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最近“潇洒星期五”讲座群邀请了许大学博士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漫谈。许大学从优秀的理工女,高科技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到大学教授,到全职妈妈,到今年成为硅谷中心Palo Alto 一家崭新的当代艺术画廊Qualia Contemporary Art 的创始人,她的出人意外的人生轨迹,艺术帮助她寻找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宁。她与大家分享了如何打破惯性思维,放下基于自己有限认知的执着,打开自己的感官,从理工背景出发,如何了解和欣赏艺术,享受人生。本文根据讲座录音整理成文。
Qualia 画廊将于10/17正式开张,欢迎朋友来参加线上的开幕式。注册链接:https://tinyurl.com/yyf9d97z
感谢今天来听讲座的朋友,说实话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我不是艺术教授、学者、艺术家,我是一个理工女,这二十多年来,艺术压迫了我,也改变了我,我觉得有一些东西非常美好,所以愿意跟大家在这里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
什么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就是用我们的眼睛观看的艺术。我小时候是一个爱看小说的人,我喜欢阅读。后来我发现观看比阅读来得更直接。观看不但作用于我大脑的思维,它甚至作用于我的潜意识,所以我今天用了这个“百闻不如一见”的主题。
我先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我是湖南人,本科在清华工程物理系念的核电子学专业,来美国后阴差阳错拿了个材料科学的博士。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小孩还没有出生,我的生活好像是顺风顺雨的。我在清华的时候认识我先生,他那时学建筑,但是有点不务正业,老跑到圆明园去画画,后来就跑到中央工艺美院念了壁画系的研究生,师从袁运甫先生。那时有人跟我讲不要嫁艺术家,但我想我们清华理工女养得起自己,艺术家穷点也没关系,但是到后来才明白,好像还不是简单的穷的问题。
我毕业后换过多个工作,朋友嘲笑我,你是不是穿着滑旱冰的鞋滑来滑去,我的工作就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我是搞技术的,我先生却一心想搞艺术,所以我们俩很难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因为我做的研究,刚开始找工作很顺利,我拿到德州仪器的工作,也在湾区拿过job offers,但是我当时选择了在亚利桑那的摩托罗拉工作,因为那里生活费用低,我家的艺术家即便不赚钱,我们也能过日子。湾区对我们来说太贵了,不敢来。
当我们在摩托罗拉安顿下来,先生确实是可以不用工作了,但是他说,这边没有艺术氛围,一定要去纽约。我们差不多有十几年的时间一直搬来搬去,我们两个人很难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很多时候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确实变得比较艰难。
后来先生来到斯坦福,我们为了能在一起,最终基本上我的事业变得一无所有。我知道我先生在那儿听着,所以我不能抱怨太多。只是说一句话,从我毕业到我现在,去年我们的小儿子上大学了,这二十多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日子,这个挑战首先是生活上的不安定,再一个就是我自己的事业走向不知何处去。我有时候觉得艺术好像对我的压迫很大,让我牺牲很多,但同时在这二十来年的日子里,艺术也给了我很多,让我变得强大起来。所以我想说,终究艺术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它不仅把我先生全部吸引进去,也把我吸引过来了。
( I)我为什么会迷上观看艺术
我就跟大家讲一下,我为什么会迷上观看艺术,当然有很多原因,我们理工女的思维还是要把它统计下来。
第一,视觉艺术有一种直接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我小时候爱读书,但是随着年龄变大,我觉得阅读很累,视觉的冲击力好像来得更直接。我本来就是故事控,当我对艺术的了解越来越深的时候,我觉得它所说的故事包罗万象,而且非常丰富。你要了解哪个宗教、了解神话、历史都可以在艺术作品里看到。而且我觉得它是更加活泼、更多元的表达方式,也更加真实,因为它不是那么容易篡改。
其次,人到中年,我认识自己、寻找和定位自己直至完全接受自己的过程中,艺术也帮了我很多。
对于视觉的感染力我知道大家都会有各自的体会,我讲一两个简单的例子跟大家分享。
大概是二零一几年(我忘了具体的时间),当时我看到法国南部有一个岩洞叫 Chauvet Cave,里边的壁画是3万多年前的岩画。我那时候带着小孩没法去,如果想去,排队也不知道排到什么时候,后来法国政府决定关闭这个岩洞,未来永久保存里面的岩画。
他们在关闭之前请德国的一个很著名的导演拍了一个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就叫 Cave of Forgotten Dreams 《失去的梦想》。我就赶紧天天盯着看,看电影什么时候上映。等到我真的在剧场看到,它带给我的那种震撼我自己都无法表达,这正是我对艺术着迷的地方。
我自认为自己爱读书,总想找到语言表达,但很多时候找不到语言表达。我们人类在那么早期画出来的,甚至是几笔勾出来的这些动物竟如此活泼,如此有动感、有生命力,还有一种神秘感,这个洞他们究竟是用来做什么呢?就是这种东西突然把我的注意力从注视我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眼前的焦虑,孩子的这个那个,一下子就拉开了。这就是视觉有时候带给我们的一些感觉和影响。
今年7月,我知道很多朋友在观看慧星,我也跑到先生的工作室边上的山上去看,我只有一个高倍的望远镜,而且我实在拿不稳,但是我突然发现我能看到流星,而且我看到那个土星,木星,像个小cookie一样,你观察到它们,一下会觉得好像把我们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天空,你不再注视你眼前的生活,你把它拉开了距离,之后有一种幽默感、放松感。
再举个例子,我们去雅典的时候,飞到那里已经很晚了,去酒店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开得好快,两边墙上都是涂鸦,显得有点破败。酒店还不错,住下后我觉得好饿,酒店的人说你绕过这些小巷子可以找到一个集市吃点东西,我心惊胆战地走过去。但是就在我抬头的时候,突然发现前边的建筑改变了风格,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个十世纪建的教堂,我一下就很震惊,接着往前看,前面是哈德良的图书馆废墟,再往前,我就看到了雅典卫城。我那么疲惫,而且在当时有一点破败的街道上看过去,雅典卫城就像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城市,灼灼生辉!
