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毫无悬念的巴雷特上任过程,还是范士丹的故事比较有意思
近日除了万众瞩目的总统大选之外,另一个比较吸引外界注意力的,就是被特朗普提名接任金斯伯格去世留下的大法官席位的艾米·康尼·巴雷特的参议院听证会。

不出所料,巴雷特在司法委员会前的听证会历时三天,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波澜便宣告结束。参议院本周开始着手接下来的投票过程,预计将在大选前一周完成这位大法官候选人的提名。不管民主党人再怎么不情愿,自由派怒火有多高涨,没有什么拖延战术能够阻止共和党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完成提名。
走个过场的听证会,你要啥自行车
至于听证会,本身就是一个走过场,两党议员各说各话的政治舞台。自从1986年伯克听证会之后,法官候选人基本学会了听证会中谨言慎行,回避问题“装孙子”的一套太极功夫。一场数天听证会,看似法官啥问题都回答了,实际上核心问题是根本没有回答。
巴雷特也是如此,除了被提问时记不住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五个自由”外,整场发布会几乎毫无亮点。任命巴雷特所需要的50票,早就在9月18日金斯伯格死后便以凑齐。在目前选举形式不妙的大背景之下,共和党抓紧时间办大事是必然的结果。他们的决心是不会因为其他外部因素而转移的。
真正有意思的事儿
相比听证会本身,整个听证会下来最有意思的,还是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首席民主党成员,加州资深参议员戴安·范士丹(Diane Feinstein)的表现。无论是她对司法委员会程序和委员会主席林赛·格拉汉姆(Lindsey Graham)的称赞,还是她听证会结束后给格拉汉姆来的一个拥抱,都招来了外界特别是自由派民主党内部及其严苛的批评和质疑。
格兰汉姆和范士丹
事实上,近年来,岁月的痕迹在年事已高的范士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业已87岁高龄的范士丹不仅是参议院当下岁数最大的成员,同时还是硕果仅存的几位温和派民主党参议员元勋。但18年才刚刚第五次连任的她,已经明显显露出身体精神状况堪忧的迹象。范士丹的在巴雷特听证会上的表现,更是给她惹来了巨大的麻烦。
无论最终大选结果如何,这位备受尊敬的参议员老同志,怕是快要被迫退位让贤了。范士丹的困境,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美国政治在过去二十年中的变化。政治的部落化,让旧时代的退让和绅士风度变得落伍。赤裸裸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焦土式政治,才是美国政坛的未来主流。这一趋势,绝不会因为特朗普时代落幕而消失缓解。
“英雄”的末路
时间是残酷的,再伟大之人,也逃不开生老病死的世间常态。而在国会这个老人俱乐部中,从来就不缺上了年纪,身体精力本已跟不上政坛节奏的老议员。碍于国会论资排辈,尊老爱幼的传统,大部分党内人士都不愿意公开的指责质疑自己上了年纪的同僚,以免未来自己也落得同等下场。
上了年纪的老同志不好处理啊
国会委员会,特别是参议院委员会这样纯粹按照资历安排人事问题的运转机制,无疑放大了老龄议员带来的问题。而许多议员等待了几十年才成为关键委员会主席/首席成员(Ranking Member),自然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力。
如何调和年轻气盛参议员和这些党团内长者本就是一个相当难办的问题,当有委员会主席明显因为年龄原因不在胜任却不愿退位时,问题只会更加棘手。没有哪个国会议员愿意彻底废除按资历分配委员会主席的体制(Seniority System),因为论资排辈虽然有所弊端,但毕竟还是相对最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然而,当老同志的表现影响到党派核心利益底线之时,党内也不得不做出反应。
我国会山自有法度在此
