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3681字 | 阅读需7分钟
英雄,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骄傲。
近来,抗战题材电影《八佰》热映,影片中抗日英雄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与日寇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故事感人至深。其实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类似影片《八佰》中的英雄,他们英勇守城、抗击敌军,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
南北朝臧质守盱眙
臧质(400-454),南北朝时期宋朝名将,现今山东莒县人。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担任辅国将军。

隋代书法石刻《臧质墓志》民国拓本

北京图书馆藏

据《宋书·臧质传》载: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11月,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焘率领号称百万大军,进攻刘宋北部重镇彭城(今徐州)。这个拓跋焘,小时候名叫佛狸。双方在彭城发生了激烈的攻守战争。刘义隆得知前线吃紧,立即派辅国将军臧质领兵一万前去增援。拓跋焘见彭城久攻不下,绕彭城而过,南下直接渡过淮河进攻宋国,在淮河南岸的盱眙县东南与增援的臧质不期而遇。臧质所率领部队人数少,抵挡不住,残存的七百多人退入盱眙县城,连同城内守军两千多人,共同抗敌。
南北朝时期全图
第二年正月,拓跋焘竟然突发奇想,派人向臧质索要美酒。臧质撒一泡尿,封在坛子里给拓跋焘送去。拓跋焘看到美酒送来了,十分高兴,哪知一打开盖子,骚气冲天,把拓跋焘给气得暴跳如雷,下令连夜在盱眙城外筑起一道长墙,将盱眙城困在其中。再用泥沙填牢城外的壕沟,派军队封锁了河面,把整个盱眙的水陆退路全部切断,准备将城里臧质和守军困死。
等一切布置完毕,拓跋焘还不解恨,又给臧质送去一把刺刀和一把长剑,并附上一封信:“我派出的攻城部队都不是我们国家的人。城东北的是丁零人和匈奴人,城南的是氐人和羌人。如果丁零人死光了,可以减少并州的强盗。氐人、羌人死光了,可以减少关中的强盗。你若杀光他们对我们魏国大有好处。”
臧质看后回了一封信:“看了你的信后我已经非常了解你的奸诈。你仗着四条腿的牲口屡次侵犯我国边境。但冥冥中已经注定,不是人力所能避免。我奉命来消灭你,本来要到白登山,可是没走多远就遇到你前来送死。我怎么能饶你一命,让你回桑干河享福呢!你如果幸运,当被乱兵所杀;你若不幸的话,就会被我们活捉,以铁链锁颈,放在驴子上,送到建康。你只管专心攻城,千万别急着逃走,要是粮食不够请随时通知,我当开仓相赠。你送的刀剑已经收到,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打算让我用它来腰斩你!”
拓跋焘
拓跋焘读后气得浑身发抖。为了解气,拓跋焘制作了一张铁床,安了好多朝上的刀尖,恨恨地说:“破城之日,捉住臧质,定叫他坐到上面尝尝滋味!”
这边的臧质回信完后,又玩起了攻心战,他对北魏士兵又发布文书,说:“告诉胡虏中的士子们和平民百姓,佛狸给我的信上如此看待你们,你们本是中原的百姓,为什么要自求死路,怎么不知转祸为福?”并重申朝廷的悬赏:“砍下佛狸的人头,封万户侯,赐布绢各万匹。”
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2月2日,拓跋焘最终没有斗过足智多谋、幽默诙谐的臧质,不得不撤退。
唐朝张巡战雍丘
张巡(708-757),今山西永济人。唐玄宗开元末年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
睢阳(商丘)张巡祠
据《资治通鉴》载: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后,正在真源县任县令的张巡起兵对抗叛军,响应的有千余人。单父(今山东单县)尉贾贲等人,也带领官兵抗击叛军,并与张巡在雍丘(今河南杞县)附近会合,此时的雍丘县令令狐潮已经率属下投降了叛军。贾贲、张巡等攻入雍丘,令狐潮不抵弃城而逃。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二月,令狐潮率领属下和叛军共一万五千人卷土重来,意图夺回雍丘,而雍丘城内官军贾贲、张巡的部下总共才三千余人。但他们毫无畏惧,在做好防守的同时,积极出击打击叛军的嚣张气焰。贾贲不幸殉国后,兵士们推举张巡为主帅统领这支部队。
雍丘所在地
但是雍丘城中粮食越来越紧张,这是张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一天,突然有人来报,说城外有叛军数百艘补给的运粮船,刚刚停靠在河边,还没有卸下。张巡立即登上城楼观察情况,他发现运粮船在城北的河边停着,顿时他有了主意。当天夜间,张巡把自己的军队集中到城南,看似要与叛军决战的样子。令狐潮接到报告后,不知是计,就把自己的军队都调到城南来抵抗官军。张巡看到叛军全部调到城南后,派出事先安排好的一百多名勇士悄悄地摸到河边,轻易地就把几十个毫无防备的守船叛军给干掉了,一下子就从运粮船上夺取了一千多斛粮食,足够守城官兵吃上一阵子的。张巡智夺敌粮,令狐潮得知上当后,怒气冲天,下令全力进攻。