我感叹,2千多年过去了,虽然它只剩一些废墟,但它还是那么美。我相信大家有更多这样的经历可以分享。
另外我讲到艺术带给我们的对人类历史的了解。
我小时候不喜欢念历史,实话说可能也归功于我们在中国历史教得不是很有趣,像地理我觉得它很难记,所以我那时对历史一无所知,但是随着年龄的变大,我觉得历史非常有意思,而且我感觉到我要了解历史才能了解我现在的社会和我自己。
我记得英国有一个艺术评论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而且这个话后来被英国BBC电台拍文明史的时候一上来就引用。他说:
大国将自己的自传写成三本书:
他的作为、言语和艺术。
除非我们阅读另外两本书,
否则无法理解其中的任何一本。
但是在这三本书中,
唯一值得信赖的是最后一本。
一个国家的丰功伟业可以因幸运而成就,
它话语的强大力量可以是因为他的几个天才的孩子;
但是它的艺术,
只能由其种族的共同天赋和同情心来呈现。
大家未必能完全从字面上来接受他所说的,但是我确实同意,艺术可能是更真实的,因为它所留下的文物、留下的这些痕迹,是在一个广泛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所以不是那么容易被修改。
去年我去洛阳,我的一个大学朋友招待我们。到了那里,我就突然想到一句诗:“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你去看那里的各种博物馆、各种遗迹,这种东西都带着历史的痕迹,你无法修改。
我在博物馆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盨,它过去是用来存放食物的,他上面的标记这样写道:召伯虎用作朕文考。
召伯虎就是召穆公,他拿这个去祭祀他的父亲。我知道召穆公是因为一句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是在周厉王时期。长期以来在我的脑子里,周朝只是批林批孔时老提起,周朝是什么?周朝对于我来说就是个神话。
但是当我看到这件盨的文物时,我想象着召穆公曾经用这个祭祀父亲。因为这个实实在在存在的文物,周朝,召穆公,那个成语,这一切都从历史里走出来变得可以触摸,历史就变得可以触摸了。这些故事对于我来说就很容易串起来,所以我觉得用这些东西来了解历史比较容易。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去哪里,我就会去查找它的博物馆,很快把这个地方的历史搞清楚。前几年夏天有时候带我儿子到东边的小城市去帆船比赛,每次他一走,我不会跟他走,我会去这个城市的博物馆看看。不管这个城市多么小,都要去把它的那一部分历史搞清楚,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艺术也帮助我自我的寻找、认知和定位。
用现在的话说,我应该是一个ADHD的人,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后来看到两个小孩都在这里挣扎,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ADHD,我是很难安定的一个人,艺术慢慢地让我能接近我自己,能跟我自己相处。我现在觉得一个人呆着,一点也不会觉得烦闷或者忧郁,我总觉得可以找到很丰富的事情跟我自己相处。
这个艺术家叫Mark Rothko,如果你们去安德森博物馆,或旧金山当代博物馆,或其它博物馆,很多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
我每次去博物馆看到有他的作品,我都会在前面坐一会儿,我觉得我在那里可以像冥想一样,很安定地坐下来,我也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这幅画是我先生原来的一幅油画,后来做成了一幅挂毯,挂在我家里的一个房间,这差不多是我一个人的房间。
有时我在跳舞或者看电视,我没事就会坐在那个沙发上,我一般是从侧面坐,我从这个角看过去,有时候甚至是深夜里,或者是我睡醒了不想再睡了就一个人坐在那,它上边是有天光的,有时候是月光,有时候是太阳光。我无法描述究竟是什么,我有时候也试图,但是我看到它就不太去思考,这摞报纸感觉要掉下来一样,而且感觉非常地真实。但是我又知道它是一个视错觉,它的文字我无法阅读,我知道它在某个年代、某个过去的时间和地点,它记载了很多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好像这一切我也不需要知道,我就经常能坐在那里,非常安静。
随着年龄的变大,尤其在中年的时候,那时我家两个孩子还没上大学,我觉得生活的压力很大,那时我总是提醒自己,要把自己的视线扩展开,要去看自然,我要观察外边那么优美的自然。我就经常想起这幅画,这幅画是贝利尼的《沙漠中的圣方济各》。
当时他在一个洞里边普修,当他走出来的一刻在他突然觉得造物主造的这个世界非常美丽,这句话总是让我记得,我在外面爬山或者走路,我总是要观察,觉得我们要享受生活,要快乐,而不是被我们眼前的一些东西挡住视线,老是在烦燥和忧虑中。
总结一下,我首先认为视觉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感官之一,当然听觉也是。一个朋友跟我讲,“儿子要学钢琴,我逼着他学,可是我不愿意听钢琴。” 我说为什么呢?他说:“我听不懂。”我说,我也听不懂,但是你就享受一下听觉带给你的这种享受不是很美吗?
