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涵同学
2018届CIS暑期科研项目学员
CIS指导教授:哥大新闻系终身教授Howard French的《新闻探究》课题
录取院校(ED):纽约大学
高中:济南外国语学校国际部
SAT:1530
托福:108
2017年,来自济南外国语国际学校的郑义同学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提前录取,这一消息轰动济南,因为他是济南历史上首个被哥大录取的学生!
图片来源于济外国际官网
这一消息也振奋着CIS的老师们,要知道早在2016年暑期,郑义同学就参与了CIS科研项目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史研究所副主任Adam Mackeown主导的《南方丝绸之路研究》项目,正是因为这一经历让他增强了科研能力、学术背景,提升了申请哥大的软实力,也坚定了对哥大历史系的选择!
兴趣是最初吸引我开始学习历史的,高一的时候自学了AP美国历史,但那时候我并没有想要申请历史专业,曾经考虑过金融专业。后来参与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授课的学习项目,系统学习了历史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写作方法,讨论及辩论式学习形式,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这门学科的深度和高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专业,可以对未来研究生申请法律、投资等专业做好最坚实的基础。
郑义同学的故事还在济外的校园里流传,2018年,他的学妹于子涵同学也慕名参加了CIS科研项目,在今年的早申中也不负众望,荣获纽约大学MCC专业录取!本次专访我们来对话于子涵同学,听听她与CIS的故事!
CIS: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我是济南外国语国际部的于子涵,现在是高三,是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参加的CIS科研项目,然后已经被纽约大学录取,录取专业是media,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简称MCC,是隶属steinhardt学院里的专业。
于同学的NYUoffer
CIS: 纽大MCC是你的梦校和一直想学的专业吗?
于:哈哈哈,说来其实有点有趣,哥大是我的梦校,当时参加这个项目最主要的原因是Howard French这个教授,他是哥大研究生学院新闻系教授,而且我原来也听说过他。但很可惜的是哥大本科阶段没有传媒这个专业(这是我的dream major),就很纠结,一个是梦校,一个是喜欢的专业,但是最后还是选了喜欢的专业,放弃了哥大,这是我申请季最纠结的一个点。
项目期间我当时和教授说的是想申哥大,他说很支持我来,很适合我。后来又改的NYU,他也很支持我选择我喜欢的专业最后。
Howard W. French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教授
  • 两度入围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
  • 两度获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Overseas Press Club of America)新闻奖;
  • 尤里西斯国际报道文学奖(Lettre Ulysses Award)
  • 格兰瑟姆环境奖;
  • 2011-12开放社会基金会会员;
  • 马里兰大学荣誉博士;
  • 2016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年度教授;
CIS: 参加CIS科研项目最主要是因为教授?
于:是的,我一直喜欢传媒和新闻,所以就会去看相关的书。我很早之前就读过Howard French教授的书,感觉教授是一名很敬业很称职的记者。说来很巧,当时其实我有收到很多项目的宣传嘛,然后看到这个教授和课题我就选了CIS。
而且我们学校也有学长参加过。他曾经告诉过我他的亲身经历,还说当时他在经济和历史中犹豫,是哥大东亚历史研究所的Adam教授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学习历史,我能感觉出这个项目结束时他收获很大,这个学长最后去了哥大。他就是郑义,哈哈哈哈哈……其实他在他们年级单纯论考试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申请上了最好的大学,我们学校挺多人都觉得这跟CIS和教授的推荐有很大的关系,我自己申请结束后,也发现来自CIS的推荐信确实很管用。
CIS: 你多早的时候看的教授的书?他的书你都看了吗?
于:我上高一的时候看了教授的书,正好锻炼英语,教授的书确实是挺难哈哈哈,我就看了一本,看了大约两个月。因为我也不能时刻都看,还有学业,只能是晚自习的时候看一下。后期参加项目的时候看的书都是教授推荐的。我们阅读量很大,不夸张有时候需要一晚上读完一半的书。这期间对我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Howard W. French教授的著作
CIS: 就看一本你就能断定教授是一个很优秀很称职的记者?
于:嗯,当时我看的那本书是关于非洲的,这期间教授遇到了很多挺艰难的事情,但是教授都觉得这些是家常便饭。再加上教授会多国语言,真的很厉害,哈哈哈哈……教授上课还给我们讲了很多他的经历,就更加佩服他了。
CIS: 项目期间上了他的课,你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
于:上了他的课,我觉得他的确是那种学术型的教授,严格、严肃,教授上课可以三个小时没有课间。但比较搞笑的是,教授发现我们上课表情都很严肃,意识到确实自己上课太严肃了,后期也会跟我们开玩笑放松一下。还说让我们提醒他以后要多笑,鼓励我们跟他多交谈,渐渐我们就都不怕了。下了课围绕在他旁边的同学也很多,而且教授会说中文,有时候课外用中文交流起来很有意思,他在中国呆了五年还是八年,中文可以说是很流利了。
能感觉出来他原来是一个非常严肃认真的记者,一开始我也是觉得当记者要与很多人打交道,亲和力很重要,但是教授后来给我们讲一些记者如何采访的时候,我觉得职业素养更重要。
其实我们的课程安排很有趣,为了最后写论文,教授也会让我们自己去采访一些人,感受一下当记者的感觉。那个时候才真的觉得当记者很不容易,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拒绝,因为很多人也不愿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还有小组一起去听一些学术类的宣讲会,这个期间也锻炼了如何与别人合作的能力。
CIS: 的确是很不容易,我觉得一个好的真正的记者标准应该是很高的。
于:对,项目期间当时我们采访前会想一些问嘉宾的高质量的问题,五个人从晚上8点想到凌晨,一遍遍修改问题。为了了解这些嘉宾,还会去读嘉宾的论文,从论文里找到一些对我们的课题很有启发的点。其实一开始我以为学的是新闻,但最后发现其实更多的是政治方面的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CIS: 从晚八点到凌晨,这样的过程中你们会有什么收获呢?
