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也是粤菜美食之城,不少特色佳肴扬名港澳乃至海外,最闻名的当属石岐乳鸽。这道曾经只有上流社会才吃得到的中山名菜,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更从餐厅进军文创领域,并成为石岐区的吉祥物。
01
据《中山市志》记载,1915年,有旅美中山华侨回国时,带回了王鸽、仑替鸽和大贺姆鸽等名种,与本地鸽交配;1930年,再从日本、澳洲引进“钦麻鸽”和”澳洲地鸽”,不断改良,才成为现时体型较长、肉质鲜美的石岐鸽,同时因其适应性强、容易饲养,经济上易于推广。乳鸽只有10至15日大,不能自行觅食,由大鸽进食饲料后,消化成谷浆再回吐喂哺幼鸽,状似“乳”,故处在这一喂哺期的幼鸽称为乳鸽。
1943年第26期上海《新都周刊》曾刊登署名“甘贝”的文章〈乳鸽〉,作者讲述在澳门餐馆佛笑楼吃到石岐乳鸽,是用烤炙的方法,“略带汁水,而细视之却并不是汤露。鸽子本身的鲜香质素,一切都包含在它本身之上,既未被榨,亦不外泄。”
澳门百年老店佛笑楼,右上方灯牌下的小字是“秘制烧乳鸽”
作者形容,自己在家很难烹制,但佛笑楼的石岐乳鸽“透而不焦,实而不枯;切下来是一块完整的嫩肉,放进嘴里,舌头牙齿上下颚,稍会运动一下,肉粒已失其所在,祗芬芳甘美的液汁,涂满了你的口腔”,“所谓佛笑也者,不知是何用意。现在想来,也许他们所烹制的乳鸽,实在美妙,当那小二官端上桌子来的时候,香味直透鼻观,不由在兜率天的诸佛菩萨也要‘笑’逐颜开吧!”……《新都周刊》是上海新都饭店所办,主旨就是倡导消费,当然极尽所能描写美食。当时上海有不少中山人,也不知道当年这篇是不是养鸽人的公关稿。
1943年第26期上海《新都周刊》
02
不过,虽然石岐乳鸽早已是名种,但养鸽需要的豆类、玉米、小米,中山却不是产区。所以在此后数十年间,养鸽业规模一直为饲料所困而无法壮大。虽然声名远扬,实际上只有少数酒楼供应。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石岐鸽主要用于“出口创汇”,90%销往港澳,1970年代饲养种鸽量稳定在1万对左右,乳鸽产量约3万只。老一辈中山人吃乳鸽的最早记忆是在香港或者澳门,反而不在本地。正是长期“物以稀为贵”的状态,造成“饥饿营销”,将粤港澳老饕们的胃口从民国吊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才终于等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
参加小榄菊花会的何贤(右二)、霍英东(右三)。(图源见水印)
石岐乳鸽的振兴,却与另一样中山传统民俗有关:小榄菊花会。这项“黄华盛会”始于清朝,因文革而一度中断,1979年5月27日,香港榄镇同乡会回乡观光团到小榄参观,是改革开放后首个回乡的中山社团,为当年11月25日开幕的小榄菊花会铺路。为了招待香港同胞,小榄镇大宴宾朋,据中山县统战部部长林藻回忆,当时的石岐乳鸽需要特批,每用一只都要向中山县财委报销。
1979年小榄菊花会招待了不少香港客人(图源见水印)
03
也是同一年,时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霍英东、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何贤、马万祺等在香港新华社(当时没有中联办,新华社是中央驻港办事机构)、澳门南光公司邀请下到中山考察。考察团从广州到中山,汽车要过五次渡口,下榻的县委一三九招待所原本已属条件较好,但并没有自来水,要服务水提一桶冷水、一桶热水到房间给客人自行混合使用。霍英东有见及此,认为内地搞改革开放一定要有好的食宿条件,才能吸引外商投资。他得知中山三乡镇有温泉,决定投资建造温泉宾馆。
由华侨住宅改成的一三九招待所,现已停业
中山温泉宾馆是改革开放后第一间中外合资宾馆,比广州的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还要早。在1980年12月28日开业那天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筵开100多席,招待1000多名海内外宾客,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杨尚昆主持开幕式。
198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杨尚昆(右五)主持中山温泉宾馆开业典礼