我认为我们所有的感官都要打开,不要只是逻辑的思考不管你有什么样的信仰,我们的身体赐给我们这么多感受的方式,就像你愿意去拥抱一个你爱的人,你会觉得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无法描述,但是你就会很快乐、很开心。我觉得视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感官,我们不应该只把它用来做很简单的功能,它还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做。
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我有一个朋友,当年因为某一场运动,他被关起来了,过了一段时间他被放出来,我们俩闲聊。他跟我讲,出来那一刻他最强烈的感受是色彩。他说:“我突然意识到色彩的存在,色彩这么美”。我当时真的觉得很震撼,他不是一个艺术家,但是当他眼里的色彩被剥夺的时候,突然再看到色彩,就会觉得色彩那么美。我希望我们不用等到被剥夺那一刻再意识到这一点。
我原来确实也是理工科的思维,我们总是在逻辑里边思考问题,而且我们思考的能力超强。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我们下意识的那部分
我有一次跟一个心理学家交谈,他是斯坦福的一个教授,我跟他聊天,他突然跟我说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他说你知不知道,有理论说5%才是我们的意识,95%是在潜意识?我认为我们感官上很多东西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潜意识的。
另外我觉得视觉艺术相对于我们所从事的工程、技术方面,它也有一些很特别的地方,它提供给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个人、了解世界的一些资源和途径,它的创新性非常强。
很多人说,我们在硅谷难道还不知道什么是创新性?那还真有一些不同。因为我们的技术创新像我们的产品,我们只在乎把一个产品的功能实现。如果投资能投到这些技术,那是最好的。可艺术不是这样的,艺术反而是你做过的我就不想做了。一次一个朋友突然问我,你先生做这些画,他需要去申请专利吗?我说我从来没听说过艺术家申请专利。他问:那为什么人家不做呢?我说,好像我也没听说有这个问题,似乎艺术家都会自动避开,如果一个非常严肃的艺术家,如果他真的想走到最前沿,他会跟过去的艺术家有对话,但他绝对不能去复制别人的东西。
艺术还是多元的,不管是同时的,还是不同时的,它的手段,它的活泼和多元性,还有它的开放性,非常有意思。
我们做工程和科学的人习惯了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是艺术却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你看一件作品随你怎么理解,没有对错,不能说我的理解是错的。
我先生是学艺术的,在我们二十多年的挣扎里,我感觉很多时候他是完全被艺术吸引过去,而我带着孩子,我确实是抓住一切机会能去吸收我能吸收的营养,我对宗教的信仰,对艺术的接近,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接近。我不是艺术家,我没有这些包袱,我去接近艺术,我只是想用它来看我们人类的历史,看艺术家在过去怎么观察这个世界,他们怎么探索他们的信仰、人生,怎么面对他们的痛苦、他们的焦灼。
( II) 如何了解和欣赏艺术
我从理工科的背景出发,如何了解和欣赏艺术,自己也有很多小误区,在这里说出来跟大家分享。
01 对艺术品的理解和感受没有对错
第一, 我觉得对艺术品的理解没有对错,只要你去接近它,你就会得到一些东西。如果你想去感受大海,你首先是走进大海。当你走到海边,哪怕你不想把脚打湿,不想踩沙子,你至少会闻到大海的气息,你会听到海涛的声音。如果你去海滩上奔走,你的脚踩到沙子里,会感觉到是潮湿的还是干燥的。如果你走到水边跟那些浪花嬉戏,如果你更有本事可以去游泳,可以冲浪,还可以去航海。你有完全不同的享受大海的方式,你不必说艺术太难了,我没有办法享受它,你永远都可以用你的方式去享受它的。
另外你不要问它是什么意思,如果你问它是什么意思,你弄不明白,就会有一种很沮丧的感觉。我们要放下理工科的思维,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告诉你什么意思。那百合开花也没有什么意思。我记得有一个人说过,“最美的东西是最无用的”。所以第一,不要害怕、不要拒绝艺术。
另外还有一些人的想法是艺术就是阳春白雪,假装高雅的东西,跟我没有关系。我觉得正相反,艺术可以给你生活里边带来很多真实的东西,尤其是让你的内心变得强大,因为它里边有很多我们人类走过来的痕迹。我不太记得是不是杜尚说过,反正是一个艺术家说的,一件艺术品是在观者那里得到完成的,所以你可以很骄傲地讲,那件艺术品还没有完成,直到我看到它为止。
我们知道西方的自由主义教育,大概从19世纪开始,随着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后,他们的教育理念里有一种观念认为,如果让人们更多地接触艺术,那么人们会生活得更好,甚至可能会成为更好的公民,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西方的国家有很多的公共艺术收藏,他们会建立博物馆。
