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殊之年的前九个月,我们经历了种种「不可思议」。外界大环境如此严苛的条件下,人们对消费的态度理应显得保守 —— 但令人困惑的是,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若你恰巧经过那些如北京 SKP 购物中心、上海恒隆广场等以销售奢侈品而闻名的高端购物中心时,也许会对某些店铺门前排起的长队而感到困惑。在这个时局有些让人惴惴不安的年份,那些选择高消费的人群,究竟是在一种怎样的能动力驱使下,仍然选择激进地「买买买」?
种种迹象表明:当下,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人并没有因为外力而减少。从宏观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好现象,表明人们依然对生活及美好的事物抱有热情;从国家经济的层面讲,只有强劲的消费才能不断促进各行各业的持续发展。但是,从每个消费个体出发,我们依然有权利怀疑这一画面背后的真实含义。尤其是那些通过「努努力」才能得到某些品牌和款式的中产阶级,这般透支的真实目的究竟何在?
忆往昔,促成奢侈品在中国如此广受欢迎的原因并不神秘。在 21 世纪这 20 年间,奢侈品牌与中国的关系,就像是一对绞尽脑汁巩固彼此关系的「情侣」。开始只是「相识」,在熟悉了对方的秉性脾气之后,才逐渐展开更多和更深入的交流 —— 直到今天,二者似乎已经谁也离不开谁 —— 正如我们看到的,Dolce & Gabbana 最终还不是寄望于通过示好来重新赢得中国消费者吗?
改革开放仅走过了 40 多年,我们再次与世界接轨,充其量也不过是两代人的时间。现阶段的中国,还处在一种尚未完全成熟的样貌 —— 她仍在发展中。一般来说,像这一阶段的社会人,仍会对那些能够「体现」或「提升」身价的消费品感兴趣 —— 就好像我们通常所说的「new money」,这是一种迫切渴望获得认可的标志,也代表着对更优越生活方式的向往;另外,从地域心理的角度,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地区更加看重自我感受的一般理念,亚洲人往往较为留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这也为促进奢侈品消费提供了某种氛围基础;再者,历史上的中国也有消费奢侈品的悠久传统。纵使千百年过去,我们依然在骨子里保留着对精美物质的由衷认可,此类消费被广泛视作有意义和重要价值的。
看清以上之背景,有助于重新审视标题中的那个问题:即在这种的表象之下,消费者是否还面临着被另一重极力引导的因素呢?
在近两年的流行趋势中,敏锐的时尚观察者几乎都经历了一番历史洗礼,那便是由再度登顶的「复古」风潮所带来的全面影响。从「老花」(monogram),到品牌们对自身经典产品的「复刻」。表面上看,此刻,将那些「妈妈级」包袋重新拿出来使用再合时宜不过,但在我们周围,能够真正拥有这等中古尚品的家庭,似乎只存在于「道听途说」。有意思的是,尽管没有什么实物能够证明 80 后和 90 后一代的奢侈品情结就来自他们的上一辈,但如今,对于许多热爱时尚且已有消费能力去购买奢侈品的年轻人来说,这一波风潮来得正是时候。曾有人断言,时尚的轮回周期是 20 年。现在看来,这条「黄金定律」直到今天都适用。
但事实仅仅是这么简单吗?时尚只是在按照某种既定路线进行不断地自我重复?就当下的趋势来看,表面上似乎是这样的。
在某种返璞归真情绪的推动下,曾风行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期的简约风格开始受到推崇。在各种经典款的二次曝光下,新生代们感叹着当年那些服装和造型的无比时髦。Martin Margiela、Helmut Lang 和 Prada 秀场上的造型正在以一种「卷土重来」的冲击力塑造着当代年轻人的审美。Kendall Jenner 仅凭「一己之力」就重新带火了「腋下包」…… 以上的种种迹象似乎在教育着我们:奢侈品是不会过时的「古着」,是值得拥有的。毕竟在二级市场上,一些单品的售价依然不菲。而且,你一旦拥有了它,便可以无愧地说,我,是真正的时尚爱好者。
在此等普世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精明的销售人员似乎也瞄准了这条「金科玉律」。于是,在向你推销产品时,他们总会本能地加上一句,这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说者无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对某些消费者而言,好似变相地解决了他们心中的另一道难题 —— 即使有一天,他们对自己此时购入的不再感兴趣,也依然可以在另一个市场为这份奢侈找到归宿。不熟悉这个领域的人,只见奢侈品店前的长队,却不见二手网站上那些亟待被重新认领的包袋和鞋子。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卖家都会保留自己最初通过各种渠道购物时的凭证。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不免引得人去怀疑:难道他们在入手之时就已料到此物将在某一天被易手?
