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2 日,未来预想图将在深圳举行“让我们有街可逛”系列主题活动的第三场,我们邀请到了几位来自城市规划领域、商业地产业界与城市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一起聊聊“公共空间与商业综合体”的话题。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了城市和交通规划领域的专业人士刘岱宗来与我们一起面对面分享他在公共空间营造方面的经验。刘岱宗是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中国交通项目主任。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未来交通技术与政策学科主席,亚洲开发银行可持续交通专家,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外部董事,微信公众号“一览众山小 - 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创始人。
“交通”这一概念对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我们日常停留的街道,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先与刘岱宗聊了聊关于“怎样解决我们今天的交通问题”“如何帮助大家选择更高效的出行方式”“未来的街道会是什么样”等方面的话题。
 未来预想图 × 刘岱宗 
Q: 首先可以介绍一下你的工作吗?
A: 我在世界资源研究所工作,我们是一家国际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总部在美国,我在其中负责中国的可持续城市项目,这也是我们在中国最大的项目。工作内容是帮助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工作领域主要有三块,第一是关于城市出行和城市交通领域,在这个领域我们主要思考怎样把交通系统和城市结合起来,比如说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街道的多模式化*、道路安全、低碳交通等。第二是能源领域,我们主要着手于推动清洁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最后是在城市效率领域,包括治理城市污染、城市垃圾和城市生态保护。
*参考一席演讲:完整街道
https://admin.yixi.tv/h5/speech/119/
Q: 能谈谈你喜欢的出行方式吗?
A: 我喜欢使用公共交通,比如以今天的出行为例,我在北京的大学城附近,上午需要去清华大学开会。我先是骑共享单车到了大学城附近的公交车站。然后乘公交车去了三环。在三环我又换乘了地铁去了五道口。 喜欢公共交通的一个原因是它更准时,更利于我评估时间。
Q: 你觉得现在大家在出行上面临怎样的问题?
A: 我们主要面临三个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交通拥堵,这点大家都感同身受。其次是各种交通方式之间不能协调发展,比如小汽车侵占自行车的路权,自行车乱停放侵占行人的路权,公共交通系统的专道不被重视等。最后是交通,特别是小汽车对土地扩张的刺激作用和机动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当然我们现在最先要解决的还是交通拥堵和大家出行效率的问题。因为交通就好像城市的血脉,交通堵住了就会导致城市功能的下降,就好比人得了血栓。
△ 堵车的北京国贸。图片来源 | flicker

Q: 那我们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A: 解决方案大致有三点。第一点是“避免”。这是说尽可能避免长距离出行的需求。这需要城市用地尽量混合,实现就地工作,就地生活,而不是住宅区在郊区,工作岗位在市区的模式。还有停车费的上涨也是调节出行需求的方法。第二点是“转换”。对于每天上下班等必要的出行,我们要帮助大家选择更高效的方式。好比我今天早晨如果打车去清华大概要花 1 小时 40 分钟,但我利用公交系统才花了 1 小时 20 分钟。所以当去清华这个需求改变不了的时候,就需要帮助大家选择更明智的出行方式。最后一点是“提升”。意思是即便我们使用小汽车出行,也尽可能使用电动化汽车来缓解对环境的压力。
Q: 可以再具体谈谈怎样实现你刚才提到的“帮助大家选择更高效的出行方式”吗?
A: 一部分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比如以前在北京并没有那么多人使用自行车。但是共享单车出现之后,北京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骑单车的人。这是通过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大家的出行行为。
但是技术并不是绝对的。我认为转换出行方式最核心的部分是改变竞争条件。比如大家出门前,小汽车、公交车、自行车、出租车等一系列工具摆在面前的时候,大家其实是按照一系列竞争条件来选择的,比如速度、可靠性、舒适性、可达性、价格等。要帮助大家转换出行方式,把大家从小汽车拉到公交系统,就需要把这些竞争条件都做好,提高竞争优势。例如我们可以给公交划出专道提高出行速度,保证公共交通稳定的运营,提高可靠性。把公交站点和住宅、办公室更好地联系起来,提高门到门的可达性,降低公交车载客量提高舒适性等。
Q: 你曾经说过“新宿地铁站有 159 个出口,相比之下国贸只有 9 个”。 但是很多日本人对于出口太多这件事很苦恼。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A: 我觉得这个苦恼可以称为“幸福的苦恼”。我个人不认为这是个苦恼,当你在北京地面上迷路会更痛苦的。而且现在已经有地下导航等很多技术手段帮助解决这个问题,防止不熟悉的人迷路。况且我觉得在地下走是件很舒服的事情,不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还有各种店铺可以逛一逛,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个问题。
△ 东京新宿站构造图。图片来源 | www.weekendhk.com
△ 北京国贸站出口分布图。图片来源 | 百度地图
Q: 你觉得中国和日本的地铁系统有什么不同?
A: 中国和日本对地铁系统的管理和规划有巨大的落差。这个落差来自于中国和日本地铁系统的本质区别。
日本的地铁系统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下的产物,东京有包括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的 16 家地铁公司。地铁公司之间的竞争使他们在修地铁时需要提高服务质量,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和可达性。
而中国的地铁系统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以规模、距离、站点的开通数目为导向,大家更多的是关注于速度和工程量。比如中国很多地铁的出口是在交叉路口的四个角上的,因为这是施工最快的方法,不需要拆迁,不需要地下空间的规划。
而在日本,比如新宿车站要修 150 多个出口意味着需要提早严密规划这些出口。车站周边的大楼有些早盖,有些晚盖,地铁需要预留出多少出口,出口和大楼的接口怎样结合,这些都会影响到车站内部的布局和规划。而中国的地铁系统为了速度和规模放弃了很多精细化、质量上的考量,牺牲了乘客的利益。
除了出口布局的问题,在中国地铁系统还有很多设计的问题,比如北京地铁线路站点都是按照 6 节编组来设计,而东京的线路站点则更长,所以在早高峰时东京的地铁可以多加两节车厢,这样可以多运 20% 的人。而北京只能靠减少发车间隔来提高运力,不过这是很有限的。
修一条地铁系统太贵了,很多错误修好后想要弥补还需要花更多的钱。所以我们需要好好反思我们现在地铁系统的问题。
Q: 你觉得怎样的交通系统是人性化的交通系统?能给我们些例子吗?
