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结束,跟高考相关的话题每次都会引起全民热议。今年的高考更为特殊,报考人数1071万,再创历史新高,高考时间还因为疫情的原因推迟了一个月,我们正在见证一段历史。

那么,在中国古代,学生们是如何考试的呢?古代虽然没有高考,但是也有一个牵动全国的选拔制度——科举。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一部纪录片——《科举》,今天就借着这部纪录片来聊一聊科举的话题。
1世卿世禄制
想要聊科举,首先要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说起。我们知道:官员对于一个国家机器的运行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官员会去世之后怎么来补充新的官呢?这就是所谓的选官制度。

不同时代的选官制度是不一样的。西周建立时,天子分封天下,把有功之臣分到各地去做诸侯;诸侯下面有一些小封建主,就是卿大夫;于是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金字塔式的阶层划分。
周朝的社会阶层
从天子到诸侯再到大夫,所有阶层都是世袭而固化的。当官的后代永远当官,俸禄也是世世代代都给。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
西周早期,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发挥了它稳定国家统一的作用——诸侯的地位是世袭的,每个人都会尽力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但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开始夺天子的权,大夫开始夺诸侯的权,甚至那些大夫的家臣们,都开始夺大夫的权了,出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君不君、臣不臣的故事,整个国家礼崩乐坏。
三家分晋连环画
在这种情况下,世卿世禄制非但不能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反而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豪门大族,让国家分崩离析。
由于国家之间不停的进行战争和兼并,许多国君为了救亡图存,开始进行改革,其中最彻底的当属秦国。秦国任用了商鞅等人进行变法,把贵族的土地拿回来分给农民,然后告诉他们:你只要努力耕作开垦荒地,就可以吃饱饭;你要去上战场打仗,就可以有军功;你有了军功,不光可以自己当官,还能赦免犯罪的家人。
商鞅变法连环画
秦国使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励民众,让许多农民披星戴月进行耕作,秦朝的军队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虎狼之师。最终,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多说一句,商鞅制定的法律过于严格,又触犯了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谋反,他想逃出秦国,守门士兵却说商君有令:黄昏后不可出城;他想住店,店老板却说:商君有令,没有身份证件的不能留宿。最终,商鞅战死,并被车裂。做法自毙的成语,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2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秦朝不再实行分封制,而是采用郡县制,官员由中央指派,避免了诸侯割据的产生。嬴政自称始皇帝,寓意秦朝千秋万代。然而历史给秦开了个大玩笑,仅仅14年后秦朝就被项羽所灭。后来,刘邦再次统一全国,建立汉朝。