大量实例证明,这种心态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程度上广为存在的。对许多喜新厌旧的消费者来说,「购买」有时并不一定是出于热爱,而是进入了消费主义的圈套,是一种「强迫症」。而二手店铺和网站,无疑是他们冷静后渴望「回血」的最佳去处。
在《消费心理学:无所不在的时尚》(第 2 版)一书中,作者对这一行为有过如下定义:「这些消费者购物是因为强迫症,而不是因为购物是令人愉悦的或是具有功能性的。强迫消费是指重复消费,经常是过度消费,将消费作为缓解紧张、焦虑、忧伤或厌恶的解药。」毕竟,对消费能力一般的人群而言,买奢侈品不是买菜,即使体验了消费的一时之快,后续依然需要进行一番消解。
另外,从商家的角度,若要促使消费者产生更多的购买行为,就必须借助各种刺激的营销手段。在近一两年内,一种「促销」行为正在被品牌乐此不疲地反复使用。与大部分人的传统认知不同,这种手段不是打折,而是 —— 涨价。
时装的复古与未来通常在廓形上率先改变。
一位朋友向我抱怨,某品牌的一款经典包袋在近年来「身价飞涨」,价格曲线一路走高,据说已经突破了 5 万元人民币大关,势头直逼 Hermès。那些曾经咬咬牙能够买得起它的人,如今也只能望包兴叹了。据悉,仅十年前,这款包的售价还处在两万元左右。如此计算,十年间,它最保守的涨幅也在 125% 以上。而那些原本出于对时尚的热爱而购物的人,此刻倒好像显得有些「目的不纯」。包被异化成了「投资行为」—— 虽然对少数品牌来说,这早已是潜在的共识,但对于那些尚未被定义成「硬奢」的品牌,类似的推波助澜之举是否显得有点过于激进?
以上情形不是某个品牌的个例。在恒隆的一层走上一圈,若哪家店铺门前的队伍最长,那多半是传闻马上要涨价了。对此,坊间有云:「早买早享受。」就算此时放着不用,也有保值甚至「升值」的空间,何乐而不为?这样算起来,倒像是一笔划算买卖。而 20 年前风格的回潮,也似乎「印证」了这一趋势。但是,真的有「永不过时」这回事吗?
Karl Lagerfeld 曾说:「时尚就是关于今天。你可以从过去获得一个想法,但如果你按照过去的方式去做,就没有人想要它了。」活到 80 多岁、从业 60 余年的「老佛爷」既然都这样说了,那我们好像也没有理由不去相信。真正的现实是,即使「复古」,复刻款也总是存在着那一点点十分必要,又看起来不那么刻意的「改变」。但就是这点睛的变化,才恰如其分地突出了一个时代所追逐的独特气质。时尚的本质是在不断变化中求新,但大部分时候,「新」却恰恰来源于「旧」。世代、环境和价值观的变化都会影响时尚,而人们口中的复古,正是在新环境下于旧有中寻求安慰的结果。时尚就像一条河。复古,则只是江河汇入大海后化作水蒸气降下的新一轮循环。
然而,那些因强迫症而购物的消费者,他们真正的行为动机,也并非诚心希望永存,而在于受到了「新」的刺激。那些所谓的「保值」,也不过是在应对这种复杂心理状态时所采用的一种自圆其说。时尚是令人兴奋的,但它同样也是具有消耗性的。不为教条所累,只求真心穿戴,或许才是当下我们能够做出的最佳选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