西方国家确实提供了很多方便让人们可以接触艺术,而当时我们在中国只能在书本里看到名画,在西方你完全可以直接走进去看见原作,所以我鼓励大家多去博物馆。有些博物馆基本上都不要钱,有些会员费也很低,即便我们在硅谷相对来说不像在纽约、欧洲、华盛顿有那么多的博物馆,但是我们还是有迪阳博物馆、旧金山当代、圣荷西博物馆,哪怕帕拉阿图也有我们的帕拉阿图艺术中心。以后我们的画廊也欢迎大家来观看,反正就是鼓励大家去接触艺术。
我去看展览看到那些小孩,真是觉得非常开心。我认为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对的,我有些朋友跟我讲他们再也不带小孩去看博物馆了,我说你肯定是逼着孩子要把每一个东西都看明白。我看西方人带着小孩进去的时候却很有意思,有一次在洛杉矶看贾斯珀·约翰斯的一个展览,我看到一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带了一群小萝卜头,他们也就三四岁,所以我的好奇心就大发,我看你怎么跟这些小孩讲这位艺术家的作品。
后来我觉得他们非常聪明。那个展厅里的几幅画里边都出现一些圆形的图案,讲解员就跟这些小朋友讲,这位艺术家的工作室桌子上经常放一个咖啡杯,就留下一个圆形的痕迹,他不只是要把这个圆形的痕迹弄上去,他有很多创作的手法,当时他把这个圆形的痕迹就放在画的不同的地方,小朋友们你们去找找,看看每幅画的圆形都在哪里。小朋友听完都像小麻雀一样,每个人都很开心地找,然后就很开心地看完走了。我就想,如果我能像他们那样,就从找圆形开始,我肯定可以欣赏艺术。
也许会有人说我们现在年龄大了,我们还能像小孩子那样回去吗?我觉得当然可以,首先我们可以像小孩子一样回去,而且我们可以让我们的下一代回去,或者我们会让我们的孙辈到博物馆去,如果他们从小观看,他们到了青少年还会观看。然后到了这一刻,像这个老人一样,他也还是可以在这观看。
02  艺术品不是越具象,技巧上越难就越有价值
我们从小习惯于看一个具像的东西,所以我们觉得画得越像的、越具像的就觉得这个很好,这个我喜欢。当我们到博物馆去,还真找不到很多具像,看着技巧也很好,像我们日常生活里的东西,很多是扭曲的、变形的,我就充满好奇想为什么。
我们看这一幅,这个是丢勒画的兔子,他是15世纪的艺术家。
我去年去维也纳的时候,在博物馆里刚好碰到他的大展,我开心得不得了,我在里面看到最后饿得要低血糖,但是我又怕出去吃顿饭回去就关了,所以一直在那坚持着看,最后我让我先生出去给我买东西吃。我拍到这张照片很开心,我老是在艺术史上看到这个兔子,为什么在艺术史上常出现呢?艺术史就是说这个画得多么的细致,兔子的每一根毛你都感觉到可以触摸一样。
但是当时我在看这个展览的时候我明白他的这个超群的技巧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个时候科学刚兴起,很多时候他们对动物进行研究、对植物的研究,对植物学的分类,他画了很多的植物、花卉这些东西。那时看见这画确实会觉得很震惊,但是现在我们有照相机,摄像机,你觉得还需要画一只每一根毛都清清楚楚的兔子吗?
话说回来,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工艺,我们不需要那么高超的写实技巧照样能带给你艺术的感受。
这是希腊的一个陶罐,你看这个兔子几根线条就表达出来了,但是也是非常可爱。只要我们放下观念,不要认为我们就是要看写实的东西,不写实的东西看着不对劲。欣赏艺术,我觉得很关键的一点,你要放下一些预设的观念。
Jeff Koons,这位艺术家如果大家稍微查一下的话,就知道他相当于美国艺术界的 top star,首先是他的作品价位之高,然后他的东西很简单,这也是一只兔子,这个兔子一根毛也没有,但你看见这个兔子会想到什么呢?想到我们的玩具,对不对?
他经常把通俗文化里边的这些玩具,像泰迪玩具熊或者是兔子全部把它做到巨大,大到像纪念碑那样的尺寸。我觉得他的这些作品想表达的观念和想向你沟通的是,这个通俗文化和高雅的文化界限,他要把它穿透。他并没有给你一个答案,他只是给你一个描述,或者说提出一个问题。其实艺术家觉得,对于社会和人很多时候是没有答案的,但是他愿意提出这个问题。
这是一位德国艺术家,他就直接把丢勒拿出来,说你不是兔子画得很像吗?我把你的兔子放大,然后我用塑料做出来,这边是一个放大的巨大的丢勒的兔子,到了这边可能没那么大,但是也不小,然后他给你做无穷多以至于把这个广场上摆满了。
我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个艺术家,我当时看到的想法是这个跟我们现在的这种批量生产文化是非常贴切的。艺术家很多时候有很多技巧,但他会说我用技巧有什么用?我是活在当代,我要发出当代的声音,我要跟当代相连。
03  不要以艺术品呈现的对象是否美来评价艺术品的好坏
第三点,我们很多时候会很容易喜欢一件艺术品,如果它呈现的对象是美的,例如一个很漂亮的形体,一个飞起来的形体,一位很漂亮的少女坐在那里,一朵玫瑰花,夕阳西下等等,会让人觉得很美。如果你画一个破破烂烂的东西,看着就不舒服,所以我不喜欢。我们要明白一点,其实艺术品不是要取悦你的,它是要挑战你,让你思考,把很大的问题,我们作为人的问题摆在你眼前让你思考。艺术家有时候呈现答案,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没有答案,我只是呈现给你看,就是这么回事,你自己去想吧。