A: 新加坡、中国香港、哥本哈根、东京等城市我觉得都是做得比较好的。特别是新加坡,任何交通站点都有雨棚,不用害怕下雨晒太阳,公交系统很准时,车辆也很舒适。
△ 新加坡的公交车站除了有更宽的棚可以避雨遮阳外,还提供免费 Wi-Fi 和手机充电站,还有小型的图书区域,人们在等公交时可以更方便地打发时间。 图片来源 |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Q: 你觉得要加强多模式之间的换乘需要做些什么?
A: 首先要在公交站点周围首先要布置好自行车停车位而不是小汽车停车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地铁站周围的空间被小汽车占满,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留出一部分空间给自行车,满足大家的需求。其实规划得好,一个小汽车的车位可以停 15 辆自行车。
其次,步行系统需要考虑如何保证大家更合理的过马路和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
说到底,我认为最核心的是要减少对大家小汽车的依赖,那样我们会发现城市里有很多空间可以用来发挥,提供各种交通模式的换乘。
Q: 你觉得怎样的街道可以称为人性化的街道?
A: 人性化的街道是以人为导向的街道。我们的街道是所有人的,而不是小汽车的。我们认为越依赖小汽车,离不开小汽车的城市交通系统越差。一个城市对小汽车依赖程度有多高反映了城市的交通有多可持续。
△ 1972 年的丹麦的街道跟中国今天一样。只有开车过去或者停车的两种功能。它的自行车也可怜巴巴的,照片里有一两辆。图片来源 | 一席
△ 但是到 1985 年之后,整个丹麦街道是属于所有人的。图片来源 | 一席
Q: 你对东京的交通系统有什么印象?
A: 总体来说东京是我们要学习的。不只是东京,可以说整个日本的地铁系统都做得很好。比如东京火车换城际快轨几乎是无缝衔接。日本修铁路的历史很长,在用户体验、服务质量、系统整合和私人机构市场力量的介入都可算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
Q: 最后能否谈谈你对我们未来的街道有什么期待?
A: 未来的街道不只是一个交通功能,大家在停车位改成的微公园喝个咖啡,在街道上坐下来休息一下看看行人,大家愿意在街道上享受生活就是未来的街道。我期待未来的街道街道能帮助城市更新,也希望引入市场力量,把街道资产化运营。这样我们的街道会更有活力,有更多的生活。资产化运营不仅给大家更好的体验,也对街道周边的商业有推动作用。我认为不是充满高科技的东西就是未来,享受公共生活,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享受好天气是大家心中不变的需求。这些美好的事情发生在街道,这就是我们未来的街道。
本次深圳场活动的门票已经在之前的活动介绍文章中全部售出,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在深圳湾万象城前檐书店与你不见不散!
@深圳 6/22
新商业空间・公共空间与商业综合体
| 讨论嘉宾 |
永野大辅
银座索尼公园项目负责人,索尼企业株式会社社长兼首席品牌官。从 2013 年开始推进银座索尼公园项目,2016 年成立银座索尼公园项目室,担任室长。2017 年就任索尼企业株式会社社长。
刘岱宗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中国交通项目主任。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未来交通技术与政策学科主席,亚洲开发银行可持续交通专家,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外部董事,微信公众号“一览众山小 - 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创始人。
张宇星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 。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深圳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的主要发起人、组织者和推动者之一,同时担任 UABB 学术委员会主任。
⻢晓瑛 
华润置地华南⼤区设计管理部总经理。拥有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及硕士、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2012 年加入华润置地华南大区,深度参与了万象天地的整体空间规划及商业空间规划,对环境与商业的互动实践了解深入。之后,加入华润总部商业产品策划团队,进一步从定位、招商、运营角度探索创新可能,深度参与了深圳湾万象城“前檐”“万象食集”两大主题区。现任置地华南大区设计管理部总经理,全面负责区域内各类产品的设计规划。
| 活动流程 |
13:20 - 13:50 签到
14:00 - 14:10 开场致辞:《第一财经》杂志总编辑 赵嘉
14:10 - 15:40 主题分享:索尼为什么要在黄金商业区建一座公园?
15:50 - 17:00 主题讨论:到底是什么在让我们的街区更有活力?
-
签到时间:2019/6/22 13:20-13:50
时间:2019/6/22 14:00 - 17:00
地点:深圳湾万象城 L3 前檐书店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苑南路 2888 号深圳湾万象城 L3
交通建议:地铁 11 号线后海站 F 口出,步行约 635米
空间简介:前檐 YAN,以「探寻新知」为旅程起点,开拓自我思想边界;以「发现至美」为体验精粹,孕育天、地、人、情合一平衡的当代生活新标地。
注意:请大家安排好时间,尽早签到入场,按签到顺序排座。
-

文:季扬、董思哲 | 编辑:赵慧 | 微信编辑:吕姝琦
看看我们还有啥在卖(不过大部分都快卖光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