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军
任何一个大时代都有结束的时候,接下来,社会就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进入到一个平稳期。一个平稳的社会,大家衣食不愁,那是不是就万事太平了呢?

历史和文学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一个国家快速发展、财富迅速积累之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干什么都能挣钱,不断有升迁机会的好时代不会再有了。其次就有可能大量地出现“多余人”和“小人物”。
在美国和欧洲,1890-1900年出生的那一代人就面临这个困境,因此他们在历史上得到一个专门的称谓——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读一读“迷惘的一代”的作品,不光是文学欣赏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这就不能不提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了。这本小说被誉为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
相信许多人对这部作品并不陌生,咱们先简要概括一下情节。
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原本是一个穷小子,在一战前和白富美的黛西坠入爱河,但是等他从欧洲前线回来,女友黛西转身就嫁给了高富帅的布坎南。盖茨比后来靠贩卖私酒发了财,在纽约郊区富人聚集的长岛买下了黛西家对面的豪宅,天天举办奢华的派对以吸引黛西的注意。
《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
最终,盖茨比设法和黛西重温旧情了,他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而黛西愿意和他重新交往的真实原因,却是因为自己的丈夫布坎南有了婚外情。最后,黛西开车撞死了人,盖茨比为了保护爱人黛西,替她承担下撞人的责任。而车祸死者的丈夫知道后误杀死了盖茨比。
在这个故事中,盖茨比有点像今天我们所说的备胎。但是菲茨杰拉德主要的目的不是讲爱情中的备胎,而是通过盖茨比这个既让人同情又有些可悲的人物,揭示了一个国家在平稳阶段会遇到的社会问题——阶层固化、对底层人的歧视、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等等。这就是那一代年轻人迷惘的原因。
这样一种状况的出路在哪里呢?迷惘一代的另一位代表性作家海明威给出了答案——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里寻找自己的位置。
海明威在19世纪的最后一年,出生在美国中部的一个富有家庭。他的父亲很像文艺作品中的硬汉形象,喜欢户外活动。他的母亲是一名歌唱家。虽然家里一度想挖掘海明威的艺术天分,但是他却和父亲一样喜欢户外运动和冒险。不过海明威从小就显示出文艺创作的天分,在中学就是校报的编辑。高中毕业后他原本该进入著名的伊利诺斯大学学习,但是一家著名的报社同时给了他一份记者工作,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在报社工作期间,海明威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行文简洁,用很短的段落开篇,用具有震撼力的句子表达思想,宣传“正能量”。今天如果你读托尔斯泰的书,可能会着急,因为要静下心来慢慢读,但读海明威的书,就会感觉畅快淋漓。
海明威如果生活在19世纪的俄罗斯或者法国,有可能会逐渐成为一个多余的人,所幸的是他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他还有其他的选择。当时正值一战爆发,海明威不顾父母的反对,作为战地记者到了欧洲前线,除了冒着炮火到一线采访报道,还参加了伤员救助。
海明威参加一战旧照
在一战期间海明威受了伤,在养伤期间他认识了美国的护士安格妮·库洛斯基,两个人于是产生了爱情。但是一战结束后这段爱情就戛然而止了,这时的海明威并没有盖茨比那样一心要挽回失去的爱情,到前女友面前炫耀自己,而是将他在一战期间的经历和思考写成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
虽然海明威在战争期间获得了意大利政府发的军功奖章,但他却因为看到了战争的伤害,而成为国际主义者和反战主义者。在此之后,海明威有了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那就是全世界,而且他一辈子坚信全世界是一个整体。
这个观点,海明威在他的代表作《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中用英国诗人多恩的诗(《沉思录》第十七章,Meditation XVII)表述得清清楚楚,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代表着西班牙民主力量的共和国战士们在国际纵队的帮助下,准备对弗朗哥叛军实施反攻,收复马德里郊外的一个军事重镇。战役的关键是炸毁一座铁桥,以切断叛军支援的通道。这项任务就交给了国际纵队的爆破专家、美国人罗伯特∙乔丹。最终,罗伯特在游击队的配合下成功地炸毁了桥梁,但是撤退的过程中,他中弹落马。于是他告别爱人与战友,自己一个人留下阻击追兵。
在这本书中,海明威成功地塑造了罗伯特∙乔丹这样一个硬汉的形象,“硬汉”后来也被读者看成是海明威自己的形象。书中的故事时间跨度只有四天,周六的下午到周二的上午,但海明威却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十万字,而且读起来一点不乏味。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海明威参加了国际纵队,支持民主的西班牙共和国。最终的结果是民主共和国输了,德、意法西斯支持的弗朗哥叛军赢了。
海明威(右二)参加西班牙内战旧照

海明威用“丧钟为谁而鸣”作为这部西班牙内战故事的书名,有两层深刻的寓意:
1. 告诫法西斯们,不要觉得今天暂时获胜了,因为丧钟已经为他们敲响。
2. 告诫那些袖手旁观的人,今天法西斯摧毁的是西班牙,明天可能就轮到自己头上,不要对别人的灾难冷漠,因为在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今天,丧钟是为每一个人敲响的。
要知道那时候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流行,海明威的国际主义就显得格外突出。海明威超越同时代人的地方在于,他更早地意识到人类必须有一个全球的视角,来关注和处理社会发展所导致的民族、国家和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当一个人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把自己放在全世界,就会有无数的事情要做,即使遇到挫折,也会在失败中奋起。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盖茨比和海明威,就能看出两种人、两种做法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的高下之分了:
这两个人都参加了一战,都因此失去女友。盖茨比的做法是要千方百计逆袭,然后在女友面前证明自己,夺回自己所失去的;海明威则是让自己过去的经历过去,继续往前走。
海明威在写作
世界是很大的,总能有自己的位置。对于一个自己发展受限制的时代,盖茨比是千方百计想让上流社会接纳他,而海明威则是看到世界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亲身去解决这些问题。
盖茨比最终遇到了过不去的坎,成为了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则因为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经历,悟出了人生的道理,活得有滋有味。
海明威自己有过很多的挫折,但是每一次都没有倒下,只是受到打击,然后又再次奋起,因此他的“硬汉”头衔不是浪得虚名。
菲兹杰拉德和海明威在巴黎

我觉得,今天中国的年轻人,读读盖茨比和海明威,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我看来,大家的上一代人所处的年代在某些方面有点类似于美国的镀金时代,一切都在发展,有很多空白的机会,因此根本没有时间,甚至不必要考虑人类的问题,只需要自己努力工作,就能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今天则更像是20世纪20年代“柯立芝繁荣”时期的美国,一方面大家有了物质基础可以考虑更高层次的问题了,另一方面在一个小世界中上升的空间其实很有限,这时,到更大的空间中寻求发展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成为一种必要。大家在今天的社会上能同时看到盖茨比和海明威这两种人的影子。
所幸的是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不会像19世纪的俄国不给大家选择的自由,它给大家准备好了做选择的物质基础。
何去何从是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为什么在同一时代,既会出盖茨比,也会出海明威呢?我的理解是:因为人的见识,活动的范围,以及自己的抱负,决定了最终的命运。
盖茨比有很多值得同情的地方,但是他见识狭隘,没有超越过去的阶层。海明威有全人类一家的情怀,对精神和自由的追求远远超过对物质的追求,在伟大的事业中寻求不朽。
通过“迷惘的一代”作家们的作品,了解他们曾经遇到过的社会情况和不同应对做法的结果,相信你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相关阅读:

作者:吴军。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