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直在强调的“防疫新常态”到底该怎么解读?意味着什么?未来会面临着什么?
4天来,北京新发地市场突然爆出51例新冠病毒感染、来源至今仍未查清,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6月13日下午,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城市配送中心、北京新发地汉龙货运中心均已封闭,周边道路实行了交通管制 /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张旭摄影
近两个月国内疫情“风平浪静”并不能反映全球疫情状况,也不能反映中国防疫面临的巨大压力。中央一直在强调的“防疫新常态”到底该怎么解读?到底意味着什么?未来会面临着什么?有一些事实必须澄清。
首先,最近几个月全球新冠疫情并无缓解,而是在不断恶化。从新浪网公布的每日疫情数据来看,全球疫情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已经突破了10万例平台,正在15万例左右盘整。而海外情况表明,新冠疫情已经在卫生基础薄弱的南美、南亚、非洲肆虐起来;疫情最严重的北美洲,目前也看不到缓解的迹象……可以预计,未来全球的疫情将继续恶化。
我国不可能长期隔断与海外的联系。海外还有几百万留学生期待回国、加上在海外做生意、探亲、就业的海外中国公民,希望回国的海外中国公民,可能达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之多。在法理上、道义上,我们都不应该拒绝中国公民回国的正当要求。而只要国门开放,海外流入病例将始终存在,疫情二次暴发的风险也将长期存在——这是我国疫情长期化的人员基础。
这决定了彻底封杀“新冠病毒”的代价我们承受不起。阻断海内外的人员交流,政治上的压力无法承受,更会带来连带的经济后果。
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防疫新常态”需要全面和深入的讨论,以确定其范畴和防疫措施。笔者认为,“防疫新常态”的内涵包括:
首先,公众要在心理上脱敏、社会要在政治上脱敏。接受类似于北京、哈尔滨、广州等地偶发性的新冠感染,有时候甚至是聚集式感染;
其次,在疫苗发明之前,还是要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对“偶发”、“散发”的感染,采取“被动响应式”的强力防控,只要严格执行,相信完全可以将疫情控制到社会可接受程度;
第三,疫苗研发与最坏准备。我国已经承诺,如果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将作为全球公共品来提供,这体现了我国的担当。但安全和有效的疫苗是否能够及时地研发出来,是个科学问题,尚不可知。只能做最大的努力、同时做好最坏的准备;
第四,加强顶层设计、打造高效防疫基础设施。最近,笔者在国内出差了几个地方,发现“防疫新常态”之下,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即使一省一市之内,都没有统一的健康码申报系统,给旅客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完全可以设计统一、高效防疫策略,利用公民的移动互联网数据,从而高效、精准防疫,相信能极大程度降低社会负担。这套系统一旦形成,将成为今后防备此类疫情的基础设施,也因此意义重大!
来源:医学界
作者:周亚夫
校对:臧恒佳

责编:郑华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