比如这位艺术家,他叫Damien Hirst,是一个90年代突然声名鹊起的艺术家。如果你去搜索一下,会发现他应该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艺术家,我认为他已经远超于以前毕加索那些人。我不是说对他所有的作品都欣赏,他是非常有争议的,但是他有些艺术品还是很有力量的。
比方这件艺术品,他雇人去打捞来一个虎鲨,就是一条鲨鱼,这个鲨鱼死了以后他把它泡在福尔马林里,然后把它固定在那里,装在一个很简洁的非常现代工业的框子里面。
他的作品的名字叫 The Physical l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我们中国有些把它翻译成生者对于死者的无动于衷。我认为这个翻译是错的,他其实要说明的是,在生者的脑子里无法想象死亡。
对于人类来说,我们是必死的,我们不能永生,死亡就像悬在我们头上的一个终究要落下来的剑。人类这么多年,我们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在面对死亡这件事情,宗教也是面对死亡的一种方法,我们会谈论永生、谈论我们灵魂的得救,或者说谈轮回、谈重生,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面对死亡的方法,他在这边说,生者无法想象死亡。
这几年我就有特别深刻的体会,因为我有几个很亲近的朋友,他们得癌症去世了,其实我那时候很担心,总是觉得他们要离开我了,但是我每次去看他们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可能,我正跟他们说着话,我说哪怕他的身体再衰弱,可是他是一个很鲜活的个体在这里,他怎么可能离开,我到现在也是无法想象,我们只能接受活着和死亡的状态,而无法想象这个过渡的过程。我觉得这件艺术品真的很让你思考。
当然我知道有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是一个哲学问题吗?那为什么叫艺术博物馆,我们为什么不办一个哲学博物馆呢?我想也是可能的。艺术家认为他们有很多的手段都可以用,视觉的、或者说从脑子里唤起我们的这种观看的这种欲望也是可以的。这个艺术家一直致力于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人来思考死亡。
比方说他把骷髅贴上无数的钻石,当然他很有钱,他贴得起。他总是在那里探索,这里边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意义。比如我自己想象的,当我们一谈到鲨鱼,我们都会有一种恐惧感,尤其是你们看过大白鲨,电影里边一下咬过来的时候,我们心理是很恐惧的,但是此刻这个鲨鱼是死的,就像在自然博物馆里一样。你现在能面对你的恐惧吗?我们到博物馆去看这个的时候,和现在看这一个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位艺术家很喜欢把科学、医学很多东西都搅到一起来,然后从视觉上来说,其实这个作品确实也是很美的,这种简洁,这条鲨鱼整个就是在这里边。
他也可以画画,这是他画的一幅画,我经常会去观看一些拍卖,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知道,拍卖的作品一旦私人收藏了,博物馆里就看不到,所以我经常会关注看一些图片。这是他最近在拍卖的一幅画。它叫Midas Void,它用的底色是金的,Midas大家大概知道这个故事,就是他碰到什么,什么就变成金子,这是一个希腊故事。
这里面也有一层隐喻,本来蝴蝶是有生命的,他一碰到就变成金的了,但是同时他也失去了生命。这个蝴蝶其实是真的,不是画出来的蝴蝶。他本人养很多蝴蝶,然后把这个蝴蝶死亡以后胶在这个画面上。这其实也是一种表达死亡的方式,蝴蝶在我们的一些寓意里代表着重生。
谈到死亡,我们来看看在艺术史上我比较喜欢的,这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里边的女主人公欧菲莉亚,她发现王子误杀了她的父亲后非常悲哀。女王说她踩着一个柳树枝,柳树枝折断了她就掉下去淹死了。但是那个时候宗教不接受她,认为她肯定是自杀,因为那个水特别浅。
这个是 John Everett Millais 的欧菲莉亚,我是比较喜欢。
但大家看这个德拉克洛瓦的欧菲莉亚,虽然都是同一个时期,但他们的风格就不一样,大家都知道德拉克洛瓦的画风,充满动感。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你自己喜欢的那一个,我也很尊敬德拉克洛瓦,但我个人更喜欢这一幅,John Everett Millais的欧菲莉亚,这跟我自己的性格和个性有关。
下边说说这一件作品表述什么。如果你走进博物馆,第一眼看到这个样子,这不就是一堆糖吗?这些小孩还在拿糖吃,这是一件什么样的艺术品?当你走过去看它的标签,这个艺术家是 Felix Gonzalez—Torres,艺术作品的名称叫“无题”。
