投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但定投不是储蓄。定投操作的目的是降低直接交易股票的风险。
定投赚的也不是每年增长的利息,而是股价爆发增长带来的资产增值。
低估的位置和区域要不停买入,加码买入。牛市高点则要及时兑现,等均值回归。
在高估的位置则要暂时放弃定投,学会休息才是王道。下一次落入低点再重新开始。
在这个基础上操作,定投指数比房产收益率甚至更高。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跳出来说,按照2018年底数据计算,股市年化收益率要显著低于房产。说起来他算得也没错,只不过这是个统计上的小把戏。
中国住宅商品化的时间大概是从1998年开始的,至今大约20年。房价大幅上涨是最近15年的事儿,也就是2003-2018年。在这15年里北京上海的房价大概上涨了15倍,年化复利大概是20%。
指数里最具代表性的中证500在2005年是860点。到2018年底这个指数大概上涨了400%,也就是说年化11.5%。加上1%的股息率,也不过12.5%,看起来确实显著低于房产走势。
出现显著差异的原因是,统计上有个猫腻在时间轴的调节。
2018年底,虽然一二线楼市有所回调,但是多数三四线楼市还在牛市。
同样的时间点,股市却是A股建立20年来的5大估值极低点之一。
也就是说,房产统计学年化高收益率是建立在2018年底极高的景气周期,而股票的低收益率则是建立在A股20年来的5大极低点之一。
如果把统计周期折回到2015年,中证500收盘7617点,全国房产均价应该比现在低30%。
房产从2003-2015这12年间的年化收益率是22%。中证500指数从2005-2015的十年间年化收益大概是23%,这还是经历了2015年的股灾。
如果按照2015年高点11616点计算的话,则中证500的指数年化收益率是惊人的30%。
这还是低位一直持有到高点,不算在前面几次估值高低点可以做的高抛低吸操作。
可以看出,假如能够判断位置择时买入优质指数,定投年化收益率能达到甚至超过30%。不会判断位置和选择指数,只会每个月孜孜不倦平均定投,最终带来的收益率就只有年化5%,最高也就是12%。
差别是不是很大。
当然,如果你看得懂政策,会做股和楼的切换,那就更牛逼了。
从2015年底开始,傻子都看出来风向变了,政策确定性指向了房地产市场。
当时央行行长不就讲过居民部门加杠杆逻辑是对的么?
我当时也讲过同样的鬼故事。
你说能看懂政策有用没?
假如能看懂了政策变化,在2015年把中证500指数的投资撤出来以后又重仓转到楼市去,到现在卖出收益率又是多少呢?
30%是起步价吧,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按照自己城市2015年底至今的涨幅自己算算。
这篇关于定投的误区到这里就结束了,算是把奥秘和干货都放在桌面了,比别人收费培训都掏心掏肺了。这篇如果看的人多,后面我们可以开个姐妹篇讲下楼市投资的误区,人少就算了,写这个比讲故事还费时间呢。
说到底,任何资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货币是资产价格的矛,政策是货币的驱动力。操作上更是大道至简,说到底就八个字,低买高卖,人弃我取。
只不过大多数人要么不明白高低位置,要么就是人弃我取做反了,所以最终亏钱也变成了必然。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您觉得写的不错,可以点好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谢谢大家。
全文完!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