面对叛军疯狂的进攻,雍丘守军全力防守,不断放箭射击叛军,可是储存的箭很快就用光了。如何守城,张巡想出了对策。到了晚上,张巡命令士兵们把事先穿上黑衣服的稻草人,用绳子绑好,错开挂到城墙上,好像有人从城墙往下爬一样。叛军隐隐约约看到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服的士兵,沿着绳索爬下墙来。哨兵立即报告令狐潮。令狐潮断定这是张巡派兵来偷袭的,于是下令让士兵一起向城头放箭。射了一夜,直到天大亮,叛军这才发现城墙上所挂的全是草人。此时,草人身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张巡命令立即将草人拉上城墙,拔下箭来一数,有数十万支。
之后几天,张巡都如法炮制,慢慢地叛军对张巡夜缒草人习以为常,不再防备了。某夜,张巡挑选了五百个勇士,把他们放下城去。叛军士兵以为这次城上吊下来的仍是草人,理都不理,继续睡大觉。这五百勇士缒下城后,乘敌毫无防备,突然杀向令狐潮的大营。叛军一看有人杀来,顿时大乱,不辨敌我,互相踩踏,被官军杀得四散逃走。一直逃到十几里之外,才稳住阵脚。草人借箭原来还是迷魂阵。张巡还巧用计谋夺取了叛军的大批木材,为守城提供了保障。
后来,叛军终于被张巡击退,此后又发生了睢阳保卫战的惨烈故事。
南宋魏胜血战苍山
魏胜(1120-1164),今江苏宿迁市人。出身农家,早年曾为弓箭手。胆略过人,骁勇善战。
来源:1950-1959年,绘画版连环画
据《宋史·魏胜传》载: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在魏胜家乡所在的淮楚一带驻军,十四五岁的少年魏胜应募投军,成了一名弓箭手。魏胜练就一身好功夫,他善使大刀,能左右开弓射箭。他不但冲锋陷阵,而且还敢只身入虎穴,刺探金国军情。魏胜经常乔装打扮成盐贩或者匠人,北渡淮河,到涟水、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沂州(今山东临沂)等地去侦察敌情。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魏胜渡淮侦察时,发现金主完颜亮正在海州、涟水一带筹备粮草,打制器械,招兵买马,为大举南侵做着最后的准备。他去拜见楚州知州蓝师稷,报告了这一情况,建议先发制人乘金兵不备袭取淮河北岸的涟水。但是,蓝师稷害怕擅自行动,朝廷降罪,没有采纳魏胜的计策。抗金心切的魏胜无奈之下,就自己召集了三百名愿意参战抗金的义士,竖起了忠义军的大旗。他率领三百义士连夜渡过淮河,竟然一鼓作气攻占了涟水城。
海州古城现照
占领涟水后,魏胜约法三章,严令部下善待百姓,不准擅杀一人。在他的影响下,涟水又有数百人报名参加了魏胜的“忠义军”。在涟水百姓的大力支持下,忠义军势如破竹,乘胜追击拿下了海州。怀仁、沭阳、东海诸县的百姓和兵士纷纷归顺。魏胜的忠义军成为苏北鲁南一带影响力最大的一支抗金队伍,声名扬远,以致山东南部百姓都愿前来投奔忠义军。
此时,在山东沂州数万百姓结寨苍山保家抗金,却遭到了金兵围困,形势危急,他们早就耳闻魏胜义军的大名,派人向忠义军求救,魏胜立即分兵亲自前往。一到苍山,他就率军冲开敌阵,直奔寨中。敌军伏兵袭来,魏胜手持大刀,单骑断后,金兵以五百骑兵将魏胜团团围住。只见魏胜挥舞大刀,左冲右突,奋发神威,冲出重围,金兵吓傻了,只敢在后面用箭射击。临进寨门,魏胜坐骑被流矢射倒,他便下马步行入寨,即使这样,那些金国的骑兵也没人敢于追来交战。魏胜入寨以后,金兵加紧围攻,并且断绝水道,企图困死寨中军民。寨中饮水用完了,魏胜就带领军民宰牛杀马,取血当水,坚持斗争。魏胜在出战的时候,一支箭射中鼻子贯穿到牙齿,不能吃饭,仍旧亲自抵御作战。金人久攻不下,又突遭暴雨,苦不堪负。后来金人不得不自己解除了苍山的包围,撤离了。
从此,魏胜大名威震山东,不少金兵只要看到绣着“山东魏胜”的大旗,就心惊胆裂,仓皇逃走。
英雄,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骄傲。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他们在外国列强入侵时赤诚爱国、鞠躬尽瘁的鲜明品格和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尽忠的精神,保全了国家的完整以及民族的尊严。谢晋元、臧质、张巡和魏胜等“八佰”壮举,是不同时代的楷模,是弘扬爱国尽忠优良传统的典范。
- 完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历年合辑!
下单送馆藏图书一本!
· 有一种爱叫做在看 ·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敬请关注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热文推荐
点击标题立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