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将分三篇、六个小章节来回忆新中国七十年外交的风云往事:

1、你好,莫斯科
2、别了,司徒雷登
3、反帝反修

4、黄金十年
5、艰难再起航
6、战略机遇期
番外:2050年的世界

本文为中篇,介绍“反帝反修”和“黄金十年”的故事。
参考阅读:《外交风云七十年:朝花夕拾》(上篇)
霸气的二郎腿

反帝反修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相比“单纯”的中美关系,中苏之间的恩怨纠葛,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
任何一个一路走来的中共领导人,对于苏联的感情,都是五味杂陈的。
三十年代上海外滩
1919年,列宁成立了一个叫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的组织机构。
按照最初的设想,共产国际是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最高指导组织,苏共、中共、越共等都是它下面的“党支部”。

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也的确是在共产国际资助下成立的。
从“一大”开始,每逢重要的党组织会议,必须有共产国际代表主持,并报总部备案。

“一大”、“二大”的很多重要纲领文件,由于早期没有妥善的档案工作,国内都没有保存下来。
直到五十年代,苏共中央把这些宝贵档案的俄文版原件移交给中国;由编译局译成中文后,那段历史才“重见天日”。
如果说列宁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多少还带一点“理想主义色彩”,到斯大林时期,共产国际就完全退化成莫斯科控制世界各地共产党的一个“工具”。

1935年共产国际代表卡。共产国际在斯大林时期的“口碑”急剧下降,尤其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约前后苏联“变色龙”一般的反应,使得欧洲各国共产党在国内大失人心
三十年代,共产国际在中国力推所谓的“立三路线”。
这条路线以鼓吹城市工人阶级革命”为目标,频频以卵击石,导致了一次又一次惨烈的牺牲。
而在井冈山安营扎寨、代表“农村路线”的毛泽东等人,则长期被共产国际视为我党内的“本土派”,屡屡受到打压。
直到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利用苏德战争期间苏联无暇东顾的空窗,才完成了对组织的“本土化改造”。
以王明为首的“共产国际派”,从此彻底失势。
此处不再多言。
1935年8月,共产国际十执委在莫斯科郊外。前排左二为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老大),前排右一为王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建国之后,中苏两国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时期:
1、1949~1953 斯大林 同盟建立

2、1953~1957 赫鲁晓夫 蜜月期

3、1957~1959 赫鲁晓夫 矛盾初现

4、1959~1961 赫鲁晓夫 走向决裂
5、1964~1982 勃列日涅夫 短暂缓和、兵戎相见
(1961年10月苏联召开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中苏正式决裂。这是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出席苏共大会。)

1953年3月,作为“从辈分上”长期压制我党的一块大石头,斯大林撒手去见了马克思(没脸见列宁)。
此后三年,赫鲁晓夫先后斗倒了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终于登顶苏联最高领导人。

在地位不稳的年代,赫鲁晓夫视“二当家”中国为他重要的“政治外援”,将斯大林时期抠抠搜搜的对华援助,显著提升了一个档次。
1949年赫鲁晓夫从乌克兰上调莫斯科。在担任莫斯科党委书记期间,他对全市住房进行大规模改造,解决市内住房危机问题。这种廉价简约的住房被称为“赫鲁晓夫楼”(在中国也非常常见,老式单元房)
1954年10月1日,中国举办建国五周年庆典。
一开始,苏联决定由米高扬率团参加。然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赫鲁晓夫最终决定亲自前往中国。
此行,赫鲁晓夫力排众议,携带了“超级大礼包”。

作为回报,此后几年中国积极斡旋匈牙利、波兰和苏联之间的矛盾,并在1957年的“莫斯科政变”中坚定地支持了赫鲁晓夫。
1957也是中苏的“黄金蜜月期”。

这一年的11月2日至21日,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此次莫斯科盛会,十二个国家的执政党和六十八个共产党(工人党)齐聚一堂,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巅峰之作”。
也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中方当着众多兄弟国家的面,给自己立下了“十五年主要工业指标超过英国”的目标——为“大跃进”埋下伏笔。
1957年红场阅兵,从“站位”上也能看出当时中国领导人显赫的地位。自这次大会开始,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出现“两个太阳”,为最终的分道扬镳埋下伏笔。
毛泽东在莫斯科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
从1958年开始,中苏两国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两个层面的分歧逐渐凸显。

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矛盾:
1、争夺社会主义阵营主导权

2、苏联试图缓和对西方关系
3、苏联对中国“大跃进”等运动的态度
4、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
5、中苏边界问题

这里无意去探究谁对谁错。

因为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是一种畸形的交往:党际关系超越国家关系、意识形态超越国家利益。
正如当时中苏走到一起是“无奈的选择”,最终分道扬镳也是“无奈的选择”。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后,中苏曾有过一次“短暂的接触”。
然而这次接触却以“戏剧性的方式”结尾。
颇有一些冥冥之中、自有注定的意味——
国家之间都是很现实的。
在中苏交恶期间,除阿尔巴尼亚和柬埔寨支持中国外,其余社会主义国家均支持苏联(南斯拉夫和朝鲜持“中立态度”)。

