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要:开始觉得怕冷了,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呢?(点击阅读:当你开始变得怕冷,是老了么?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光可能是最幸福的,因为一旦上了小学,就会面临一个很痛苦的问题:早起。而每天逼家长挣扎着爬起床送孩子去学校的理由,大部分则是因为一个特殊的中国教育概念 —— 早自习。

中国是全世界极少数的会普遍安排学生集体早自习的国家,其他绝大部分国家的学生上课时间是分布在早上8点到9点这段时间的。
在聊起早自习的时候,很多家长包括老师认为,早自习的原因是“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上的记忆力、专注度都最好,特别适合看书背书,因此要抓紧正式上课前的这段时间。

而有些家长则因此开始焦虑:有些孩子在早自习的时候还没怎么睡醒,困困的怎么都看不进去,那是不是就错过了“记忆力最好”的早上了呢?
其实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清晨是不是我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呢?
答案是:并不是。虽然每个人的作息时间、生活习惯都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大部分相关研究的确表现出,成年人中大多数在上午的时间“最精神”,也就是表现出较高的专注力、记忆力和对工作的敏感度。
2012年《华尔街时报》曾经采访过进行相关研究的南加州大学
Steve Kay教授,Kay教授认为,这个现象和人体的生物周期变化有一定关系。比如一些激素的分泌周期,比如夜晚睡眠中人体的体温较低,而从快醒的时候开始,人体的体温开始升高,进入“预热”状态。因此上午是大部分人“精神”最好的阶段。
大部分人的“精神”周期是类似下图的情况,从睡醒后逐步精神起来,上午逐渐达到高峰。不过这种“好精神”往往随着午餐时间而结束,之后开始中午困觉的状态,平均来说下午2点是最容易犯困的时间点,这段时间对于工作学习的专注力也是最差的。
下午困劲过去以后,精神会逐渐反弹,到晚上到达第二个高峰,然后在睡前再下降。

不过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所有人都一样。就像我们曾经写过的那些和生物钟有关的问题一样,不同作息时间也会对人的“高峰时间”有影响。早睡早起的人,每天的精神高峰往往出现在早晨上午。而对于夜猫子来说,很可能上午的高峰爬升的晚,时间跨度没有晚间高峰长,所以导致一天最精神的时间反而是上图晚间睡觉前的第二高峰。
点击相关阅读
不过关于“早上最适合学习工作”的差异,不仅仅来自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2011年《Thinking & Reasoning》杂志刊登过密西根州立大学等两位研究者的论文,他们在对428名学生进行的研究中,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两类:偏重理性分析的和偏重感性创造的。他们发现:在学生自己精力集中专注的“高峰时间”段内,解决理性分析类问题的表现的确更好,但解决需要创造性的问题则相反,而是在每天比较疲惫的非高峰时间段的表现更好。
换句话说,即便你上午最精神,也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在这个时间段去解决的。
所以虽然不同的的生物钟周期,会影响一天到底什么时间最“最精神”,但最精神的时间基本都是上午和晚上。除非早上4-5点钟就起床,否则很难把最精神的时间,调节到每天早上7:30早自习的时间。
这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早自习的设定,并不是为了“抓紧早上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来读书”。
那早自习的意义是什么呢?......其实是预热。
从时间的安排上来看,即便去除早自习,早上8点开始上课,也只是距离起床1-2个小时而已,并没有进入“最精神”的时间阶段。所以早上的第一节课也还是很难立刻进入状态。
因此就需要用一些方式来预热,或者加速,这样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孩子就可以用更好的专注力和记忆力,去吸收老师教授的知识了。
可能有家长觉得这个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坐在教室中读书上课而已。但分清早自习,更主要地是让我们合理地安排早自习的内容 —— 早自习应该是安排一些能够更能调度孩子积极性,相对轻松有趣,互动性强的内容,激活孩子的“精神”,让他们可以用更活跃的状态开始一天的学习。
而前段时间出差,和一些朋友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却发现,不少学校将早自习直接当做第一节课使用,或者干脆用来刷题做卷子。这样的做法不仅仅违背了早自习的本意,也违背了孩子生物钟的自然规律。既没能做好预热,又无法真的有效吸收知识。
说实话,可能还不如让孩子多睡半小时的意义大。
最后说一个具体案例:前两天有一位读者在后台也问到早自习相关的问题,问她家小朋友早自习的时候精神总很困顿,怎样能改进。
我们建议她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入手调整:

首先是早睡觉,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这样早上就不会太困;其次,早上要认真吃早饭,不要因为时间太赶,吃的很快很少,甚至饿着就去上学;如果早上时间充裕,还可以快速洗个热水澡,提高体温,也能有效进入更有精神的状态。
如果是对于成人想提高早晨、上午的工作状态,也可以参考前面的这些方法。紧急情况下喝一杯咖啡来提神也ok,但不建议日常每天靠咖啡清醒过来,这样会产生一定的依赖问题。这个我们之前写过,今天就不多写了(点击阅读:
熬夜之后又要忙一天?这是你需要的生存指南
)。

今天早上,你困了么?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查询】,在搜索栏里输入“教育”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学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我们还剩下什么
  • 别用识字卡破坏孩子心中的汉字之美
  •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 教育是服务,底线是安全
  • 幼儿园禁止小学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园该学的到大学都没教
  • 数学启蒙的赢家,和谁先数到100无关
  • 幼儿园门口的“分离焦虑”
  • 为什么要过洋节?因为开心啊
  • 皮纹测智商天赋?算命先生们还是省省吧
  • 只有1/9家长会看的文章,左撇子宝宝的养育建议
  • 你是哪种育儿风格的父母
  • 清明,如何和孩子谈死亡
  • 别用弟子规来绑架国学教育
  • 为人父母,你为什么不敢管教孩子?
  • 请教会孩子去面对那些“可怕”的人
  • 英语早教班不会和你说的事情
  • 欧美家庭最流行的熊孩子管教法:Time Out
  • 左脑逻辑右脑创意?你的大脑可不是这么分工的
  • 别了,毁在小升初上的华罗庚金杯赛
  • 给“少数派”家庭家长的育儿建议

  • 为什么要教孩子做个好人?用数学公式来推导一下
  • 吵闹不专注?蒙台梭利安静游戏的自律练习
  • 数学好的人,怎么买保险
  • 不吉利背后的中式死亡焦虑

  • 带宝宝去电影院的第一原则——别扰民
  • 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是去关注那些去不了清华北大的孩子
参考资料:
https://www.wsj.com/articles/SB10000872396390444180004578018294057070544
https://www.medicaldaily.com/how-brain-works-brain-activity-eqinox-solstice-372798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3546783.2011.625663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