而范士丹这几年以来的种种迟缓的行为和老态龙钟的表现,只能用岁月不饶人来描述。曾几何时,作为第二代女权主义运动的核心成员,范士丹是创下多个历史第一的先锋人物。从旧金山第一位女市长,到加州第一位女性州长候选人,再到加州第一位女性参议员,92年至今已担任参议员28年的范士丹无疑是一位“开拓者”,也是广受参院同僚尊敬的德高望重老同志。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一手推动94年禁枪令(Assault Weapon Ban),14年还主笔了911后美国“虐囚”相关问题的情报报告范士丹,这几年愈发有体力和精力跟不上华府政治节奏的迹象。尤其是今年开始,范士丹经常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文不对题,往往还无法理解记者的提问,通常需要幕僚的解围才能摆脱窘况。
90年代的女性政客
很显然,范士丹的年纪已经影响到了她正常履行参议员指责的地步。过去的几个月中,范士丹总共在参议院中发表了两次讲话,委员会听证时,她也基本只能通过念幕僚起草的稿子来避免尴尬情况出现。事实上,范士丹的认知下滑问题在华府已经基本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只不过同僚和记者出于对范士丹的尊重,大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选择性忽视。
司法委员会问题
倘若不是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突然病逝的话,范士丹的年龄问题起码在下届国会召开之前是不会成为媒体焦点的。只是,巴雷特的提名让作为司法委员会上民主党首席成员的范士丹重回聚光灯前台。不出意料,在万众瞩目之下,范士丹并没有交出一个让民主党和自由派满意的答案,而她在司法委员会的未来相比将是未来几个月参议院内部斗争的焦点。
自打范士丹17年后成为民主党在参院司法委员会中的“龙头老大”之后,有关她的争议就没断过。刚上任没多久,范士丹就搞出了一个巨大的“乌龙”。在询问一位被特朗普提名的上诉巡回法官人选时,本来想拿这位候选人把宗教信仰作为最高权威问题说事儿的范士丹,语言组织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教条主义要不得!
范士丹最终所说的“宗教教条在你心中长存“(The Dogma lives loudly within you),给人一种她歧视天主教徒的印象,招来了外界的一致批评,同时让她攻击的法官人选成为了社会保守派的宠儿。看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意识到了这个法官候选人是谁—就是即将成为最新高院大法官的艾米·巴雷特。(冤家路窄哈哈哈哈)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范士丹那句话,巴雷特未必能从一票保守派法官苗子中脱颖而出。
冤家路窄
如果说巴雷特事件还只能算是一个引发了未来蝴蝶效应的小插曲的话,范士丹接下来在卡瓦诺提名案中的谜之操作,就是自由派眼中不可开脱的“大罪“了。众所周知,卡瓦诺听证会期间的涉嫌性侵引爆了全美舆论,被认为是”米兔“运动的一个关键节点。虽然最终卡瓦诺还是平稳的进入了最高法院,当上了任期终身的大法官,但此事对美国社会和18年的中期选举留下了深远影响。
相比于指控的福特和否认的卡瓦诺等戏剧化吸睛的表演,范士丹在卡瓦诺扮演的角色倒是被外界遗忘了。很少有人记得,早在媒体曝光之前,范士丹就收到了她选民福特的相关来信。至于范士丹为何等待了数周都没有对此展开行动,具体的动机恐怕只有范士丹本人知道。
"名垂青史“的卡瓦诺听证会
不难想象的是,共和党参议员认为这是范士丹有意筹谋,是为了在最后时刻“捅“卡瓦诺一刀。范士丹的”迟疑“,也被共和党拿来作为性侵指控不靠谱的证据之一。不管怎么说,范士丹在卡瓦诺一事的处理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事情最后演变成两党剑拔弩张的失控局面,范士丹要负很大的责任。许多民主党参议员也私下指责范士丹处理卡瓦诺事件的不当,导致民主党失去了1-2席宝贵的参议院席位。(当然这个怪罪公不公平,是否合理有待商榷)
早在巴雷特听证会程序开始之前,民主党内部就出现了要替换范士丹的声音。有不少匿名的民主党参议员认为范士丹已经不适合在继续担任司法委员会的首席民主党委员,认为她有可能会再度“搞砸”。事实的经过证实了他们的担忧,范士丹没能摆出民主党基层所要求的强硬立场,反而还不停的称赞司法委员会公平公正的过程。
范士丹究竟在想什么?
