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2020年10 月 9 日,知名科研期刊《Science》将今年7月发表的一篇中国论文撤下。该论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东南大学的研究团队。这是中国学术界首次被《Science》撤稿,距离2020年7月22日中国学界第一次被《Nature》撤稿(文章出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时间不到三个月。
2020年7月10日,一篇题为《电场诱导异质界面金属态构建超质子传输 (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 》的文章刊登在《Science》。
文章作者声称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提高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并完成了一种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开发,“研究利用半导体异质界面场诱导金属态,助推超质子实现又快又好地“跑起来”,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导率。这与传统电解质材料电导率相比,提升了 3 个数量级,并且实现了先进质子陶瓷燃料电池的示范”。
论文在7 月 10 日发表后得到了包括新华社在的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东南大学在各自官网均以“重大突破”、“原创成果”为题,刊发了这一消息。据两校官网报道,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东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多方面的资金支持。
然而,文章发表不到一个月便引来了网络质疑。方舟子在个人博客上率先先发布了质疑消息,并随即引起了“打假学者”Elisabeth Bik 的关注。后者在知名学术打假平台PubPeer上提出,该论文可能存在数据真实性问题,文章中的两张图片与此前该文作者此前发表的论文中的数据图非常相似。引发学界震动。
质疑者声称,该论文中的“Fig.S10”与此前一篇论文中的另一张图出现了雷同,这篇论文题为《Enhanced ionic conductivity of yttria-stabilized ZrO2 with natural CuFe-oxide mineral heterogeneous composite for low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其中的雷同图片为“Fig.8b”,如下图所示:
红框区域为两图间的雷同部分
此外,该论文的“Fig.S9b”与则与此前发表的论文《The composite electrolyte with an insulation Sm2O3 and semiconductor NiO for advanced fuel cells》的中的“Fig.8” 高度相似,如下所示:
质疑者将两图分别按照x轴,y轴重合,结果显示两图“完美重合”。
两图按x轴重合结果
两图按y轴重合结果
质疑者指出,虽然这三篇文章主题相同,但分别使用了三种不同的物质材料,彼此之间并无关联。三种不同材料的实验曲线完全重合是无法解释的。2020年9月4日,该文章收到了Science编辑部的发函关切(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Science要求论文作者对图片重复现象进行解释。
对此,文章通讯作者宋怀兵等人回应称:
(1)论文中的Fig.S10存在着错误,原因:学生在数据传递过程中发生错误。
(2)Fig.S9b使用了先前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的论文中的图片。原因:两组数据在同一时间段测得,数据具有相似性,且误存在同一文件夹中。所以在画图时错误的包含了2018年论文的数据。
这些错误与实验室的位置和人员变动有关。在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之间,材料科学与化学学院的所有实验室,包括我们的实验室,都必须搬到30公里外的新校区。在同一时间,作者L. Liu毕业了,中断了向继任者传递数据。该手稿于2019年12月中旬至2020年3月完成定稿,当时武汉市因2019年冠状病毒病而受到前所未有的封锁。准备手稿和SM数据的作者在不同的城市和国家隔离,无法使用实验室计算机或数据库资源,从而导致通信错误。
我们对SM中的意外错误承担全部责任。我们坚持低温质子陶瓷燃料电池的实验设计,理论计算,主要数据和分析。但是,鉴于SM中的错误,我们决定撤回该报告。目前,除了B. Zhu, M. Huang, M. Akbar以及J. S. Kim等作者外,其他作者都已经同意撤稿。
10月9日,该文从《Science》撤下。Bik 认为,从论文数据在 PubPeer 上被质疑到《科学》撤稿仅用时 57 天,这是一个非常迅速的处理。她表示,“论文作者因疫情隔离而导致的数据混乱的理由虽然合理,但这个错误使人对研究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因此撤稿是一个合理的决定”,她希望“这些错误能鼓励研究者更好地记录实验室笔记和文件名,另外,也希望杂志能考虑允许作者重新提交他们修订后的工作”。

这是第一篇中国被撤稿的Science论文。距离中国第一篇被撤稿的Nature论文被撤,时间不足三个月。2020年3月12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团队在 Nature 杂志发表了题为《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的论文,该文报道了在琥珀中发现的“世界上最小恐龙”,被选做Nature的封面文章,在国内受到了广泛报道,引起了较大关注。
但是,该文发布仅24小时后,便有6位国内古生物学者发表联名文章,对该研究提出十大质疑,并且认为“史上最小恐龙”很可能来自于某种蜥蜴。2020年7月22日,这篇文章被Nature撤回,成为了我国首篇被撤稿的Nature文章。
自2017年《肿瘤生物学》的107篇撤稿事件以来,学术不端已成为中国学界最为重视的话题之一。被频繁曝光的中国“论文工厂”为中国学者的声誉带来了恶劣影响。这些批量制造的“灌水论文”,往往一图多用,甚至不做实验直接P图。这些拙劣的造假手段,被如Elisabeth Bik这样的职业打假人轻易识破,仅过去3年时间,Bik就已经对近400篇中国科研论文提出过质疑。
自2020年9月1日起,中国科技部公布的《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相信愈加详尽的制度规定会加强我国学界学风规范,令学术不端、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点击下方
知社人才广场
,查看最新学术招聘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原文。
扩展阅读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