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中产先关注回复“1”领取一周热文

2244个字 阅读时长:6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很多形成公共规模的平台经济,从打破垄断到成为垄断,又是一个屠龙少年变成恶龙的故事。
- 1 -
先来说说购物。
今年的双十一,电商的流量的越来越贵。

我的一个实体朋友这么和我抱怨,他是做学生用品的,按说家长给孩子花钱是不太心疼的,但是他还是感觉越来越难做。

朋友的工厂不算太大,有点偏小众,产品也经常能占上品类销售第一名。
他说现在的流量费用差不多占到商品价格的15%,比往年高了不少,再加上平台的抽成扣点,双十一虽然销量涨了40%,但是利润却没涨多少,特别是退货很厉害。
退货真的很坑,因为退货虽然抽成扣点退了,但是流量费却不退,退一件就损失15%,每退一笔都肉疼。
特别是今年他尝试了直播,退货率更是吓人。

直播刷单太多,这玩意就是坑,因为主播要完成销量才能拿坑位费,所以很多人就自己灌水单,直播结束就退。
这里面还有个内幕很多人不知道,就是很多主播号称成交金额破亿,其实指的是GMV破亿。
GMV=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
这就比较好玩了,比如我看直播买了一个100块的商品,然后觉得太冲动不需要就把它退了,实际上成交是0,但是直播成交金额是200,神奇吧。
所以,直播这玩意儿本质上是过剩产能和需求不旺的剪刀差,商家和消费者一起剪,套路太深。
朋友说,现在流量其实就是那么多,这里多一块那里就少一块,所以流量只会越来越贵,谁要告诉你又好又便宜的,十有八九就是坑。
当一个渠道平台越大,流量就越贵,特别是当它有了垄断规模的时候,甚至可以要求独占商家,去年双十一的“二选一”就是这样。
怎么办?
当然是涨价,最终买单的
还是消费者

一个让商家和消费者都不难做的商业模式,最后却让商家和消费者都很拧巴。

- 2 -
再来说说出行。

我忘了是哪一年,刚工作那会儿有一天加班晚上下大雨,公司楼下好不容易拦下一辆出租车,感觉抓了根救命稻草,上车之后说明地点,司机师傅把表一按,说交班了。

那一刻,我的心比被雨水浇还凉。
所以,我对出租车真的是又爱又恨。
后来就喜欢跟司机聊天,慢慢也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一辆车两个司机两班倒,吃喝拉撒都只能从简。有个司机师傅说了一句话我印象深刻:

每天眼一睁就是300块份子钱,一上午都在给出租车公司打工,剩下半天才是自己的钱,起早贪黑除去油钱挣不了多少,要是接了一个偏僻地方的乘客,要少拉不少活儿。
我才知道原来出租车牌照一个差不多要一百万,为了保证份子钱出租车公司也不愿多投放车辆,乘客也经常打不到车。

所以,当网约车出来的时候,相关部门也是不情不愿的,又是扣车又是非法运营的,我很反感。

我那时是非常支持网约车的。
后来大家知道了,当网约车成了老大的时候,也露出了獠牙。

以滴滴为例,一方面司机端抽成提高到20%,另一方面乘客端这块也是套路不少。

前段时间曝出的大数据杀熟,苹果用户比安卓用户贵10%,这个我没有亲身体验,说一个我亲身体验的例子。

早上堵车地铁出行,中午突然有急事需要往回赶,于是打开滴滴,输入目的地叫车之后告诉我专车等待时间更少,于是我就选了专车,结果等了快1分钟给我安排了7公里远的一辆车,让我等5分钟。
我哪等得了,取消订单又叫了一辆,好家伙这次是5公里,我有点怒了,转而选了专车,结果600米一分钟不到就有一辆。
我彻底怒了,上车之后跟司机一通抱怨,本来选择多花钱买个方便,滴滴反而套路我,太可恨了。
司机也说,他们司机群早就吐槽滴滴了,最近滴滴还搞了个优享车,也是个坑。
- 3 -
最后说说外卖。

外卖也是两家巨头,主要说说美团吧。
我个人对王兴推崇备至,美团也经常用,所以说点体会。

人们对美团的诟病主要集中在商家和骑手这块。

去年美团闹得沸沸扬扬的是商家提高抽成和二选一。

据说美团和饿了吗都把商家抽成提高到24%,这意味着一份堂食20块钱的餐品在外卖平台上算上骑手的费用要差不多30块了。

不但外卖越来越贵,而且还让商家二选一,否则就缩小配送范围甚至是关闭店铺。

今年,媒体报道了美团通过AI算法优化了骑手配送时间,被认为是用算法剥削骑手,因为骑手是最没有议价能力的一方,只能被动接受优化。
美团的这件事还引发了效率至上和技术原教旨主义的争论,突破了垄断和恶性竞争的范畴。

- 4 -
结语
从上面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形成公共规模的经济模式里,最终是国家、资本和个人三者的参与。

早期国家兜底一切,很多公共服务不好效率也低,个人明显不满意。
后来放开让市场来做,国家转而做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高铁机场形成的高效率的物流网络,宽带移动信号塔4G形成覆盖偏远山村的互联网。
从电商到O2O到移动支付,中国在互联网应用层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一批企业靠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形成了一个个万亿规模的平台经济和资本巨头。
资本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创新,当然更有国家监管的放松,电商不收税,金融发牌照,共享经济不需要交五险一金,个人隐私数据想用就用。
但是,资本靠着这些优势做大了,也开始玩起了收割,按照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体量和监管的宽松,可以说中国人是被流量收割最多的人。

是时候让天平平衡一些了。
国家兜底资本萎缩不是好事,资本扩张个人买单也不是好事。

这是一个生态问题,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竭泽而渔。
好在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各种监管已经在路上。

如果屠龙少年一定会变成恶龙,那么能做的就是有一套机制可以揭下它的逆鳞。

就这样。
最快明年延迟退休?下辈子还做打工人…
拜登政策详解:会将美国带往何处?
一个百亿医疗灰色链条被打破
裁员赔偿60万,关于外企你不知道的事…
突发:特朗普出现转机,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