于:这个还不算什么,后来写paper,我们都不睡觉的。我觉得会让我们的眼界变得开阔,永远对事情保持怀疑,会多维度地思考问题,会去关心很多原来不会去想的事情。比如关于中国的老龄化,高龄女性不结婚背后的秘密,哈哈哈哈哈……还有城市化问题等等。如何去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这是我的paper的主题。
于同学在CIS科研项目期间的课堂笔记
CIS: 这个严格的教授和你们或你之间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或者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于:有的,第一个是记得交完paper的初稿,所有同学都收到了feedback,但我没有, 我担心了一晚上,TA也不知道咋回事。但第二天教授单独把我叫出去,悄悄地告诉我我的论文得了第一,想给我个小惊喜,并且问我需要推荐信吗的时候,我觉得教授太可爱了!当时叫我出去的时候我可害怕了,他告诉我这个惊喜的时候表情很平静,就感觉闷骚得可爱,哈哈哈哈哈……我开心得跳起来!还有就是最后聚餐,我们坐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那个时候,感觉自己爱上了教授,哈哈哈哈哈……很不想和他分开。
CIS: 那时候应该是项目也快结束了吧?
于:其实不是,我们初稿交得很早,项目还没要结束,我们修改了很多稿以后才结束的。哈哈哈哈哈哈,我们工作量很大。那么早就开始写论文,刚开始确实很吃不消,但还是硬着头皮往前走哈哈哈哈……
CIS: 总体评价下教授吧!你从他身上学到最多的是什么?
于:他是一个很敬业、很负责的教授。我们的paper大到主题,小到标点,都会帮我们改,相当有耐心,当时教授看到我们的标点觉得好笑,哈哈哈哈哈……还专门教我们如何地道地用英文书面表达。学到最多的还是知识,太多知识了。政治经济环境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当一名合格的记者。
CIS: 那你觉得CIS科研项目对你申请纽约大学有什么帮助吗?面试有提到或被问到项目经历吗?
于:有的,申请纽大提交了教授的推荐信,活动列表里也提到了CIS项目的科研经历,项目论文本来是要发表的,但那段时间正好申请季,就没有发表,只是作为申请材料提交了。我感觉在我面试的时候帮助很大,面试的时候我基本谈论的都是我做的科研方面,我提到了当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等等都是教授教的,嘿嘿嘿。CIS能够学到的这些顶尖教授带来的知识和视野确实非常难得,在面试的时候就感觉很有底气,就是知识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感觉。
CIS: 这一个月,整个项目下来,除了专业知识、论文、推荐信,还有什么其他收获吗?
于:还有就是有很多好朋友,收获了友谊的小船哈哈哈哈……这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他们就给我感觉都很厉害、很开朗,我们工作起来也很有默契,都是很有想法的小可爱。我们会一起去听宣讲会,一起去看电影,相处挺欢乐的。
当然,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我也感到压力很大。大家都很优秀、有思想又有趣。学知识的同时也让我感到有压力,但这种压力会让我主动去学习,去进步,我觉得很好,是压力也是动力。
于同学在CIS科研项目期间与教授、同学及助教合影
CIS: 参加项目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是有不适应的地方吗?又是怎么克服的?
于:一开始的时候阅读量太大了,而且很难懂,每天都很疲惫,但后来能力增长了就习惯了,明显阅读速度变快了。我的办法就是抓紧时间读,不要在很累的时候读,效率不高。prof说是在锻炼我们,大学都是这么读,哈哈哈哈……
CIS: 大概在项目进行到多久的时候觉得习惯这种快速且大量的阅读了?
于:一个星期以后吧,同时提炼文章内容的能力也变强了,哈哈哈哈哈。我觉得是前两天最煎熬,其实还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如果读不完材料,第二天就听不懂教授在说什么。
CIS: 对于将来要参加Howard W. French教授的研究课题的同学,你能说说你的建议或忠告吗?
于:我觉得1.做好预习准备,这样课堂参与不会感到被动 。2.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让教授多了解自己 。3.千万不要忽视小组合作,这可以说是完成paper的关键 。4.无论有多难,任务有多重,都请坚持下来,真的会收获很多。一定要坚持,反正就一个月。
CIS: 你平时有参加其他的一些课外活动吗?
于:我参加了cctv的实习和本地公司传媒方面的实习,还有自己策划拍摄纪录片,拍纪录片挺不容易的,第一次自己学习剪辑什么的,剪得也不是很好,拍一个纪录片还是蛮麻烦的,但是做到了很有成就感。此外,我还喜欢演话剧,演过《捕鼠器》里的Molly,还导演过《道林·格雷的画像》,其他还有弹钢琴,游泳和打羽毛球。
于同学实习期间照片
CIS: 有什么申请方面的经验可以分享吗?
于:就是我觉得活动要有方向性,不要什么都做,但是要精。还有就是标化成绩也很重要。
CIS: 你会愿意向身边的朋友推荐CIS科研项目吗?
于:当然会的,老师们都很负责。而且非常感谢CIS这个项目,不仅有机会可以和教授进行亲密接触,也可以收获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十分推荐大家加入这个大家庭,为自己的人生添上更多的色彩。
ps:本文关于于子涵同学的信息资料均由其本人提供,感谢子涵同学对CIS的支持!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CIS科研社。
喜欢这篇文章,请随手转发一下,或者点一下“好看”,这都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