汉初郡县和封国并存的情况

汉朝最初实行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制度,后期通过推恩令渐渐取消了封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它采用的选官方法称为察举制。就是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好、有才华的人,中央进行考核。如果考核通过,这个人就可以当官。
察举有很多种,比如举孝廉,意即对父母孝顺,做事又清廉;举茂才(秀才),意即有才华,会读书等等。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汉朝末年的三国时代,曹操就是举孝廉入仕的。
曹操
察举制希望从普通百姓中选拔人才,但这种制度也存在天生的缺陷:拥有举荐权的一般是地方的官员和豪族,他们更倾向于推举自己的子弟、门生,以加强自己的势力。至于被推举人的品德和才华,并不是在考虑的第一位。到了汉朝末期,察举制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尴尬场面。
*注:作为秀才被推举上来的人,连书都不会读,作为孝廉被推举上来的人,却把老父亲都给赶出家门。
魏晋时期, 陈群改进了察举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中央选派官员,到地方考察,寻找有品德和才华的人,并分成九个品级,叫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中央再对这些人进行考核,选拔官员。
九品中正制也有举和察两个阶段,但是它和察举制最大的区别是:把推举的权力收归中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的发生。不过,不知统治者们是否想到了:中央的官员也是从各个地方来的,在分派任务的时候也往往把官员派回原籍。中央官员跟当地的豪族勾结,形成利益集团,也是迟早的事。结果,九品中正制也出现了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从西周到南北朝,中国的选官制度一直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选举被地方豪族控制,容易引发腐败,平民很难有机会晋升。第二是地方豪族势力越来越大,严重挑战中央权威。所以,国家迫切需要一种崭新的选举制度,给平民上升通道,压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势力,维护中央的权威。在这样的背景下,科举制度应运而生了。
3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朝是一个比较短命的朝代,前后共39年,只持续了两个皇帝。然而,隋文帝杨坚却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隋文帝
他不光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更是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度发展生产。隋文帝轻徭薄赋,不光自己非常节俭,还不允许皇子挥霍,使节俭成了一种社会风尚,很多农民家里的粮食都放不下了,谷仓都堆满了。他实行均田制,让农民成为小地主,从而摆脱大地主的控制。这一批富裕的小地主也迫切的希望参与国家政治,而这个诉求与皇帝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目标是一致的。
为此,隋文帝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创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到了隋炀帝的时代,考试就被制度化了,这就是科举制度。考生不论出身高低贵贱,都可以自由报考*,最后以考试成绩论高下。贫民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国家的最高统治机构,大地主、豪强无法肆意控制国家政权,一千多年来选官制度的顽疾终于有了解药。
隋炀帝
*在有些朝代,对报考人员有些限制,比如清朝时娼优吏皂(娼妓、演员、衙役等)是不能报考的,他们的子孙三代也不能报考。
最开始隋文帝和隋炀帝创立这种制度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这个制度会在中国延续1300年,它还飘洋过海,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区。
金弘道《平生图》描绘朝鲜王朝时的科举考生
4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唐朝沿用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而且考试的科目越来越多。例如:进士科——考诗词歌赋和经学;明经科——考帖经(盖住书上的一段话填空)、墨义(对书上的句子进行解释);此外还有明算(算术)、明法(法律)等等多达50余种。
明经科死记硬背的东西多,相比于进士科更好考,所以有一种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30岁考上明经就算老的了,可是50岁考上进士还算年轻的。考上了明经,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武则天时期,又创立了殿试——让全国考的最好的考生到皇宫参加皇上亲自主持的考试,由皇上钦点状元。这样,考生和皇上之间除了君臣,还建立了另外一层关系——师生。
武则天像
相对于后来的科举,唐朝科举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比如:唐朝的考卷不糊名,判卷老师实行通榜行卷制度——根据考生在社会上的名声大小,选择性的给考生加分。如何获得名声呢?最重要的就是写诗,并让自己的诗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这个制度客观上促进了唐朝的诗歌繁荣。
唐朝著名的大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年轻时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推荐,曾经去给玉真公主弹琵琶,他的琴声让玉真公主垂泪,最终也如愿以偿高中进士(一说状元)。
王维
大诗人白居易刚来长安时,找到著名诗人顾况推销自己。顾况最初并没有把这个年轻人当回事,开玩笑说:“你的名字叫白居易,你想在京城里白居,那可是不容易啊。”(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结果,当他看到了白居易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啧啧称奇。赶忙改口说:“你写出这么美的诗来,以后不光是在长安,在全天下任何一个地方生活,都会非常容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白居易在顾况的推荐下,也高中进士。
白居易
有一回,唐太宗看着新晋的进士名册,突然踱步走到外面,高兴的喊了一句“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科举制度为平民创造了上升通道,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的为国家机器输血,而农民也不再需要造反,只要好好读书就能成为国家统治阶级的一部分,这样的国家何愁不能长治久安了呢?太宗激动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