但是里头解释了一下,Portrait of Ross in L.A.,就是说它是在L.A.的一位叫Ross的肖像。如果你再了解一下,Ross 就是这个艺术家的男朋友,他得了艾滋病,后来他去世了。男朋友去世后,这位艺术家一直非常悲哀,他自己本人不到10年后也去世了。
但是他做了很多作品,他画的这个肖像,与我们传统的那种一个头像,或者上半身的肖像不同,但是我知道他这个作品确实在肖像画展里展示过。为什么?我们想一想,我们画一个人的肖像,是为了记住这个人,我们是想让人家看到。
那他呢?他当时为什么用这些糖果?这个糖果一共175磅,因为他的男朋友得病的时候,去看医生,医生说你的理想的体重是175磅,所以他就记住了这一点。后来疾病的折磨让 Ross 身体消瘦,最后离世。他就一直想纪念Ross,他记住了他的这个理想的体重是175磅。博物馆会放175磅糖在这里,参观的人可以拿那些糖吃,然后每天博物馆又会重新给糖果称重,把它再加到175磅。
在这种交流里边,艺术家想表达的意思是,当人们拿着一个糖果,看着这个色彩是美的,然后吃着这个糖果感觉到是甜的。人们就会意识到爱情是美好的、甜蜜的,但是同时也是短暂的。
还有一层意思我认为每天重新称重把糖果注入,其实也是在描述着我们人类不是永恒的,可是我们的精神却总是在抗拒,总是在希望永恒,所以她每天早晨要把它变成175磅,就像我们人类总是想努力记住我们所爱的,想要把爱情也永远地记在我们心里。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艺术品,如果你不固守你的观念,一定要看到肖像就是一幅画在画布上的人脸的话。
04  艺术的语言一直在发展
对于艺术的感知我刚开始也是非常糊涂的,但是在长期的观察过程中有时候我也会去读一些书,去上一些课。其实艺术的语言也是一直在发展,就像我们的物理一样,我们有牛顿力学,我们有量子力学,我们有相对论,艺术也是在不断发展中。只是说它没有那么严谨。我挑我感受深刻的几个简单例子跟大家讲一下。
我去维也纳的时候,在一个博物馆里看到一个很好的展览,这个艺术家叫 Richard Gerstl,他在25岁就去世了,他迄今为止并没有进到艺术史上,但是他现在的地位却在不断上升,人们在重新发现他,认识他,他真是一个天才,可惜他人生突然出现了一件不幸的事情导致他自杀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看到他的个展,这是他1908年的样子,他25岁,他的自画像,画面上有些后印象派的影响。
你能感觉到他的情绪上有一些神经质,他说他描绘的自画像是笑,但是这个笑不是那种特别自在的、特别放松的笑。
我们可以接下来看看这两幅画,感觉到有一些相关的元素在里边。下边他就开始跳了,这个是他画的 Schonberg 一家人。
Schonberg是什么人呢?他家是学音乐的,他在音乐史上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当时 Richard Gerstl 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Schonberg 已经很有地位了,但他是一个蛮有眼力的人,他很喜欢 Richard Gerstl,夏天的时候他就邀请 Richard Gerstl 和其他朋友们一起避暑游玩。当时他就画了Schonberg 他们一家的肖像,这个后来也成为了悲剧的起源。
因为 Richard Gerstl 和 Schonberg 的太太发生婚外情,她先跟 Gerstl 跑了,后来又回到 Schonberg身边。Schonberg 自然不高兴,所以他就有点用他的影响力打压他,使 Gerstl 有点感觉没有前途了,人们慢慢地也不太理他了,所以导致他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在1908年,其实20世纪初才开始走向抽象,但是他的抽象确实是非常早的。
这是他画的那些在 Schonberg 家的其他的客人,这个就更厉害了,你感觉到这个笔触是扭动的,已经不是那种清晰的。因为早期的油画尽量让你看不到笔触,让你尽量看到真实的。
我要感谢我先生,我原来去看画就看画的这个人。我先生老让我看那个笔触和色彩,你要想到这是一个二维的,是一个视错觉的东西,你要看它的笔触。像我那个时候觉得古典静物画的葡萄亮亮的,很好看,后来我才发现那个亮光就是点的白色油彩,所以你慢慢学会解构这个图形的话,那时候你对抽象理解就容易一些。很多人说,如果 Gerstl 没有过早地夺走他自己的生命的话,抽象表现主义可能不是在美国发生而是在维也纳了。当然我们永远不能去猜测没有发生的事情,历史就是历史。
我给大家看一下,到了50年代,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那是如日中天。这个艺术家叫Willem de Kooning,他扭曲的这种笔触,你从中可以看到他们之间有一些联系在里面。
当然你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同,我从这里可以看到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影响,也看到马蒂斯的那种线条。所以说艺术语言也有相同的地方,艺术家们总是有很多的叛逆和承继。
这位艺术家叫Sutine,我很喜欢他,因为我觉得他的这种表达很极致,他没有走20世纪初的抽象潮流,他一直在画具像的画。有些朋友会讲,我宁愿他画抽象的,你看这个已经扭成这样子了。其实你要想一想他为什么要扭成这样子?