中国就这样被“空前孤立”。
而中苏之间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则要到很久之后了。
1989年,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参考:《钱其琛《外交十记》之“中苏关系正常化”》)
1969年9月,苏联红军开始在中苏边境大规模集结。

形势的变化逼迫中国必须做出回应。

最高层经过研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美中矛盾。

联合“次要矛盾”,反对“主要矛盾”,成了下一阶段中国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
1969年的珍宝岛冲突将中苏对抗推向高潮。林彪苏联可能对中国进行战略突袭发布“林副主席第一号令”,全国进入战备状态。珍宝岛事件成为继古巴导弹危机后,又一次爆发全面核战争的重大危机
黄金十年

1970年底,为了逼迫北越上谈判桌,美国再次对越战进行了升级。

这一次,中国的表现非常“耐人寻味”。

一方面,中国仍明确支持越南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另一方面,中国也开始积极推动对美交往,并邀请尼克松访华。
尽管周恩来一再向越南领导人表示中国将继续支持越南,但中美的接触仍引起越南的“强烈反弹”。

从越南的角度,他非常担心自己成为一个“筹码”,被中国“卖掉”。
尼克松访华正值1972年春节期间。这一年的新春团拜会上,越南驻华使馆人员全体缺席,表示对中美接触的抗议
推动中美交往是尼克松和基辛格两人的一次“秘密行动”,绕过了主管外交工作、人多口杂的美国国务院。

1971年7月2日,基辛格以“到越南南方执行调查任务”为名开启了亚洲之行。
他一路访问了南越、泰国、印度等国,并于7月8日中午抵达巴基斯坦。
根据公开的行程安排,基辛格下一站的目的地将是巴黎。


谁都想不到,所有这一切都是“障眼法”,基辛格此行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北京。

为了使基辛格访华不受干扰,尼克松甚至对其他“局外”的美国高官专门做了迷惑性的工作安排。

只为保证此行的绝对机密。

7月9日凌晨5时,对外宣称在巴基斯坦“旅游度假”的基辛格乔装打扮,登上了前一天来到伊斯兰堡的中方波音707专机。

就这样,基辛格在仅有两名美国特工陪同的情况下,“单刀”赴北京。
基辛格此次秘密访华,被尼克松代号为“波罗行动”。
在美国人看来,此行就像700年前马可·波罗造访东方一样,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困难和风险。
周恩来设宴招待基辛格

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1979年中美建交,期间间隔了整整七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中国从战略上已经开始倒向西方,日本、英国等西方阵营里的主要国家也都先后和中国建交。

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却仍然“曲折”。
直到1979年,中美两国政局都“尘埃落定”后,这层窗户纸才最终被捅破。

不同于上一个时期改善中美关系的渐进性,小平同志深知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最重要的“外部环境”。
他对改善中美关系有很强烈的“急迫感”。
在美国人尚犹豫是否要发出正式邀请的时候,中方主动抛出了橄榄枝。

1978年11月29日,小平同志在接见日本客人的时候,首次向外界公开表达了访美的意愿。

他是这样说的——

“访日是我多年的愿望,不过,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到华盛顿去。中美关系正常化了,XXX主席忙,不能访美的时候,我可以访美。”(《参考消息》1978年12月1日)
在得到中方“关键暗示”后,卡特立即决定邀请小平同志访美,准备以“美中准同盟”的姿态对苏联强硬施压。

1979年1月28日,小平同志在访美专机上
小平同志的这次访问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正式访问美国。
其意义之重大,和《外交风云七十年:朝花夕拾》一篇中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是等同的——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历史就是这么滑稽。

三十年前,莫斯科,苏联。
三十年后,华盛顿,美国。
对越战争结束后,我们与曾经苏联阵营的“兄弟们”彻底割袍断义。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终止了对东南亚各国共产党的援助。
缅共、马共、泰共等在失去援助后,相继放下武器向各国政府投降。
曾经轰轰烈烈的“世界革命”,就这样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正式拉开,西方的资金技术开始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
中国与西方,进入著名的“黄金十年”时期。
这十年里,除了对内改革、对外引进西方资金技术,中国还办了很多件“大事”。

比如:香港回归谈判,收复南沙……

这些都是在“黄金十年”的大背景下完成的。
1984年里根访华,将中美关系推向高潮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今天去“复盘”新中国七十年的外交史,在中苏分裂这件事情上,很有可能会得出一个“积极的结论”。
如果不在六十年代“分手”,我们或许会随着苏联一起,在1991年那个寒风凛冽的冬天沉没。
尽管这些都是当初所不曾预料到的事情。
造化弄人。
把视角再放大一下。

从十九世纪的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先后尝试了封建帝制下的技术革新、资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很多条改良道路。

均以失败告终。
1979~1989这“黄金十年”中,中国人完成了最后一次探索。

在八十年代末风雨飘摇的关口,面对眼前的乱局,很多人再次对1978之后选择的路线产生了“动摇”——会不会又错了?

于是在“事情”发生五天后,小平同志以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召开了一次稳定人心、总结教训的关键会议。

这篇讲话原稿被收录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第306页。
面对低沉的士气,小平同志鼓励大家“要总结现在,看到未来。”

这个“未来”,就是后来“三件小事”中的第一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篇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