如此高规格的庆典宴会,当然少不了著名的石岐乳鸽,但由于当年乳鸽供应严重不足,中山县接待办与经贸办各派一名主任专责协调,搜罗全县鸽源,准备了整整一个月,才够每枱3只,每位宾客只能分到1/4,还影响到当月出口任务的完成。不只是乳鸽,那个年代样样物资都不足,中山温泉宾馆的开业,曾带来短期供应紧张、物价上涨,在思想还未解放之时,真的有人写信向中央投诉“中山温泉,引来这么多外人,吃光了我们的乳鸽、大米、蔬菜,却拉下这么多屎尿在中山”
1980年,中山温泉宾馆建成全景
04
显然,向中央投诉并没有引发任何后果。据香港杂志《CAPITAL》2018年一则报道,习近平会见港澳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访问团时,特别提到中山温泉宾馆开幕,其父亲、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未能出席,让他们几兄弟姐妹做代表。他忆述,当时看到一栋栋别墅式酒店,让他大开眼界,其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都是当时内地招待所无法相比的。
2018年11月12日,港澳各界代表团访京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新华社)
霍英东在80年代也常去中山温泉宾馆,据工作人员忆述,他午餐常只吃半碗白饭或一碗濑粉,再加一只石岐乳鸽。中山温泉宾馆不仅带动了乳鸽收购价提高,吸引更多农户饲养,更重要的是,1980年8月,石岐食品进出口支公司与澳门南光贸易公司签订《家禽补偿贸易协议》,南光公司负责提供饲料、疫苗及投资兴建鸽场、采购设备,销售所得货款中60%用于偿还南光出资,这样才终于解决了石岐养鸽业饲料和资金的两大瓶颈问题。
1984年1月,邓小平(中)、杨尚昆(后排左一)、王震(后排中)与霍英东(右二)、柯正平(右一)、马万祺(前左二)等港澳知名人士在中山温泉宾馆合影
1982年,石岐建起3个鸽场,年产达到100万只,销往港澳市场,出口创汇150万美元。到了80年代中期,中山普通市民也可以在家门口的餐馆中吃到石岐乳鸽了。80年代也是港澳游客到访中山的高峰期,石岐乳鸽从“出口转内销”,再渐渐走上良性的“内外双循环”,“港澳有、本地无”的尴尬情形再不复见。至90年代,养鸽走向基地化、规模化,2000年年产乳鸽达到270万只。由于供应丰富,“食不厌精”,餐厅选用乳鸽的日龄越来越小,做法也由烤制、红烧发展出盐焗、椒盐、药膳、先卤后炸等多种口味。
八九十年代的石岐养鸽场(图源见水印)
05
一方面是竞争愈来愈激烈,另一方面石岐乳鸽也面对食客“老龄化”问题,一间叫“石岐佬”的中山菜馆搞搞新意思,于2005年推出乳鸽卡通公仔“岐岐”,走上年轻路线,并向旅游、创意产业靠拢。这个“岐岐”大有来头,由已故中山籍手办大师马乐山操刀设计。
马乐山(左一)与“石岐佬”创办人见证“岐岐”诞生
马乐山1927年出生,13岁来港,曾在广州艺专学习雕刻,1958年进入香港马克斯玩具厂,开始制作迪斯尼玩偶,70年代成为“史努比”创始人舒尔茨指定的唯一制模人,世界上过半史努比模具都出自马乐山之手。马乐山晚年返回中山居住,他曾称为外国公仔服务大半世,一定要创作出一只本地公仔。在反复钻研、不断修改之下,他创造出身穿唐装的“岐岐”,后来推出女生版的“岐妙”(后改名琪琪)。
“岐岐”手信礼盒
马乐山已于2014年逝世,但“岐岐”和“琪琪”产品线已延至公仔、T恤、文具、餐具等等等等,“石岐佬”还出产卡通乳鸽造型的月饼,以及印有“岐岐”的中山手信礼盒等等。“石岐佬”现时的最大卖点,是店内即场演示中山特色小吃金吒、鱼包、芦兜粽等等的制作,睇得又食得,成为当地第一大网红店。当然,“网红店”口味究竟算不算最正宗,这就见仁见智,但市场推广肯定有些功力。
网红“石岐佬”乳鸽
走在石岐街头,乳鸽的卡通形象也出现在各种公益宣传当中,不要以为牠们初生弱小,连“扫黑除恶”都有份。据说石岐乳鸽正在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如果能够成事,那中山真的是“乳鸽之都”了。
石岐街头的“石扫黑”与“岐除恶”,但“石扫黑”的名字被红色胶带贴住。
本文原载于香港《明报》2020年9月14日世纪版,原题为《石岐乳鸽》,已获原作者余衡方授权在零记刊发,略有删改。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不想错过宵夜推送?点这里获得攻略
往 期 精 选
在看诚可贵,转发价更高
不想误推送,设置加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