我们知道,这个房子的尖顶绝对不会像一个帽子一样,房屋也不像风吹的,房屋是固体的,而这些树像一团团云一样的。你看到了会做何想?他其实是向你呈现作为人的个例,或者艺术家本身内心的躁动不安,他本身是在俄国长大的犹太人, 后来他在巴黎。我觉得他们的这种心态,使他们找到表达自己的语言。所以我们想一想,是一幅画得非常具像的、非常真实的风景画带给你更多的感受,还是一幅这么扭曲的画带给你更多的感受?我认为应该是扭曲的这一幅。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以前大师画的那些画都是那么平静,那么自然的景色,他们为什么不扭曲?这也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我们从几个世纪走下来,我们的智慧变了,人类变得更加自我,以前人是向上的,崇拜自然、崇拜神。自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人们突然觉得我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也开始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你看这是他画的风景,他也画肖像,画静物,如果你去看他的静物,完全不像古典的静物。
有朋友肯定会想,你要是给我画这样的肖像我肯定不敢挂出来,肯定反着挂了。他为什么不是画一个像瓷娃娃一样美丽的少女呢?他为什么要这样画?因为他觉得那个美少女没有意义,谁都能做出来,他要画的是一个内心感受到外界压迫的女性,所以他才用这种色彩,这种黑色的,扭曲的颜料,你看她手指的方位,能感觉到她整个人有一种紧张和一种不安,一种躁动在里头。
下面我讲一下德国艺术家 Anselm Kiefer,他是我非常喜欢的艺术家,但是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可以完全理解他,他很高深。我们来看他这一幅在洛杉矶的 Broad Museum 的画,这画的名字就纽伦堡。
这位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二战以后德国在战后的那种沧桑感,作为侵略国,德国人民是有非常深重的沧桑感的。首先纽伦堡在文化上有很重要的位置,其次希特勒纳粹在那个时候经常在纽伦堡搞大型集会,在画面的远处那个地方你可以看到写着一行德语,意思就是说他们在那里经常举行纳粹的集会、狂欢、宣誓效忠等这些活动。
画面的沉重感是表达德国对历史、对宗教的反思,德国是宗教家哲学家辈出的地方,他们的思考总是很沉重的。所以他认为简单的油彩和帆布已经不能表达他所想表达的东西,所以他会拿很多其他的材料放上去,比方用稻草,还有那些烧焦的东西,这个可能还不是放得最多的,他在另一个博物馆里边的一幅作品上放的那个东西让我总担心那幅画怎么挂得住,因为恨不得石头都放上去了。
甚至他有些画会把飞机的螺旋桨像一个武器一样直接贴上去。他的画有很强的震撼力。二战之后,纽伦堡也是战犯审判的地方。
在《纽伦堡》这张作品中,他想表述的是这样一个地方,当把纽伦堡用这种意向呈现给你,让你去思考,思考它的历史,思考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他没有明确的答案,他是一个开放式的,等待观者来一起完成这一幅作品。
我之所以提到这个艺术家,是因为我们画廊这次的展出中有一位类似的艺术家叫尚扬,他来自中国,是一位非常让人尊敬的艺术家,他是1942年出生的,现在快80岁了。我不知道他是否当过院长,他在体制里也是很受人尊敬的,但是他没有被那些东西绊住,他总是说,他要忘掉他的一些技巧,他画过一幅画叫《黄河船夫》,是得过奖的。
但是后来他说他有一段时间就是想忘掉这个,忘掉他的写实能力,他后来开始走向抽象。这一幅作品叫坏书 —文学,他有一系列的坏书,坏书 —文学、坏书 — 历史。
他觉得这些年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环境都变得很糟糕,所以他觉得必须使用一些混合材质,而不是简单的颜料来描绘出来。他也不能用具像的东西,所以他用抽象的,不同的综合材料来表达。对于这些作品我们虽然没有一个完全具体的解说,但是你可以感受得到很多。
05  很多艺术作品与历史对话,适当了解艺术史会有所帮助
我会经常放一本艺术史的书在床头或者沙发边上,偶尔翻几页,这些书对我们了解艺术是有帮助的。艺术史它的历史非常漫长,很多时候它直接跟历史对话。其实我觉得从来都是如此,如果你去读我们中国的文学,很多文学作品里边,比如《红楼梦》,里边很多都是引用过去的东西。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幅作品,这一幅画是前苏联的两位艺术家叫 Komar 和 Melamid 合作的作品,他们俩后来来到美国后总是一起合作,但最近没有看到他们。他们的合作和作品很有意思。
这幅画叫 The Origin of the Social Realism,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起源。
大家应该知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前苏联曾达到最高峰,也通过苏联传到中国, 早期中国的学院派基本受他们的影响。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们画了一个系列,一个系列都叫怀旧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从视觉上我们来看一下这幅作品,首先这个布景有点像罗马的大柱子、大厅,然后这边有光,这个帘子掉下来,好像都有一种经典的成分。然后看这个少女,看她的衣着、发饰,也许是一位女神,或者希腊罗马的一位少女。
她在做什么呢?她正在把斯大林的下巴稍微托起来,在用光影勾勒出他的头形。这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看过这幅画就会知道它暗指的是什么。
这幅图是18世纪的艺术家叫 Joseph Wright 画的,它是希腊时期的故事。故事讲希腊哥林多有一位少女,这个少女有一个心爱的少年,但是少年要离开她了,少年究竟是去战场还是什么原因离开她我不得而知,反正少女很伤心。少女的父亲是一个做陶器的,后来父亲说你把他的身影勾画下来吧。
画面里是说当少年睡着的时候,少女就拿炭条之类的把他的剪影勾勒了下来,这是一幅很经典的画,光应该是从帘子后边打过来。因为这幅画是做陶器的父亲让她画的,所以跟制陶有关,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当她把剪影画下来以后,她的父亲就把陶土填到线条里边,烧制出来,最后把这个少年的浮雕给了女孩。
到了18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就把这个称为是我们绘画的起源,这当然不是,我们知道3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画画了。可为什么要称这个为绘画的起源呢?
