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终于过去了,跑了大半个月,感觉松了一口气似的。
昨天的文章下面,有一条排名很靠前的留言,从这位朋友的留言里,看出了很多的无奈和情绪。
她说的几个场景,都让我觉得特别熟悉,原本想详细回复留言,但是想说的太多,就专门写一篇吧,也给同样有这样困扰的朋友一些启发。
这位朋友你好,
从你短短几百字的留言中,我能感受到你当下的情绪。 
你所面对的情况
不只是自己要买老公不赞同,这样的消费观念冲突;
还有自己觉得有用,老公觉得没用,这样价值判断不同;
更包含,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条件,以及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育儿理念思辨
而我能感受到之所以这件事,让你这么难过,更深层原因是期望队友多参与,但实际的情况和期望有落差而队友的不支持,进一步让你感受到己的付出没有被看见,觉得不被理解
你觉得生气,但这生气背后,更多的是失落和委屈。 
要想解开这个心结
,我们不妨也逐个拆解。

我首先想说,其实你不用羡慕我,消费观、育儿理念的差异,真的很普遍,绝对不是个例,不信你等下看看这篇的评论。
《顾客为什么会购买》里有个说法,就挺有意思,你可以感受下。 
基因决定了男人是天生的猎手——他们走进丛林,迅速捕杀,拖回战利品,存入地窖,这样才算成功;
而女人则是天生的采集者——她们在甄别鉴赏中获得极大的愉悦感。
因此,即便什么都不买,两个女人也能够在商场里度过愉快的一天。
男人买东西更注重实用性,聚焦在当下的“有用”,偏理性;
而女人则更享受买东西的过程,决策中有更多感性成分。
我以前要买东西,队友第一个反应就是,不需要啊,没必要吧。 
比如,最开始想买智能马桶圈,队友觉得没必要,但生完老二之后,不方便下蹲,马桶圈真是救命了。
几年前,我想给公婆买床垫,让他们睡得舒服点,但试探性地透了个口风,却发现全家的观念都是,现在的也能用,别浪费了
最后,我分析下来,觉得老人家反对,主要还是因为怕花钱,怕麻烦并不是真的没这个需求。后来我只好瞒着家人去买,几十公斤的垫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回家,不过好在当天就用上了,这一用就是三四年。 
我想你也一定有这样的感受:遇到真心喜欢,而且利用率很高的东西,会真真切切改变生活,但能遇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回到你老公的消费观上,我想说,这的确是很多男性会持有的观点
这样讲,不是要替他说话,而是我们有这个意识之后,能更客观的看待这种差异。
在买东西的问题上,我也踩过很多坑,花过很多冤枉钱。
所以我平时看文章,就不喜欢说什么每个孩子都要有的话,也不喜欢那种靠刺激焦虑,来引发购买的模式,宁愿牺牲销量,也不愿写得很夸张。
我觉得在购物这件事情上,
理性是必要的
因为这能帮我们减少冲动消费,
量入为出。 

我接下去想说另一个,从你留言中折射出的普遍现象,那就是信息不对称。 
什么叫做信息不对称呢?
比如说,你可能关注了我很久,信心和信任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在日积月累中沉淀的。 你对很多物品的判断,是基于你所了解的信息来的但对于你老公来说,平时关注得少,信息少,自然会保持谨慎的态度,这是人之常情
有时候,我会觉得老公不了解自己,但反过来想,也是一样的。男人不了解女人为什么喜欢追剧,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为什么喜欢打游戏。这样一想就没那么不平衡了。
之前我队友天天听罗辑思维,当时我就觉得挺奇怪的,觉得他被洗脑了,直到后来,我自己报名了得到大学,学到很多东西,才懊恼没有早点接触。
以前有一篇很火的文章《报班问老公,一问全剧终》,折射出的也是信息不对称,很多人吐槽老公,秉承“我们当年不是也过来了嘛”的观点,盲目乐观。有些事情,不是说不能自己干,但如果不借力,最终还是落在妈妈头上。
就像是做家务,谁更爱干净, 谁就更操心,教育上也是,谁管孩子多,谁就更上心。
处境不同,需求不同,决策信息不同,持有不同观点是必然的,也没有绝对的对错。
如果买回来,在那里积灰,那的确不如不买,别说你老公有意见,我都跟着着急。努力用起来,挖掘潜在功能,发挥了作用,那就值回票价了。
就像买床垫的事情,最后我说服队友,不是靠告诉他这个性价比多高,参数如何如何,而是靠天天都用,让他真香了。 
之前我们租房子住,客厅太暗,我想换灯泡,那时候,我已经知道不用问了,我也没有时间,去解释和说服每一个决定,直接搞好就完事
屋里亮堂了,全家都乐意在客厅多待一会了,别说看书没那么费眼睛了,家庭氛围都更好了。
归根结底,东西好不好,用上了自然就有论断。
在理性决策、量入为出的前提下,一些事情,其实可以自己决定,而不用太介意不同的声音。
小事有决断,大事有商量,矛盾反而少了。
很多东西都不是必需品,不是离了就不行的。我们不应该追求消费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东西,是给生活带来了正向改变。
比如,洗衣机、烘干机、扫地机把女性从家务中解放出来,给个人的成长,节约出很多时间;护眼灯会减少视力疲劳,省去以后配眼镜的钱;买一个洗手液是花钱对吧,但可能少了生病去医院的麻烦。 
举个极端例子
我们不妨想想,过去十几年间,只把房子看作消费品的人,和看到房子保值价值的人相比,谁花的钱多,谁获得多?

花钱买服务,花钱买便利,花钱买时间,花钱买升值空间,其实都是在东西标价之外的价值
而这些价值是应该在购买决策中被考虑进去的。 
或许这几个点,是在跟老公交流过程中可以探讨的部分。
不一定要尝试说服,但至少呈现出另一个角度的思考
具体到,在小孩教育问题上花时间投入,有一个很强的特点,就是效果比较难量化,无法立竿见影,即使有效果,也有延迟性或者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绘本不像空调,开了立即屋子就凉快了,绘本读完,不见得孩子立马有非常大的转变,很多人就会觉得没有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问题上,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自信,耐心坚持。
就像你说的,生活不是100%的理性,需要有50%的感性生活才有意义。同为女性,我特别理解这层意思。
我以前,一直觉得买花挺没意思的,觉得仪式感是形式主义,浪费。
直到后来有一天,路过一个花店,突然想起好像没有给自己买过花。然后就走进去,选了一束带回去,后来把花插在花瓶里,摆在桌上,每次写东西累了,抬起头看到的时候,会停留几秒,感受当下,觉得心里暖暖的,好像疲惫也能够被暂时抛诸脑后。
可想而知,如果生活中全然没有这种缓冲,也很乏味。
东西买不买,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梳理自己当下的需求
提高自己的判断力,不为夸大的营销,不为不需要的东西买单。

另外,留言里,还提到对孩子来说是否会造成不珍惜。我觉得这个思考本身很有价值,确实也是当下物质充裕时代,父母需要关注的。
东西不是越多越好的,就像你说的,在于如何引导。 
上面说了很多,可能偏于理性分析了,我想这些道理你或许早就了解,只是苦于无法沟通出来,你在意的更多是老公情感上的支持。 
希望这篇文章多少能够宽慰你,帮你梳理自己的想法,进而能够用不伤害彼此的方式表达出来。
希望你们越来越好。
By 小土
2020.11.12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