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猫盟的一名小钻风,我其实很少有机会去到基地。为啥呢?因为我一去基地就不想搞公众号了,大家都很担忧,哈哈哈,不过这次我还是屁颠屁颠地跑来了。
基地就像是一个风速成长的小狗崽(什么奇葩的比喻),几日不见,就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和成长。
带大家认识一下办公室除了夏凡以外的第二个狗子,叫恒星,正公开认领,北京的靠谱人士,可以留言勾搭。带走这条小奶狗吧!
明天就要回到北京了,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基地的种种风光和人情,看看这条大家共同养育的小疯狗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一眼望去终于全是草了
自从拉上了刺丝,牛只有在很偶尔的情况下才可以溜进来。这片16亩大的地,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春,特别美。
当自然的景观去除了牛的管理之后,它所重现的生机都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各种(我)叫不出名的野花和禾本科的植物,都在较量谁才是班里最高的仔。
那天东东来基地唠嗑, 我说:“你看,牛不进来以后,这些草长得多自由,各种及腰,比刺丝外的板寸头强太多。”他说:“什么及腰!你看这颗草都比我高了。”他滑稽地站在了一根草旁,立正!站得笔直,但的确比输了。 
有的时候我在想,我们的不干扰,也就是不作为,或许才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恩惠吧。
现在基地里时常可以听到鸟儿扑腾翅膀发出的巨大声响,不用看就知道,是雉鸡下来了。野生的邻居对我们的土地有了越来越深厚的兴趣。
我们可以看到,立起的刺丝围栏,围住的不仅仅是牛,也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那些和水有关的事儿
我们已经多次在公众号里哭诉今年的干旱。每下一场大雨,我们都特别兴奋,疯狂录小视频,一传十十传百,普天同庆,仿佛一群没见过下雨的憨批。
上个礼拜,似乎连着下了几天,水系们才终于恢复了些生机。而陈老师的假海,也就是我们的人工湿地,其实已经成功地经历了一次完全干旱
。 我想池子里好不容易才安家落户的麦穗鱼,应该都归西投胎去了吧。
可怜的一汪小水潭,太惨了,估计只有泥鳅可以侥幸躲过灾难吧。
基地旁的小河
基地旁的小河在经历了几次滂沱大雨后,终于是有一些鱼儿了。来到基地的小伙伴就很喜欢在夜里看看水里有什么。除了中华蟾蜍、林蛙,我们也看到了许多须鳅,在石缝与石缝间使用着电光石火(神奇宝贝招数~),身后扬起一片沙土。但很可惜,据说没有看到马口鱼。
大白天的,这不是摆拍,他们只是在佛系观鱼。
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城市人
来到基地的人们,背景五花八门。这些奇奇怪怪的智人,聚集在这个小地方,做着以前没做过也没见过的事,譬如感受干湿分离的厕所,见识麦麸的真实力量,在夜里听狍子此起彼伏的狗吠。类比一下的话,我觉得基地就像一个大型的心灵洗涤现场。
大家看,这位身穿亮黄色衣服的城市智人在做什么?
从香港嘉道理回来以后,我们基地也拥有了昆虫旅馆,虽然还在建造,但是已经有了大致的雏形。
昆虫旅馆有啥用?按照网上的解释就是采用自然材料、依照虫儿习性制作供虫类繁殖、栖息及越冬的场所。
按照陈老湿的装B说法就是,不同的结构可以为多样的生命提供机会。
好的,所以图上的昆虫旅馆里才会有那么多不同的材料和摆放方式,营造出了不同的缝隙、空间、湿度和温度。
哪一种虫虫看上了,就来住吧。等再冷一点,我们可以手贱扒一扒,看看里面都住了什么冬眠的小家伙。
我听说,在制作昆虫旅馆的初期,差一点发生伤亡事故。多个成年人抢着使用一把工具,互相挤兑,都要感受裁剪木头的快感,到最后居然需要严肃的条例来控制局面,就是规定每个人只能锯几次木头,然后换下一个人劳作(玩)