他其实是一种比喻性的,一种象征性的,就是说我们绘画其实是我们人类对于我们美好的记忆的一种不舍,我们要留下这个记忆,我们要留下我们所爱的人,所以我们把它画下来,所以他称这个叫绘画的起源。
那我们再回来看这幅作品,你就会明白这位少女大概并不是爱上斯大林,想把他保存在记忆里头,可能恰恰相反,是斯大林想让无数的少女永远铭记他。这其实也在暗讽,就是说我们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其实是要求艺术为政治服务。还有很搞笑的,那个少女画的是整个少年的轮廓,而在这里勾画的却是斯大林的脑子的影子,意味着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为领导服务、要为领袖脑子里边的影子服务,你明白了这一层含义,你就会会心一笑,明白这种幽默,它在视觉上像一幅经典油画,也是很完美。
这幅摄影作品也表达了这种幽默,当19世纪摄影刚出现的时候,那些艺术家,那些绘画的人就说摄影不能算到我这一类,我们绘画是高级的艺术,而摄影只是一种技巧而已。
后来有个摄影家就向艺术家们说你也会接受我们这些绘画的,所以他拍了一张照片,他把它称为第一张底片,就是这张,叫摄影的起源,我们摄影也跟你们绘画是一样的,也是为了我们人类的记忆,我也是要记下这个。你能看到他也有一点幽默在里头,他雇了一个英国的演员,画面明显可以看出来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古典的、古希腊的少男、少女的形象了,这个显然已经是十九世纪英国时期的风格了,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06 当代艺术家,重视参与社会、改变社会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他们不但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声音,他们还要参与到这个社会的改变、社会的运动中去。
我们画廊的这次展览,我挑了一个艺术家,真的是我自己挑出来的,确实也花了一些工夫。我挑到这个艺术家后大概是8月初把他的画运过来,前两天开始布展, 后来他突然打电话,他说有个Timely news,他登上了《时代周刊》。
我很高兴,感觉自己好像星探一样。他登上《时代周刊》的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不但是一个艺术家,他不但画出色彩美好的艺术作品,他还参与、呼吁环境保护。
他住在俄亥俄州,是位英国艺术家。俄亥俄有很多废弃的矿区,水灌进矿区之后会有很多矿物质溶解在水里,水的污染非常严重, 它是有毒的。这些颜色看着美得不得了,但是有毒。他想着有什么办法既能把视觉上的美呈现出来,又能把环境的污染改善呢?他跟工程、科学这方面的教授们合作,他们处理了这些水,把矿物质用不同的办法处理、烧结,最后形成颜料,这就是部分用他烧制的颜料画出来的的作品。
这些作品也是一个社会参与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我们会意识到,现在艺术家已经不甘心只在家里制造艺术品,他们要发出很强烈的声音参与很多事情。我一方面是受他这种对环境的这种参与意识的感受,另一方面我确实喜欢他的作品。他让我想起五六十年代一位抽象表现主义的女艺术家 Helen Frankenthaler。
我朋友圈用的头像实际上是她的一幅画的局部,我是蛮喜欢她的。他们都是让色彩在这里流淌,但是我挑的这个艺术家也是站得住脚的,虽然他们的作品都有这种抽象的色彩的流动,但他不是重复,是因为他跟社会的相连,他用自己做出来的颜料,当然他表达的图形也是不同的,他更多的是让你感受一种地层的结构,是因为他对矿区的这种感受。
07 艺术强调的不是产品,是创新性的思想和过程
最后我要说一点,我们很多朋友有时候会讲,这幅画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会画。我刚开始看展览时我也会说这种话,尤其是抽象的、方块的,我说我拿尺子肯定会画,可人们为什么对那幅画夸得那么厉害,这个我也能画啊,问题是艺术跟我们日常的生活品不同的是,艺术强调的不是产品。你也许会问,他卖的不是这个产品吗?卖的产品的后边其实是蕴藏着他的所有的思想和过程,所以说复制品是没有价值的。
我前一段时间在微信群里读到一个故事觉得挺感人的,我们湖南的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大芬村很吃苦地临摹梵高的画,临得非常好。他说荷兰那边老来定他的画,他很骄傲。荷兰那边说你要是想过来也可以来看看,他很激动,他一直觉得他的作品在荷兰那儿卖。
后来他去了荷兰后很失望,他发现自己的作品是在梵高博物馆旁边的纪念品店里卖。
最后他说,我一定要看看真实的梵高的作品,他一走到那以后,他第一句话就是说,不像啊不像,人家说他画的是最像梵高,在大芬村他画的是最像的。但是他痛苦地承认不像、一点都不像。
这个故事结尾,他回到家,不顾太太和家人的反对,他说我不再画这个了,我要画自己的画。也就是说他意识到艺术不只是这件作品的本身,哪怕你复制,已经没有意义了,艺术作品是它后边所有的创新,它的历史和时代,他后面的所有的思想,这些意义都在那里。
正是基于这一点,我觉得对待一个艺术家,如果你只看到他的一幅画,哪怕是名画,你是没有办法了解这个艺术家的,你一定要看到他所有的创作过程,尽量更多地了解。
最后我想用一个伊朗有名的电影导演 Abbas Kiarostami 的一帧电影图像来结尾,他的这个电影叫《24 Frames》,这个电影我建议大家去看,它是没有故事的,如果你能看下来又能觉得很美的话,那么你的欣赏能力是比较高了。
影片中他说了一句话: “我常常注意到,除非我们把眼前的景象放进取景框里,否则我们会视而不见。”  
艺术给我带来很多,今天跟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够欣赏艺术。希望你也能找到你自己的取景框,在你日常生活里因为有这个框,你可以看见眼前的事物,你会欣赏眼前事物的美,并能更加欣赏、了解、理解、思考我们的人生。
注明:文中图片由许大学博士提供,部分照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Qualia 画廊将于10/17 在线上庆祝画廊成立和首展开幕。通过此链接可注册参加: https://tinyurl.com/yyf9d97z
延伸阅读其他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