哪怕是司法委员会主席格兰汉姆在高院问题上的立场反转这么一个简单的攻击目标,范士丹也没有过多的提及,反倒是在会议结束后高度称赞了格拉汉姆,给了他一个衷心的拥抱。范士丹的蜜汁操作,自然是让民主党内部和自由派基层组织对她怨声载道。甚至有基层组织直接要求少数党领袖舒默把范士丹从司法委员会领头人的位置上拉下来。
种种压力之下,哪怕是一向维护党内长者的舒默,也不得不对外宣布他和范士丹进行了一番“极其严肃”的谈话来安抚“民愤”。按照事态的发展趋势,如果民主党明年夺回参院的控制权的话,范士丹估计是不大可能坐上司法委员会主席的位置了。
更深远的意义
当然,在国会和华府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当中,范士丹的表现问题引发这么大反弹绝不仅仅是一个孤立性事件,其背后还有这许多深远的原因。
蜜汁操作

这件事之所以能闹这么大,首先是因为参院司法委员会是一个位高权重影响力深远的关口,未来几年谁来掌舵,将对联邦法官提名和各类立法过程产生巨大影响。之所以这个时候针对范士丹,不仅是因为她的年龄将限制未来有效的行使委员会权力,同时还因为范士丹仍然认可未来可能对民主党填充巡回法院带来负面影响的“蓝条“规则。(Blue Slips)
蓝条规则听起来很高端,实际上就是一个参院的传统,允许本州参议员单方面否决属于本州的上诉法官提名人选。历史上往往被两党参议员用来阻止对立政党总统填补巡回法院空缺,特朗普之所以上任之后能迅速任命大批联邦巡回法院法官,正是受益于先前共和党参议员启用蓝条阻挠奥巴马填补空缺。
龟丞相:什么传统?
特朗普能任命这么多法官,还跟他上台以来参院共和党人开始摒弃蓝条传统,无视民主党本州参议员抗议的新常态息息相关。感觉己方吃亏的民主党,按理来说肯定是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当他们上台之后同样效仿无视蓝条传统的举动。问题在于,范士丹作为老牌参议员,还表态支持继续单方面坚守这一传统。显然,现在就开始造势替换范士丹,就是未来阻止灾难重现而提前铺路。
另一方面,范士丹来自自由派大本营加州,却是参院民主党中意识形态最为温和的几位成员。这种个人政治风格和本州政坛主流全面脱节的不匹配情况,是许多人对范士丹不满的源头。虽然家乡旧金山和加州整体在范士丹92年当选以来完成了从红州到蓝州的迅速转弯,但范士丹仍保留了二三十年前以来一贯保持的意识形态立场。
异端!
尤其是有关参院阻挠议事规则(Filibuster)未来改革问题上,在其他温和派民主党参议员立场迅速转变的大背景下,范士丹仍明确反对废除超级多数(60票)通过法案的标准。可以想象,民主党基层对于范士丹的立场自然是暴跳如雷。但考虑到范士丹还有四年任期,这种基层的愤怒能起多大作用,还是个巨大的疑问。
最后,范士丹近年的挣扎,反应了国会生态的变化。无论今年选举结果如何,老牌参议员所怀念的那个和谐过去已经是昔日黄花,不可能再度绽放。社交媒体和24小时新闻周期的兴起,再加上政党极化的大背景,都不再奖励两党国会议员之间的合作妥协。范士丹拥抱格拉汉姆在过去也许会被媒体广泛称赞,但在政治愈发部落化的今天,这种举动只会引发争议和党内不满。
分裂才是新常态
结语
如今的华府的主流,让范士丹这样讲究妥协优先,礼善待人的“老古董“不再吃香。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旧时代的政客将彻底退出政治舞台。
时常提到对旧时代国会生态怀念的拜登,若是当选总统,也必将面临同样的现实。他所熟悉的国会和曾经的同僚,已经随着历史的进程成为了虚无缥缈的过去。如果不适应新时代更加“赤裸野蛮“的政治环境,那么他注定将无法办成大事。
拜登是否会力保老友范士丹呢?
至于范士丹的命运,虽然目前堪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真正要民主党对自己的一位老同志下狠手,恐怕还是很难。更有可能发生的,还是效仿当年罗伯特·伯德“主动“让出拨款委员会主席位置的先例,让范士丹主动退位让贤。(在这一景象下,罗德岛州参议员谢尔顿·怀特豪斯将成为主席/首席成员)
归根结底,大人,时代变了!
FYI: 下一篇大概是摇摆州巡礼或国会救济金观察吧,取决于他们谈判进程。
往期回顾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