唐太宗
5宋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隋唐之后,国家又陷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之中,直到70年之后,宋朝再次统一了中国。科举迎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宋朝科举的招生规模相比于唐朝有很大的扩大,考试制度更加完善,实行了糊名(匿名)、锁院(考生与考官都不能离开考场)、誊录(誊抄考卷批改,以避免笔迹被认出)等制度,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腐败事件的发生。
宋朝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依靠文官统治国家,把读书人塑造成了全民偶像。例如,宋真宗赵恒写过一首诗《劝学》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
在这样的鼓舞下,许多人寒窗苦读,只为搏得功名, “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故事,在宋朝变得家喻户晓。通过科举制度,大批优秀的政治家进入了历史的舞台。
例如,曾经有一个清贫的读书人在书院里读书,突然听说皇帝从旁边路过,其他同学都去凑热闹看皇帝了,他却说:“以后再看也来得及。”然后继续读自己的书。由于清贫,他早上起来会煮一碗粥,等这碗粥凉了,把它划成四块,早晚就着咸菜各吃两块,这就是划粥割齑的典故。有富裕的同学看他可怜,把好饭好菜送给他,他却不吃让饭菜发霉。他说:如果吃了这些好的饭菜,怕自己没法再安心吃自己的粥和咸菜了。后来,这个读书人果然考中了进士,见到了皇帝,他就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他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范仲淹
再比如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等人,也都是通过科举入仕,成为大宋的中流砥柱。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就是把科举中复杂的科目都取消,只保留进士科,这种制度也被明清沿用。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宋朝彻底成熟了。
6南北之争
在北方,宋朝一直在与辽国、金国作战,社会动荡,而南方则相对安逸,学子可以安安静静地读书。结果,南方的进士越来越多,北方的进士越来越少。南北进士比例从北宋初年的3:1,一直到北宋末年变为惊人的100:1——每录取100名南方进士,才会有1名北方进士。
引自wiki百科 中国科举制度词条
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注意,司马光是北方人,他指出这种情况对北方的学子不公平,提出逐路取士的改革方法:进士名额按照人数分配,每个地区10名考生中录取1人。但是,出身南方的大臣欧阳修表示强烈反对,他说科举就是应该凭才取士,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只有考的好才能中进士。
司马光(左)和欧阳修(右)
皇帝当然也知道:司马光的做法能够稳定北方民心,但朝廷里边的大臣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就是皇上也不敢去违抗他们的利益。最后,皇帝只好说,我们还是按照欧阳修的说法来,但是在录取的时候,应当适当考虑北方学子。
科举的南北差异一直延续到晚清,而且在明朝朱元璋时期,曾引发了一场血案——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南北榜案。
公元1397年会试,录取的五十余名贡士居然清一色都是南方人,史称南榜。北方的举子愤愤不平,联合状告主考官刘三吾徇私舞弊。为了平息北方学子的愤怒,朱元璋下诏命侍读张信等人成立12人调查小组,复核试卷。
朱元璋
然而,调查小组经过复核,得出结论:北方学子的文章文理不佳,并有犯忌之语。刘三吾等人录取南方学子皆凭真材实学,并无舞弊。

报告一出,舆论哗然,北方学子再次联名抗议。朱元璋也大怒,把刘三吾发配戍边,张信凌迟处死,另有多名官员和南方贡士受到牵连下狱和处死。两个月后,朱元璋亲自选出61名贡士,无一例外都是北方人,史称北榜。
朱元璋为何采取这样的极端做法?在历史上依然是一个谜。有很多人猜测:也许是因为朱元璋要拉拢北方的人心。南方相对稳定,而北方新定,还有强敌北元虎视眈眈,原本朱元璋只是希望增补一些北方学子平息众怒,没想到张信等人不解圣意,最终落得个下狱、处死的下场。自南北榜案后,南北地区采取分别录取的机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这一回,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度。一直到宋朝,这种制度依然是先进的。可是这种原本先进的、能够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又是如何变得僵化、束缚人们思想的呢?近代中国为何又被西方远远甩下了?敬请期待下回:科举制度(二)科举制度的僵化与衰亡。

重点
推荐
李永乐老师全新科普专栏《李老师品书:从一到无穷大》已经发布啦!用60期节目解读科普经典。李老师将会带着你沿着伽莫夫的足迹,用每天几分钟的时间了解数学、物理、生物、和宇宙的奥妙。每个购买专栏的小伙伴都能免费附赠一本最新修订版的《从一到无穷大纸质图书》(购买后添加微信mtketang0007获得)更多信息请点击:《李永乐老师品书:从一到无穷大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立刻订阅吧!
美提课堂
美提课堂致力于打造中学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精品课程,致力于让优秀的课程服务更多的学生,所有老师均毕业于北大、清华、北师大等著名学府,并拥有国内一流中学十年以上教学经验。目前,网校已经累计开设直播课、专题课、公开课、讲座等数千小时。只需一次点击,让你和名师0距离。2020年暑假课程开始报名啦!快戳这个链接:美提课堂到底是什么?
客服小姐姐微信: mtketang0007
客服电话:400 155 2135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提课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