丢不丢人?是不是没有见过市面的城市人?
对了,大家要是关注过以前的推送,就知道我们今年5月在山脚下开了一小片地,种起了野生动物喜欢的庄稼,希望它们多来光顾和利用基地的资源。
别看我拍得挺美,我们的庄稼可能是全马坊长得最惨的。每次问老豹子队员老魏,你觉得我们的庄稼咋样,他并不会回答我,只是微微一笑摇摇头。尴尬而不失礼貌,让人觉得很心痛。
尤其是我们的玉米,好巧不巧,可能每一株都有侏儒症吧,我就不在这里上图了,怕丢人。
但是我们的土豆还是很可以的。没有见过市面的城市人,着实感受了一把农耕所带来的最真实而淳朴的快乐。他们用来表述自己挖出土豆时喜悦的形容词是:兴奋!!!!!!!!!!!!!!!!!
好好好,仿佛一群没有见过土豆的憨批。
你们看,这位身穿黄色衣服的智人,从自己挖出的土豆上感受到了无敌的喜悦。这图是我拍的,我当时就在想,朱老师的面部管理能力可能最多也就是个零分吧。
生活的诗鸟疲
生活离不开吃喝拉撒,不管是什么生物,只出不进我是不太相信的。我们的干湿分离的厕所并不是一个任意门,那些排泄物不会自己解决自己。
为了解决生理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勇士。
你们准备好了么!!
被赐予了陈老湿的紫檀木,就必须为基地做出最壮烈的牺牲和贡献。
你可能很好奇这是在干什么,简单的说,就是用一根搅
棍把堆积如山的粑粑和木屑推倒。毕竟基地的人流量还是挺可观的,按照K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下方的小山,山尖直耸云间,眼看着要戳到顶了。”
三四个人围观了这历史性的一刻,完毕后,我们为这位身穿黄色衣服的智人,献上了最真挚而热烈的掌声
关于消化道的小事儿,我这次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新东西。就是这个。
这不是给人喝的啊,这是陈老湿做的酵素,说是产生的液体将被倒入基地的下水道,里面的微生物会附着在管道上,更好地分解残留的有机物等等。按照吉吉的说法,这是下水道的养乐多。
来到基地的志愿者,还会经历几件相似的事儿:学习基地的生活、观察栖息地的生物、上山检查相机和夜巡看动物。
专注学习的智人
在山上看到的野猪脚印
来这里不认屎是不可能的
来这里(为了干活)不好好吃饭是不可能的
基地目前已经接待将近150个人了,各种惊涛骇浪的天师、米其林大厨还有像我一样的钻风,都来过这里,寻找内心渴求的东西;而大家留下的足迹和生活过的痕迹,都会成为基地的雨露和养分,帮助这个16亩的小地方继续成长。
基地不只是猫盟的, 这条小疯狗的成长离不开陈老湿本獾的辛劳,也离不开150次的洗涤。
建立豹星球其实就是想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的连接点,从这里离开的人们,会有一个哇哦的瞬间,然后从此眼里的世界便变得更加有趣,也更加包容。
最终,我们可以在自然和荒野里,做彼此的朋友

PS.
最后插播一条有关志愿者的消息--猫盟将成立志愿者任务内部发布群
主要功能:志愿者任务内部招募专用,并定期发布志愿者任务需求预告
入群需符合以下条件:
1、参加过猫盟相关志愿者活动且能基本完成任务;
2、即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有时间参加猫盟相关的志愿者活动;
愿意入群的请添加群主微信18210090173,添加备注:猫盟志愿者+姓名
- END -
.........关于基地,你还可以读.........

草太长了放牛进来吃一吃?我拒绝。

更多: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记得给我们标星哦
这一定会是你见过的最酷的基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